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會“耍賴”》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教案【活動目標】
1.通過使用稱來測量體重,感知數字大小與輕重的關系。
2.開動腦筋、團結合作,用“耍賴”的方式使自己獲勝,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有過測量體重的經驗,知道稱的正確使用方法。
材料準備:音樂、PPT、體重秤、沙桶、玩具箱、沙包、書、積木和獲勝者的獎牌等。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
小朋友們上午好,誰能告訴我剛才你們貼的這些數字是代表什么意思?對是我們剛才測量的體重的數值。
小朋友們都會測量體重,也會讀出稱上的數字,我們一起來讀出每個小朋友體重是多少千克?
那我想問一問你們每個人的體重是一樣么?能告訴老師哪個小朋友最重么?讀出相應的數字。最輕的是哪個?讀出相應的數字。為什么說這個小朋友是最重的,而這個小朋友是最輕的呢?
教師總結:也就是數字越大就越重,數字越小就越輕。
二、幼兒嘗試操作
1.每人選擇一件物品放在稱上稱重(通過對比最初體重使幼兒感知負重,可以增加重量,在選擇物品時選擇較重的方法)。
小朋友都知道人的體重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增重的,要想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又高又重,小朋友就要多運動,多吃有營養(yǎng)的食物,要營養(yǎng)均衡。但是要注意不要發(fā)展成肥胖哦!
現(xiàn)在這名小朋友是你們當中最重的,現(xiàn)在有什么辦法能讓你的重量超過他或者接近他的重量呢!
有點耍賴哦,但今天咱們玩的就是耍賴的游戲。
2.小朋友們請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物品,如果只允許你選擇一件來使自己增重,你要選擇什么物品?為什么?
有什么辦法來比較幾件物品哪個重一些,哪些輕一些?
(1)已有經驗,積木比較重。
(2)大小,體積,多少。
教師選擇幾件物品,說明問題,請小朋友們過來試一試,認真的掂一掂。
告訴老師大的不一定沉,小的不一定輕,體積大的可能很輕,同樣的容器,也可能不一樣的重量哦,所以小朋友們,千萬不要被表面迷惑哦。
那老師有個問題要問了,如果遇到兩件物品的重量差不多,用什么測量工具能夠告訴我們哪件物品輕一些,哪件物品重一些呢!對,就是稱,稱能告訴咱們更準確的重量。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分別拿著這兩件物品到稱上,稱一稱。數字大的說明所拿物品就重一些,數字小的說明所拿物品就輕一些。
3.老師今天給每組小朋友們都準備了稱,從現(xiàn)在開始老師就領小朋友玩”耍賴”的游戲,給每個小朋友一次機會,讓你的重量接近或者超過他的重量,你可以在老師準備的物品里面選擇一件物品來使自己增重,在選擇的過程當中,小朋友們可以挑一挑,拎一拎,然后到稱上去稱一稱,把你稱得得最大的數字寫到前方白板上,當老師說停止的時候,你要告訴我你選擇的是什么物品?(提醒幼兒每人選擇一件物品)
好了,我們來看一下,上面是小朋友的真實體重,下面這一排是小朋友選擇一件物品后的稱重重量。
老師要找?guī)讉€小朋友告訴我,你的真實體重是多少,拿了一件物品之后的重量是多少?拿的是什么物品?
是不是每個小朋友的重量都增加了呢!
咱們看看拿了一件物品后誰的重量最重?
你拿了什么物品使自己增重的?
你在選擇的過程中是直接拿那件物品的么?
為什么選擇這件物品?
那么我們也要像他學習,再選擇物品時選擇較重的,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稱得得數字更大。
4.個人賽,選三件物品,本次比賽將在每組中選出最重的那1名小朋友參加終極決賽。(使幼兒感受到多件物品使自己更重,掌握耍賴的方法)
小朋友如果想讓自己在稱上的數字變得更大有什么辦法呢!
剛才老師允許小朋友每人選擇一件物品,接下來老師允許你們每人選擇三件物品來使自己增重。這次比賽老師會在每組中選出最重的那一名小朋友,作為自己組終極比賽的參賽選手哦,比賽前老師給你們一個小提示,今天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耍賴”,想一想,如何讓你選擇的三件物品變得更重,這三件物品可以填充重物,也可以更換填充物哦。
請小朋友們準備好,開始行動。
老師準備了更多的物品供小朋友們選擇。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否我們拿了三件物品后的重量,比拿了一件物品的重量增加了呢!
先找出每組負增長的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選擇了三件物品后反而沒有選擇一件物品重了?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
有什么辦法能讓你選擇的物品變重呢!
找出每組最重的小朋友,讓他們分享一下經驗,教師總結,并提出建設性建議。為什么拿了兩件,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既讓你能拿得住,又最終使稱上的數字變得更大。(件數不是重要的,選擇的物品的重量才是重要的)
恭喜這三名小朋友,你們將作為自己組終極決賽的參賽選手。
5.接下來,到了我們的終極比賽環(huán)節(jié)(角逐“重王”)。
組員配合參賽選手選擇多件物品或者人來幫助參賽選手增重。注意,所稱的物品或者人一定都在稱的上面,離開地面。請小朋友們準備好,開始行動。
看三組的數字大小,哪組數字最大?那今天誰是我們的“重王”?
請你們組分享一下成功經驗吧!你們很會“耍賴”嘛!可以到前面還原一下剛才的場景么?
選擇了較重的物品。
選擇的每件物品里面都裝有重物。
用背、提、挎、咬、抱、背、腳下放的方式,還借助了同伴幫忙使自己組最終獲勝。
你們的辦法可真多!你們是當之無愧的“重王”
有請“重王”小組到前方來,請給我們的“重王”鼓掌。
老師為勝利者戴上“重王”獎牌。(音樂:豪勇七蛟龍)祝賀你們!
三、還能怎么比(比合作精神)
1.(音樂:豪勇七蛟龍)(請獲勝的冠軍組站在比賽區(qū)域)這組小朋友動腦筋使用了各種方法,機智地獲得了比賽的勝利。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組員的共同努力。冠軍們,擁抱一下你們的同伴吧!
2.今天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耍賴”了,但“耍賴”只限于今天的活動,過期作廢哦。以后在測量體重的時候可不能耍賴,這樣才能得到真實正確的結果。
在活動結束之前,老師留給小朋友們一個小小的任務,那就是回家動腦筋思考一下,如果再給你一次比賽的機會,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超過“重王”呢!開動你的小腦筋,明天咱們一起再比一比。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比一比,算一算
活動目標:
1、能對同類物體進行不同屬性的劃分,并依據不同屬性來分別比較物體的數量。
2、學習10以內的帶量運算。
活動準備:圖片,幼兒畫冊,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7、8)二、出示圖片幫幼兒理解圖意,并比一比。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圖上有什么?一共有幾個蘋果?指著讓幼兒點數。
2、你們再仔細看看會發(fā)現(xiàn)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顏色不一樣,有的在樹上,有的在樹下。)三、按不同屬性分類并比較數量。
1、師:剛才小朋友都看出來蘋果的顏色不一樣,那么紅蘋果有幾個?綠蘋果有幾個》請幼兒說以說,老師記錄。
2、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樹上有幾個蘋果?樹下有幾個蘋果? (方法同上)3、老師幫你們記錄下數字,誰來幫老師算一算。紅蘋果比綠蘋果多多少?6比4多幾個?并列一道算式,算出結果。老師幫助記錄:6-4=2,樹上有多少蘋果?樹下有多少蘋果?7比3多多少?列式7-3=4。
四、幼兒操作1、幼兒畫冊3P19比一比在算一算多多少,并在記錄紙上列出減法算式。
2、教師指導幼兒邊看畫冊邊記錄。
3、讓幼兒說以說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圖畫比一比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并找出上下兩幅圖中8個不同之處。
2、鞏固按一定順序和區(qū)域進行觀察的方法和習慣。
3、樂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圖片。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52、
活動過程
一、簡單的找不同,為后面復雜找不同積累經驗。
二、通過找不同,鞏固幼兒按一定順序和區(qū)域進行觀察的方法和習慣。
1、打開幼兒用書頁面,請找出上下兩幅圖中8個不同之處,全出來并說一說哪里不同?
2、觀察室,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再一個區(qū)域一個區(qū)域的觀察,不要這邊看一下,那邊看一下,那樣找得慢而且容易遺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并提醒幼兒找到或完全找出來后不要說出答案,以免干擾同伴答題。
4、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并糾正。
5、集體驗證答案。
三、請幼兒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經驗。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覺得誰的方法比較好?為什么?
4、你想學習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并表揚今天表現(xiàn)積極或其他方面取得進步的幼兒。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數一數,比一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一數,比一比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準備: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yè)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眴l(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xiàn)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薄耙龑в變簩⑷艌A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p>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一數,比一比
教學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教學準備:
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yè)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教學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眴l(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xiàn)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p>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