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我是值日生》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值日生說課稿幼兒園 我是誰幼兒園說課稿 說課稿幼兒園中班一、說教材
教材的內容及其地位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父母手中的寶,大人舍不得孩子干活,很多孩子連基本的勞動都不會。我是值日生,意在讓幼兒感受做值日生的光榮感和自豪感,這對于轉變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行為,有著很大的幫助。孩子們通過討論、學習,知道了值日生的一些具體職責,及做值日生的必要性,懂得了要學會為大家、為他人服務。通過干值日生,幼兒體驗了為大家服務的樂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yǎng)了幼兒初步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
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能力目標:了解做值日的一些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學會做值日。
情感目標:知道值日是為大家服務的,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重點:了解什么是值日與做值日的基本方法,感受我長大了的喜悅心情。
難點:培養(yǎng)幼兒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值日生標志供幼兒練習用的學具,餐具歌曲《幼兒園里的好多事》音樂磁帶幼兒用書
二、說教法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的思想,主要采用師生討論法,示范法,游戲法為了突出重點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法:首先我?guī)ьI他們閱讀幼兒用書,閱讀書中的故事,啟發(fā)他們,讓他們知道書中的幼兒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由此為話題引起大家的討論。
示范法:我先把自己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打亂,然后問一問小朋友看著桌子上亂七八糟的東西難受嗎?幼兒回答:難受。然后我再把桌子上的東西有條理有秩序的收拾干凈,在問幼兒現在看著干凈的桌子是不是舒服了很多?讓幼兒明白干凈的地方是會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在收拾的過程中,我交給幼兒過程和方法,讓幼兒學會自己收拾屋子。
操作練習法:分小組進行練習,看誰收拾的最干凈最好。
三說學情學法
1、發(fā)現發(fā):教師提供適合幼兒發(fā)現活動的題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fā)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的回答問題,恰當的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fā)幼兒用洪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且注意為每一名幼兒創(chuàng)造講述的機會。
3、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圖片的內容,分析內涵。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做值日的目的,從而突出重點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首先我?guī)ьI他們閱讀幼兒用書,讓小朋友們猜一猜,書上的小人在干什么?小朋友們是怎么知道的呢?書上的小人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由此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我提出問題,讓幼兒集體討論,為什么小朋友要輪流做值日?讓幼兒們積極的思考回答。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值日生的服務,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去玩游戲,做游戲,生活會很有秩序。而且值日生可以學習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讓小朋友們快樂,也讓自己快樂。
大家一起討論值日生服務的內容和方法讓幼兒思考:值日生可以在哪些方面為大家服務?怎樣才能做好?
分組練習幼兒戴上值日標志以后分組進行練習:分發(fā)學具布置班內環(huán)境整理圖書及游戲材料管理自然角擦桌椅等。
結束部分欣賞歌曲《幼兒園里好多事》結束新課。
五教學反思
鼓勵幼兒回到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告訴自己的好朋友,讓朋友之間相互學習。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含反思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一位幼兒園教師,我們希望能讓小朋友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含反思》
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值日生是為大家服務的,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體方法,學做值日生,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我是值日生》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體方法,學做值日生。
2、知道值日生是為大家服務的,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值日生的工作,體會自豪感;
難點:如何學做值日生。
活動準備
1、值日生標志。
2、供幼兒練習用的學具、玩具等。
3、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知道值日生,理解值日生活動的意義。
(1)閱讀幼兒用書,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是為誰做的?
(2)你做過值日生嗎?你喜歡做嗎?你都為小朋友做過哪些事情?(請做過值日生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理解的值日生是什么)
(3)討論:為什么小朋友要輪流做值日生?
小結:值日生是為小朋友們服務的,有了值日生,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做游戲,生活會更有秩序。值日生可以學習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能讓小朋友得到快樂,自己也很快樂。
2、討論值日生的服務內容和方法。
(1)請幼兒說說自己做過哪些值日生的工作?(擦桌子、拖地、放杯子、搬凳子等)
(2)值日生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為大家服務?怎樣才能做好?
3、分組練習,幼兒帶上值日生標志分組進行值日生練習:分發(fā)學具、整理圖書及玩具,擦桌椅等。
4、欣賞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
活動反思
1、升入中班后每個幼兒都安排了做值日生,本節(jié)活動幼兒既熟悉又真實,能很快掌握有關知識,體會為大家服務的快樂。
2、個別幼兒只能聯想到自己做的值日生工作,說不出其他的工作范圍,有待教師調整。
小百科:值日生,指的是是學校里按排定的日子負責執(zhí)行勤務的學生。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猜猜我是誰
設計意圖: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fā)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于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小,為了讓幼兒“復習10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我設置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10以內的數。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游戲中復習10以內的數,體驗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
2、愿意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白板;學具:四種水果(西瓜、橘子、桃子、芒果)水果的背面有圓點和數字。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四個步驟來完成。
首先是情境導入。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今天,小熊的水果店開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蘋果、梨子、草莓、香蕉、櫻桃、菠蘿)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6種。
其次是復習環(huán)節(jié)水果游戲。
第一步先猜猜水果后面的數字。
1、這些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zhèn)€猜數的游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A、梨子娃娃說“我比5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6B、香蕉娃娃說“我比7多1”,那是幾呢?8C、草莓娃娃說“我比8少1”那是幾呢?7D、蘋果娃娃說“我是5-10之間最小的一個數字?是幾呢?5E、”你們看看5----10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9和10,那櫻桃娃娃和菠蘿娃娃誰是9誰是10呢?“櫻桃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菠蘿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9那菠蘿娃娃是數字幾?10
2、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數字。
3、猜猜少了哪個數?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字。<這個環(huán)節(jié)先出示少一個水果,問少了什么?再還原驗證。教師點擊空白處,少了兩個水果,再還原驗證。教師點擊空白處,少了三個,再還原驗證。最后全沒了,讓幼兒憑記憶回憶出有哪些水果,分別是什么數字?>主要是讓幼兒了解數差關系,然后鞏回憶。
第二步是給水果排排隊。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數字都出來了,那現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請你們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來排隊?誰愿意來排隊。<這個時候完全是按幼兒的意愿來排隊,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
2、幼兒上來為數字排隊,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排隊的?3、這個小朋友是按照從小大的順序來排隊的,那么你們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會按照什么來排隊呢?<讓幼兒驚奇的發(fā)現,原來不光數字排隊,水果也在排隊呢>。
接著是拼貼水果,其實就是幼兒操作練習數點匹配。
第一步是教師講解作業(yè)。小熊水果店里的水果還不是很多,要不我們給他準備一些,老師這兒有一張帶有圓點的卡片,數數看上面有幾個圓點,那他應該找數字幾做朋友?除了看數字外,還要看看卡片的顏色相不相同,這下對了,猜猜會是什么水果呢?第二步是幼兒動手拼水果?,F在請小朋友也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顏色對嗎?反過來就是一個水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第三步是教師評價作業(yè)。你們都拼好了嗎?誰愿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后,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最后是品嘗水果。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明白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小朋友真能干,幫小熊準備了這么多水果,小熊阿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想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可口的水果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覺得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中班幼兒注意力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針對這些特點,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恫虏挛沂钦l》這節(jié)課通過猜想游戲容易被幼兒所接受,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猜想的過程中鞏固復習10以內的數。請水果娃娃來做客的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數字的游戲,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猜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由易到難,多變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分別猜出這10個數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緊接著馬上讓幼兒猜猜少了哪個水果,又是一輪”猜“的開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讓孩子們給水果娃娃身后的數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這些絲絲相扣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通過他們自己的”猜“、”動“、”學“,自然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幼兒”猜“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品嘗水果,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結束部分.這個活動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也達到了課前制定目標。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獲。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我是值日生》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值日生是為大家服務的,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體方法,學做值日生,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我是值日生》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體方法,學做值日生。
2、知道值日生是為大家服務的,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值日生的工作,體會自豪感;
難點:如何學做值日生。
活動準備
1、值日生標志。
2、供幼兒練習用的學具、玩具等。
3、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知道值日生,理解值日生活動的意義。
(1)閱讀幼兒用書,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是為誰做的?
(2)你做過值日生嗎?你喜歡做嗎?你都為小朋友做過哪些事情?(請做過值日生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理解的值日生是什么)
(3)討論:為什么小朋友要輪流做值日生?
小結:值日生是為小朋友們服務的,有了值日生,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做游戲,生活會更有秩序。值日生可以學習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能讓小朋友得到快樂,自己也很快樂。
2、討論值日生的服務內容和方法。
(1)請幼兒說說自己做過哪些值日生的工作?(擦桌子、拖地、放杯子、搬凳子等)
(2)值日生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為大家服務?怎樣才能做好?
3、分組練習,幼兒帶上值日生標志分組進行值日生練習:分發(fā)學具、整理圖書及玩具,擦桌椅等。
4、欣賞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
活動反思
1、升入中班后每個幼兒都安排了做值日生,本節(jié)活動幼兒既熟悉又真實,能很快掌握有關知識,體會為大家服務的快樂。
2、個別幼兒只能聯想到自己做的值日生工作,說不出其他的工作范圍,有待教師調整。
幼兒百科:值日生,指的是是學校里按排定的日子負責執(zhí)行勤務的學生。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水是寶中寶
[說教材及設計的思路]《水是寶中寶》是山東省素質教育教材中班科學上的一節(jié)活動課。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動植物的生存以及生產建設等等都離不開水更離不開淡水。選取這節(jié)活動課對幼兒進行教育是針對現在水資源貧乏,水污染嚴重的情況對幼兒進行節(jié)約用水的教育。因此設計這節(jié)課的理念是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讓幼兒知道不節(jié)約用水,不保護珍貴的水源,甚至往清水源中投放污水、亂丟垃圾、污染水源,或者破壞河堤和梯田造成江河水土流失,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點水將是人的眼淚”。
[說目標與準備]
活動的目標有三個方面:
一、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
二、了解水資源的珍貴,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自覺節(jié)約用水。
三、引導幼兒通過小實驗活動,發(fā)現水的性質。
重點:人類生活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了解水的珍貴及節(jié)約用水。
難點:通過小實驗活動,發(fā)現水的性質。
準備:小實驗用的小瓶、顏色、醋等若干,淡水資源的錄象或課件,兒歌錄音帶。
[說教法與學法]
教師枯燥的說教會讓幼兒膩煩。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會使幼兒感到上這節(jié)活動課有意思,愿意學,積極的去接受知識,讓幼兒和教師互動,成為上這節(jié)活動課的主體。這樣要達到的效果比幼兒被動的接受更容易掌握知識,也能更好的應用到各科的教學中。
[說過程]
每節(jié)課學習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把教學的過程分四部分去完成。
1、用提問導入--引發(fā)幼兒對水的興趣幾個問題是從幼兒感興趣的幾個問題入手:
(1)你最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什么?
(2)你手臟的時候,想到怎么辦?
(3)媽媽下面條的時候,首先將什么倒進鍋里?
(4)你喜歡玩水嗎?為什么?
教師提問時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幼兒從回答問題到提出問題,從提出問題到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都表現積極主動真正引發(fā)了幼兒發(fā)自內心的興趣。
2、操作探索--水有什么特點教師運用操作探索的方式來學習水有什么特點,幼兒可以從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吸取知識。把水的性質是透明、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會流動充分掌握起來。操作學習時用了四個實驗去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實驗一、水是流動的。
實驗二、水是沒顏色的。
實驗三、水是透明的。
實驗四、水是沒有氣味的。
實驗時,幼兒是主體,教師主導。運用了觀察法、引導法、親身體驗法、互相交流等方式方法去完成這四個實驗。例如:作實驗一時,教師提壺把水到入臉盆中,讓幼兒觀察水的流動;當盆中盛滿水后繼續(xù)到水,盆中的水會是什么樣的?觀察后讓幼兒提出自己的見解,幼兒的主動性得到發(fā)揮。例如:做實驗四:讓幼兒親自聞一聞水和醋,判斷水是沒有氣味的。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更能掌握知識。這四個實驗的過程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做的設計。學習時,幼兒對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不自覺中完成了學習水的性質。
3、開動腦筋想一想:水與人、生物、生產建設等方面的關系,認識水的用途。
教師利用掛圖及幻燈片等教具來認識水的用途,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可事先請幼兒觀察平時所見到的水有什么用途:媽媽做飯的時候需要什么?農民伯伯澆莊稼的時候需要什么?蓋房子的時候需要什么等等。讓幼兒把觀察到變成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然后教師讓幼兒觀察掛圖或幻燈片,對幼兒講述他們所不知道的水的用途。例如;水能發(fā)電、利用水來搞運輸等等。最后放錄音兒歌《水是寶中寶》進一步讓幼兒認識到水有許多用途。
4、“從我做起”小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闡述自己的意見。
討論從四個方面進行:
(1)地球上的淡水夠用嗎?
(2)為什么不夠用?
(3)不夠用怎么辦?
(4)小朋友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出的這幾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幼兒進行討論。討論的中間可利用幻燈片或課件進行,當看到有關的地方教師定格、抓住畫面讓幼兒討論破壞環(huán)境對水的影響,把水與人們日常行為、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真正體現了幼兒園課程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理念。教師對幼兒的討論進行總結,也告訴幼兒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號召全世界的人都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舒適的地球上。
[說活動延伸]
活動的延伸是本節(jié)課后,對幼兒進一步進行水資源教育的又一個很好的時機。所以我讓幼兒從二個方面進行活動。
(1)課后用各種塑料瓶玩水,感知水的流動。
(2)利用其他活動環(huán)節(jié),反復提示幼兒,水是寶中寶,不能浪費、不能污染水資源,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