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儺戲面具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面具活動方案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說課稿 中班美術(shù)幼兒園教案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
(2)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征,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活動準備:
故事《儺戲的傳說》
儺戲面具(圖片)操作材料:繪畫筆 紙 剪刀 松緊帶 訂書機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二:老師:現(xiàn)在,我們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還保留著表演儺戲的傳統(tǒng),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請大家欣賞。
(1)介紹表演儺戲的場景。
儺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現(xiàn)在儺戲已成為 農(nóng)民閑暇季節(jié)喜愛的娛樂形式,除保留祭神驅(qū)鬼逐邪外,還充滿了對平安豐收的祈禱,象征勇敢和勝利?,F(xiàn)已被納入旅游娛樂活動,儺戲的演出形式簡易、隨意,通常于曬壩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紹儺戲的各種角色。
儺戲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種野獸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還有表示神力無邊的山寨的保護神。
(3)重點介紹儺戲面具的特征。YJs21.Com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別大,還有眉毛又粗又長,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鋸齒線和花紋來裝飾,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兩個鼻孔圓圓的,有點嚇人,還有的鼻子下面裝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張開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齒,在牙齒的兩邊還有四顆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兇猛的。
面具的頭上的裝飾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用小鬼的臉來裝飾,有的是有漂亮圖案的帽子,還有一些用龍或動物的圖案來裝飾,這樣就可以達到趕跑敵人的效果。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對儺戲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這些儺戲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歡哪一種面具?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老師:"儺戲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面具嗎?快畫出來吧!"(1)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
(2)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3)幫助幼兒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繪畫的著手點,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已經(jīng)畫好臉形的作業(yè)紙。
(4)重點引導幼兒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畫出來。
(5)協(xié)助幼兒將畫好的面具剪下來,制作成儺戲面具。
四:小結(jié)活動。
(1)鼓勵幼兒用語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設計的儺戲面具,并給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導幼兒用自己制作的面具來進行表演。
附:故事《儺戲的傳說》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貴州有一個山寨,寨子里住著很多苗族人,他們每天放牛、打獵,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強盜來到他們的寨子門口,要把苗寨里的東西都搶走。寨子里的頭領阿苗就帶著強壯的伙伴和強盜戰(zhàn)斗。當頭領阿苗騎著馬出現(xiàn)在強盜面前,卻遭到了對方的嘲笑,原來,苗寨的頭領阿苗皮膚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個女孩子,強盜們一點也不怕他們。苗寨的隊伍給打敗了,大家垂頭喪氣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強盜又要來搶他們。頭領阿苗也很難過,認為是自己的模樣使大家失敗了。一個老爺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第二天,當強盜們又來到苗寨門口,要苗寨的人們?nèi)客督档臅r候,一個兇惡的將軍從苗寨里沖出來,把強盜嚇壞了,那將軍揮舞著長槍,把強盜全趕跑了。原來,老爺爺連夜給頭領阿苗做了一個兇惡的面具,阿苗戴上這個面具,保護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兒女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時候穿上特制的服裝,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來講述著個故事。一年一年延續(xù)下來的戲劇,就是我們苗族的儺戲。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大班美術(shù)教案《儺戲面具》含反思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大班美術(shù)教案《儺戲面具》含反思”,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大班美術(shù)教案《儺戲面具》含反思》
大班美術(shù)教案《儺戲面具》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美術(shù)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征,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通過欣賞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儺戲面具》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名稱:
儺戲面具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
(2)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征,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儺戲的傳說》
儺戲面具(實物、圖片)操作材料:繪畫筆紙剪刀松緊帶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師:現(xiàn)在,我們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還保留著表演儺戲的傳統(tǒng),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請大家欣賞。
(1)介紹表演儺戲的場景。
儺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面具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現(xiàn)在儺戲已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閑暇季節(jié)喜愛的娛樂形式,除保留祭神驅(qū)鬼逐邪外,還充滿了對平安豐收的祈禱,象征勇敢和勝利。現(xiàn)已被納入旅游娛樂活動,儺戲的演出形式簡易、隨意,通常于曬壩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紹儺戲的各種角色。
儺戲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種野獸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還有表示神力無邊的山寨的保護神。
(3)重點介紹儺戲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別大,還有眉毛又粗又長,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鋸齒線和花紋來裝飾,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兩個鼻孔圓圓的,有點嚇人,還有的鼻子下面裝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張開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齒,在牙齒的兩邊還有四顆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兇猛的。
面具的頭上的裝飾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用小鬼的臉來裝飾,有的是有漂亮圖案的帽子,還有一些用龍或動物的圖案來裝飾,這樣就可以達到趕跑敵人的效果。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對儺戲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這些儺戲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歡哪一種面具?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
老師:“儺戲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面具嗎?快畫出來吧!”
(1)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
(2)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3)幫助幼兒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繪畫的著手點,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已經(jīng)畫好臉形的作業(yè)紙。
(4)重點引導幼兒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畫出來。
(5)協(xié)助幼兒將畫好的面具剪下來,制作成儺戲面具。
四:小結(jié)活動。
(1)鼓勵幼兒用語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設計的儺戲面具,并給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導幼兒用自己制作的面具來進行表演。
附:故事《儺戲的傳說》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貴州有一個山寨,寨子里住著很多苗族人,他們每天放牛、打獵,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強盜來到他們的寨子門口,要把苗寨里的東西都搶走。寨子里的頭領阿苗就帶著強壯的伙伴和強盜戰(zhàn)斗。當頭領阿苗騎著馬出現(xiàn)在強盜面前,卻遭到了對方的嘲笑,原來,苗寨的頭領阿苗皮膚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個女孩子,強盜們一點也不怕他們。苗寨的隊伍給打敗了,大家垂頭喪氣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強盜又要來搶他們。頭領阿苗也很難過,認為是自己的模樣使大家失敗了。一個老爺爺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第二天,當強盜們又來到苗寨門口,要苗寨的人們?nèi)客督档臅r候,一個兇惡的將軍從苗寨里沖出來,把強盜嚇壞了,那將軍揮舞著長槍,把強盜全趕跑了。原來,老爺爺連夜給頭領阿苗做了一個兇惡的面具,阿苗戴上這個面具,保護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兒女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時候穿上特制的服裝,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來講述著個故事。一年一年延續(xù)下來的戲劇,就是我們苗族的儺戲。
一、活動來源
我們貴州黔南地區(qū)有著豐富的民間藝術(shù),儺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種。儺戲是少數(shù)民族進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種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驅(qū)鬼逐邪的意思外,還充滿了人們對平安豐收的祈禱。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攤戲表演中,面具則成了儺戲造型藝術(shù)的重要手段,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演員佩戴面具是儺戲區(qū)別于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征。而儺戲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種兇猛的野獸,有象征疾病的病魔,還有表示神力無邊的山寨的保護神。這些充滿了神秘和傳說的儺戲?qū)τ變河泻軓姷奈Γ邪嘤變褐杂谶@些神秘的傳說和面具,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能認識我們貴州民間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能將儺戲這種民間藝術(shù)得到繼承和發(fā)揚。
二、目標的設定
幼兒園中班幼兒發(fā)展目標有這樣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我國的民間藝術(shù)及傳統(tǒng)文化精品”“引導幼兒積極參加美術(shù)欣賞活動,并能在欣賞過程中產(chǎn)生一定的想象”。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通過欣賞貴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儺戲面具,引起幼兒對儺戲面具的興趣。并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儺戲面具的特征,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儺戲面具?!本褪窍M變耗軌虼竽懙陌炎约簩畱蛎婢叩母惺鼙憩F(xiàn)出來,從而達到藝術(shù)欣賞的目的。
三、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欣賞儺戲面具的特征,每一個面具都具備了人的五官,但在五官的基礎上夸張變形成了突出的眼睛、粗大的眉毛、張大的嘴、尖利的牙齒等,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加上動物的特征和裝飾的花紋。幼兒如果能掌握儺戲面具的這些特征,就會對儺戲的獨特文化內(nèi)涵有所更深的了解。
活動的難點是引導幼兒能把自己對儺戲藝術(shù)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為了不給幼兒的表現(xiàn)以限制,我沒有安排示范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希望幼兒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設計出獨特的儺戲面具。對于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我準備了不同難度的制作材料,希望幼兒在活動中都能獲得發(fā)展,同時也能真正體會到儺戲面具藝術(shù)的魅力。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shù)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zhuǎn)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shù)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百科:儺戲,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qū)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儺戲起源于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qū)儺活動,漢代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大約在宋代前后,儺儀由于受到民間歌舞、戲劇的影響,開始衍變?yōu)橹荚诔晟襁€愿的儺戲。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有趣的面具
活動目標:1、幼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面具。
2、提高幼兒動手制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3、增強幼兒對裝飾活動的興趣及表演的欲望。
活動準備:歡快的音樂;flash動畫;裝飾好的面具;未裝飾的面具;透明膠;固體膠棒;彩色筆;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貼;舊掛歷;包裝袋上的圖案;黑板一塊;小鏡子若干;大鏡子一塊;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1、幼兒帶面具律動入場。
2、請幼兒觀看flash動畫,猜猜都是誰?
二、師幼探討裝飾面具的方法1、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各種面具相同之處(眼睛)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之處(形狀、顏色、材料)3、傾聽教師講解自己的面具特征(形狀、顏色、材料)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交流:面具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裝飾物等等。
5、幼兒帶上面具照鏡子,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三、幼兒制作面具1、教師提出制作面具的要求。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裝飾。
3、幼兒帶上裝飾好的面具照鏡子欣賞。
4、游戲:猜猜他是誰四、結(jié)束:化妝舞會請幼兒戴好自己裝飾好的面具,邀請客人老師一同參加化妝舞會。
反思:
1.教學思想觀念新教學模式的改變:我打破了原來單一的課程模式,以幼兒為中心,師生共同建構(gòu)課程,五大領域互相滲透,各科教學互相融合的課程模式,在活動中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shù)等學科知識,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
2.教學方法活本次活動教師靈活的運用了游戲法、談話法、情景表演法、探索發(fā)現(xiàn)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情景中大膽地探索與表現(xiàn),使其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3.教學效果好(1)教學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yǎng)(2)幫助幼兒獲得關鍵經(jīng)驗
幼兒園美術(shù)活動設計教案:好玩的面具
活動目標:
1、在認識五官的基礎上,感受用粘貼、印的方法 制作各種面具。
2、 喜歡貼出不同的面相,發(fā)展幼兒的求異思維。
3、 滲透環(huán)境教育,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環(huán)境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彩色紙,橡筋、音樂
2、紙碟(開眼睛)、漿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種人物、卡通、動物、圖片放于區(qū)內(nèi),引導幼兒觀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請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誕老人送了什么禮物給小朋友?請小朋友先閉上眼睛,聽到老師小鈴的聲音才睜開眼睛好嗎?
二、幼兒觀察
你們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個什么面具?請你先想一想,你做一個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粘貼
2、水粉、蠟筆
3、印畫
提醒幼兒用完漿糊要把手擦干凈。幫助、鼓勵困難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會
請小朋友帶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師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活動:不一樣的我—獨特的面具
【設計理念】:
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教育手段,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提高幼教管理質(zhì)量,已成為幼教界研究解決的新課題。所以我設計了開始就是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所呈現(xiàn)的教學活動。因為幼兒在這個時期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zhì)形成的基礎。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與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長故事,幫助孩子樹立心目中的榜樣,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識地去發(fā)現(xiàn)、贊美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點,與孩子交流討論" 不一樣的我"這一話題,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所以我設計這一課美術(shù)活動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獨特的地方,讓他們知道每一個人其實是不一樣的,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地方。
【活動重點】:能讓幼兒學會用夸張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地方。
【活動難點】:能夠使用紙漿和氣球制作立體的面具。
【活動目標】:
1、能讓幼兒通過課件的播放觀察每一個人不同之處。
2、學會用夸張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面部特征。
3、嘗試用紙漿、氣球制作立體面具,體驗資質(zhì)玩具的樂趣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播放器、課件(各種各樣人的表情)。
2、氣球、打氣筒、紙漿、水粉顏料、水粉筆、設計用紙、鉛筆。
3、稀釋的膠水。
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通過多媒體播放課件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出每個人的不同之處。
2、再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
二、產(chǎn)生制作興趣:
1、欣賞教師制作的半成品面具。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觀察教師為面具添畫夸張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擁有這樣一個屬于自己的面具嗎?、三、學習制作方法:
1、給氣球打氣,學習合作互助完成打氣任務。了解氣球大小和臉型大小的關系。
2、進一步粉碎紙漿,加入清水和少量膠水,均勻地攪拌。
3、將紙漿一層層地糊到氣球上,均勻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復堆積粘貼,增加高度。
將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適的地方曬干。
四、設計臉譜和表情:
1、請你為自己設計一個最特別的表情,要盡量與眾不同,可以適當夸張。
2、在白紙上線畫出設計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顯的特征。
3、將設計好的臉譜仔細地刻畫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圖上合適的水分顏料。待顏料干燥后將氣球放氣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1、在展示區(qū)或墻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獨特,最能讓人看出是誰的。
【教學反思 】:
這堂課我覺得幼兒做得很不錯,關鍵成功的地方在于兩點:開始部分以小朋友們自己將接觸的事物引入,幼兒對此興趣很高;對于細節(jié)處我作了很好的準備:首先是孩子活動的組織,要點和關鍵的地方我作了強調(diào):比如粉碎紙漿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慮到孩子可能會搶,對此也作了說明強調(diào),同時準備工作也比較充分,另外還有紙團,但是發(fā)現(xiàn)紙團容易爛掉,不太適合,我就去掉了紙團,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較有目的性,因此幼兒的活動非常順利,雖然是第一次跟氣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組上都干干凈凈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較干凈,作品也完成得不錯,看來同樣是設計"獨特的面具"有的小細節(jié)不注意可能也會帶來大問題,有句話說"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看來做人是如此,上課也是如此,記得曾在教研活動中將好課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當中鑲了一到兩粒劣珠,胡亂穿起,那這串項鏈的質(zhì)地絕對是大打了折,我們幼兒園老師上課要對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個數(shù),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將一節(jié)活動用自己的方法呈現(xiàn)出來,要讓幼兒學到該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