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蝸牛日記
發(fā)布時間:2023-08-11 觀察蝸牛日記 蝸牛日記觀察蝸牛日記范本11篇。
學習工作過程中寫周記是很平常的,寫周記的時候使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素材,如何讓自己的周記在眾多人中亮點紛呈呢?您需要的“觀察蝸牛日記”已經(jīng)備好了,請您認真了解下文細節(jié)!
觀察蝸牛日記【篇1】
今天,我去了哥哥家,一進門,哥哥就對我說:“快點,拿來一個塑料袋,我?guī)闳プ轿伵# 蔽覀冏搅艘恍┪伵!?/p>
回到家里,我把蝸年放在桌上,拿來了一個放大鏡,開始觀察起蝸牛來。我發(fā)現(xiàn),蝸牛的殼下方有一個東西,那是什么?哦,它的名字叫腹足。
我又找蝸年排便的氣孔,我拿著放大鏡仔細查找,卻一無所獲。忽然,我發(fā)現(xiàn)蝸牛的殼上好象有個小孔,我立刻拿起放大鏡,沒錯,是氣孔,我立刻拿筆記錄下來。
我還把蘋果、白菜葉子和雞腿放在桌子上,蝸牛對蘋果和雞腿都是無動于衷,卻向白菜爬去,原來,蝸牛愛吃白菜??!
通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蝸牛的身體和它愛吃的東西。
觀察蝸牛日記【篇2】
小蝸牛
這個星期二,我在學校操場的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蝸牛,它正慢慢地往上爬。我就好奇地蹲下來看著小蝸牛。
小蝸牛長著一對長長的觸角,背上背著一個像車輪一樣的殼。蝸牛爬起來慢吞吞的,一點兒一點兒地往前挪動。在它爬過去的地方留下一條白色的印記。我用手輕輕地去碰蝸牛的觸角,它的身體快速地縮進了殼里。噢!原來這個硬硬的殼是當遇到危險時保護蝸牛的。等到上課鈴聲響了,蝸牛也沒有從殼里再鉆出來。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小蝸牛。
回到家后,我問媽媽蝸牛走過以后留下白色的印記是什么。媽媽告訴我那是蝸牛爬行時分泌的一種黏液,起到保護作用??蓯鄣男∥伵?,下次再見了!
觀察蝸牛日記【篇3】
觀察很重要,我覺得,只要長久細致地觀察,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fā)現(xiàn),這次我想觀察蝸牛。
這幾天剛下過一點雨,就在四十分鐘后,下課鈴響了。我開心地拿起一個放大鏡,走向了潮濕的草坪。我在地上找啊,找啊,終于在草坪邊上找到了一只小小的蝸牛,我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居然找到了它的一對觸角!我想,這就是科學書上提到過的“蝸牛的眼睛”吧!我繼承觀察下去,又發(fā)現(xiàn)了它的“五官”、“屁股”,我用手觸摸了一下它小小的殼,摸上去硬邦邦,涼絲絲的??傻任翌A備伸手再摸它第二次的時候,上課鈴卻響了。我趕快藏好蝸牛,急匆匆地向教室跑去。
第二節(jié)課一下課,我又跑來觀察蝸牛。我找來一片菜葉放在蝸牛眼前,它開始大吃起來,我在一旁仔細觀察著。完整的一片菜葉就這樣慢慢地被咬出一個小洞洞,我心想:它是怎么樣能吃得這么快呢?我想起來了,科學功課本上也說過,它有兩萬多顆牙齒呢!我怎么看都看不出來!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道過了多久,上課鈴又響起了,這次我居然健忘藏好蝸牛!果然等我下課再走向草坪的邊沿,發(fā)現(xiàn)蝸牛不見了!再仔細一瞧,我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條水涂過一樣的粘液,我順著粘液找啊找。終于,我又找到了那只蝸牛!原來,蝸牛爬行過后還會留下痕跡呢!
我不僅僅發(fā)現(xiàn)了蝸牛的秘密,還證明了:只要努力當真觀察,一定會有重大發(fā)現(xiàn)!
觀察蝸牛日記【篇4】
我家樓下草地上有許多蝸牛的空殼,冬天了,好多蝸牛死了。但我很幸運,抓到了兩只活蝸牛。
蝸牛爬得很慢,一分鐘幾乎只動一下。它有兩只觸角,一只高,一只低,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它的觸角就縮短,再一摸,它的頭也縮進了殼里。
它吃得很快,一天能吃掉兩片葉子。我把它拿在手上,在我手上好像爬得比較快了,手上也變得粘粘的,但很清涼。它們老是背著自己的“小房子”,它們的顏色也不同,一個有點黑,一個比較白。
它們老是縮進殼中,我就用老辦法:把它們放進水里。但是卻沒反應,我又試了一下,還是沒反應。難道死了?“嗚……我的蝸牛死了……”,我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媽媽見我哭了,問:“怎么啦?”“我的蝸牛死了!”我繼續(xù)哭,但媽媽卻大聲說:“哭什么啊,每次把這些小動物放到家里,死了后都讓你哭得這么傷心,今后還是別養(yǎng)了。”
第二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蝸牛,蝸牛好像一動沒動,菜葉卻少了。難道又活了!
觀察蝸牛日記【篇5】
上個禮拜天,我正在草坪邊玩的時候看見墻角那里有一只特別漂亮的蝸牛。我就趁它不留意的時候把它扣在玻璃杯里抓回了家。
我把它帶回家以后放在了桌子上,它對這兒的環(huán)境很目生,它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闖,過了一會兒它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動不了了。我悄悄的看著它,這時我發(fā)現(xiàn)蝸牛的殼上有些奇形怪狀的花紋,還發(fā)現(xiàn)蝸牛的頭上有兩只像五角星的觸角,上面還有細細的五顏六色的細絲。我正預備把蝸牛拿起來仔細的觀察時,它又動了起來。蝸牛像感覺到我的手要去捉它似的,它就趕快奮力的向玻璃杯壁上爬,它一步一步慢慢的艱難的使勁爬著。當它快爬到玻璃杯沿時,它的兩只觸角伸的長長的,似乎要把它的觸角伸向那自由的“天崖”,就在這兒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不幸的事發(fā)生了。可憐的蝸牛從玻璃杯沿上又掉到了杯底,這時它的頭連忙縮進它的殼里,我想也許是它害怕了,也許是它摔疼了,也許是它躲回殼里傷心的哭去了,也許是……我想著想著越想越為蝸牛難過,蝸牛為什么要那么費勁兒的往外爬呢,豈非它也有親人、朋友,它也喜歡自由?我想是的,蝸牛一定是想有自由,想它的親人、朋友,想和它的朋友一起玩兒,所以它才那樣一直奮力的不中斷爬……我連忙拿起蝸牛跑到樓下把它放進了草坪里,我想它一定會很快樂的!我的心里好受多了!
朋友們你們以后別再捉蝸牛了,由于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喜歡自由,它們也有自己的親人、朋友!
觀察蝸牛日記【篇6】
一場大雨過后,我在我家的院子撿了一只小蝸牛。突然,一不小心我的手指碰了一下蝸牛的觸角,它的觸角迅速縮了回去。我想這是怎么回事啊?于是,我把蝸牛放到樹葉上帶回了家?;氐搅思依镂揖推炔患按娜ピ囼?,想弄明白做到怎么回事。
第一次試驗: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一開始它趴在樹葉上一動不動,過了許久,它才慢慢的伸出頭來,觸角也慢慢的伸展出來,左顧右盼的看來看去,好像是在尋找什么。
第二次試驗:我輕輕的吹了口氣,它的觸角迅速縮進頭里。哈哈,真好玩。經(jīng)過反復的試探它的觸角,我發(fā)現(xiàn),蝸牛的觸角無論碰到什么東西,它的觸角都會立即縮進去,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它的觸角會縮進去。
觀察蝸牛日記【篇7】
小學糊口一眨眼過了周圍,在第周圍里,老師讓我們?nèi)プ轿伵W鰧嶒?,女生們當然不敢摸,只好拜托男生,我也捉了不少的蝸牛,等待著做實驗的到來?/p>
在實驗之前,我給他們做了一個正方形恬靜的窩,好讓他們安居,我捧著蝸牛去實驗室,總是個我們預備了放大鏡,好觀察他的器官,還為我們預備了實驗流動。實驗課開始了!我拿其放大鏡仔細的觀察蝸牛的各個部位,我一不小心遇到蝸牛的黑觸角,發(fā)現(xiàn)它的觸角立刻收縮,過一會才出來,因此,我知道了生物是有激性的,但有些卻沒有;我又觀察他的足部位,發(fā)現(xiàn)他的足老是分泌白色黏液,我想為什么會要在走過的地方分泌黏液呢?我們請教老師,老師說道:“他這樣做是為了讓其它蝸牛知道這里是他的地盤.”現(xiàn)在是最后要觀察的器官口,聽老師說他的嘴是扁的,這讓我想起了扁嘴倫,我們還看了它吃東西的樣子,讓我們訝然一驚,感到惡心,我們在這節(jié)課上學到良多,還知道蝸牛有嗅覺,視覺等等,就是無聽覺,這節(jié)課就這樣完滿結(jié)束。
我們便將蝸牛放回大天然中,繼承好好糊口。
觀察蝸牛日記【篇8】
20xx年X月X日禮拜X晴
一天,剛剛下完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見草坪上有兩只蝸牛,一大一小,我出自于好奇,我小心的把他們帶回了家。我觀察了一下那兩只蝸牛,發(fā)現(xiàn)大蝸牛并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輕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
這幾天,我就常常盯著蝸???。我發(fā)現(xiàn)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常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里,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只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其實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伤鼈兙褪遣焕砦?小蝸牛的體殼很薄,身體漸漸動著,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的殼里。我目不轉(zhuǎn)睛的觀察著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預備的葉子,發(fā)現(xiàn)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氣憤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只蝸牛吃光了。
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流動,喜歡陰暗濕潤的環(huán)境。它經(jīng)常慢慢地爬到白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先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觀察蝸牛日記【篇9】
這幾天,爸爸媽媽一有空就陪著我尋找蝸牛。
我們在小區(qū)的花壇里,文理學院的草坪里,還有環(huán)城河邊的草堆里尋找,卻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蝸牛的蹤影。當我得知班上許多同學找到了蝸牛后很傷心,納悶自己為什么就沒有找到呢?是不是我的運氣太差了?
媽媽笑著跟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是比較差,但是有可能我們找的地點和方法不對。如果我們能到一片菜地里找,如果我們能在一下過雨之后就去找,如果我們的觀察力再敏銳一點,說不定我們就能找到蝸牛了。所以做任何事情講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是呀,我不能因為做不好事情就埋怨運氣太差了,這樣是不對的。
正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卻無意間在金時代廣場附近的草堆里看到了一只蝸牛,當時我很興奮。可惜的是,這是一只沒有窩的蝸牛,我真好奇它怎么就沒有待在像螺螄殼一樣的窩里呢?那樣我就能把它抓回家養(yǎng)幾天了。這只蝸牛脖子伸得很長,尾巴也拖得尖尖長長的,它的眼睛長在觸角上面,好像兩盞探照燈,爬起來很慢,但是卻一直向前爬著。
我沒有把蝸牛捉回家,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可以給它遮風擋雨。
觀察蝸牛日記【篇10】
蝸牛固然是個又臟又丑的小家伙,但是它給我?guī)砹瞬簧贅啡?!我捉了好幾只蝸牛帶到家里玩兒,只見一只只小蝸牛都扭動著身子,趴在杯沿上,有的伸著脖子,似乎在觀察四周的消息;有的動了動觸角,似乎在跟我們鞠躬;還有的彎著頭嘟著嘴似乎在說:“摳門!也不給點兒吃的?!蔽野盐伵6挤旁诹诵迈r的菜葉上,瞧!剛才還嘟著嘴的那幾只小蝸牛趕快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了呢!其中一只個頭大點兒的頭一晃一晃的,兩只觸角也緊隨著晃了起來,似乎在給我打招呼,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它立馬就把觸角縮了回去,像個害羞的小寶寶。我去了趟臥室再回來發(fā)現(xiàn)剛才那只大蝸牛不見了。哇!原來它竟然爬到菜葉下面去睡懶覺了。
這一只只小小可愛的的蝸牛給我?guī)砹肆级嗟臉啡ぃㄗh大家善待它,走到它小小的身軀旁邊,請您腳下留情哦。
作文評語:本文寫了作者捉了幾只蝸牛玩,并對蝸牛進行了細心觀察,對于蝸牛的一舉一動,作者都觀察得特別細致,也描寫得非常具體,但在語言上我們?nèi)孕枳屑毚Γ帽?文章開頭說蝸牛又臟又丑,但從后面的描寫中好像作者對蝸牛很感愛好。
觀察蝸牛日記【篇11】
10月11日上午 晴
今天早上,我在野草叢里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好幾只蝸牛,為了便于觀察,我決定把它們帶回家,飼養(yǎng)起來。
10月11日下午 晴
我放學回到家里,得到爸爸的幫助,很快給蝸牛們安排了一個既舒適又樸素的家,便開始認真觀察起來,并對它進行了“追蹤報道”.蝸牛真可愛,圓溜溜的身子,腦袋上兩只觸角不停的一伸一縮,觸角上還有一對小小的眼睛,蝸牛的背上有一張薄薄的殼。
10月12日上午 晴
今天,我清理菜葉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像面條一樣的東西,我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說:“這就是蝸牛的'大便啊?!蔽矣謫枺骸澳俏伵J菑哪膬捍蟊愕??!边@下 ,他可答不上來。于是我上網(wǎng)查了查,原來它是用一個叫“氣孔”的器官來大便的。照理說這事應該完了吧,可我卻還要親自看看氣孔。最后,我終于看到了他原來是長在肉上的一個小孔啊。
10月13日下午 晴
前幾天,我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由于太忙疏于記錄,今天我發(fā)現(xiàn)蝸牛不怎么活潑了,便把它們放回了大自然。
擴展閱讀
觀察蝸牛日記范文
大家一定都經(jīng)歷過這種寫作文的經(jīng)歷,一篇作文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文學才華和能力。寫作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學會確立中心,列好提綱。你是否正在收集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于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了觀察蝸牛日記范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觀察蝸牛日記(篇1)
一場大雨過后,我去院子玩,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蟲子。
它的身體黏糊糊的,背上背著重重的殼,還有一對觸角,碰一下它的觸角就縮回去了。
它背著重重的殼難道不累嗎?它的黏液有什么用呢?它的眼睛在哪里了?它要干什么?為什么偏要雨后出來呢?
我碰了碰它,它一下子就縮到了殼里,不見了,我靜悄悄地等它,好一會兒它出來了。我又發(fā)現(xiàn)一只蝸牛,把它放在一個瓶子里面,拿了幾片葉子放在里面,去養(yǎng)它們。
媽媽告訴我:“蝸牛屬于軟體動物,不僅可以藥用和食用,而且還有人把它當寵物養(yǎng)呢!”
觀察蝸牛日記(篇2)
蝸牛的觀察日記
蝸牛是我們常見的小動物,它有兩只大大的眼睛,有兩根彎彎的觸角,有兩個不知是胡須還是鼻子一樣的東西,還有一個胖乎乎、粘乎乎的身體。
蝸牛生活在潮濕的泥土上,或者潮濕的大樹葉上。下雨天和晚上是蝸牛出來最多的時候。
蝸牛喜歡吃白菜葉和捉到它們那棵樹上的葉子。蝸牛的顏色各種各樣,有棕色、黑色、褐色,漂亮極了。
每天我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我的蝸牛。有的蝸牛很膽小,一看見我就縮進殼里;有的蝸牛懶洋洋的,爬墻壁爬到一半就睡著了;有的蝸牛很調(diào)皮,東爬爬、西爬爬,害得我找不到。
蝸牛的殼也不一樣,有扁扁的、圓圓的,有的殼長長的、鼓鼓的……
蝸牛真是一個小“麻煩鬼”,給我?guī)砹撕芏鄻啡?,真是太可愛了?/p>
【寫作指導:如何加強議論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釋為“思考辨析”,它體現(xiàn)在議論文的立論和論證之中。眼下,中學作文教與學都深信文章立意無高下之分,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道理的淺與深無關緊要,不愿在語文讀寫中進行思辨訓練,老是淺嘗輒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題來說吧,這年的作文題目是:請以“不要輕易說‘不’”為題寫一篇文章。許多學生只寫出什么情況下不要輕易說“不”,而不去挖掘為什么不要輕易說“不”,導致文章止于羅列現(xiàn)象,思辨性不強。議論文,必須以思想性見長,否則是絕難進入高分區(qū)的。
2、思辨性不強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僅提煉的觀點就沒有深度,而且還會抓不準。所謂抓不準,就是指議論時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對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說明了什么,不能吃準,材料、命題、話題本身說明的問題,有著客觀的規(guī)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只有當你的“主觀”與“客觀”相符合時,這個“準”字,才有可能保證。譬如有個成語叫做“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繩怎樣才能把木鋸斷,水怎樣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說:要堅持,持之以恒,對不對?對,但只對了一半。在這里,除了堅持以外,還應當專一;要一門心思在一個地方滴。這樣,“斷”與“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說明你沒有認識事物的全體和本質(zhì)。要去論述,當然也就很難抓“準”了。要想抓準,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思辨性。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能夠用全面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去辨證地分析問題。
3、議論文立論需要思辨性,論證也需要在思辨中進行
很多學生覺得,只要腦袋里裝滿例子,寫作時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議論文固然離不開“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論證,議論文的力量,主要來源于作者豐富的生動的言之成理的思想,歸根到底,要以說理取勝,并不是靠“例子”取勝。一篇八百字的議論文,你能舉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證分析的空間就小了,就很難把觀點說透。許多學生就形成了一種強盜邏輯思維,不管三七二十一,敘完某人的成功之處就貼話題(命題),比如,在一次習作中,話題是“尊重他人”,有些學生就如此論證:“李白之所以能夠成為詩仙,能寫出‘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拿洌驮谟谒軌蜃鹬厮?;魯迅之所以能夠成現(xiàn)代文學巨匠就因他能夠尊重他人,……這就是一種強加,前面沒有事例證明,后面沒有辨證分析,這些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就,就一定是他們能夠尊重他人的結(jié)果嗎?這就說明沒有思辨能力就無法做到把理說透。
觀察蝸牛日記(篇3)
張雅曦
我和家人坐著汽車,到市場里買東西。我們坐在座位上,天下著雨,雨水打在車頂上,滴滴答答的響。爸爸在前面專心的開著車。
過了不久,雨停了。我看見一只可愛的蝸牛,趴在車窗上,多么漂亮??!它的觸角是亮晶晶的,身體帶著一些金色,比金龜子還美麗,它還有一個五彩繽紛的殼。
它什么時候爬在這里的呢?它安靜的停在車窗上,不知它停了多久。它趴在那里,是在看什么東西嗎?難不成它要與我們一起去市場里買東西嗎?
我正想著,它突然快速地爬了起來,沒一會兒它就不見了。我向車外看去,他正向路邊潮濕的泥土爬去。
哥哥告訴我,這是一只可愛的蝸牛。哦,這只蝸牛把我們的車當成了出租車,坐著車回家了!
上面就是網(wǎng)小編特意收集整理的觀察蝸牛的觀察日記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蝸牛日記(篇4)
我和姥姥著自行車,到菜地里云摘菜。
后來,開始摘菜了,我見一只蝸牛倒掛在菜葉上,多么厲害呀!它的身子黏蝴糊的,觸角一碰就到殼里,比含羞草還敏捷。
它什么時爬來的呢?它爬在上面不知多久了,它爬在上面做什么呢?難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車到家里去嗎?
我正想著,它慢慢向菜頂,點起來,后來那菜葉都快被吃光了。
姥娘告訴我,蝸牛有一種粘液,哦!這只蝸牛在我們的菜葉上吃東西呢!
觀察蝸牛日記(篇5)
我們家又添了兩位新成員,它們是小巧的、動作緩慢,就這么說吧,“它天天背個房子走,經(jīng)常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它就是蝸牛先生!
蝸牛是爬行類動物,也是軟體類動物,它的頭上有兩對觸角,一張嘴巴,一雙眼睛,背上是很厚很重的殼,還拖著條短尾巴。我的蝸牛身體是淡棕色的,有一塊一塊、小小的突起部分,最上面的那對黑色的觸角長長的伸出,上面有一雙小小的眼,殼的顏色和身體的顏色相近,就這樣慢悠悠的走著,讓我覺得它活像一個小小的旅行家,天天在風景名勝地暢游!
蝸牛是一種非常害羞的生物,只要一有什么動靜,碰一碰它,動一動它,它就立刻把身體縮進“房子”,顯得老實厚道,與世無爭。
蝸牛有強烈的感光能力,我做了個實驗:一個盒子,一邊用紙擋住光線,另一邊無遮擋,將蝸牛放在中間,蝸牛會爬向哪一邊呢?只見蝸牛慢吞吞地從殼里伸出,伸出蜷縮作文了的頭,頭慢慢舒展開,再伸出兩對觸角,它開始爬了!它先伸長脖子,脖子盡量往前挪,再拉動“房子”,收回尾巴,頭一搖一擺,觸角但凡碰到任何東西,就會立刻收回,就像含羞草的葉子一般。無論多長的路,它都會有堅強的毅力,背著那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走過的路途上,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痕跡,一條透明的“路”,老師說它可以減少摩擦力,難道這樣不是為了能找回回家的路嗎?
蝸牛的嘴巴很小,小的幾乎用肉眼看不見,可是,你別小瞧蝸牛那小小的嘴巴,它的嘴巴里可別有萬千呢!聽老師說,它嘴雖小,卻有25600顆牙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人認為把蝸牛四腳朝天仰翻過來,它就翻不過身來,其實不然,它能以頑強的毅力,用頭費力地支起身,使足氣力一側(cè)身翻過來,它又舒展起足繼續(xù)前行!
蝸牛雖小,但它的頑強毅力和耐力,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觀察蝸牛日記(篇6)
小蝸牛吃東西時,喜歡從葉子中間開始吃。它最喜歡吃嫩葉,邊吃邊走,在身后留下一個個小洞,小洞上還有亮晶晶的粘液。小蝸牛吃什么顏色的菜,就拉什么顏色的便便,大部分是暗綠色的。有一次,我們喂了它紫甘藍,結(jié)果它拉出了紫便便。它吃大白菜時,拉的是淺黃色的便便。它的脖子可以伸很長,它的殼好像都要掉下來了,真替他擔心。
觀察蝸牛日記(篇7)
我的好朋友-小蝸牛(一)
我想養(yǎng)一只小蝸牛,做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和媽媽一起去找蝸牛。我們找遍了每片葉子,每一個花盆,每一個灌木叢,都沒有見到小蝸牛的蹤影。我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上網(wǎng)查了資料,才知道小蝸牛喜歡潮濕的天氣,要到雨后才會出來。等啊,等啊,我們終于等到了一個雨天。雨一停,我和媽媽欣喜萬分地沖進花園,在一片葉子后面,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只可愛的小蝸牛!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蝸牛捧回家,放在一個透明的罐子里,給它一片卷心菜葉子,還加了一點點水。每天,我都會給小蝸牛清理菜葉,大便,還清洗罐子,我要給小蝸牛一個干凈清爽的生活環(huán)境。
一只小蝸牛,只要每天給它清理大便和“房間”,給它一片菜葉和一點點水,它就會快樂地生活,每天爬高每天成長!一只小小的.蝸牛,竟然可以帶給我這么多驚喜和快樂!
我的好朋友-小蝸牛(二)
我發(fā)現(xiàn)小蝸牛只愛吃素的,不愛吃葷菜,哪怕是一點點肉食。還有啊,它只吃包心菜葉子和青菜葉子,如果給它吃白菜葉子,它就會把白菜葉子當作“床”,不屑一吃。
小蝸牛好像每天都會長大一點點,我查了資料,說:小蝸牛的殼也會隨著身體長大而慢慢長大。真是沒有想到??!不過,小蝸牛的殼不會無止境地長大,等到它成年了,殼就停止生長了。
小蝸牛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有好幾個晚上,媽媽都差點踩到我的“小寶貝”,嚇得大叫一聲!我不知道小蝸牛到底想干什么,為啥總是逃出來?它為什么每次都能像航天飛機一樣穿過“大氣層”?可是,我真的想和它做好朋友,不想它受一點點傷害。它是我的小寵物,是我的開心果,我想一直保護它。
寶貝,再見,我要睡覺啦,記得今晚不要再偷偷“越獄”哦!
我的好朋友-小蝸牛(三)
小蝸牛在我們家已經(jīng)生活了一個多月了,看起來它已經(jīng)長大了很多!不過它還是總是逃出來。
今天,媽媽對我說:“我們要讓小蝸?;丶伊?,它在我們家作客很久了,一定很想念它自己的家和爸爸媽媽!小蝸牛有自己的世界,一定和你一樣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歡和家人在一起。雖然你很周到地照顧它,但是它一定很不開心哦!李天,如果有人把你抓起來,關進籠子里,但是會給你好吃的,每天幫你打掃房間,你會覺得開心嗎?”我一下子覺得很難受,我不喜歡這樣。我想小蝸牛也一定不喜歡這樣,難怪它總是想逃走。
再見,小蝸牛!再見,我的小寶貝!再見,我的朋友!趕緊回家,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記得,照顧好自己,不要被小鳥和小蟲子抓住你?。∠M幸惶?,我們再相見,雖然,我可能已經(jīng)認不出你了!保重!
蝸牛觀察日記
當今社會大家都離不開寫作,寫作是作家們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重要的途徑之一。好的作文都是經(jīng)過反復推敲和修改的,你一般都會在網(wǎng)上搜尋什么樣的作文呢?小編特別從網(wǎng)絡上整理了蝸牛觀察日記,更多相關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蝸牛觀察日記(篇1)
9月25日
星期二晴
在放學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蝸牛??茖W課上正在學習有關蝸牛的知識,于是我用樹葉包住它,帶回家仔細觀察。
在家里,它的身體一只縮在殼里不肯出來,大概是剛才受到了驚嚇。過了一會,它小心翼翼地鉆了出來,剛剛探出腦袋,好像看見了我,馬上又藏了起來。過了好久,它似乎忍不住了,探頭探腦地又鉆出來了。我怕嚇著它,所以在遠處靜靜地觀察。
蝸牛長著兩對觸角,通常是一對長,一對短,像四根天線,不停地晃,仿佛在傳遞信號。你能猜猜這兩對觸角是用來干什么的嗎?告訴你,它的觸角可不是用來傳遞信號的,在那四根“天線”上,長著四只小眼睛呢!
蝸牛的殼是田螺狀的,上面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花紋,它的殼有一些腺細胞,能分泌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用來保護蝸牛柔軟身體的。
蝸牛前進時,它的頭往前伸,巴住地,再用身體的力量把那笨重的殼往前拖。如果你仔細看,在它的身后會看到一條彎彎曲曲的線,那就是蝸牛爬過的痕跡。
9月27日
星期四晴
第二次我去看蝸牛時,它已經(jīng)爬了5分米左右了,看樣子它有點餓,我想喂它一些東西,可是喂什么好呢?我在網(wǎng)上找到了答案。原來蝸牛吃一些雜草瓜皮之類的東西,于是,我把它放在了一塊瓜皮上,它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它用牙齒把食物拉到嘴里,它可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它是用嘴唇咀嚼,咬爛后,將食物咽下去,蝸牛就是這樣吃食物的。
我對蝸牛已經(jīng)觀察了兩天了,它不能再跟著我了,如果跟著人類,它始終是要死的。我決定把它放生,讓它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我?guī)鼇淼皆鹤永锏牟萜荷希屗フ易约旱募摇?/p>
蝸牛觀察日記(篇2)
今天,老師布置我們利用課余時間觀察身邊的動植,于是放學后,我和楊林宇、許瑞一起來到草叢里,我們決定觀察蝸牛。
我們在草叢里找啊找,終于在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蝸牛。它的殼是螺旋形狀的,有點黃,也有點黑,身體摸起來像果凍一樣軟,也像膠水一樣黏。它的頭上有一對觸角,像兩根細樹枝。我們把蝸牛連同植物一起帶回家,放在玻璃板上,我們發(fā)現(xiàn)蝸牛走路很奇怪,它不像其他昆蟲一樣用腳來走路,它好像是用肌肉來走路的,它走路時一伸一縮的,我們發(fā)現(xiàn)蝸牛走過的地方留下一道銀白色的痕跡,摸起來黏黏的。我們想:怎么會出現(xiàn)些粘液呢?于是,我們幾個一起琢磨,為什么會這樣。
20xx年6月27日 星期天 雨天
我們拿來了許多書,還上網(wǎng)查了資料,經(jīng)過總結(jié)、分析,終于知道了問題的答案。原來,蝸牛爬行時,肌肉足(腳)緊貼在別的物體上,作波狀蠕動,它就緩慢地向前爬行。蝸牛的足上有足腺,分泌出一種很粘的液體幫助它爬行。這種粘液痕跡干了以后,便形成一條閃閃發(fā)光的涎線。我們得知這個結(jié)論后,做了兩個小實驗:
一、我們將蝸牛放在玻璃板上,讓它爬行,我們再從玻璃板下觀看,就會看到,蝸牛沒有四肢,也沒有足,但是它的腹部有或?qū)捇蚣毜臋M褶,這就是它的腳,稱為肌肉足。
二、 把蝸牛固定在干燥的木板上不讓它爬動,等它分泌出來的液體干了以后,他就會被粘在木板上,像被膠水粘牢而來一樣再也不能爬動。
蝸牛觀察日記(篇3)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想知道蝸牛它吃什么?沒有腳怎么爬?怎么呼吸?
我拿來放大鏡觀察它的外觀,它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像兩顆黑黑的小珍珠。嘴巴就貼在觸角下,像個小圓圈。它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遮風擋雨。
我找來了許多葉子,連白菜葉都拿來了,擺在它的面前,一放下去它就慢慢的往白菜葉那邊爬去,到了葉子上它就開始大吃了,它吃得津津有味,特別享受的樣子哦!我明白了,原來它喜歡吃白菜葉!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么爬?我把一只正在呼呼大睡的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一到玻璃杯里蝸牛就急的團團轉(zhuǎn)。我發(fā)現(xiàn)蝸牛順著玻璃往上爬,而且是在用腹足爬行,它爬行過的地方都有一道痕跡。我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很嬌嫩,而且有點水分,所以就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怎么呼吸的?我查了一下原來蝸牛房子的入口處有兩個小洞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肛門”。如何分辨哪個是鼻子哪個是肛門呢?這好辦,平時一開一合的小洞是鼻子,因為它要不停地呼吸,而經(jīng)常合著的就是肛門了,因為只有在排便的時候肛門才張開。
我發(fā)現(xiàn)了蝸牛它喜歡吃白菜葉,它爬行時用的是腹足在爬行,呼吸時用的是“鼻子”,排便時用的是“肛門”。只要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蝸牛這么小的身體里有這么多的秘密。
蝸牛觀察日記(篇4)
大自然千奇百怪,我也在大自然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奧秘:我在大樹下發(fā)現(xiàn)小螞蟻向樹上搬家,就知道快下雨了;在金魚睜著眼卻一動不動的時候,就知道它睡著了;豬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笨,只是它被圈起來罷了——我最近還發(fā)現(xiàn)小蝸牛的奧秘。
蝸牛有一個圓圓的殼,有個小小的腦袋,可愛極了,它們都愛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方活動,都愛吃些菜葉,有兩萬多顆牙齒哦。它是一種害蟲,殼不結(jié)實,一碰就破,而且還不會游泳。
有一天,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蝸牛在刀尖上爬會受傷嗎?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做了一個實驗,把一只小蝸牛放在菜刀上,看著他爬呀爬,直到從刀尖的一邊爬到另一邊,竟毫發(fā)無損。我看著非常納悶:這是為什么呢?最后我才恍然大悟,竟然是這樣:蝸牛分泌的粘液不僅是走路時留下了的痕跡,還是一層保護層,保護著蝸牛的皮膚,所以它根本就不會被劃傷。
我覺得,大千世界里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奧秘,讓我們深入大自然,在大千世界里一起探索大自然把!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千變?nèi)f化的大自然中獲取更多我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吧!
蝸牛觀察日記(篇5)
昨天,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這樣我們的觀察、尋找蝸牛之旅就開始了。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去找蝸牛。我們下了樓,看見了對面的草坪,現(xiàn)在已經(jīng)秋天了,但是它還是碧綠碧綠的,躺上去感覺軟軟的,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我問爸爸:草坪上有沒有蝸牛呀?爸爸說:找找看。我找啊找,根本找不到,爸爸高興地說:看,這個是不是蝸牛?我興奮地跑了過去,我把它拿起來看了一下,失望地說:爸爸,這不是蝸牛,是蝸牛殼。我把它放了回去,爸爸鼓勵我說:我們找到了小蝸牛殼,說明附近一定是有蝸牛的!爸爸這句話激發(fā)了我,我找啊找啊都已經(jīng)找遍了整個草坪,還是沒有。我對爸爸說:我們回去吧,太晚了。爸爸點點頭?;氐郊?,媽媽對我說:我已經(jīng)買好蝸牛了,明天就到。我期待著見到蝸牛,媽媽說它是一只白蝸牛,我知道那肯定是一只白玉蝸牛。
在學校里,我也在尋找蝸牛。我看見了一棵小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啊,飄啊,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紅紅的楓葉,一片一片地落下來,真是蕭蕭梧葉送寒聲??!我找啊找,可是上課了,我只能回教室。
你別看蝸牛硬硬的殼,其實它是一種軟體動物,蝸牛的眼睛小小的,眼睛的顏色是灰色的,長在觸角上,它走動主要是靠腹足的,它的身體主要是由殼、腹、頭三個部分組成的,還有,它的嘴巴是長在頭上,比較小,顏色是肉色的,觸角會伸縮,一對長,一對短的。
蝸牛觀察日記(篇6)
聽說蝸牛無論在多么鋒利的刀刃上都能從容地爬行,我想做個實驗。
今天下雨,花壇邊上爬了好多蝸牛,我捉了六只放在紙盒里。一進家門,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手表和菜刀。我將六只蝸牛放在刀面上。開始它們都很警惕,藏在螺旋殼的小房子里不露頭,后來看看我沒惡意,就把一前一后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露出來,東張張、西望望。像個小偷似的,好笑極了。我慢慢把刀面立起,一只花殼的蝸牛勇敢地,沒有一絲猶豫地率先爬向刀尖。我想:“蝸牛會不會被菜刀分成兩半?”只見他的足緊貼在刀尖上,由腹部肌肉做出波狀蠕動。這時,它背上的房子也隨之有節(jié)奏的一搖一擺,有趣極了。這只花殼蝸牛爬行到達目的地僅用了2分54秒。此時,它調(diào)皮地把有兩對天線的觸角高高仰起,似乎在引吭高歌,又好像在說:“看我多棒??次叶喟簟!笨偣灿昧?分26秒的時間,六只蝸牛陸續(xù)全部到達目的地。
為了檢查它們是否受傷,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蝸牛全身沒有骨骼,身軀很柔軟。蝸牛身體下面的肌肉很發(fā)達,它由很多小塊肌肉組成,這就是它的腹足,當蝸牛爬行時,腹足前面的腺體分泌很多粘液,能夠保護足面不受損傷。所以蝸牛從刀刃上爬過就毫發(fā)未損了。
通過這次觀察,覺得大自然的生物真是奇妙、有趣。同學們,可要好好觀察,別錯過機會喲。
蝸牛觀察日記(篇7)
我養(yǎng)了一只可愛的蝸牛。我很喜歡它,也經(jīng)常仔細的觀察它。我發(fā)現(xiàn)它的身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殼部。先說說頭部吧:它的觸角非常長,觸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觸角下面還有兩條更小的觸角,那張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長在小觸角下面,與其說是嘴巴倒不如說是一條縫來得更形象。再說它的腹部吧:它走路主要靠腹部,人們稱之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吸住物體,再伸展長長的身體,像一名戰(zhàn)士一樣匍匐前進。并且,還會一路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還時不時的拉點“便便”,以證實自己曾“到此一游”!人家說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蝸牛是右旋的。
蝸牛觀察日記(篇8)
我們剛學過《蝸?!芬徽n,梁宇軒就送給我了四只蝸牛。它們不同于平常在雨后出現(xiàn)的小蝸牛,它們個頭很大,和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而且是食用蝸牛。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短的下面是嘴巴。你們猜一猜,蝸牛有多少顆牙齒?讓我告訴你們吧,它有25600顆牙齒,很驚人吧!最奇怪的是,它用肚子走路,號稱腹足,所以才走的那么慢。我想也可能它是背著重重的殼才走的那么慢吧!
為了看看它爬的到底有多慢,我拿來了鬧鐘和尺子。我把它放在了墻上,仔細觀察。一會兒,蝸牛探出了腦袋,向上爬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10分鐘到了,我看了一下它留下的痕跡,只有那么短的距離,我用尺子一量,只有4厘米,真慢??!我把手放在蝸牛的一只觸角上方揮舞,它的這只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媽媽又輕輕地碰了它的另一只觸角,這一次,它立即把整個身子都縮了回去,看著它裹足不前的樣子,我不禁笑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家的蝸牛,你認識了嗎?
蝸牛觀察日記(篇9)
20xx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一大早,我和弟弟去樓下玩,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蝸牛。于是我們決定把它帶回家仔細觀察一番。
蝸牛又丑又憨。它背上背著一個“小房子”,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我想蝸牛一定知道自己走得慢,擔心天黑了來不及回家,于是走到哪就把它的家?guī)У侥?,過起“四海為家”的生活。蝸牛的觸角上有兩個黑芝麻似的的小眼睛,顯得格外可愛、迷人。蝸牛最有趣的就是爬行了,它鬼頭鬼腦地東瞧瞧,西瞅瞅,仿若在探測軍情。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或者危險它會急忙把頭縮會它的“小房子”里。等到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時不時探出細長的觸角,就好像在探路。
20xx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多云
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到陽臺看蝸牛,只見它伸長脖子,好像在觀察敵情,一會兒又擺動著觸角到處尋找食物。它好像在說:“主人,我餓了,給我食物吧!”我趕忙跑到廚房拿了一片菜葉,輕輕地放它旁邊。蝸牛慢慢地爬到菜葉邊上,先用觸角在菜葉上來回移動,應該是在聞看看是不是可以吃。我就坐在不遠處一動不動地觀察著蝸牛。過了好久,我發(fā)現(xiàn)菜葉破了個小洞,哇!蝸牛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吃起菜葉。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菜葉的洞越來越大,看著他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忍不住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哈哈!蝸牛反應還挺快,它立馬把觸角縮了回去,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這只憨厚又可愛的小蝸牛給我的假期帶來了無窮歡樂與驚喜。
蝸牛觀察日記(篇10)
近期我觀察了蝸牛,它很可愛,現(xiàn)在我就來說說它吧。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雨下完后蝸牛一一出來了,我捉了幾只就回了家,我回到家后打開燈,把蝸牛拿在手里仔細地看了看,發(fā)現(xiàn)蝸牛有口,它的口在一對短觸角的下面一點。
第二天早上我發(fā)現(xiàn)它們都睡了,我去查《百科全書》,一看,原來它們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我還知道了蝸牛是無骨動物。我想:它吃什么?我代著疑問去上學,第四節(jié)課上科學,老師說:“你們把很多食物都放進盒子里,看蝸牛向哪跑,就證明它愛吃這個”。我回家試驗,我把蘋果、白菜、蘿卜、放到盒子里面,我看見蝸牛向白菜跑去,哦,原來,蝸牛愛吃白菜。
第三天,媽媽說蝸牛的糞便太惡心了,叫我把蝸牛的家清一清,我去清的時候發(fā)現(xiàn),蝸牛的糞便有時拉的是黑色的,有時候拉的是綠色的,我仔細地看了看,發(fā)現(xiàn)它吃菜拉出來的是綠色,不吃的話就是黑色的。
你們說,蝸??刹豢蓯?。
蝸牛觀察日記(篇11)
今天,學校里科學老師叫我們買蝸牛觀察,我叫媽媽買了一只。
我充滿期待地想:這是一只小巧玲瓏的蝸牛呢還是巨大無比蝸牛?我開始想入非非,希望是一只巨大無比,銅墻鐵壁的蝸牛??墒沁€沒有放學,我急得團團轉(zhuǎn),一會兒跑動跑西,一會兒拳打腳踢。
終于,放學了。我來到車里,看見這蝸牛,只見它大的像海螺,身上的螺紋千奇百怪,仿佛在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它長著一對長長的觸角,一碰就縮回去了。當我看見它在狼吞虎咽地吃包心菜時,心里頓時感到很溫暖。過了一夜,它拉了好多大便,有青色的,有黑色的,有一半是黑色的,一半是綠色的,還有黑中帶綠,綠中發(fā)亮的,這么多大便弄得籠子臭氣沖天,連蝸牛也嫌臭,爬到天花板上看風景去了。
別看蝸牛嘴巴小,牙齒可多呢!這些牙都長在舌頭上叫:“舌齒”,數(shù)目可達兩萬,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我覺得蝸牛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