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點
發(fā)布時間:2019-12-17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活動目標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和意境。2、學習象聲詞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3、啟發(fā)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散文詩。 活動準備1、PPT課件2、音樂、圖譜、小鈴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唱歌進場。教師:來!讓我們一起唱起下雨的歌吧!2、請個別幼兒說說下雨天的情景,如下雨天可以踩水、雨滴滴答滴答很好聽等教師:你們喜歡下雨天嗎?為什么?調(diào)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回答,如:滴答滴答教師:那你們覺得小雨滴會唱什么歌呢?
二、聽小雨點唱歌
1、教師邊播放PPT邊朗誦散文詩。教師: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個頑皮的小雨點,我們一起聽聽看它會唱什么?教師:小雨點會唱什么歌?教師:小雨小雨落在哪里發(fā)出了這樣的聲音呢?你也來說說看,好嗎?
2、教師朗誦。教師:頑皮的小雨點還喜歡和朋友們玩,我們再來看看它找到了那些朋友,都和朋友干什么了?
3、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子回答,教師出示相應(yīng)的圖譜教師:小雨點找到了什么朋友,在干什么呢?
4、邊看圖譜邊聽老師朗誦。教師:這么動聽的歌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好嗎?
5.邊看圖譜邊跟著老師一起朗誦。教師:小朋友們念得棒極了!那我們一起站起來用好聽的聲音再念給客人老師聽吧!
三、仿編詩歌
1.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雨滴可喜歡玩了,它會去找誰做朋友,去干什么呢?我們來和好朋友說一說。2.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教師:小雨滴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在干什么?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教師將孩子的想法填入空白的詩歌中。教師:剛剛說了這么多,我們來把它們填進去。
4.再次完整朗誦。教師:小雨滴又去了新的地方,找到了新的朋友,那我們再來把這首新的詩歌一起念一遍吧。
四、結(jié)束
1.出示小鈴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小樂器,聽聽看它的聲音像什么?(叮叮叮)2.教師:那我們帶著小鈴,回教室去開一個小雨音樂會吧!附:頑皮的小雨點》
下雨了,下雨了,閉上眼睛靜靜的聽,靜靜的聽。沙沙沙,沙沙沙,小雨滴在和樹葉跳舞呢。滴滴答,滴滴答,小雨滴在傘頂上翻跟頭呢。吱溜溜,吱溜溜,小雨滴鉆進花蕊里了。叮叮叮,叮叮叮,小雨滴在和窗戶打招呼呢。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滴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動聽的歌呀!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nèi)容嗎?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有需要的朋友就來看看吧!
教案名稱: 《頑皮的小雨滴》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匯和句子。
2.學生能夠通過表演、繪畫等方式展示對課文的理解。
3.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小雨滴的性格特點。
4.學生能夠在小組中合作完成一幅插畫,表現(xiàn)小雨滴的故事情節(jié)。
教學準備:
1.課件、教材及相關(guān)課文。
2.繪畫工具、紙張和顏料。
3.小組合作活動的分組名單。
教學過程:
Step 1: 導入新課 (15分鐘)
1. 教師播放一段與小雨滴相關(guān)的視頻或圖片,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主題的好奇心。
2. 教師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向?qū)W生介紹主題,并鼓勵他們分享對于雨滴的理解和經(jīng)驗。
Step 2: 學習課文 (20分鐘)
1. 教師逐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幫助他們理解關(guān)鍵詞匯和句子。
2. 學生跟讀課文,并進行語音模仿練習,以提高語感和語音準確度。
3. 學生分小組合作,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解讀,歸納出小雨滴的性格特點。
Step 3: 進行多媒體互動 (15分鐘)
1. 教師使用課件或多媒體工具展示小雨滴的各種表情和動作,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課文中的情感。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件上選擇適當?shù)亩嗝襟w元素,用語言描述小雨滴的情感狀態(tài)。
Step 4: 學生表演和繪畫 (30分鐘)
1. 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將小雨滴的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出來。每個小組自選一個情節(jié),進行表演。
2. 學生在完成表演后,利用繪畫工具和顏料,繪制小雨滴的形象,體現(xiàn)其性格特點。
Step 5: 合作評價與分享 (20分鐘)
1.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評價彼此的表演和繪畫作品,并給出積極建議。
2. 每個小組選擇一位代表,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經(jīng)歷。
Step 6: 課堂小結(jié)與作業(yè)布置 (10分鐘)
1. 教師對本節(jié)課進行小結(jié),總結(jié)學生的學習成果,強調(diào)小雨滴的性格特點,并鼓勵學生繼續(xù)加強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
2. 作業(yè)布置:要求學生繪制一幅自己心目中的小雨滴形象,并寫一篇短文,描述小雨滴的故事情節(jié)和性格特點。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和掌握課文內(nèi)容,還能夠通過互動和合作的形式,展示和分享自己對小雨滴的想法和理解。這樣的多元化教學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還能促進他們的思維發(fā)展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目標之一。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一、設(shè)計意圖
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云,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guī)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風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云會有各種形狀?”本活動以小水滴為開端,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導幼兒關(guān)注大自然現(xiàn)象,讓他們與可愛頑皮的小雨滴結(jié)伴。在體驗和想象空間的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更為廣闊的自由表現(xiàn)和表達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fā)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讓他們了解自然現(xiàn)象與人類的關(guān)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二、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內(nèi)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shù)思維。
2、學習其中不同的動詞,并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示。
3、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關(guān)系。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熟悉散文內(nèi)容,感受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學說動詞“滾”、 “跳”、 “濺”“躲”。
難點: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把傘、池塘比喻成事物的表現(xiàn)手法,并能大膽進行創(chuàng)編。
四、活動準備
、下雨聲音。
配套課件:大班語言散文詩課件《頑皮的小雨滴》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豐收的秋天來到了,我們一快去秋游吧!你們聽聽什么聲音?(播放雨聲)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進場)
2、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么?幼兒結(jié)伴討論——各抒己見 (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看圖講述——《頑皮的小雨滴》。
播放PPT2,你們看,這是誰呀?(雨滴娃娃)淅瀝瀝,淅瀝瀝,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落了下來,它們會落到哪里呢?
1、出示PPT3:
(1)看,小雨滴落到了哪里?你看它在干什么?
(2)朗誦故事第一段,學習動詞“滾”。
(3)小雨滴是怎么骨碌骨碌滾下來的,你會用動作來表示嗎?
(4)小雨滴除了能從妹妹傘上滾下來,它還會從哪些地方滾下來?
2、出示PPT4:
(1)小雨滴又來到了哪里?它把池塘當成了什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2)朗誦故事第二段,學習動詞“跳”。
(3)誰來學學小雨滴是怎樣跳進池塘的?
(4)還有誰會像小雨滴一樣跳進池塘?
3、出示PPT5:
(1)小雨滴又來到了哪里?你能找到它嗎?
(2)朗誦故事第三段,學習動詞“濺”。
(3)現(xiàn)在小雨滴的表情怎么樣?它為什么這么高興?
(4)教師表演行人,幼兒表演汽車和小雨滴。
(5)除了小雨滴會濺到人的身上,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濺到我們身上?
4、出示PPT6-7:
(1)哎呀!小雨滴又和小朋友玩起捉迷藏的游戲,這次它躲到哪里去了?你能找到它嗎?
(2)朗誦剩余部分,學習動詞“躲”。
(三)完整欣賞散文詩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散文詩,引導幼兒傾聽。
2、提問: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一句話?
3、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調(diào)皮情形。
4、聽了故事,你覺得這是一些什么樣的小雨滴?(引導幼兒形容描述小雨滴)
(四)創(chuàng)編作品
1、小雨滴還會到哪兒去呢?又做了哪些調(diào)皮的事兒?
2、引導幼兒結(jié)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進行創(chuàng)作。(小雨滴落在竹竿上,把媽媽晾的衣服淋濕了;小雨滴在花朵上,花朵更漂亮了)
附散文詩:頑皮的小雨滴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從里。
它把妹妹的傘當滑滑梯,站不穩(wěn),骨碌骨碌滾下來。
它把清清的池塘當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漣漪。
它喜歡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輪碾過,它馬上蹦得高高的,濺得路人一身泥。
它喜歡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見了,卻傻傻地留下顆顆腳印。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著歌兒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頑皮的小雨滴》”。讓幼兒利用多媒體課件,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用豐富的語言表述詩歌的意境,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語句和小雨滴的頑皮形象,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關(guān)系。
教材分析:
《頑皮的小雨滴》是一首優(yōu)美動聽、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它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了孩子們喜歡的頑皮的雨滴娃娃。作品不僅畫面感強,想象豐富,而且語言凝練,韻律和諧,有較強的表達性,既可讓幼兒欣賞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同時又能激發(fā)幼兒進行仿編的愿望,適合大班教學。
目標預(yù)設(shè):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語句和小雨滴的頑皮形象。
2.利用多媒體課件,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用豐富的語言表述詩歌的意境。
3.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關(guān)系。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重點難點:
熟悉散文內(nèi)容,感受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能夠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續(xù)編詩歌。
設(shè)計理念: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再者,環(huán)境是重要的資源。"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云,風霜雨雪,日出日落,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風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云會有各種形狀?"本節(jié)課以小雨滴為開端,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導幼兒關(guān)注大自然現(xiàn)象,讓他們與可愛頑皮的小雨滴結(jié)伴。在體驗和想象空間的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更為廣闊的自由表現(xiàn)和表達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xiàn)象的認識。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fā)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讓他們了解自然現(xiàn)象與人類的關(guān)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設(shè)計思路: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根據(j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采用"視聽結(jié)合--整體感知;啟發(fā)引導--分段理解;激發(fā)愿望--大膽表達"的學法,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議議,讓幼兒輕松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活動中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運用視聽結(jié)合欣賞教學,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散文的內(nèi)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
教學過程:
1播放雨聲課件,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2.導入活動:
師:好大的雨呀,咦,雨小了,你們聽,誰在向我們打招呼呢?播放雨滴聲課件:原來是小雨滴呀。
淅瀝瀝,淅瀝瀝,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的落了下來,它們會落到哪里呢?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逐幅圖片講述
課件一:傘
(1)小雨滴落到了哪里?看看它在做什么?
(2)小雨滴是怎么骨碌碌滾下來的,你會用動作表示嗎?
課件二:池塘
(1)小雨滴又到了哪里?它把池塘當成了什么?跳下去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誰來學學小雨滴是怎樣跳進池塘的?
(3)還有誰會象小雨滴一樣跳進池塘?
課件三:土坑
(1)小雨滴躲哪去了?車子開過后容易發(fā)生什么事情?(幼兒講述后播放課件)
(2)誰能用動作來學學小雨滴蹦起來濺在人們身上了?
(3)現(xiàn)在老師來當路人,誰來表演車子和小雨滴?
(4)除了小雨滴會濺在我們身上。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濺到我們身上?
課件四:沙灘
(1)哎呀,這次小雨滴又到哪去了?你能找到它嗎?(幼兒講述后播放課件)
(2)你覺得這是一些怎么樣的小雨滴呢?(頑皮,可愛的小雨滴)
4.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5.創(chuàng)編故事:
淅瀝淅瀝,頑皮的小雨滴唱著歌兒又不知躲到哪去了?請小朋友猜一猜,它們還會到哪去,又做了什么調(diào)皮的事呢?(幼兒續(xù)編)
6.雨滴娃娃的心愿:
(1)"昨天老師收到了雨滴娃娃的一封信,你們想知道雨滴娃娃說了什么嗎?"
(2)宣讀小雨滴寫來的信。
(3)引導幼兒懂得如何節(jié)約用水
(4)請幼兒做宣傳員,去幫小雨滴完成心愿。
附散文詩:
頑皮的小雨滴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屋頂上,擠進草叢里。
它把妹妹的傘當滑梯,站不穩(wěn),骨碌骨碌滾下來。
它把清清的池塘當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漣漪。
它喜歡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輪碾過,它馬上蹦得高高的,濺的路人一身泥。
它喜歡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見了,卻傻傻的留下一個個腳印。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著歌兒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活動反思:
在進行活動前,為了讓孩子學會欣賞雨景,我特意在不經(jīng)意時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雨景引導孩子欣賞,做好課前的經(jīng)驗準備。在活動中,為了引出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我期望孩子回答是在一些物體上。當我把問題拋出去,孩子的回答讓我有些茫然,孩子說到南昌、廣州等地方。我馬上感覺到我的問題問得不好,問之前應(yīng)有所鋪墊,如小雨滴跳到船槳上、小手上,再接著問就比較合適了。
為了將孩子引入散文詩的意境,我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當我朗誦完我觀察到孩子們的臉上溢滿陶醉的神情,還想聽下去,看來老師有感染力的語言很容易牽孩子進入意境。趁孩子對這詩歌還很有興趣,我提出創(chuàng)編,這時孩子很樂意接受,有幾個孩子創(chuàng)編得很好,如:雨滴跳到果園里,與蘋果說悄悄話。
通過這次活動,我認為老師提問時應(yīng)事先多考慮,然后再選擇合適的問題來提問,既讓孩子打開思維,又可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開展活動時要時時融入情境中,這樣才有感染力,活動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幼兒百科:通常把半徑小于100μm的水滴稱為云滴,半徑大于100μm的水滴稱雨滴。標準云滴半徑為10μm,標準雨滴半徑為1000μm,從體積來說,半徑1mm的雨滴約相當于100萬個半徑為10μm的云滴。水成云內(nèi)如果具備了云滴增大為雨滴的條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這時降落下來的就是雨或毛毛雨。
大班語言教案及反思《頑皮的小雨滴》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語句和小雨滴頑皮的形象。
2、發(fā)揮想象,大膽猜測,并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
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風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 配樂散文詩;小雨滴的音樂磁帶,多媒體制作的課件〈頑皮的小雨滴〉;背景音樂,錄音機。學具: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欣賞歌曲“小雨滴”,引出課題。并出示小雨滴娃娃,問好,
2、談話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朋友,你們喜歡小雨滴嗎?(為什么?)小雨滴會到什么地方去呢?(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各抒己見(要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基本過程:
(一)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1、小雨滴到過那么多地方,今天小雨滴娃娃會到哪里呢?出示圖片,觀察是什么地方?樹上,屋頂上,草叢里,小雨滴娃娃特別的淘氣,調(diào)皮,你瞧,小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樹上,落到房頂上,擠到草叢里,那你覺得小雨滴娃娃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頑皮”
(二)分段欣賞課件:
提問:這么多頑皮的小雨滴娃娃會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做了什么調(diào)皮的事呢?
1、第一個畫面:完整的看第一部分課件(無聲)頑皮的小雨滴到了妹妹的傘上,小雨滴會怎么下來呢?它會把妹妹的傘當成什么呢?就象我們玩滑梯一樣,骨碌骨碌滾下來。
2、第二個畫面:這么頑皮的小雨滴竟然把妹妹的傘當滑梯,那它還會去什么地方玩呢?完整的看第二部分課件來到了青青的池塘里,小雨滴這么頑皮,它會把池塘當成什么呢?想當運動員去游泳,它還會把池塘當成什么呢?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水面上會留下什么呢?圈圈漣漪(細小的波紋)。
3、第三個畫面:小雨滴真是頑皮,竟然把池塘當成了游泳池,那它還會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頑皮的事呢?完整的看第三部分課件,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開過會發(fā)生什么事?小雨滴會怎么樣?蹦的高高的,過路人會怎么樣?濺得路人一身泥。)
4、第四個畫面:小雨滴真是頑皮,還愿意跟人一起做小雨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小雨滴,落進了柔柔的沙灘上,小雨滴落進了沙灘后會怎么樣呢?到哪里去了?象我們做的捉迷藏游戲?拿沙灘上會留下什么呢?
三、完整的欣賞散文詩《頑皮的小雨滴》
四、續(xù)編作品
小雨滴這么頑皮,它還會到哪兒去玩?又做了哪些調(diào)皮的事?(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幼兒作畫:可以把你想的畫到紙上給大家一起分享。
附:散文詩《頑皮的小雨滴》: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一個一個跳到了樹上、落到了屋頂上、擠進了草叢里。它把妹妹的傘當滑梯,站不穩(wěn),骨碌碌滾下來。它把清清的池塘當跳水的游泳池,縱身一跳,在水面留下圈圈漣漪。 它喜歡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輪碾過,它馬上蹦得高高的,濺得路人一身泥。它喜歡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一眨眼就不見了,卻傻傻地留下顆顆腳印。
淅瀝瀝,淅瀝瀝,頑皮的小雨滴唱著歌兒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活動反思:
本活動充分利用了我們身邊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通過“聽”與“想”,讓孩子們在愉快的玩和自我探索中進一步了解“雨”的特性。這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詩,教師依據(jù)散文詩制作的課件更是很好地抓住了散文詩中“聲”、“景”的完美交融?;顒舆x材比較好,通過讓小朋友回憶去體驗,去感受雨滴落到了什么地方,讓小朋友來創(chuàng)編散文詩。還讓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創(chuàng)編散文詩,發(fā)散了小朋友的思維。最后讓小朋友畫畫,小朋友有一種成就感。整個活動安排得比較緊湊,重點較為突出,活動效果較好,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