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地球是我家》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美術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美術 幼兒園美術教案大班活動目標:
1、表現(xiàn)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幼兒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飽滿。
活動重點:
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活動難點:
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飽滿。
活動準備:
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幼兒欣賞冊》、彩色卡紙、油畫棒、黑色水彩筆、教師范畫《我們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huán)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環(huán)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guī)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xiàn)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2、引導幼兒運用對比欣賞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兒作品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和方式,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fā)幼兒思考,你想表現(xiàn)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shù)膱A形表現(xiàn)地球,在添畫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fā)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xiàn)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地球村的孩子們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顏色涂染,表現(xiàn)不同膚色等不同特點的外國兒童形象。
2.運用已有經(jīng)驗為不同兒童形象大膽設計發(fā)型。
3. 熱愛地球,懂得全世界兒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活動準備:
ppt、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運用兒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全世界兒童是一家》,聽完之后呢,你們來告訴我兒歌里說道了哪幾個國家。(美國、日本、中國)
師:除了這幾個國家,你還知道哪些國家?誰來說一說?
二、觀看ppt,讓幼兒了解世界各國兒童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全世界各國小朋友們的圖片,你們看看他們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各國兒童的特征,學會用語言描述。
(1)從皮膚、頭發(fā)和眼睛的顏色來區(qū)別不同國家兒童的特征:膚色-黑、白、黃的皮膚顏色;頭發(fā)-黑色卷發(fā)、金黃卷發(fā)、栗色頭發(fā)、黑色直發(fā)等:眼睛-黑色、藍色的眼睛。
(2) 從服飾來區(qū)別不同國家的兒童
教師總結
三、繪畫:地球村的孩子們(師幼共同作畫)
(1)教師示范畫
師:雖然他們膚色和我們不同,頭發(fā)和我們不同但是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我們都是地球村的孩子們!
師: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一畫地球村的小朋友們。
(2)幼兒作畫
(3)涂色
師:畫好之后呢,我們就要給小朋友們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在幫非洲小朋友涂色時要注意他們的皮膚是咖啡色的。
五、結束。
師:今天我們畫了地球村的小朋友們,那以后不管是我們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要相親相愛的在一起,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地球是我家》含課件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qū)θ祟惡蛣又参锏闹匾浴?/p>
2、了解地球的災難及簡單的原因。
3、愿意為保護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收集過關于地球災難的故事、圖片等資料并初步了解原因。
2、關于地球災難的圖片若干。
3、將各種資料和圖片制成展板。
4、地球儀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地球儀,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地球儀)“小朋友知道我們生活在哪個星球上嗎?”
(地球上)“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這個地球儀一樣是圓圓的,除了我們?nèi)祟悾厍蛏线€有什么?”
(動物,植物)教師小結:地球上不僅生活著我們?nèi)祟?,還有各種動物,植物也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
2、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交流、了解地球的災難。
(1)“人類,動物、植物都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有許多災難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傷害和威脅,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那些災難?!?/p>
教師出示海嘯、地震、雪災、干旱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海嘯、地震、雪災、干旱這些災難是自然災難,是我們?nèi)祟悷o法避免的。但是有些災難是我們?nèi)祟愖约涸斐傻模覀円黄饋砜纯?,想想如何來避免災難的發(fā)生?!?/p>
(2)教師出示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氣污染、冰川融化等圖片,讓幼兒觀察。
“這里的森林怎么了?動物會怎么樣?”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人類亂伐樹木)“這里的河流怎么了?水里的魚會怎么樣?
“看看圖上的天空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會這樣?“幼兒討論、交流。
(3)“森林沒有了,水變黑了,空氣被污染了,人類會怎么樣,動物會怎么樣?”
(會生病、生命受到威脅)教師小結:由于人類不注意保護地球,亂伐樹木、亂扔垃圾、排放廢氣、污水,造成森林變小,水土流失,水域和空氣被污染;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
4、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如何保護地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為了讓人類、動物、植物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地球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幼兒自由討論。
如:不亂扔垃圾,不往河里排污水,不向天空排廢氣,節(jié)約用水,多植樹,把垃圾分類處理等。
“怎么讓大家都了解地球的災難,都去保護地球呢?”
教師出示圖片、資料,引導幼兒制成展板。
“我們可以把這些圖片制成展板讓大家都來參觀,讓大家知道保護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
5、體驗活動:給垃圾分類。
“小朋友看這里有許多垃圾,但這些垃圾并不都是沒用的,有的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廢紙可以搗成紙漿后做再生紙,碎玻璃可以加工后再做成玻璃瓶、玻璃杯?;厥绽粌H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還可以保護資源,是保護地球的一種很好的方法?,F(xiàn)在請小朋友給垃圾分類吧!”
教師出示兩個垃圾桶,讓幼兒分類。
“幼兒園里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垃圾,我們帶著垃圾桶去回收垃圾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參與積極,思維敏捷,從故事到實際生活,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就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種樹木和花草等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美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地球》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地球》及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表現(xiàn)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幼兒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飽滿。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2、難點: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飽滿。
活動準備:
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幼兒欣賞冊》、彩色卡紙、油畫棒、黑色水彩筆、教師范畫《我們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huán)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環(huán)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guī)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xiàn)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2、引導幼兒運用對比欣賞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兒作品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和方式,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fā)幼兒思考,你想表現(xiàn)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shù)膱A形表現(xiàn)地球,在添畫表現(xiàn)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fā)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xiàn)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活動反思:
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課文通過介紹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jié)制的開采或隨意毀壞后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诂F(xiàn)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宇宙與地球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內(nèi)容沒有一個很深的了解是很難在情感上產(chǎn)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宇宙與地球的有關書籍資料等,并為學生提供地球的奧秘的相關網(wǎng)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diào)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diào)了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吨挥幸粋€地球》一文是緊緊圍繞“地球的樣子”“地球小、人類活動范圍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和“當?shù)厍蛸Y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介紹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zhì)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這使學生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幾個數(shù)字及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個國家的排序,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fā)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fā)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fā)散地從我們身邊環(huán)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huán)節(jié)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因而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地球,精心保護它吧!終于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最后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整理搜集到的有關地球奧秘的資料,辦一份小報,這樣不僅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不過回想起這一節(jié)課,也有一些遺憾,學生理解宇航員說的這句話不夠全面,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
幼兒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zhì)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同時圍繞太陽公轉(zhuǎn)。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地球》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幼兒園中班教案《地球是我們的家》含反思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杰出的幼兒教學工作者能使孩子們充分的學習吸收到課本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案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知道如何去寫好一份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地球是我們的家》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地球是我們的家》含反思》
中班教案《地球是我們的家》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游戲與情境中,大膽、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內(nèi)心感受。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通過不同場景的對比,讓幼兒感覺到有樹木的地方才是美麗的地方。萌發(fā)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通過對地球爺爺?shù)膸椭?,體驗關心他人,快樂自己的愉快心情,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地球是我們的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場景的對比,讓幼兒感覺到有樹木的地方才是美麗的地方。萌發(fā)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在游戲與情境中,啟發(fā)幼兒大膽、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內(nèi)心感受。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3、通過對地球爺爺?shù)膸椭w驗關心他人,快樂自己的愉快心情。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結合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電視節(jié)目中有大量的環(huán)保宣傳片。請家長配合,帶孩子有針對性地收看節(jié)目。有條件的可錄制部分精彩節(jié)目帶到學校來。
2、沙漠干季動物活動VCD,利用課余時間讓幼兒欣賞。
3、在天氣較熱的戶外活動課帶幼兒進行游戲后,在梧桐樹陰下休息,體會樹陰帶來的陰涼。
4、利用雙休日,請家長帶孩子到秀峰(或觀音橋)等樹木茂盛的景點游玩,體驗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感覺。
5、一些水土流失的宣傳圖片布置教室,并有意識地講解砍伐樹木的壞處。
6、地球頭飾一個,小樹若干貼在地球爺爺?shù)囊路?。大樹頭飾若干個,掛滿水果的樹木一棵,動物頭飾若干個。
7、音樂磁帶《蘋果豐收》。
8、在活動室布置場地,如下圖:
注:除了兩棵樹由老師扮演外,其余場景都用水粉顏料繪制。
活動過程:
一、地球爺爺生病了
(教師飾演地球老人上場,衣服上掛滿了小樹。幼兒自選頭飾扮演動物坐在場地后部)
——小動物們,你們好!我是地球爺爺。我身體多棒!我的山綠綠的,水清清的,小鳥在樹林里歡快地唱歌。我天天都是笑咪咪的。(此時,電視里播放森林的早晨、小鳥鳴叫、泉水叮咚的VCD,幼兒欣賞。)
——可是最近,我卻生病了。(衣服上小樹沒有了)因為人們?yōu)榱速嶅X,把我的樹寶寶全砍掉了。沒有樹寶寶陪伴我,我缺少新鮮的空氣,身體是越來越差了。有時我難受得會哭,結果天上下大雨,河里發(fā)大水;有時我又口渴,干得地都裂口子了。我的沙漠越來越多,樹木越來越少。唉!真想念我的樹寶寶呀!(此時,電視里播放洪水泛濫、大地開裂、沙塵暴的VCD。)
二、給地球爺爺找病因
——小動物們,我們剛剛看見地球爺爺生病了,多疼呀!那樣子真可怕。我們當醫(yī)生給地球爺爺治治病。我們先去看看地球爺爺哪兒生病了。
(幼兒來到布置好的場地上觀察。馬上有幼兒發(fā)現(xiàn)了沙漠、開裂的田地、黃黃的河水。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來。有幾個幼兒拉著教師來到沙漠。)
——(幼:“哎呀!這里都是沙子呀!”老師和幼兒一起想像沙漠的生活)我口渴死了。(幼兒做口渴狀)太陽怎么這么毒呀,熱死了!(幼兒做擦汗狀。)地球爺爺哪不舒服呀?(一個幼兒說:“地球爺爺發(fā)高燒了?!辈⒂檬置?我們給他吹吹風,降降溫。(學風聲)不好了!沙子全飛起來了。(幼兒都捂眼睛、捂嘴巴、捂鼻子?!拔业难劬?、嘴里、鼻子里全都是沙子,難受死了。”有的幼兒還做吐沙子狀)我們快點離開沙漠吧!
——地球爺爺還有哪兒不舒服?
(幼兒來到渾濁的大河邊)
——河里有很多水,喝點水解解渴吧。(有個幼兒說:“老師,不能喝,水太臟了”)那我們把身上的沙子洗掉吧。哎呀!這河水里怎么也是沙子?太臟了!我們都變成小臟豬了!快走吧。(幼兒自由發(fā)揮表演,表情很豐富)
(幼兒來到開裂的田地里)
——你們看,這里的莊稼都干死了。怎么回事?(幼兒討論,有的幼兒說沒有水,田地都裂口子了;有的說是因為沒有樹,水都跑到天上不下來了……有的幼兒邊說邊學禾苗蔫蔫的樣子)
——這有一個山洞,我們過去看看。
(幼兒鉆過山洞后,來到山清水秀的樹林。配班老師和保育員扮演大樹)
——這兒與剛剛我們看見的有什么不一樣?你們喜歡這兒嗎?為什么?那我們在大樹下休息一會兒吧。(幼兒放松地嬉戲、歡呼,很開心)
三、給地球爺爺治病
(幼兒坐在大樹下)
——小動物們,你們剛剛發(fā)現(xiàn)地球爺爺哪些地方病了?(有好多沙子的地方,水臟的地方,沒水的地方)
——為什么這些地方會生病了呢?怎么幫他把病治好?(幼兒自由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受,同時不斷地從同伴處獲取更多的信息,產(chǎn)生靈感,并大膽、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幼兒歸納總結,討論哪種方案最好。最后幼兒決定幫地球爺爺找回它的小樹寶寶,去植樹。
——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商量哪一個改當“小樹”,哪一個還當“小動物”。“小動物”牽著“小樹”,把“小樹”種到“沙漠”、“渾濁的大河邊”和“干旱的田地邊”,并施肥、澆水。(幼兒想像著與同伴一起植樹,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小樹”慢慢長大,非常開心??吹交臎龅牡胤揭查L滿了小樹,都搶著要老師欣賞)
四、地球爺爺感謝小朋友
——??!我的樹寶寶全回來了!太棒啦!我的山又綠了,水又清了,田地又種滿了莊稼。我太高興啦!謝謝小動物們,太謝謝了!請你們每年春天都和爸爸媽媽去植樹。我就不會再生病了!
(配班老師搬上水果樹)
——來,我的樹寶寶長滿了好吃的果子,快來摘吧!
(在音樂《蘋果豐收》的旋律中幼兒采摘水果,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在活動結束后,我們帶領幼兒用水粉顏料重新裝飾場地,在孩子們的筆下,“沙漠”長滿了小樹,大河里的水變清亮了,田地里種滿了綠油油的禾苗。我們還在美工區(qū)投放了手工材料,讓幼兒自由制作各種各樣的樹寶寶。并且在植物區(qū)帶領幼兒觀察綠豆發(fā)芽的過程,通過觀察植物的根,了解植物是怎樣保護環(huán)境的。而且,我們還要求家長帶領孩子去植樹,讓孩子親身體驗植樹的快樂。
活動反思:
活動前老師帶領幼兒做了充分的準備,并取得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在活動中,先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VCD,給幼兒強烈的視覺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接著“地球爺爺生病了”和“給地球爺爺找病因”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透著幾分感傷色彩,卻讓孩子們產(chǎn)生了真摯的關愛之情。觀看了直觀的畫面,幼兒有了直接經(jīng)驗,再看到“地球爺爺”痛苦的神態(tài),更加激發(fā)了幼兒要為“地球爺爺”治病的迫切愿望。在為“地球爺爺”治病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很自覺地把“小樹”種到“沙漠”、“渾濁的大河邊”、“干旱的田地邊”。整個活動中既未對幼兒進行說教“如何如何去保護環(huán)境”、“如何如何種樹好”,也沒有刻意要求幼兒保護環(huán)境。只是在游戲中讓幼兒愉快地接受了植樹的好處,萌發(fā)了環(huán)保的意識,并體會到勞動的樂趣,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結束后,幼兒對樹木產(chǎn)生了深深的眷戀,看到有的幼兒搖晃樹木,都會搶著去制止。讓我感覺到環(huán)保不只是要從自己做起,更要從娃娃抓起,讓他們?nèi)ビ绊懰麄兊母改?、長輩。
但在活動中,教師還是有點拘束,害怕影響效果,開始部分不敢大膽放手幼兒自主選擇場地。在嘗試放手后,幼兒更加活躍的思維、更有創(chuàng)意的動作給了老師信心,幼兒得到了更多的鼓勵?;顒咏Y束后,幼兒還沉浸在活動的氛圍中,活動的延伸給孩子們提供了發(fā)揮的余地,讓整個活動更有意義。
小百科: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