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兩只棉手套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兩只老虎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兩只小鳥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大班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松鼠爸爸愛護家人、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2.在說說畫畫中激發(fā)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的課件三、活動流程:談話引入--欣賞故事--設計手套(一)談話引入談話導入課題,導出《兩只棉手套》

--冬天天氣很冷,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處?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來做什么了?

(二)欣賞故事1.看圖講述故事--看圖片聽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給松鼠媽媽找一個暖和的樹洞生松鼠寶寶。)--看圖片,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松鼠爸爸找到樹洞了嗎?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個樹洞,可是熊已經(jīng)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松鼠爸爸和松鼠媽媽怎么樣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們很著急,松鼠媽媽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暖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讓松鼠媽媽住進去了。松樹媽媽生了五只小松鼠,他們很調(diào)皮。)--松鼠爸爸住進去了嗎,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鉆進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擠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給松鼠媽媽擋風雪。)--看到這里,你覺得松鼠爸爸怎么樣?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愛松樹媽媽和小松鼠)--誰來了?松鼠爸爸會怎么做?幼兒自由想象討論。(把手套還給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請小男孩把手套送給他;……)--如果你是那個小男孩,你會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給松鼠一家)--一起看圖,揭曉故事結尾。松鼠爸爸是怎么說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

[≈]幼兒園

--你們覺得這只松鼠爸爸怎么樣?(很有禮貌,知道別人的東西要及時還回去。)2.小結: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們小朋友之間也要互相關心和愛護,碰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自己想辦法,如果別人幫助了你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松樹爸爸能自己解決困難,小朋友在幼兒園里有沒有碰到過困難的事情,你是怎么解決的?幼兒自由發(fā)言。

(三)設計手套--小男孩的手套有了個大用處,那如果我們也有一雙手套,你想送給誰?為什么?(送給好朋友,讓她冬天保護好自己的手;送給媽媽爸爸,媽媽早上上班很辛苦;送給有困難的人,幫助他們過冬;……)(四)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中可以讓幼兒嘗試著自己設計手套。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手套》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手套》”。讓幼兒理解用途,并學會使用,認識手套,并能說出其名稱,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詞語說一說手套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認識手套,并能說出其名稱。

2.理解用途,并學會使用。

3.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詞語說一說手套的特征。

4.小朋友們要愛惜它們,不要亂丟亂放,弄臟了。

5.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教學準備:

1.課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圍巾和手套。)

2.每位小朋友自備一付手套。

教學過程:

(一)兒歌練習:《下雨》、《12345》。

(二)新授:

1.導入:

⑴朋友們看一段動畫片,完了以后啊,告訴陳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⑵學生自由發(fā)言:動畫片上刮大風,下大雪了,小朋友戴著帽子、圍巾,在雪地上走。

⑶冬天刮的是什么風???大風,是北風,北風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沒有戴手套?。?/p>

⑷我們來學一首兒歌:

北風吹,冬天到,

小朋友們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興興上學校。

2.認識手套:

⑴簡單理解兒歌內(nèi)容。

師:兒歌里面講北風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護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興興的上學校。

⑵朋友們認識手套嗎?

出示圖片:各種各樣的手套。

出示詞語卡片:shoutao手套。

發(fā)音方法:sh(先擺好口型---翹舌)送氣音t舌前音,送氣shou第三聲注意頭甩一下。

⑶出示實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練習說句:這是皮手套。

這是布手套。

這是黑色的皮手套。

副紅色的布手套。

游戲:猜猜跳。

小朋友們聽一聽、找一找老師說的東西在哪兒?然后跳進去

⑷認識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們有沒有手套?。渴痔状魃狭?,就會覺得—暖和了、不冷了。

⑸用句式練習說句:

a.戴手套。

(師出示大、小手套,問:誰戴大手套?誰戴小手套?)

b.的手套是。

(師:這副手套是什么顏色?。浚?/p>

c.的手套,的手套。

(這是誰的手套???這兩只手套有什么不同???)

參考句:

①媽媽戴大手套。

②爺爺戴大手套。

③小朋友戴小手套。

④我戴小手套。

⑤阿姨的手套是紅色的。

⑥奶奶的手套是蘭色的。

⑦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⑧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鞏固練習:

讀一讀兒歌

北風吹,冬天到,

小朋友們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興興上學校。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我感覺對自己是一個提高,因為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的設計等都要精心的去設計和準備。這也督促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如此對待,作到精心、敬業(yè)。在平時的教學中每個幼兒的情況是不同的,這還需多進行課后教學反思,針對不同的情況實施教學方法,讓我的活動充滿精彩。

不足:

準備的不充分,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時間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時間有些長,以至于后面幼兒有些倉促,這其間教師有些話應再簡練一些,重復話較多,這樣不僅沒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誤時間。通過反思這些不足,使我深刻領會到教師就是要有過硬的基本功,不僅包括自己的專業(yè)技能,還包括語言表達、豐富的課外知識等,因此我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活動中贊美幼兒的成功,幼兒會再還你一個驚喜。教育在于鼓舞和喚醒。

幼兒百科: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chǎn)生并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qū)保溫必備之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兩只小蜜蜂》 幼兒園教案《兩只小蜜蜂》


小班教案《兩只小蜜蜂》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認識常見的昆蟲并知道它們的運動方式,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游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兩只小蜜蜂》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昆蟲并知道它們的運動方式。

2、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游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理解兒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

2、花叢場地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起幼兒興趣1.師幼扮演蜜蜂入場。

1、教師:蜜蜂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蜜蜂媽媽帶你們一起到花叢中去玩!準備好了嗎?

(聽音樂《蜜蜂做工》入場)

2、教師:蜜蜂寶寶們都到了嗎?你們猜猜看,花叢里除了我們蜜蜂寶寶,還有哪些朋友?

(蜻蜓、蝴蝶……)

3、教師:蜜蜂媽媽現(xiàn)在就來找一個好朋友出來,仔細看看,我找到了誰。(聽音樂《找朋友》)

4、教師:我找到的朋友是誰啊?(蚱蜢)

教師:和小蚱蜢打個招呼。(小蚱蜢,你好)蜜蜂寶寶你們好!

5、教師:小蚱蜢要念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仔細聽哦。

兒歌:一只小蜜蜂呀,飛進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6、教師:小蚱蜢是怎樣運動的呀?(跳)是跳呀,跳呀。來我們一起說說看,跳呀,跳呀。

教師:想跟小蚱蜢一起念這首兒歌嗎?

7、學習兒歌。

(1)教師:蜜蜂寶寶們,請你們趕快找個空地方站站好,我們一起念兒歌。

(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2遍)

(2)教師:你們念得真好,老師真喜歡你們,為自己的表現(xiàn)鼓鼓掌!請蜜蜂寶寶們趕快坐下來。

二、到花叢中找朋友,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1、在音樂中去找朋友。

教師:剛才蜜蜂媽媽從花叢里找到了好朋友蚱蜢,花叢中還藏了很多朋友呢,你們想不想去找一找?

教師:那請你們一邊唱著《找朋友》的歌曲,一邊去花叢里找朋友吧。

2、說說找到的朋友。

教師:蜜蜂寶寶們,你們找到了哪些朋友呀?(蜻蜓)師:蜻蜒是怎樣運動的?。浚w的)是飛呀,飛呀。

教師: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呀?(爬呀,爬呀)師:還有誰找到了不一樣的好朋友?(蟋蟀)

師:蟋蟀是怎樣運動的?。浚ㄌ?,跳呀)

3、創(chuàng)編兒歌。

教師:蜜蜂媽媽找到了螞蟻,我要把找到的朋友編到兒歌里。

教師: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只螞蟻,爬呀,爬呀。(教師示范)

教師:誰來試一試把你的朋友編到我們的兒歌里?

4、請幼兒編兒歌。

(1)先請一名幼兒表演(如蝴蝶飛)。

教師:還有哪些寶寶找到蝴蝶的?一起來試試看。

那剛才是一只小蜜蜂,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小蜜蜂,應該怎么說?(一群小蜜蜂呀)

教師:你們念得真好,現(xiàn)在請找到螞蟻的寶寶來把你的朋友遍進兒歌里。

教師:還有誰找到不一樣的朋友?

教師:那我們請找到蟋蟀的寶寶來把蟋蟀編到兒歌里。

5、在游戲中復習兒歌。

教師:蜜蜂寶寶們真能干,把找到的朋友都編進兒歌了,想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嗎?

教師:那我們趕快走到圓圈上來!

教師:我們先請找到螞蟻朋友的蜜蜂寶寶到中間來,現(xiàn)在我們先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

然后把螞蟻朋友編進兒歌里,呆會我們再交換,好嗎?

教師:蜜蜂寶寶們,我們一邊唱找朋友的歌曲,一邊繞著這個方向走哦?。ㄔ俅斡螒驈土晝焊琛#?/p>

教師:蜜蜂寶寶們,你們還想找到哪個好朋友呀?(蟋蟀)

教師:那請小蟋蟀到中間來。

教師:我們請找到螞蟻朋友的寶寶到中間來。

三、結束部分,送"朋友"回家

教師:蜜蜂寶寶們,游戲好玩嗎?我們先坐下來休息一會。

玩了這么久了,我們的朋友都累了,要把它們送回家休息,這里是會飛的朋友的家,

這里是會爬的朋友的家,這里是會跳的朋友的家,你們愿意把它們送回家嗎?

送的時候不要忘記說"好朋友,我把你送回家"。

幼兒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于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主題活動《兩只小手》 2020幼兒園教案


一、主題的產(chǎn)生: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玩自己的手。因為手對于孩子來說是自己身體上最先感受到的東西。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喜歡吮吸自己的手指(如:萱萱、天浩、珺珺)、有的孩子喜歡擺弄自己的手指頭(如:豆豆、東東)、有的孩子還有咬指甲的現(xiàn)象等。因此我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點,設計了《兩只小手》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目標:

認識自己的手,在游戲中想象各種有趣的情景。

三、主要活動

計劃表:

主題活動《兩只小手》

名稱活動內(nèi)容活動形式重點領域

兩只小手

活動一:兒歌《兩只小手》

語言活動: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二:手指畫《小草》

美術活動:全班

區(qū)角:分組、個別

語言、藝術、角色

活動三: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音樂活動:全班

游戲:分組、個別

語言、藝術、運動

活動四:兒歌《敲榔頭》

語言活動: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五:游戲《敲榔頭》

體育游戲:全班

游戲:分組指導

游戲、藝術

角色、運動

幼兒園《兩只烏龜》教案


大班其他教案:兩只烏龜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chuàng)編歌詞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xiàn)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線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導入創(chuàng)編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熟悉的歌曲.猜猜它的歌名叫什么?烏龜媽媽和它的寶寶在做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玩兩只烏龜?shù)挠螒颉?/p>

(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及教師生動豐富的肢體動作帶動下,再次感受音樂,并能隨著音樂再現(xiàn)不同母愛的表達方式.或抱一抱,或親一親……積極地予以情感回應。)

師:我們小朋友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媽媽的愛。而且需要朋友之間的友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什么呢?

幼: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眺舞、一起去打籃球、一起分享食品、一起看圖書、一起玩玩具……

(設問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確,引發(fā)幼兒情感共鳴,將親情遷移到友情,過渡自然。)

師:相同的旋律換上新詞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們把《兩只烏龜》改編成新歌《兩個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開心的事情編唱到新歌里。

2。編歌詞

幼兒根據(jù)旋律畫出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

教師巡視并指導:了解幼兒繪畫內(nèi)容;幫助幼兒按節(jié)奏(xxxxIx一)規(guī)范、整理歌詞。

(由于口頭創(chuàng)編容易忘記歌詞,所以讓幼兒嘗試用畫歌詞的方式記錄創(chuàng)編的部分歌詞。在音樂旋律伴奏的引領下。每位幼兒都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生活情景,思維活躍,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歌詞,如,我們一起來把舞兒跳、我們一起去看故事書、我們一起分享水果吃、我們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兒邊唱邊畫,獲得了創(chuàng)編歌詞的好方法。)

3。集體演唱

看圖完整演唱幼兒創(chuàng)編的歌詞。

附:創(chuàng)編歌曲:兩個好朋友(原曲調(diào)為D調(diào).幼兒適宜曲調(diào)為C調(diào))

4。幼兒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內(nèi)容。

(幼兒結合圖文、繪畫及其節(jié)奏的暗示。自主學習改編歌詞。在寬松、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幼兒越編越自信.越編內(nèi)容越多,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大膽創(chuàng)造并體驗成功與快樂的機會。孩子們通過與同伴的合作表演,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并運用肢體

語言表現(xiàn)同伴間的相親相愛,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a(XxIX一)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lX一)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IX一}

親愛的,xxx(好朋友),我們一起)。(xxIx一)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隨,來到了幼JL園做游戲。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們一起游戲真快樂。

相關推薦

  • 兩只手套的故事 1、兩只手套的故事 冬天的西北風刮個沒完,刮到臉上,就像用小刀兒一下一下割著,真疼??! 松鼠媽媽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它還沒找到一個避風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著急,它在樹枝上蹦來蹦去,想找一個暖和的樹洞。 ...
    2021-04-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手套》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手套》”。讓幼兒理解用途,并學會使用,認識手套,并能說出其名稱,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詞語說一說手套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認識手套...
    2020-06-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兩只小蜜蜂》 幼兒園教案《兩只小蜜蜂》 小班教案《兩只小蜜蜂》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認識常見的昆蟲并知道它們的運動方式,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游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兩只...
    2020-09-24 閱讀全文
  • 主題活動《兩只小手》 2020幼兒園教案 一、主題的產(chǎn)生: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玩自己的手。因為手對于孩子來說是自己身體上最先感受到的東西。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喜歡吮吸自己的手指(如:萱萱、天浩、珺珺)、有的孩子喜...
    2020-09-0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兩只烏龜》教案 大班其他教案:兩只烏龜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chuàng)編歌詞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xiàn)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
    2020-03-06 閱讀全文

1、兩只手套的故事 冬天的西北風刮個沒完,刮到臉上,就像用小刀兒一下一下割著,真疼啊! 松鼠媽媽要生小娃娃了??墒撬€沒找到一個避風的地方。 松鼠爸爸很著急,它在樹枝上蹦來蹦去,想找一個暖和的樹洞。 ...

2021-04-07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手套》”。讓幼兒理解用途,并學會使用,認識手套,并能說出其名稱,能夠聯(lián)系學過的詞語說一說手套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認識手套...

2020-06-13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兩只小蜜蜂》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認識常見的昆蟲并知道它們的運動方式,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游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兩只...

2020-09-24 閱讀全文

一、主題的產(chǎn)生: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玩自己的手。因為手對于孩子來說是自己身體上最先感受到的東西。在和孩子們的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喜歡吮吸自己的手指(如:萱萱、天浩、珺珺)、有的孩子喜...

2020-09-08 閱讀全文

大班其他教案:兩只烏龜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chuàng)編歌詞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xiàn)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殼)。勾...

2020-03-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