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老師如何運用“學習故事”點燃和喚醒家長

發(fā)布時間:2020-06-10 幼兒學習故事 幼兒園學習故事 幼兒園中班學習故事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人問羅丹是怎樣從粗陋的巖石中雕刻出世界著名的雕塑“巴爾扎克”時,羅丹說:“他一直在巖石中,我不是從巖石中雕刻,而是把他從巖石中喚醒了?!?/p>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新西蘭“學習故事”理念:“相信每個孩子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學習者”,這份自信和能力不是目標,而是兒童應有的成長狀態(tài)。孩子們的世界是復雜的、多元的、精彩的,充滿無限可能性。他們原本就是巖石中那個自信的學習者,他們不需要灌輸,需要的是點燃和喚醒。

家長可以說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參差不齊,大多家長是以雕刻家的姿態(tài)在塑造自己的孩子。為讓家長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習故事”的理念,我們讓家長與教師同步進入到“學習故事”中來,通過培訓、家長開放日、撰寫“學習故事”,引領家長去觀察、了解、讀懂自己的孩子,從而改變那些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質量,推動孩子的、發(fā)展。

一、喚醒家長,換個視角看孩子

1、理念培訓

隔行如隔山,盡管家長很關注對孩子的教育,但畢竟不是從事教育行業(yè),對教育理論的了解會比較困難。如何設計適宜家長傾聽的培訓,既能讓他們聽懂,還能知道怎么做?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分別制定培訓的內容,抓出“學習故事”的核心理念和關鍵詞介紹給家長:比如“換個視角看孩子”“相信你的孩子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等。另外結合教師們寫的學習故事范例,制作PPT,向家長詳細介紹觀察和記錄方法,做到如何去發(fā)現(xiàn)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2、不一樣的家長開放日

培訓后我們接著進行不一樣的家長開放日。寫過“學習故事”的教師都知道,孩子在學習中的“哇時刻”或者精彩表現(xiàn),都是出現(xiàn)在孩子對某個事物感興趣的時刻,積極主動參與、認真專注的時刻。而這些時刻,在高控的學習方式里是很難發(fā)生的。為了讓家長能看到孩子們學習時的,“哇時刻”,我們一改以往開放日的內容和方式,將集體教育活動改為自主、開放、低控的戶外自選游戲觀摩。

活動前給家長提出要求:睜大你的眼,閉上你的嘴,盡量不打攪孩子。家長們在開放日中,遵循教師的指導,靜下心來,認真地在旁邊傾聽孩子們的談話,觀察他們做什么、想什么,和誰交往,怎么交往。活動結束后,家長和孩子交流、回顧游戲中的表現(xiàn),并及時贊賞鼓勵。

3、撰寫寶貝的“學習故事”并展示和評比

開放日后,家長們整理觀察到的內容,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撰寫出寶貝的“學習故事”。老師們將這些“學習故事”懸掛在操場周圍,進行評比展示,各班按照質量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頒發(fā)獎品。每天離園時,家長會帶著孩子,佇立在故事面前,讀給孩子們聽,或是自己的,或是別人的。一頁頁普通的紙片,展示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兒童世界和一雙雙充滿淚光的眼睛。

4、寫兒童生活中的“學習故事”

寫了幼兒園學習中的故事,要求家長寫孩子們在家里發(fā)生的故事。這些孩子們生活中的故事,成為午睡前、起床后或者升旗儀式上,朗讀給孩子們聽的素材,孩子們都特別喜歡聽。由于家長知道是讀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他們在寫的時候特別注意用詞和寫的角度。同時,因為家長的紛紛參與,激勵那些不愛關注孩子生活的家長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發(fā)現(xiàn)故事。另外,班上老師也把這些故事展示在家園欄里,供幼兒園其他老師和家長觀摩。

二、喚醒了家長“因忙碌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心”

看到孩子不一樣的精彩

家長們常常因為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無形中給了孩子們一些誤解甚至委屈,不經意地打擊著孩子們的自信,摧毀他們的堅強。我們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有意地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行為解讀和觀察中,喚醒了他們“因忙碌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心”,放下手里的工作,安靜地去欣賞、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于是家長們便看到那些不一樣的精彩:看到孩子如何機智友善地與別人交往,如何在游戲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看到了很多的勇敢和堅持、專注和投入等,他們像走進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那么的有能量,有自信,遠遠超越他們的理解和想象。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和家長商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這一周參加網絡班主任的培訓工作,我發(fā)了一個帖子給學員,請他們討論。內容是:做好家長的工作,事半功倍??梢允辜议L了解老師的工作意圖,理解老師的苦心,贏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盡可能的將家校教育聚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最低限度不要成為阻力,信任老師、接受教育,老師的話不打折扣地聽,從而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讓我們的老師工作更加有效、更加輕松!

你在和家長相處的時候,有哪些困惑?有什么心得?有沒有感人的故事?把你的心里話寫在這里,我們共同來分享!

一周以來,學員們積極回帖,我也跟他們交流感想,下面是感動我的部分帖子,語言樸實,但是去表現(xiàn)了班主任朋友們的辛勤、智慧的付出,以此自勉:

我在與家長的交往中倒沒有出現(xiàn)過什么不好解決的問題,不是說家長們都很溫順懂道理,而是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比較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即每當接一個班級都會首先給家長"洗腦".比如在05年我?guī)б荒昙?因為我知道一年級的教學非常重要,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得樣成要靠家長的配合,由于我們學校處于農村,而且在之前聽到很多家長罵老師給孩子補課或者不理解老師的話語,但是孩子成績參差不齊,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必定會給一部分孩子補一下功課,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呢?于是在家長會上我首先就把這個問題給家長講清楚,從家長以及孩子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讓家長理解老師的苦心,能配合老師的教學并且督促好孩子的學習,那么在以后的教學中即使我給一些確實成績跟不上的孩子補課,從來沒有家長說過一個不字,而且都十分配合,這就是家長思想轉變了,工作就好做了.另外,在與家長的溝通中不能一味的去批評,而要去給家長從他們自身利益的角度上去講道理,往他們心里貼,這樣家長是會理解老師的.

談談我今年接手的這個班吧.我還孩子們連面都沒照,就有同事告誡"小心一點啊,這個班的家長好找事,班主任都已經換了好幾個了!"我無語,似乎總是跟這樣的班級有緣分!怎么辦?攏孩子!為什么有家長在班主任的工作中"雞蛋里面挑骨頭"?目的并不是跟老師過不去,而是耳聞了對自己孩子不利的因素!家長的心都拴在孩子身上,他們是護犢心切.孩子們是家長了解在校情況的直接途徑,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在家里能夠客觀地談論在校生活!孩子必定是孩子,他們是單純,善良的.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真誠,讓他們感到我的一切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要這個班級體,要讓孩子們接受我這個新成員!幸運的是:孩子們接納了我,他們喜歡跟我在一起,喜歡我的人,喜歡我的課.

家長的類型不同.每次和家長溝通時,首先不能把這"問題"的責任往家長身上推,甚至在談話過程中都掌握好尺度,可以適當的承擔一些責任,先說一些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能很充分地體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最好的"的原則.再接下來要談的建議就會讓家長很容易接受的,當然,大部分家長都是"你對他,教兩年了,家長和我相處的很好,有的甚至和姐妹似的,也許是因為我好去家訪,也許是因為我愛和家長打電話,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我的負責任!其實家長很可愛,我在交往中發(fā)現(xiàn)和家長真誠相處是最舒服的,也是最開心的了,記得我有次開家長會,給家長說:"我因為喜歡你們的孩子,愛屋及烏,所以我也喜歡你們."家長聽了都笑了,這是信任的笑!所以我想告訴所有的老師,心得就是:用你的真心去溝通,許久等待后,給予你的是真誠的喜悅和暖暖的關懷.相信你能做到.成功!!我的開心希望能渲染你的快樂.

老師與家長溝通時,首先要與家長站在平等的地位對話,語言要婉轉,講究語言技巧。先告訴家長孩子的進步,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再提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和家長商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缺點,爭取使孩子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對家長的過激言語不要計較,對他的孩子一如既往好,家長會被感動的,會與老師合作的。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一、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他自己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剛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講講書中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書中找到樂趣,引導孩子主動去學習。如有孩子不懂的地方,可引導孩子尋找答案,不可直接告訴孩子怎樣解決或給與正確的答案。

二、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明白完成家庭作業(y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努力去完成,努力去做好,使孩子有一種責任感。養(yǎng)成自覺學習,自覺收拾自己的學具、書和書包,準備明天的課上要使用的東西等等,剛上學的孩子不知道怎樣做,家長應給與幫助和指導。

三、要注意挖掘孩子的潛力,尋找孩子學習的動力,讓孩子嘗試成功的喜悅??筛鶕⒆拥暮闷?、好勝心里,給孩子獲取成功的機會,孩子都喜歡被肯定和表揚,多采用賞識法,但在用賞識時要注意原則。多滿足孩子心理需求,促使孩子自發(fā)的、主動的、積極的、去學習和從中獲得成功感。

四、家長應注意在家庭學習教育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易,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特點,潛移默化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對孩子不得期望過高或只是注意孩子的成績,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

總之,家長在家庭中指導孩子學習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興趣、愛好、特點等進行“引導式”的教育,家長要有耐心,學會等待,給孩子一個成長和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養(yǎng)成習慣,重視培養(yǎng)和挖掘其潛力,使孩子得以更大的發(fā)展。

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老師最怕兩種家長:一種是從不來學校,對于孩子的事不聞不問;另一種是三天兩頭來學校,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來找老師理論。這是在與一些老師們相處的場合,談到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問題時,所得到的結論。也許這不是所有老師的感受,但至少是一部分真實的心聲。當然,大多數的家長是關心孩子的教育,也經常參與學校為父母舉辦的活動,而且是明理好溝通的。但是話說回來,怎樣才是“從不來”和“三天兩頭來”之間的折衷平衡點,似乎變成家長難以取舍的困境。

人際溝通本來就是一門大學問,更何況為了孩子教育著想,父母和老師的溝通更顯得重要。常聽到老師說,家長很難溝通;也常聽到父母說,老師很難溝通。如果只是彼此抱怨對方,而未思考如何謀求溝通之道,雙方很難搭起溝通的橋梁。在此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來探討如何與老師溝通的態(tài)度與技巧。先給父母做一個小小的測驗:

一、在每一個新的學年,你是否主動去拜訪孩子的老師

二、你是否以請教專家的態(tài)度去拜訪老師

三、你是否提供老師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資料

四、你是否接納老師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五、你是否同理老師的一些困難,包括牢騷在內

六、你是否對老師一些作法表示支持

七、你是否很少打斷老師的話

八、你是否專注的聽老師的敘述

九、你是否相信老師的專業(yè)能力

十、你是否在談話結束前感謝老師的辛勞

以上十題中,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七個以上,相信你和老師的溝通已經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個之間,你和老師的溝通似乎有點問題,回頭看一看回答“否”的題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贏取合作之鑰。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個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時間,誠實的面對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嗎?是自認為懂得多嗎?是防衛(wèi)性過強嗎?還是從沒有和老師溝通的經驗?除了拜訪老師,與老師溝通之外,打電話與老師聯(lián)系,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別常打,以免干擾到老師的私生活),而且別忘了多給老師一些支持肯定,即使有一些意見,也得把“批評夾在厚厚的贊美之間”。例如開始真誠的表示:“某某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我是某某人的家長,我常聽到孩子談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謝謝您這么認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里,說他在學校里發(fā)生……(把事件長話短說),我想這問題得請教您,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配合……”之后,耐心的傾聽老師的說明,記住前述小測驗中一些正向溝通的要領。

有時孩子回家后,會說一些可能引起親師誤會或沖突的話,孩子也許無意說謊,可能是表達不夠清楚(認知和語言正在發(fā)展之故),或者只說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辭(不需責怪孩子,這是人之常情)。請先不要急躁憤怒,沖突只會誤事,最好先打電話或拜訪老師,把事情加以澄清。其實,大多數的事件在證實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過分在意.如果想更有效的增進親師溝通,得抽空多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如親職教育講座、親師會、父母成長團體、讀書會、教學成果展覽、運動會、園游會等。如有更多的心力,可主動協(xié)助推展教育工作,如許多學校的愛心媽媽,導護爸爸。這樣不僅能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上的示范,都有深遠的意義和效果。

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孩子不用功讀書怎么辦?”不少家長整天為這些問題而憂心忡忡。其實,孩子大多是愿意通過學習去了解新的東西的??墒?,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的確會變得討厭念書、討厭學習。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而由于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卻占了大多數。

當孩子討厭上學念書時,家長應先檢討一下自身有無以下行為:

◎ 容易生氣,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 從不稱贊孩子;

◎ 總是要求孩子考試得第一名或100分;

◎ 不給孩子娛樂的時間,只要孩子一打開電視,他們便會問:“功課做好了沒有?為什么看電視?”

◎ 給孩子許多補充練習。除了學校的作業(yè)外,孩子還要做爸爸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yè)。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協(xié)調、雙親外出工作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使他無心念書。

(一)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家長必須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

1.不要操之過急家長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家長的心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因此,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二)用游戲性的語言對孩子提出要求許多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注意方式,以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實,家長對孩子用游戲性或音樂的語言說話是很有鼓勵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做客,見他的孩子玩意正濃。這時,孩子的母親用微笑的態(tài)度,在孩子旁邊用兒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學琴,叔叔嬸嬸再會吧!”然后輕輕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著媽媽去房間了。這位母親用游戲性語言成功地喚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相反地,如果這位母親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學琴的時間到啦,趕快到房間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媽媽去學琴,也一定學不好!

(三)給孩子恰當的關懷和鼓勵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他自己的環(huán)境,并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tài)度。

我有一個學生偉強。他家居住面積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裝了一盞燈。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就會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靜靜地坐在沙發(fā)上讀報;媽媽輕輕地做家務;偉強也就會自動走到他自己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適當的時機,爸爸媽媽會走到偉強面前,對他說:“我知道你一定會把功課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媽擔心?!痹诟改改墓膭詈椭С窒?,偉強養(yǎng)成了自動學習的態(tài)度。

(四)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家長要指出孩子的優(yōu)點,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我認識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里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里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復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

(五)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數去評價孩子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功課、成績,而要看孩子的整體性表現(xiàn)而加以稱贊。如果孩子盡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績,家長應表示理解,不要讓他有過分的壓力 。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學習


培養(yǎng)孩子主動學習十法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訴他放學回家后要將一天所學的內容講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加深記憶,把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為記牢打好基礎。

2.每天讓孩子在書桌前坐10分鐘;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更高效率和更少時間能讓孩子沒有作業(yè)的負擔和壓力。

4.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樣可以讓孩子專心學習,和孩子約定學習好后就可以看電視,前提是按照要求完成學習內容和任務。

5.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量重點講的是質量,質量第一,效率保障。

6.讓孩子徹底放松地玩,然后認真的學習;玩就好好的玩,學就好好的學,這個原則可以讓孩子更專注不分心。

7.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調整孩子的狀態(tài),等孩子狀態(tài)或者注意力在學習上了,再讓孩子進行學習。

8.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好的環(huán)境可以讓孩子心情更好,整理書桌這個小動作如果長期堅持就會讓孩子養(yǎng)成更好的整理習慣和動手習慣。

9.飯前和飯后半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這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幫助。

10.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時間太長孩子的注意力和學習持續(xù)度都會降低了,所以讓孩子休息要講究時間和方法。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


不管孩子以后做什么,或者說會選擇什么職業(yè),那都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與本領了,但孩子還小的時候,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用心讀書,然后通過努力學習讓自己強大起來??珊⒆拥奶煨跃褪峭妫蕴嗵嗟母改競兙驮谙敕皆O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并努力學習??捎械募议L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有效,可有很多家長教育孩子之后,更加的讓孩子厭倦了學習。那么,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呢好好學習呢:

方法/步驟

1. 了解孩子才能“對癥下藥”

有時候開家長會,或者散步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學生家長,會詢問教育孩子聽話或者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問題。有太多家長會絮絮叨叨說些自己家孩子不好的事情,可那些孩子據我在一邊觀察,其實并不完全是他們父母所描述的那樣。我就會問那些家長,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家孩子嗎?可能有些家長覺得我的話不可思議,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不了解嗎?你錯了,就算孩子是個嬰兒,你要是不用心觀察,你也只能了解孩子的表面而已,何況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你就更要用心觀察并多方面了解,這樣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才能拿出相對應的教育方式。

2. 和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的展覽

我們都學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我們的孩子也都學習過這個故事,可實際上有多少家長真正的能把這種精神結合實際,并很好的運用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里?太多家長總埋怨孩子不好好學習,自己每天不是抽煙喝酒打麻將,就是每天無所事事的上網聊天瞎胡鬧。給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每天不變的那句責罵:你就笨死了考那么點分數!我想說的是,你有哪些瞎胡鬧的時間,不如帶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之類的展覽,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找到樂趣與神秘感,并激發(fā)孩子好好學習的心,這比你每天不變的責罵孩子強多了吧?孟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三遷,我們現(xiàn)代的家長生活條件比那個時期好吧?

3. 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給孩子所謂的學習好的獎勵,比如金錢獎勵。我身邊太多家長,就是用金錢來獎勵孩子,你這次考試成績考多少名,我給你多少錢,這是很多家長采用的辦法。我不否認,用金錢來刺激孩子,但這樣做的弊端你知道嗎?孩子可能為了那點錢不擇手段的讓分數高一些,反正你也不管他們是怎樣學習的,你在乎的不過是考試分數而已,那么,作弊得來的分數也照樣能有金錢獎勵,那么,他干嘛不作弊?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是對的,但不能如此的“獎勵”,這樣你只會害了孩子。比如承諾孩子好好學習一段時間后去哪兒陪孩子游玩,或者滿足孩子一個小小心愿等等。

4.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

每一個孩子在初學階段,都是一樣的起點,最起碼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可為什么后來出現(xiàn)了學習好與學習不好、好好學習與不好好學習的差別呢?孩子自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長的教育更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在孩子初學階段,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當孩子回到家,你要做的不是嘮叨孩子好好學習,然后你放任不管了。你拿出一點時間,最起碼在孩子寫作業(yè)學習的那段時間你什么都不要做,告訴孩子你有很多知識都忘記了,要孩子教教你。然后和孩子一樣一起做題,一起念書,遇到孩子的難題時你假裝不懂然后詢問孩子,孩子一定會很驕傲的告訴你如何解答,就算孩子不會做,也會想辦法學會然后交給你,我保證,用不了多久,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的。

5. 在外表揚在內教育

沒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尊嚴的,就算孩子再小,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爸媽夸獎自己而不是訓斥自己。當孩子學習不好,或者孩子不知道好好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度孩子獎罰的方式方法,因為你對孩子的獎罰方式,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打個比喻,我家寶貝考試之后我?guī)Ш⒆油獬鲇瓮嫔⑿?,路上遇到一對母子,在整個坐車的四十分鐘里,那位媽媽高升責罵自己的孩子,說是沒考好,孩子懶,孩子還有時候撒謊,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好,等等,整個過程那個孩子都是低著頭的,但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一段時間后再遇到那位媽媽,才知道孩子由原來的成績直接下降到最后名次。我其實想說,孩子沒好好學習,是媽媽造成的。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時候,在外,一定要恰當的表揚自己的孩子,然后回到家里慢慢教育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的自尊心保住了,孩子也會明白家長的苦心。

6. 孩子學習習慣重過考試分數

我這兒就有那么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只要考試,那就是一個抄襲作弊,只要老師沒把我請出考場,我就是抄襲。他媽媽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打麻將喝酒跳舞,對于孩子只是知道考試成績如何,并給予孩子金錢獎勵,而從來不問孩子平日是否認真學習。今年孩子中考,成績自然很低很低,那位媽媽不但不找真正的原因,還到處找人給自己的孩子重新批卷,說是一定是有人動了自己孩子考卷的手腳,不然孩子的分數不會是這樣。你看吧,這就是家長只在乎孩子分數的下場。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首先你要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如何,也是最最該讓孩子擁有的一種習慣態(tài)度,當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還怕孩子不好好學習嗎?

7. 帶孩子體驗辛苦勞動者的生活

我相信這是太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體驗吧?我記得我自己小時候過于淘氣,爹娘就把我?guī)У教锏乩飬⒓愚r活,我自小體質弱身體不太好,太陽一曬就能暈倒,然后爹娘就和我說了:你看啊,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做這些活的。確實,每一次體驗一回,我就會不那么淘氣,無奈偏科嚴重,后來仍是“沒什么出息”。你不用刻意讓孩子體驗勞動,也不用在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強制孩子參加辛苦勞動,或者強制孩子看一看那些辛苦,平日里,帶著孩子用鍛煉身體的名頭讓孩子體驗一次,并問一問孩子:這是你喜歡的生活方式嗎?如果是,那就多體驗幾回,并認真的體驗。我相信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幾個能吃那份苦的,多多少少,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吧。

8. 別人經驗可以借鑒不能照搬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學習別的家長的教育方法,就算是學校召開家長會,讓所謂的教育專家或者優(yōu)秀家長傳授如何教育孩子,我不過是聽一聽罷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一聽到關于如何讓孩子學習好的所謂的講座啊之類,那就是一個勁的往前沖,恨不能把別人的教育方法全部拿來為己用。一個孩子一種性格,就算是看起來性格相同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獨立的性格與習慣,作為家長,你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但絕對不能拿來就用。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和一個性格沉悶的孩子,教育的方法絕對不是一樣的,這兩種孩子要是使用一種教育方式,我可以保證,一定會有最少一個孩子會出現(xiàn)很大的教育問題。

小學生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習


耐心

輔導孩子做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要保持耐心。孩子剛接觸這個,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家長不要對孩子說“這個你都不會啊”,“你上課在干什么的啊?”,這樣會讓孩子的心里起抵觸的作用,會對做作業(yè)產生反感的情緒來。

如何輔導小學生做家庭作業(yè)?

態(tài)度要認真

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態(tài)度要認真,避免說這些“就這樣吧,先這樣對付吧!“你先去做,做完了我看看”的話語,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做作業(yè)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長此以往,孩子對做作業(yè)的態(tài)度也會持不認真的態(tài)度的,那就麻煩嘍!

如何輔導小學生做家庭作業(yè)?

陪伴

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要陪伴在其旁邊,一來可以查閱孩子作業(yè)完成的咋樣了,可以及時的予以訂正;二來對孩子也是一種陪伴,是一種支持。這樣可以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輔導小學生做家庭作業(yè)?

時間

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控制一下孩子做作業(yè)的時間,盡量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而不是磨磨蹭蹭的完成作業(yè),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拖沓的習慣,不然以后會讓你頭疼的日子多呢!

如何輔導小學生做家庭作業(yè)?

不要替孩子做作業(yè)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yè)的時候,對于孩子不會做的作業(yè),尤其是數學作業(yè),看到孩子見數字就加加減減的,那個火氣是會上升的,在講解的時候就會把孩子手中的筆奪走,在作業(yè)上做起來,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讓孩子自己去一步一步的完成,不要替孩子做作業(yè)。

如何輔導小學生做家庭作業(yè)?

語言的組織

在給孩子輔導作業(yè)的時候,講解題目的時候,語言盡量選擇讓孩子能聽得懂的話去講解,否則的話,你講了半天孩子還是沒明白,家長自己也徒增煩惱。

相關推薦

  • 看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如何講灰姑娘的故事 美國老師如何講灰姑娘的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后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
    2021-11-17 閱讀全文
  • 和家長商量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這一周參加網絡班主任的培訓工作,我發(fā)了一個帖子給學員,請他們討論。內容是:做好家長的工作,事半功倍??梢允辜议L了解老師的工作意圖,理解老師的苦心,贏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盡可能的將家校教育聚合起來,形成...
    2020-05-29 閱讀全文
  •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一、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他自己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剛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講講書中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書中找到樂趣,引導孩子主動去學習。如有孩子不懂的...
    2020-12-10 閱讀全文
  • 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老師最怕兩種家長:一種是從不來學校,對于孩子的事不聞不問;另一種是三天兩頭來學校,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來找老師理論。這是在與一些老師們相處的場合,談到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問題時,所得到的結論。也許這不...
    2021-10-11 閱讀全文
  • 學習故事:對新材料的興趣和運用 幼兒活動實錄:萱萱換上膠鞋,在工具架上選了小桶和鏟子。她用鏟子把顏色較深的濕沙子鏟進了小桶里,然后回到一個較平的沙地上,把小桶倒過來扣在了沙子上,小心地取掉小桶,沙地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沙堡,接著萱萱又鏟了...
    2021-04-20 閱讀全文

美國老師如何講灰姑娘的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后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

2021-11-17 閱讀全文

這一周參加網絡班主任的培訓工作,我發(fā)了一個帖子給學員,請他們討論。內容是:做好家長的工作,事半功倍??梢允辜议L了解老師的工作意圖,理解老師的苦心,贏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盡可能的將家校教育聚合起來,形成...

2020-05-29 閱讀全文

一、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他自己就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剛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講講書中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書中找到樂趣,引導孩子主動去學習。如有孩子不懂的...

2020-12-10 閱讀全文

老師最怕兩種家長:一種是從不來學校,對于孩子的事不聞不問;另一種是三天兩頭來學校,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來找老師理論。這是在與一些老師們相處的場合,談到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問題時,所得到的結論。也許這不...

2021-10-11 閱讀全文

幼兒活動實錄:萱萱換上膠鞋,在工具架上選了小桶和鏟子。她用鏟子把顏色較深的濕沙子鏟進了小桶里,然后回到一個較平的沙地上,把小桶倒過來扣在了沙子上,小心地取掉小桶,沙地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沙堡,接著萱萱又鏟了...

2021-04-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