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隨筆:只吃米飯的張張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幼兒教師活動方案 幼兒教師教育筆記 幼兒教師中班教育筆記片段一:張張一到吃飯時間就開始擔(dān)心。今天吃的是蛋炒飯,白米飯里有青豆、胡蘿卜、肉末等。張張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難過起來“我要吃飯,我要吃飯?!北S龁T見狀知道他要吃白米飯,就從食堂打來米飯和菜湯給他一個人吃。最后張長吃完了米飯,菜湯一點沒碰。
分析:蛋炒飯中有各種色彩味道的配料,照理說蛋炒飯比白米飯要有吸引力。但是張長卻非要吃米飯。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長不當(dāng)?shù)慕甜B(yǎng)方式造成的。也可能是食物單調(diào),孩子缺乏味覺刺激。根據(jù)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嬰兒的味覺發(fā)展有一敏感期,時間大約在生后2~7個月。特別是在嬰兒期,如果不變換食物品種或食物單調(diào),會使孩子以后只習(xí)慣于常吃的幾種食物,而不愿接受其他食物。而保育員的順應(yīng)行為就強(qiáng)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片段二:今天吃的是年糕,張張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難過起來“我要吃飯,我要吃飯?!崩蠋熞姞钪浪园酌罪?,對他說:“這個年糕也是白米飯做的。”張張還是嘴里嘟囔著要米飯。當(dāng)大家在吃年糕的時候,他還在哭。老師沒有理睬他??蘖艘粫海蠋煂⑺麕У剿奈恢谜f:“你先坐下來休息,要是餓了就把年糕吃了。最后,他幾乎吃完了整碗年糕。
分析:教師清楚張張的行為是對身體不利的,需要成人的糾正。于是采取冷處理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最后當(dāng)孩子餓的時候,將孩子引導(dǎo)到位置上,孩子自然地接受了食物。 矯正孩子偏食挑食行為的方法孩子出現(xiàn)了偏食挑食行為,應(yīng)當(dāng)采取科學(xué)的方法及早予以矯正,從而建立良好的飲食習(xí)慣。
以下5種方法可供參考:
1、不要強(qiáng)迫、責(zé)備和懲罰孩子,營造輕松愉快的用餐氛圍有助于產(chǎn)生良好的食欲。父母放松、隨意地用餐能使孩子學(xué)會享受吃的樂趣。當(dāng)孩子乖乖吃下時,要多多夸獎。如果持續(xù)1周偏食挑食,最好的辦法是不加理睬,因為他們會把任何形式的注意都當(dāng)成是一種獎勵。
2、注意搭配食物的色、香、味,要適合孩子的口味,能夠刺激孩子的食欲。孩子一般喜歡味道柔和、煮得不是特別爛、松脆、顏色鮮艷而容易吃的食物。對于不愛吃的食物,可改變烹調(diào)方式。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可以把蔬菜包在包子、餃子里來喂。并講解吃各種營養(yǎng)事物的好處,拒絕孩子的不良進(jìn)食行為。
3、及時添加新的輔食種類,逐漸克服孩子對新食物的恐懼??砂押⒆硬幌矚g和喜歡的食物摻在一起,最好分成若干小份。開始時,以孩子喜歡的東西為主,慢慢再把他不喜歡的食物加量,使他適應(yīng)。
4、在飯前讓孩子體驗饑餓感,不要吃零食,尤其是要限制高熱量的食品。這樣,他會有好的胃口和滿足的飽腹感。
5、控制好吃飯時間,保證在25分鐘以下。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過了這個時間即使吃不完也要拿走,否則他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好好吃飯。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張僧幼兒園教育隨筆5
1.一件小事看到的
今年我跟班走,教大班。大班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是最高的班級的孩子。平時在幼兒園里我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tuán)結(jié)友愛,要主動關(guān)心幫助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guān)心他們,去幫助他們。但孩子們真正做到的卻很少。但有一次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天早上入園,我正在打掃院子里的樹葉,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
,我順著哭聲望去,原來是小班的苗亞茹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大班的苗靖涵小朋友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王藝睿不屑的說:“怎么那么嬌氣呀!真丟!”苗靖涵氣呼呼的說:“她是因為生病了才哭,你怎么能那樣呢!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心她的,如果你病了,沒人關(guān)心你,你高興嗎?”藝睿紅著臉沒吭聲。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了苗亞茹哭的原因,原來苗亞茹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頭疼,就哭了起來。我馬上送她到衛(wèi)生室看了看,醫(yī)生說他有點感冒需要回家臥床休息。然后我給他的媽媽打了電話,告訴了他孩子的情況,她媽媽來園接走了亞茹。
我回到教室,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苗亞茹怎么了?頭還疼嗎?”看著孩子們著急關(guān)切的樣子,我說:“孩子們,苗亞茹沒事了,只是有點感冒。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guān)心同伴了,老師很高興。”并著重表揚(yáng)了苗靖涵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xué)習(xí)。
2.鉛筆還給你
今天下午下課的時候,我們班的瑞瑞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說:“老師,我的鉛筆被欣悅拿去了,”我聽后跟小朋友說:“上課的時候老師給你問問,如果是欣悅拿的,我讓她還給你?!辈灰粫旱缴险n時間了,我想了想該怎么去說這件事呢?于是我走進(jìn)教室說:“小朋友們都坐好了,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來了》”。
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nóng)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nóng)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農(nóng)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dāng)了!”農(nóng)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nóng)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dāng)了!哈哈!”大伙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jìn)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極了,拼命地向農(nóng)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農(nóng)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jié)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小朋友們,剛才講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不要說謊,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小朋友你是個誠實的孩子么?這時欣悅走到我面前低著頭說老師我錯了,我把鉛筆還給瑞瑞。這時大家共同為她鼓起掌來。
3.寶寶的觀察力不可小覷
前天停電一天,晚上八點多了也沒來電。我跟兒子洗漱完畢,閑來無事躺在床上做手影游戲,只見兒子的小手一會兒變成燕子、一會兒變成小羊,一會兒變成大象。兒子邊不斷地變換著手勢變回過頭高興地對我說:“媽媽你快看
幼兒園隨筆:兩張5角錢
那天帶孩子們?nèi)?,杰杰在大廳內(nèi)撿到了5角錢交給了我,我當(dāng)即表揚(yáng)了他,回到教室后,我隨手將這5角錢放在了窗臺上,可是課間操后,5角錢卻不見了。
午飯后,我清理室內(nèi)衛(wèi)生,當(dāng)整理到欣欣小朋友跟前時,發(fā)現(xiàn)她的表情極不自在,好像躲躲閃閃的樣子,我以為她病了或有什么事,便問:“欣欣你不舒服嗎?”“沒有?!薄跋肴俊薄安皇恰毙佬阑卮?。我低下頭繼續(xù)我的“工作”,不過對欣欣多了一份關(guān)注。果然,我看到欣欣把右手伸向自己的口袋,然后不知手里攥著什么東西又藏在背后,緊接著有5角錢掉在了她的腳下。我裝作沒看見,欣欣彎腰撿起錢來到我身邊:“老師,我也撿到了5角錢?!蔽医舆^欣欣遞過來的5角錢一看,天??!和杰杰上午撿到的一模一樣,莫不是她拿走了窗臺上的5角錢,然后……想到這兒,我非常嚴(yán)肅地問:“是不是從窗臺上拿的?”“不是?!薄案嬖V我是怎么回事?”我又抬高了自己的嗓門。欣欣神情黯然的低下了頭,委屈地流下了眼淚,怎么問都沒有說出理由。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我不在理會她,帶其他孩子去了廁所。等我到寢室安置好孩子們,再次回到教室,欣欣已經(jīng)停止了哭聲,并主動跟我說:“老師,那張5角錢真的不是我拿的,我撿的錢是早上奶奶給我的。”看到欣欣認(rèn)真的樣子,也不像是在說謊,我趕緊說:“你為什么把自己的錢交給老師?”“我想讓老師表揚(yáng)我!”原來是這么回事。為了證實欣欣不是說謊,我開始在教室里找那張5角錢,最后竟然在窗臺邊的暖氣片下面找到了。
是我錯怪了欣欣,我趕緊向她道歉,并告訴她想得到老師的表揚(yáng)有很多方式,比如說,講衛(wèi)生,愛勞動,肯幫助別人……欣欣懂事地點了點頭笑了。
表揚(yáng),對孩子是一種鼓勵,是一種促進(jìn),是進(jìn)步的動力。所以,我們在教學(xué)中,千萬不要吝嗇我們的表揚(yáng)。
教育隨筆:一張畫的啟示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再不斷的學(xué)習(xí)與實踐中,我們發(fā)覺環(huán)境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于是我們鼓勵幼兒人人參與到環(huán)境布置的行列中,鼓勵幼兒折啊、畫啊。更少不了的是對孩子折折畫畫作品的篩選。好的選用,不好的棄之。再全班幼兒的同心協(xié)力之后,幼兒與老師共同營造的環(huán)境成就了。孩子課余飯后,時常會聚到一起欣賞交流。可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墻邊交流的往往是一些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起先還覺得是這些孩子能力好,善于交流。直到有一天,婷婷媽媽來找我說起婷婷的那張畫,她說:“前天還高興了一整天還把受表揚(yáng)的事告訴了家里的每一個人??勺蛱旎貋韰s哭鼻子了。問她也不肯說……?!彼囊幌捊o了我巨大的正憾與感悟。
記得那一天,我們正開展主題活動“春天”再孩子暢談春天人們的一些活動后,孩子們便把春天人們?nèi)ミh(yuǎn)足,去公園的情景畫下來。畫好后,孩子們把自己在春天的活動說開了。這是平時一向膽小的婷婷拿起了自己的畫,也自信的舉起了小手。雖然那張畫線條紊亂,可她卻講的津津有味“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放風(fēng)箏……”孩子能這樣勇敢的回答真是不容易。于是,我馬上表揚(yáng)了她。他圓圓的小臉上泛起了深深的酒窩。之后,為了增強(qiáng)環(huán)境美感,我對孩子的作品進(jìn)行了篩選。把一些漂亮生動的畫放到墻上展示。中選的孩子歡喜雀躍。他們大聲地想朋友介紹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此時的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那些慢進(jìn)孩子的心理。
婷婷媽媽的畫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的腦海里不斷重復(fù)著自己的言行,我也重新拿出了那張熟悉的畫。孩子的人物畫進(jìn)步了不少。怎么回有那么多紊亂的線條呢?于是,我又一次走近了婷婷。當(dāng)我指著紊亂的線條問她時,孩子起先不肯說,后來在我的鼓勵下,終于艱難的說出了“風(fēng)箏線”三個字。這是我才恍然大悟,多么形象的事實??!卻被我誤解了。我向孩子道了謙,也把她的畫放入了展區(qū)。小臉蛋上又一次綻放了笑容。此后,我決心把每一寸墻都留給孩子們,讓他們獲得學(xué)習(xí)交流的機(jī)會,樹立信心。
孩子積極踴躍的行為受到了老師的表揚(yáng)與肯定,而作品的落選這一事實又對孩子持以否定,給孩子的積極心理造成了負(fù)面影響。由此可見,尊重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機(jī)會,也就是多給自己了解孩子的機(jī)會。
教育隨筆:幼兒教育要善于夸張手法
教育隨筆:幼兒教育要善于夸張手法
近日聽了一堂幼兒中班的語言教學(xué)課《小花貓的小鈴鐺》,教師講得很認(rèn)真,而且用了抒情、夸張等許多的手法,講得大汗淋漓,應(yīng)該說這場課是不錯的,但如果上課都這么累,又怎么能受得了,我感覺到老師上課時,未能準(zhǔn)確理解教學(xué)中怎么樣使用夸張和哪些地方需要使用夸張。例如,老師講小花貓的鈴鐺是園的時,用夸張的手法說:“你的鈴鐺好園啊”,當(dāng)說到小花貓的鈴鐺聲音好清脆時又用夸張的聲音說:“你的鈴鐺聲音好清脆呀”,雖然是就事論事,直觀明了,但抒情點找得不對,抒情當(dāng)然很為難,又只有用力的去表演,難怪她出汗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認(rèn)識事物,總是會先注意它的形狀、色彩、特征,然后再上升到感性認(rèn)識和理性認(rèn)識的階段。對于幼兒來說,因為他們認(rèn)識的東西不多,詞匯也不多,如果從感性認(rèn)識開始,講鈴鐺園園的,只會令孩子們感到茫然和陌生,如果再使用抒情夸張等手法,只會感到別扭。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先從理性入手,那感覺就不一樣,有一種順理成章的效果。那么如何從理性認(rèn)識講起哩,其實很簡單,這鈴鐺不就是好看和好聽嗎?如果一開始就說:“這個鈴鐺好漂亮喲,園園的、五顏六色的,真好看!”“這個鈴鐺聲音真好聽喲,叮鐺,叮鐺,聲音好清脆的。”用這樣的語言表述,把抒情點放在“好看”和“好聽”上,你盡可以使用抒情和夸張的手法,一點也不會做作,也用不著費(fèi)力地去表演,對于孩子們學(xué)知識來說,學(xué)的東西一樣沒少,園園的、五顏六色的就是好看的,清脆的、叮叮鐺鐺的就是好聽的。希望幼兒教師在上課時能準(zhǔn)確地把握住抒情夸張的時機(jī)和方式,以達(dá)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隨筆《吃飯的樂趣》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fēng),達(dá)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辦呢?后來,我靈機(jī)一動,為什么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里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夸張得聞著。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闭f著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我又說“那誰來猜猜我們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處呢?”我剛說完,好多小朋友都爭著要回答,飛飛說:“老師,我媽媽說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毙∪阏f:“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薄芭?,是嗎?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家伙也樂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yīng)求,而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guān)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xí)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教育隨筆:小班幼兒吃飯問題
開學(xué)已經(jīng)一個多月,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級的幼兒最大的問題在吃東西上,每天吃點心、吃水果、吃飯都有幼兒不好好吃飯,吃東西的速度也慢。有的幼兒在吃東西前已經(jīng)有了排斥的情緒,跑來告訴老師:我不要吃這個;有的幼兒在吃東西的過程中將自己碗里的東西放到其他幼兒的碗里、倒到桌子底下、坐等老師來喂……大部分家長在入園初期也最擔(dān)心幼兒在園吃不飽,也有部分家長反應(yīng)孩子一回到家就大吃特吃,可能在園時間沒吃飽。
針對幼兒的吃飯問題,我們老師先給幼兒講道理,多吃飯才能長高長大;也采用過一些措施,讓先吃完的孩子先選擇區(qū)域進(jìn)行游戲等等,但這些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在家都有家長喂食的孩子,在幼兒園要自己吃東西了難免會不習(xí)慣,特別是十一長假回來之后,幼兒這種依賴大人喂飯的情緒愈演愈烈,甚至有幼兒在吃飯時哭著說:我不會自己吃。
周四午飯前,我選擇了一個繪本,給幼兒講述繪本《肚子里有個火車站》的片段,每個小朋友的肚子里都有個肚子火車站,里面有很多小精靈,他們的工作是把食物變成泥,沒有食物掉下來他們就沒辦法工作,在肚子里睡著打起了呼嚕,肚子就會有咕嚕嚕的響聲……講完這個故事之后,中午吃飯時就有幼兒問我:老師,我肚子里的小精靈們工作了嗎?周四周五的吃飯情況稍有好轉(zhuǎn)。希望周一回來后的你們能繼續(xù)好好吃東西,我們一起加油!
教育隨筆:不吃飯的小妞
知遠(yuǎn)在班里一直都是乖乖女,很聽話,很懂事,最近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說悄悄話,而且吃飯很慢,每次都吃到最后,我說收盤子的時候她就會跟我說她肚疼,不想吃飯。針對知遠(yuǎn)的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午飯時間,二組的小朋友又開始在說悄悄話,知遠(yuǎn)也跟著在說話,我看了她一眼,她開始低下頭吃飯,可是不一會兒又開始和趙晨赫聊天。直到我說收餐具的時候她一格飯菜都沒吃光,看小朋友都開始收餐具了,知遠(yuǎn)委屈的告訴我她肚子疼,不想吃。我告訴她不行,最多只能剩下一個菜,她說她不想吃土豆,于是她便回去把其它兩個菜都吃光。
第二天午飯時,知遠(yuǎn)又跟我說她肚子疼,不想吃了,我便讓她都吃光,不能再剩下了。然后她便哭著跟我說她不想吃,最后就讓她把菜倒了。下午和家長交流,媽媽說在家里有時也會說肚子疼,并且晚上回家基本不吃面食,媽媽認(rèn)為在幼兒園吃的很好,晚上回家少吃點也沒事。我就和家長建議先去檢查一下是不是真的肚子疼,然后再想辦法。
檢查后醫(yī)生說知遠(yuǎn)沒什么大問題,就開了益生菌調(diào)節(jié)腸胃,可是知遠(yuǎn)的反應(yīng)卻越來越大,早晨因為吃飯的事情鬧情緒,不想上幼兒園,一走到幼兒園門口就開始哭鬧,說肚子疼,不想吃飯。我們就先順從知遠(yuǎn),和她說不吃飯,等她心情緩過來,我們再慢慢哄著她吃,還讓她跟老師坐一個桌吃飯,這樣就不會被小朋友帶著說悄悄話了。
知遠(yuǎn)雖然嘴上說不吃飯,但是每次都能吃完,自從跟我們一個桌,吃飯也快了??墒窃绯克€是有情緒,家長也為此很擔(dān)心,我感覺現(xiàn)在是有點心理原因了,在幼兒園我們老師及時鼓勵,也跟媽媽說不要對知遠(yuǎn)發(fā)脾氣,改變一下教育方法?,F(xiàn)在知遠(yuǎn)越來越好了,雖然早晨入園還是會說不吃飯。但沒有鬧情緒,而且吃的都很好。我們會繼續(xù)尋找辦法。
我覺得對孩子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說話的語言和態(tài)度,因為很有可能是因為一句我們覺得不起眼的一句話,孩子就記在心里了,而且很多孩子不愿意表達(dá)自己為什么不開心,也有的孩子根本就不會表達(dá),但是同樣的一句話換一種方法說孩子們可能就會接受,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
兩只雞蛋——幼兒教師隨筆
今天早上,楊夢小朋友到幼兒園里來時,噘起小嘴,一臉的不高興。他媽媽告訴我,楊夢在家里不肯吃飯,只好煮了兩只雞蛋帶來,可他還是不肯吃。他媽媽一面訴說著,一面把兩只雞蛋交給我,還說:“楊夢,讓陳老師給你吃雞蛋好嗎?”但楊夢一個勁地嚷著:“我不吃,我不吃?!?/p>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該怎么辦呢?我想,幼兒的心理特點是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如果我再正面勸說,也許一時也難以見效。我何不采用迂回的辦法,先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再吸引孩子把蛋吃下去。于是,我把兩只雞蛋分別拿在兩只手里,然后對楊夢和他的媽媽說:“我們做一個游戲吧。你們看,我兩只手里的雞蛋
,哪一只容易敲碎?”這樣一問,小楊夢的興致來了。他猜是左手的那只。這時,我用右手的那只雞蛋去擊打左手的那只雞蛋,結(jié)果真的左手的雞蛋先碎了。楊夢一見自己猜對了,便拍著小手笑了。見此情形,我來了個順?biāo)浦郏骸皸顗?,你猜對了,你先把這只敲碎的雞蛋吃了,我們再來敲另外一只,看看哪只雞蛋殼厚,哪只雞蛋殼薄?!边@樣楊夢又被另一個問題吸引住了,他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匕蚜硪恢浑u蛋也吃了下去。看著小楊夢一面吃雞蛋,一面認(rèn)真地比較著蛋殼的厚薄,他媽媽笑瞇瞇地敲開了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