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年貨給媽媽(幼兒園新年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3 幼兒園新年教案 幼兒園媽媽教案 幼兒園教案媽媽前言:新年了,小家伙們在老師媽媽的幫助下,用自己的壓歲錢給爸爸媽媽買了小年貨,這可是這些小家伙第一次送年貨給爸爸媽媽禮物,別提多激動了。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明白“禮尚往來”的意思,讓孩子學(xué)會尊重別人,理解新年在中國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標(biāo)題:買年貨給媽媽(幼兒園新年教案)
教案目標(biāo):
1.和父母一塊購置年貨,感受過年的愉快。
2.嘗試幫父母做年前掃除工作。 活動準(zhǔn)備 與父母商量,自己干什么,并討論如何干。
教案過程:
1. 說說快過年了,周圍環(huán)境有什么變化。(街上人多起來了,比以往熱鬧:商店里多了平日不常見的物品,如燈籠、化炮、對聯(lián)、窗花等。)
2. 提問:(1)家中大人們在忙著做些什么?(2)為什么過年要購置年貨;年前為什么要大掃除?觀察成人怎樣做年前掃除,嘗試幫忙。
3. 幼兒介紹自己家經(jīng)過掃除后的變化,說說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4. 討論:我們可以為班上掃除做點什么?
5. 幼兒自己分工,在老師指導(dǎo)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編總結(jié):新年大家都會互送年貨、禮物,讓彼此的祝福更溫暖幸福。今年幼兒園也大膽的嘗試著讓孩子深刻的了解中國年的意義,通過小朋友送給爸爸媽媽小年貨,加深孩子對“新年”的認(rèn)識。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媽媽給我買背心(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夏天了,媽媽給我買背心,炎熱的夏天炙熱的烤著大地,媽媽心疼我,不愿意讓我出門,教案媽媽們通過幼兒園教案向孩子們傳達著自己的意愿,讓孩子們學(xué)習(xí)著季節(jié)帶給大家的新認(rèn)識。我們精心準(zhǔn)備的教案為了您更好的教導(dǎo)孩子,與孩子培養(yǎng)感情。
教案名稱:媽媽給我買背心(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
教案重點:大膽運用水粉顏料裝飾背心。
教案難點:初步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案準(zhǔn)備:
1、前期活動經(jīng)驗:找涼快。
2、幼兒經(jīng)驗:有關(guān)夏天的了解(找涼快等),繪畫操作技能。
3、物質(zhì)準(zhǔn)備:千畫紙做的背心人手一份(活動前,師生穿上紙背心);水粉顏料,水粉筆,廢紙團,抹布等。
教案流程:
交流導(dǎo)入——操作體驗——展示表現(xiàn)
1、交流導(dǎo)入:
(1)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夏天)
師:“你們說說,夏天我們應(yīng)該穿什么衣服呢?”(裙子,背心等)
師:“為什么?”(穿上會很涼快。)
(2) 過渡:師:對啊,到了夏天,穿上短袖、短褲、裙子就會覺得很涼快。今天我們就穿了件背心,感覺涼快嗎?那喜歡這件背心嗎?(引導(dǎo)幼兒討論背心)你們以前穿的背心什么樣的?
2、操作體驗:
(1)出示另一背心(師事先裝飾好的),師:“你們喜歡這件背心嗎?這件背心和你們身上穿的背心有什么不一樣?(引導(dǎo)幼兒討論裝飾好的背心。)
(2)師:“這件背心很漂亮,可我們的背心不漂亮,怎么辦呢?(也來打扮一下)
(3)師示范操作(背心前面),引導(dǎo)背心后面請朋友幫忙操作。
(4)師請個別幼兒介紹:“你準(zhǔn)備怎么打扮這件背心?!?/p>
(4)引導(dǎo)背后的裝飾請朋友幫忙,體現(xiàn)合作性。
(5)幼兒自主選擇材料操作(提供材料:水粉,水粉顏料,廢紙團等)。
3、展示表現(xiàn):
師:“你們的背心真漂亮,想不想給客人老師看看?讓我們來表演給客人老師看,來個服裝表演吧?!?/p>
播放音樂,幼兒自主走秀。
小編總結(jié):最近,石家莊的爸爸媽媽們自發(fā)的組織著寶寶們?nèi)ビ斡荆驗樽罱奶焯珶崃恕?/p>
幼兒園中班教案《鵝媽媽買鞋》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xué)習(xí)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guān)系。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zhǔn)備: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dǎo)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襪子裙子項鏈香水)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根據(jù)教具再復(fù)述故事,在買每樣?xùn)|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jù)教師說的集體重復(fù)
2.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jù)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xiàn)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活動延伸《鵝媽媽買鞋接力賽》
每組分發(fā)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
T:今天啊,鵝媽媽生病了,但是啊它想要買東西,這可怎么辦呢?有沒有小朋友愿意幫助鵝媽媽的???
T:鵝媽媽家呀住在河的對面,所以我們要爬過山買了東西去鵝媽媽家
過程:
1.每組選一名幼兒做鵝媽媽,分別站在起跑線后
2.在教師喊開始后幼兒越過障礙在筐中任選一樣?xùn)|西給鵝媽媽后直接跑回
3.依次輪流進行,速度最快的一組勝利。
幼兒百科: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于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jīng)馴養(yǎng)?,F(xiàn)在世界各地均有飼養(yǎng)。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
幼兒園中班春節(jié)教案:過新年、買年貨
前言:過新年了,年貨攤位上豐富的年貨真是多啊,今年媽媽帶著我來到幼兒園的年貨攤位上選年貨。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感受新年的氣息,了解春節(jié)在中國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標(biāo):
1.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過年熱鬧、喜慶的氣氛。
2.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欣賞故事,了解“年”的來歷,知道我國過年的幾種習(xí)俗。
教案準(zhǔn)備:
1.幼兒操作材料:記號筆、紙。
2.課件:“年”的來歷。
3.收集有關(guān)過年的各種慶?;顒拥膱D片(貼對聯(lián)、福字,放煙花,買年貨,穿新衣,壓歲錢,拜年,包餃子,放鞭炮,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并把這些圖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樂:《喜洋洋》。
教案過程:
1.參觀“過年”圖片展,了解我國過年的幾種習(xí)俗。
“今天,帶小朋友們?nèi)⒂^一個展覽。大家可要認(rèn)真、仔細(xì)地看。”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在喜慶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參觀圖片展覽。各種喜慶、熱鬧的圖片成了孩子們談話的中心。他們邊看邊聊:“包餃子,我奶奶會的。”“這是‘?!?,我家門上也貼過的?!薄斑@張圖片上講的是超市里,大家在買過年用的東西。”“我知道照片上說的是過年的事情”……
(2)說說自己參觀后的感想,說說自己最喜歡過年時的哪項活動?提問:“誰看出來了,今天我們參觀的展覽的主題是什么?”(“過年”)[這個問題在參觀過程中加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圖片中記錄的都是過年的時候人們做的事情。]
“過年了,大家是怎么慶祝的?”[幼兒圍繞自己剛才參觀時看到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講述。因為圖片內(nèi)容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發(fā)言。]
(3)小結(jié):過年真熱鬧。
“過年真熱鬧,到處部是喜事。”言言還把自己聽到的喜慶的音樂也小結(jié)進去了,真是個細(xì)心的孩子。
2.看課件,了解過年的來歷。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可沒有過年這個習(xí)慣。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人們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豆豆想到的是因為當(dāng)時人們沒有錢;東東說是因為過年的時候很冷,人們怕冷;龍龍的猜想是因為有怪獸――他是個“奧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獸聯(lián)系起來了。他的想法和問題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兒想法奇特,這也說明他們的思維活躍,有主見。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來看一段有趣的動畫?!庇變嚎凑n件前半部分,了解人們害怕的原因。[孩子們帶著各自的猜想在課件中尋找答案,所以觀看的過程中鴉雀無聲??础霸瓉砣藗兪桥隆辍@個怪獸。小朋友們,你們快幫這些人想想辦法,怎么對付‘年’這個怪獸吧。”幼兒討論,發(fā)表意見與想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動畫帶入了故事情境。對怪獸“年”的憎恨和對人們的憐憫之情溢于言表,一個個都積極地獻計獻策,為打敗怪獸“年”而開動著小腦筋。]
(2)繼續(xù)看課件,了解人們戰(zhàn)勝“年”的故事。“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但最后到底是誰的好辦法戰(zhàn)勝了‘年’呢?我們一起來繼續(xù)看下去,看看是誰幫助了這些人們?”“白胡子老爺爺?!薄鞍缀永蠣敔斒怯檬裁崔k法對付‘年’這個怪獸的呢?為什么他用這些辦法?”[觀看課件有助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因此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思維活躍,想象豐富。]
(3)“怪獸‘年’最害怕紅色、燈光、響聲,所以白胡子老爺爺用穿紅衣服、貼紅對聯(lián)、放爆竹、點燈的方法來對付它?!?/p>
“從此以后,每年過年的時候,人們部穿紅衣服,貼紅對聯(lián)、紅福字,放爆竹,亮燈,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守歲。過年的風(fēng)俗就由此而來?!?/p>
[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幫助幼兒認(rèn)識到了過年喜慶氣氛的來歷。幼兒對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有了進一步了解。]
幼兒園《給媽媽的信》教案
中班第二學(xué)期語言活動一一給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biāo):1、傾聽故事,感受真摯深切的母子深情。2、以生動自然的表情和真摯夸張的動作、語言來表達抽象的情感?;顒又攸c:傾聽故事,感受真摯深切的母子深情。
活動難點:
以生動自然的表情和真摯夸張的動作、語言來表達抽象的情感。
活動準(zhǔn)備:
掛圖第5號,一封畫滿愛心的信。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1、老師出示一封信。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里的是什么?這是誰的信呢?這封信里為什么要畫這么多愛心呢?
老師:現(xiàn)在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2、老師講述故事,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
老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給媽媽的信》,我們先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老師講故事)
老師:故事里面都說了誰給媽媽寫信了?他們的媽媽收到信之后怎么樣?他們?yōu)槭裁匆o自己的媽媽寫信呢?
(幼兒回答)
二、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nèi)容。
1、烏龜給媽媽的信。
(老師以生動自然的表情、語氣講述故事至“小蝸牛還不會寫字,他想了一想,畫了一幅畫?!?)
老師:
烏龜給誰寫信?信里寫了些什么?
烏龜媽媽收到信后心理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蝸牛為什么也想給媽媽寫信?
(幼兒回答)
老師:對了,因為小烏龜用寫信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烏龜媽媽感到幸福極了!
2、小蝸牛給媽媽寫信。
老師:小蝸牛不會寫字,你們猜他是怎么給媽媽寫信的?
蝸牛媽媽看懂小蝸牛寫的信了嗎?信上說了些什么?
你看了這封信,心里有什么感覺?跟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感覺一樣嗎?
(幼兒回答)
老師:一張紙、一幅畫,竟會讓媽媽這么高興,你們覺得為什么呢?
老師:嗯,小蝸牛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媽媽看到信之后心里甜甜的!
三、引導(dǎo)幼兒學(xué)會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老師:你覺得媽媽愛你嗎?為什么?(如:媽媽給我做香噴噴的飯菜,給我買可愛的玩具,給我講好聽的故事,總是親我抱我等等。)
老師: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這么愛媽媽,媽媽知道嗎?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怎樣讓媽媽知道呢?(如,告訴媽媽“我愛你”;,給媽媽一個甜甜的吻,送給媽媽一個節(jié)日禮物,給媽媽寫封信等等。)
四、活動結(jié)束。
老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回到家之后,做一件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對你們自己的媽媽大聲的說:“媽媽,我愛你”;并送上一個甜甜的吻好嗎?
中班語言《給媽媽的信》課后反思
被聽課者聽課是一種幸福,讓聽課者提出建議或意見更是一種幸福,在反思中成長,反思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本周四,我們教研組的姐妹來到了我們班,進行公共課的跟進研討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看孩子們的眼神和表現(xiàn),也非常歡迎客人老師的到來。《給媽媽的信》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通過讓孩子傾聽故事,從而感悟真摯深切的母子深情。課后根據(jù)自己的感覺和聽課老師的建議,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深思:
經(jīng)驗準(zhǔn)備
活動中提到的信,對于我們這一代的人不會陌生,也許寫過、收到過、看到過,但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信已經(jīng)很難看見。所以在課前,我曾讓孩子們初步認(rèn)識信,以及制作信封等。因此,在課堂上,我以信引題,孩子們不再感到陌生,而是感到無比的親切和想再了解的心理,這對活動的下一步驟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覺得幼兒經(jīng)驗準(zhǔn)備是必要的,對有些活動來說也是必須的。
教材挖掘
對于教材,我沒有深入地去挖掘,覺得沒什么豐富的內(nèi)涵,導(dǎo)致上課就浮在表面,如能細(xì)細(xì)去品讀,其實內(nèi)部還有好多可挖掘的精華。在講述故事第一段時,我讓孩子一起學(xué)說小蝸牛和烏龜媽媽的對話。其實,可以讓孩子們戴上頭飾,進行簡短的表演,以生動的動作和語言表達抽象的母子情。其實每一個教材都是好教材,就是要看你怎樣去品讀、去挖掘!
語言活動《給媽媽的信》活動反思
《給媽媽的信》是中班主題活動《我有多愛你》中的一個活動,它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講述了小烏龜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讓小蝸牛送去。小蝸牛把信送到烏龜媽媽手里,它看到烏龜媽媽看了信之后非常開心,由此小蝸牛決定也要給媽媽寫封信,可它不會寫字,怎么辦呢?當(dāng)故事說到這里的時候,我鼓勵幼兒幫助小蝸牛想想辦法。有幼兒說,可以請爸爸幫忙寫;又有幼兒說請小烏龜幫助寫;還有幼兒說可以畫一張畫給媽媽。
小蝸牛到底想了什么方法呢?幼兒繼續(xù)觀察圖片。小蝸牛想了個辦法,畫了一幅畫。畫好后,自己給媽媽送去,當(dāng)媽媽看了信之后,也非常開心,它們相互抱著摟著,相親相愛在一起?;顒娱_始的時候,我出示了一封信,提問:“這是什么?”;幼兒回答:信。繼續(xù)提問:你收到過信嗎?收到信的感覺怎樣?幼兒紛紛說:沒有,我爸爸、媽媽有的。提問:爸爸、媽媽收到信后他們開心嗎?幼兒機械地回答:開心。可能信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距離有些遙遠(yuǎn),孩子平時不可能收到信,家長收到的也只是一些郵寄的卡或催款的信。因此,并不會如同故事中的烏龜媽媽、蝸牛媽媽那樣感動。因此,教師這里的提問可以稍作修改,使其和故事更近貼近。我可以問:爸爸、媽媽的信是誰寫他們的呢?今天小蝸牛的媽媽也收到了一封信,你猜會是誰寫給它的呢?自然過渡到觀察圖片。
活動最后,教師鼓勵幼兒想想如果也請你畫一封信給媽媽,你會畫什么?對媽媽說什么?幼兒紛紛回答:畫愛心,對媽媽說“我愛你”;。似乎幼兒還沉靜在故事當(dāng)中。我啟發(fā)幼兒:你最希望和媽媽說一句什么話。這時,我聽到一個男孩子小聲地說:我給媽媽畫一束花,祝媽媽越來越漂亮。我馬上請這個孩子站起來和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育是隨機的,教師應(yīng)抓住機遇,特別是當(dāng)孩子的思維被框住的時候,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真實想法并給予積極回應(yīng),提升幼兒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