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數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數字1-5》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認識數字幼兒園教案 認識數字教案幼兒園 認識數字教案幼兒園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xiāng)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xiāng)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 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教學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Yjs21.cOM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 。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jié)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jié)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本人自己覺得這節(jié)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jié)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jié)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jié)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初步認識數字,幼兒容易混亂,采用兒歌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圖卡及1——5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5只猴子蕩秋千》,讓幼兒有數字1——5的印象。

二、1.教師: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吭谡J識他們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要不他們會生氣的,就不跟我們做好朋友啦!”

2.教師戴上寫有數字1的頭飾,用有吸引力的聲音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要和你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師:小朋友,這個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浚?)出示圖卡1,讓幼兒記住。然后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出數字2、3、4、5,(介紹時可以打亂數字順序,這樣避免幼兒只會數數而不認識數字。)

3.把數字1——5的圖卡拿出來讓幼兒復習認識,拿出圖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1”像鉛筆能寫字。同樣的提問方式并總結出: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

三、游戲:

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并讀出圖卡上的數字。然后再請幾個小朋友也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這首歌,拿圖卡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成為一對好朋友。{可以多請幾組幼兒玩這個游戲。}

四、結束:

送數字寶寶回家。教師:今天很開心,數字寶寶們也很開心,他們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給他們說再見吧!幼兒:“1”再見,“2”再見,“3”再見,“4”再見,“5”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教師評語:

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此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效果好。

幼兒百科: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而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后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xiāng)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xiāng)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很好的掌握科學領域的數學部分,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

2、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3、能力目標: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

2、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二、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jié)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jié)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本人自己覺得這節(jié)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jié)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jié)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jié)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幼兒百科: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而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后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大班數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單雙數》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音樂律動表演活動中,為了擴大活動空間,我讓幼兒排成一排,從一開始報數,然后我請單數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們問我:“老師,什么事單數啊”?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還沒有單數這個概念。

《剛要》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會到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我構思了本次認識單雙數的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化的教學,幼兒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歸納及探索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游戲活動。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理解并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難點:理解單雙數的含義,幼兒自己根據規(guī)律,歸納出2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頭飾,歌曲《黑貓警長》。

2.紙盒做的房子,房里裝有若干“雞蛋”

3.1—10的數字卡片,幼兒人手一套1—20的數字卡片。骰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老鼠偷走了雞媽媽的蛋寶寶,被黑貓警長調查出來了。請小朋友來當黑貓警長,去小老鼠的家把蛋寶寶救出來。

二,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 老師把小朋友救出的蛋寶寶一排排粘貼在黑板上,在后面貼上相應的數字卡片。

2.請小朋友給雞蛋寶寶找朋友,兩個兩個的圈起來。

3.請幼兒觀察思考,是不是每個雞蛋寶寶都有朋友呢?引導幼兒說出:

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的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是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叫雙數。

4.師小結:

A,10以內有五個單數,五個雙數。

B,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是好朋友。

三,在游戲中區(qū)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扔骰子,幼兒說出自己扔的是單數還是雙數。

3.集體游戲:找朋友。單數—抱抱自己,雙數—找一個朋友抱抱。

四,拓展練習。

要求幼兒能根據自己總結歸納的規(guī)律,找出老師為他們準備好的1—20的數字卡片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五,延伸活動。

集體游戲:鉆山洞。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以游戲開始,在游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于一系列動靜交替的游戲中,(教案來自:.)并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來學習單雙數,并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游戲發(fā),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huán)節(jié),只有極少數幼兒能根據歸納出的單雙數規(guī)律,準確說出20以內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1-5的序數》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中班的幼兒發(fā)育期間,對于數的認知很不夠,通過序數的學習,能夠讓幼兒進一步的對數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通過游戲和直觀的觀察活動,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夠懂得排序。

2、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知道什么是序數。

教學的難點:區(qū)分數字和序數。

活動準備

1、 點字卡。

2、 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讓幼兒閉上眼睛。

2、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動物。

3、讓幼兒數數有幾只……逐個的數。

二、在出示圖(2)點字卡

1、數數點字卡,逐個的數。

三、用動物卡和點數卡來排序,按從少到多排列。

1、誰排在最前面,第一只大象排在第一。

2、請小朋友來排誰排在第二。

3、誰在第三,四,五。

四、請小朋友一起和老師說一遍。

大象排在第一,兩只……排在第2,3,4,5。

五、請小朋友來排點字卡(請各位小朋友來排排)

1、請小朋友念一念:一個點子排在第一

兩個點子排在第二

六、與數字串聯(lián)起來: 一只大象, 一個點字卡 用數字1表示

兩只大象, 兩個點字卡 用數字2表示

七、1、朋友自己排,(從少到多的排,老師指導,教具要人手一份)。

2、與老師對照,自己做正確沒有。

八、老師出圖,讓小朋友觀察對不對,不對的我們一起來改正。

九、老師發(fā)放教具,讓幼兒自己做作業(yè)練習,老師巡回指導。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目標非常明確,在完成目標上,我們覺得還是很到位。小朋友學著也很輕松,但是我認為在教育活動中,教具的頻繁變換,非常復雜,不利于直觀的呈現,影響幼兒的接受。

相關推薦

  •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
    2020-08-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xiāng)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xiāng)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
    2020-11-19 閱讀全文
  • 大班數學教案詳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單雙數》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音樂律動表演活動中,為了擴大活動空間,我讓幼兒排成一排,從一開始報數,然后我請單數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們問我:“老師,什么事單數啊”?我恍...
    2019-12-23 閱讀全文
  •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1-5的序數》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中班的幼兒發(fā)育期間,對于數的認知很不夠,通過序數的學習,能夠讓幼兒進一步的對數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通過游戲和直觀的觀察活動,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
    2021-06-0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區(qū)分數字(1-5),認識數字(1-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
    2021-01-1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

2020-08-25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園小班幼兒多居于鄉(xiāng)下,個別幼兒不會數數、不會按順序讀數、有些幼兒喜歡讀數可是老把數字的順序搞混淆。孩子們的年齡偏小,農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時間,針對鄉(xiāng)下的種種局限因素,為了使幼兒能夠...

2020-11-19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一次音樂律動表演活動中,為了擴大活動空間,我讓幼兒排成一排,從一開始報數,然后我請單數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們問我:“老師,什么事單數啊”?我恍...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在中班的幼兒發(fā)育期間,對于數的認知很不夠,通過序數的學習,能夠讓幼兒進一步的對數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通過游戲和直觀的觀察活動,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

2021-06-02 閱讀全文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區(qū)分數字(1-5),認識數字(1-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5》...

2021-01-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