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社會《三年的變化》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教案 幼兒園變化教案

一、教材分析《三年的變化》是蘇教版幼兒園大班下冊社會領域的活動內容。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感受三年來自己在行為上的變化,體會成長的喜悅?!吨改稀分兄赋觯?幼兒階段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本次活動通過比較、測量等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感受自己三年間的變化,正確看待自己,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進一步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fā)展,但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吨改稀访鞔_指出:"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幼兒對自己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初步具有自我評價的能力,這位本活動奠定了基礎。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三、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體會成長的喜悅,并學會感謝家人、老師、同伴在自己成長過程的對自己的幫助。

2、能力目標:

通過比較、測量的方法,感受自己三年來在行為上的變化,培養(yǎng)幼兒的比較能力。

3、認知目標:

能用數(shù)字、長度等方式表示自己長大的過程,能用語言描述自己行為上的變化,知道自己的長大與家人、老師、許多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四、活動重難點1、教學重點:用數(shù)字、長度等方式表示自己長大的過程,用語言描述自己行為上的變化。

2、教學難點:感受自己三年來在行為上的變化,體會成長的喜悅。

五、活動方法操作法、談話法、陶冶法六、活動準備小班、中班、大班的成長足跡;尺子、電子秤、記錄表、筆;從小班到大班的典型照片。

七、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你們小班時候的樣子嗎?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1、觀察照片,了解自己的變化。

(1)出示一幼兒的照片,請幼兒按從小到大的成長順序排序,并貼在幼兒用書上,提問:

大家看這些照片,這是小朋友從小班到大班的照片,你們能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給照片排序嗎?

請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排?(按照從小班到中班到大班的順序。)(2)教師小結幼兒成長變化的地方(比如身高、力氣、體重等)教師小結:大家這三年間個子長高了,力氣也變大了,還有,體重也增加了。小朋友們,大家都長大了。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的變化。

2、幼兒用測量的方法發(fā)現(xiàn)自己的變化。

(1)小朋友們,大家看一看自己的成長足跡,里面有沒有藏著我們長大的秘密呢?

(2)小朋友們,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吧。

(3)教師:把你在成長足跡中的發(fā)現(xiàn),按照從小班到中班到大班上學期的順序記錄下來,再來測量現(xiàn)在的你,如果你一個人不好測量,可請朋友幫忙。

提問:請看看這些數(shù)字,它們有什么變化?又能說明什么呢?(說明我們長大了。)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集體交流自己在行為上的變化。

(1)小朋友們,接下來大家和同伴們自由交流一下自己三年來在行為上有哪些變化呢?

以前,媽媽送我上幼兒園,我會拉著媽媽大哭,不讓媽媽走。

現(xiàn)在,我會高興地和媽媽說再見。

以前,我需要哥哥姐姐的幫助。n4507.cn

現(xiàn)在,我會安慰弟弟妹妹。

以前,我會將書本扔的到處都是,把房間弄得很亂。

現(xiàn)在,我會愛惜書本,并將它們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

以前,我會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從其他小朋友那里搶過來玩。

現(xiàn)在,我會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教師小結:大家都長大了,三年來變化都很大,學會生活獨立了,學會關愛他人,整理房間,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學會謙讓小朋友。大家都很棒!表揚一下自己吧。叮叮當,叮叮當,大拇哥送我,我最棒!

4、學習用自己的方式感謝幫助自己成長的人。

小朋友們,在你們長大的過程中,哪些人幫助了你?你想用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感謝呢?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使幼兒學會感謝他人。

八、活動延伸小朋友們,你們回家后告訴爸爸媽媽自己三年來的成長,并感謝爸爸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幫助,好不好?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影子變變變》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影子變變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光和影之間的關系,引導幼兒對光和影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影子變變變》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光和影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

2、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光和影之間的關系。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怎樣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

2、自己和影子有什么不同。

活動準備

1、晴朗的天氣,帶領幼兒在戶外玩影子游戲和手影游戲。目的是幫助幼兒積累有關影子的經(jīng)驗。

2、給幼兒布置找影子的任務。一方面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一方面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

1、請幼兒觀察班級里的影子(楊樹、老師、小朋友、桌子、小椅子等)都是什么樣的?

2、請小朋友到戶外找影子:讓幼兒在陽光下和陰暗處分別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對比了解陽光下有影子,陰暗處則看不到影子。

3、小朋友想一想哪兒有我們的影子?(啟發(fā)幼兒說出多種在燈光、火光、月光、手電光照射下有影子)

師:孩子們,你們觀察的很仔細,在許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影子,為什么在那些地方會有自己的影子呢?

這個問題一提出,孩子們便討論了起來,不少孩子很快就想到了,我在那個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因為那個地方開著燈,關上燈影子就沒了。

(二)自主探索,獲得光和影的感性經(jīng)驗。

1、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呢?請幼兒試一試。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藏在了什么地方?為什么藏在這些地方?(體驗光在影子行成中的作用)

2、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影和人輪廓接近。不同:人是有顏色的,影是黑呼呼的。)

3、試試看,我們的影子能和我們本人分開嗎?

孩子們努力嘗試各種辦法,有的幼兒站在高臺上、有的幼兒跳起來、有的藏起來……影子始終沒和自己分開。最后,有一個孩子跳的特別高,就在他跳高的那一剎那,孩子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影子和他分開了。于是,孩子們紛紛模仿使勁向上跳。

4、怎樣才能讓幾個小朋友只有一個影子呢?幼兒按分好的組試一試,說一說。

(三)拋出問題,拓展延伸。

畫一畫自己的影子。說一說畫影子都應該畫什么?(光、人、影)擺一個特別的造型看一看自己的影子。

教學反思

影子是幼兒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但卻又是最易讓幼兒忽視的,因為幼兒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幼兒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幼兒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極大學習興趣。

幼兒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qū)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門貼和紅包。

2.有關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的圖片。

3.幼兒用書:《過大年》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在寒假過年的情景。

1.教師:過年就是春節(jié),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是在哪里過年?和誰在一起?過年時都做了哪些事?

幼兒分組交流。

2.集體交流,教師總結。

教師:過年時,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家會放煙花、爆竹慶祝;還要給親戚、朋友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

(二)幼兒聽故事,了解過年的風俗習慣。

1.教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

教師:你們知道過年的來歷嗎?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于"年"的故事。

2.教師:老人用什么方法趕走了怪獸?怪獸被趕走后,人們是用什么方式過春節(jié)的?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

教師:為什么人們把"福"字倒著貼,年夜飯上一定要有魚?

4.教師小結:中國人過年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氣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賞各種春節(jié)用品。

1.教師: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種春聯(lián)、年畫等,我們來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欣賞、討論、交流。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小結:過年時人們喜歡張貼紅色的春聯(lián)、門貼、年畫,喜氣洋洋過新年!

(四)引導幼兒構想明年過年的情景。

1.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過年的事情,明年你準備怎么過年呢?

2.引導幼兒用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設想。

活動延伸:

讓幼兒把自己的設想用繪畫表現(xiàn)出來,并舉辦主題畫展,邀請其他班級的活動前來參觀。

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時我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門貼和紅包。

2、有關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的圖片。

3、幼兒用書:《過大年》。

過程:

1、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在寒假中過年的情景。

幼兒分組交流。

集體交流,教師總結。

2、幼兒聽故事,了解過年的風俗習慣。

教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

教師小結:中國人過年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氣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3、欣賞各種春節(jié)用品。

幼兒欣賞、討論、交流。

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結:過年時人人們喜歡張貼紅色的春聯(lián)、門貼、年畫、喜氣洋洋過新年。

4、引導幼兒構想明年過年的情景。

引導幼兒用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設想。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


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過大年》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門貼和紅包。

2.有關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的圖片。

3.幼兒用書:《過大年》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在寒假過年的情景。

1.教師:過年就是春節(jié),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是在哪里過年?和誰在一起?過年時都做了哪些事?

幼兒分組交流。

2.集體交流,教師總結。

教師:過年時,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大家會放煙花、爆竹慶祝;還要給親戚、朋友拜年,祝他們新年快樂。

(二)幼兒聽故事,了解過年的風俗習慣。

1.教師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

教師:你們知道過年的來歷嗎?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于"年"的故事。

2.教師:老人用什么方法趕走了怪獸?怪獸被趕走后,人們是用什么方式過春節(jié)的?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各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

教師:為什么人們把"福"字倒著貼,年夜飯上一定要有魚?

4.教師小結:中國人過年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大家在祥和的氣氛中迎接新春,互相祝福。

(三)欣賞各種春節(jié)用品。

1.教師:這里有大家收集的各種春聯(lián)、年畫等,我們來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幼兒欣賞、討論、交流。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小結:過年時人們喜歡張貼紅色的春聯(lián)、門貼、年畫,喜氣洋洋過新年!

(四)引導幼兒構想明年過年的情景。

1.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過年的事情,明年你準備怎么過年呢?

2.引導幼兒用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設想。

活動延伸:

讓幼兒把自己的設想用繪畫表現(xiàn)出來,并舉辦主題畫展,邀請其他班級的活動前來參觀。

幼兒百科:年,漢語常用字,讀作nián,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年成,五谷成熟,即《說文解字》:“年,谷熟也?!?/p>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水的特殊性質,探索水的三態(tài)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

2、學會用記錄表格形式,將實驗過程和結果表現(xiàn)出來。

3、幼兒通過了解水的循環(huán)過程,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做到節(jié)約用水。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活動前一天讓幼兒觀察水的特性,即常溫下水是透明沒有顏色、沒有味道,可以流動的液體。教師與幼兒一起,把裝滿水的冰格放進冰箱里,并感受冰箱里的溫度。

2、電熱鍋一個、每人一個盛有熱水紙杯、冰塊每人一塊

3、記錄表格每人一張、彩筆每人一支

4、教學課件:水的三態(tài)變化動畫——《小水滴變變變》

5、若干個節(jié)約用水標志。

活動過程:

一、感知、討論

老師將活動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冰格取出來,發(fā)給每組的小朋友。讓孩子們觀察和觸摸,說一說水的變化,冰的特點,以及水在什么情況下能變成冰。

師:小朋友看一看,放在冰格里的水有什么變化?

幼:水變成了冰。

師:水為什么會變成冰?

幼:因為放到冰箱里,冰箱里很冷,水被凍住,就變成冰了。

師:你們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冰,說一說冰是什么樣子的?

幼:冰是涼涼的,硬硬的,不能像水一樣流出來。

教師總結:水遇冷變成冰。當溫度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時液態(tài)的水就會變成固態(tài)的冰,冰不能流動。

二、實驗、觀察:

1、教師與幼兒一起操作實驗:將水放在電熱鍋里加熱,觀察水的變化。

師:水遇冷變成冰,那水遇熱會變成什么?

幼:能變成煙;能變成氣兒。

師:那我們就一起做個實驗,看一看水遇熱到底會變成什么?

師:現(xiàn)在電熱鍋正在給水加熱,小朋友觀察水有什么變化?

水沸騰時,幼:冒氣兒了;冒煙了。

師:老師告訴小朋友,你們看到白色上升的氣體,那是水蒸氣。也就是說,當水遇熱時會變成水蒸氣。

2、教師拿出涼的鍋蓋,讓幼兒觸摸,說說有什么感受。

師:小朋友,老師手里有個鍋蓋,你們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覺?

幼:鍋蓋好涼啊。

師:老師想問問小朋友,如果老師把涼的鍋蓋拿到水蒸氣上方,水蒸氣會有什么變化呢?

幼:不知道;水蒸氣不見了。

師:那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3、教師將涼的鍋蓋放到水蒸氣的上方,幼兒觀察水蒸氣的變化。

幼:水蒸氣變成水滴流下來了。

教師總結:剛才的實驗告訴我們,水遇熱變成水蒸氣,當水蒸氣遇冷后又變回了水。

三、分組實驗操作:

師:小朋友知道,水遇冷能變成冰,那老師要問問小朋友,當冰遇熱會變成什么?

幼:冰能融化。

師:那小朋友一起做個實驗,看一看冰遇熱會變成什么?幼兒將冰塊放入盛有熱水的杯子里,通過實驗,觀察冰的變化,并利用記錄表格的方法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束后,展示幼兒的實驗記錄,讓幼兒用語言敘述出來。

四、活動總結:

師:實驗做完了,小朋友表現(xiàn)的很棒。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名字是《小水滴變變變》。小朋友要認真看,看看誰能回答出動畫片里提出的問題。

教師播放課件——動畫片《小水滴變變變》。引導幼兒認真觀看,結合實驗,回答出問題,從而鞏固幼兒的知識點。

幼:小水滴變成水蒸氣,飛到天上去了。

五、活動延伸:

師:剛才我們一起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秘密:水遇冷變成冰,水遇熱變成水蒸氣。關于水的其他奧秘你們還知道嗎?老師要問問小朋友,在我們生活中,水對于我們有哪些作用?

幼:我們可以用水洗手、洗衣服;口渴的時候要喝水;用水來澆花;小魚生活在水里……

師:如果有一天沒有水了會怎樣?

幼:沒有水,我們的衣服臟了也不能洗;我們會口渴;小花也會干死的;小魚也會死的……

師:水在我們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離不開水,那我們就應該去珍惜水。(教師出示節(jié)約用水的標志)我們一起將節(jié)約用水標志粘貼在盥洗室內,提示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生活中做到節(jié)約用水。

幼: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教師由淺入深的提問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并能動手動腦,通過實驗操作去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幼兒通過觀察和思考,用記錄表格的形式,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通過與大自然界水的直接接觸,讓幼兒懂得珍惜水資源,生活中做到節(jié)約用水,逐步產(chǎn)生珍惜自然資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本活動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智能、藝術智能、語言智能、情感智能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讓幼兒能夠多元化的發(fā)展。個別幼兒雖然能很好的將自己觀察到過程和結果,用記錄表格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但不能很好的用語言進行表述。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多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影子變變變》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影子變變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光和影之間的關系,引導幼兒對光和影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
    2021-04-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 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
    2021-03-2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水的特殊性質,探索水的三態(tài)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 2、學會用記錄表格...
    2020-07-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變魔術 一.活動名稱:變魔術 二.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并嘗試間隔排列。 2.提高幼兒對棋盤結構的認識. 三?;顒訙蕚洌汗┯變翰僮鞯母鞣N材料,頭飾若干,大棋盤 四。活動流程:一.引起興趣,老師扮成“...
    2020-04-01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教案《影子變變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光和影之間的關系,引導幼兒對光和影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

2021-04-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 3.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春聯(lián)、年畫、...

2019-12-12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教案《過大年》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待物的禮儀,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新年活動,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

2021-03-27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水的特殊性質,探索水的三態(tài)變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環(huán)過程。 2、學會用記錄表格...

2020-07-25 閱讀全文

一.活動名稱:變魔術 二.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并嘗試間隔排列。 2.提高幼兒對棋盤結構的認識. 三?;顒訙蕚洌汗┯變翰僮鞯母鞣N材料,頭飾若干,大棋盤 四?;顒恿鞒蹋阂?引起興趣,老師扮成“...

2020-04-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