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
發(fā)布時間:2023-02-22 大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范例(6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為幼兒園的大班老師,想要在課堂上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就必須提前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你有了解過幼兒園大班教案應該怎么寫嗎?以下內容“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是小編特意分享給您的,歡迎閱讀,希望你能夠喜歡并分享!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1)
活動目標:
⒈觀察講述動物們新房子周圍的環(huán)境,感受環(huán)境的舒適和美好。
⒉積極為小猴設計較合適的房屋周圍環(huán)境,并能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動物房子周圍的環(huán)境
⒈最近動物新村造了很多新房子,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
⒉(出示圖片)看一看,都有誰的家呀?
⒊仔細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家?為什么?(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房子周圍,并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教師坐適當?shù)淖穯枺?/p>
如:為什么小兔家周圍種滿了鮮花?(五顏六色的鮮花很香很香,一年四季都那么漂亮)
小白鵝家夏門口的池塘有什么用?(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冰,還能養(yǎng)魚呢)
小溝在房子前設計了運動場又是怎么想的?(運動場可以跑步,打球,鍛煉身體)
⒋教師小結:每個動物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新房子周圍設計的都是不一樣的'。
⒌那你們喜歡不喜歡小猴子的家嗎?為什么?
二、積極為小猴設計比較合適的房屋周圍環(huán)境
⒈小猴子看到自己家門口空空的,也正煩惱著呢,那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猴子,把它的新房子周圍變一變,好嗎?
⒉小猴子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請大家想一想,小猴子可能會喜歡什么?
⒊怎樣的設計才能使小猴子家的周圍既漂亮又能派更多的用處,給小猴子的生活帶來方便呢?
⒋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討論一下。(幼兒相互討論)
⒌幼兒交流自己下想法,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怎樣設計新房子周圍?
⒍感謝小朋友為小猴子做了這么多的設計,小猴子說謝謝你們,我們來看看小猴子家周圍到底是怎么設計的?你看到了什么?
三、經驗遷移
⒈小猴子的新房子周圍設計好了,在我們生活中周圍的房子越來越多,如果請你為自己的房子周圍設計,你會怎么設計呢?
⒉希望我們的小朋友都能成為小小設計師,讓我們的家鄉(xiāng)越變越美麗。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用比喻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一些畫有黑或白色物體的圖片。
2.兩種顏色的五角星貼紙。
活動過程:
一、 指導語。
今天,老師帶了許多卡片寶寶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的這些好朋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顏色只有黑和白。
二、 教師述說游戲規(guī)則并結合具體實物進行練習。
指導語:今天這些卡片要考考小朋友們,它們說;"小朋友們不能用黑和白來說出我們今天穿的衣服的顏色,要用其他方法來說。"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別人知道它們的顏色呢?
先由小朋友們探索,在經過討論后,教師再舉例說明。對個別小朋友進行提問示范。
三、 分組進行比賽注意。
1.在示范時可先請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參與。
2.可讓幼兒回家后和父母做這個游戲。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3)
活動準備
《小熊過橋》的動畫視頻歌曲、有關圖片及頭飾。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角色大膽表演動作的興趣。
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讀兒歌并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用動畫和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兒歌的意義。
活動過程
1、動畫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通過動畫情景,讓幼兒回答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2)教師根據(jù)動畫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橋上左右搖晃,不敢過橋的樣子,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欲望。
(3)請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要求幼兒與教師表演的不一樣。
2、利用圖片學習兒歌。
(1)引入兒歌第一段。
①教師邊出示小熊過橋的有關圖片邊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第一段。
師:“請小朋友聽一聽老師剛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掌握兒歌內容。
③學習第一段,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2)學習兒歌第二段。
①提問:“小熊叫媽媽幫忙了,假如你是熊媽媽,你會怎么幫助它?”
②請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幫小熊過橋。
教師正面評價,鼓勵孩子大膽想象。
師:“現(xiàn)在我們看看小熊是怎樣過橋的?”
③教師邊出示有關小鯉魚的圖片邊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第二段,
④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掌握兒歌內容。
⑤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⑥幼兒先集體朗誦整首兒歌再分組競賽朗讀。
3、能力提升 請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兒歌。
活動延伸
(1) 請幼兒在表演區(qū)繼續(xù)表演兒歌(小熊過橋)
(2) 請幼兒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學習歌曲《小熊過橋》。(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合理續(xù)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2、啟發(fā)幼兒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皮鞋車》課件、小動物頭飾、舊皮鞋一只、舊掛歷紙、剪刀、膠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舊皮鞋)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鞋子?(又臟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這樣的鞋子,爸爸媽媽會怎樣做?(扔掉、賣掉等)小結:剛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說了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討論: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這樣的一只舊皮鞋,小動物們看見了會怎么樣呢?(分組討論、回答)小結:小朋友都說小動物會把它扔掉、賣掉,小動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過表演,了解故事內容
(1)快看,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會怎么做,怎么說呢?(自由說)
(2)又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小松鼠)咱們再來猜一猜它會怎樣做怎樣說?(自由說)
(3)小朋友再看誰來了?(小老鼠)小老鼠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會怎么做怎么說?誰來說一說?(自由說)
(4)小朋友說小老鼠怎樣才能把舊皮鞋變成皮鞋車呢?(分組討論)(擦干凈、按上車把、輪子等)
(5)變廢為寶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聰明的小動物,它不怕臟、不怕累,把一只舊皮鞋變成了一輛又干凈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車,如果小朋友有這樣一只舊皮鞋,你會把它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自由說)3、續(xù)編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開著干凈漂亮的皮鞋車會干什么呢?(討論,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2)你喜歡故事里的那只小動物?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輛這樣的皮鞋車,你會開著車做什么呢?(自由說)
4、完整欣賞故事:
現(xiàn)在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皮鞋車》,小朋友可以小聲說一說小動物們說的話。
三、延伸活動:
1、小結故事大意。
2、廢舊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雙漂亮的鞋子呢?桌子上有老師準備好的舊掛歷紙、膠水等,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一雙漂亮的拖鞋,現(xiàn)在請每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雙鞋子。
活動反思:
活動開展下來總的來說達到了目標。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很好地配合老師完成各活動環(huán)節(jié)。能打破舊的教學慣例進行教學,先讓幼兒觀察故事掛圖,大膽想象,鍛煉說話,連貫理出故事情節(jié)再完整地聽講故事。活動效果良好,大部分孩子基本上熟悉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jù)內容進行故事表演,并得到了廢舊利用的教育。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引導幼兒說話耐心不足,不能從多方面考慮著手。另外,組織故事表演有些亂,有待加強。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5)
活動目標
1) 萌發(fā)創(chuàng)造寧靜環(huán)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環(huán)境意識
2) 感受噪聲和樂音并會區(qū)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 會用各種形式表達對樂音和噪聲的感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什么是樂音、什么是噪聲
物質準備:錄音機、錄有噪聲和樂音的音帶、筆,制作“安靜”標志的“靜”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樂音和噪聲
1.幼兒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里傳出刺耳的電鉆聲。
2.幼兒自由議論之后,請他們說說剛才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樣?
3.放錄音,請幼兒聽聽小鳥的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4.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音樂叫做樂音,把那種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做噪聲。
二、區(qū)別樂音和噪聲
1.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的錄音,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聲。聽到樂音時用優(yōu)美的舞姿來表示,聽到噪聲時用夸張的表情來表示。
3. 請每一位幼兒自選一種樂器,嘗試發(fā)出樂音。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發(fā)出樂音的。
4.教師用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為什么同樣的樂器,演奏同樣的節(jié)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美妙的樂音放大音量后會變成噪聲。所以平時我們要控制音量,不要把樂音變成噪聲。
三、了解噪聲的危害
師: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聲?
幼兒交流討論.......
師:小朋友剛才說了很多影響我們的噪聲,可見噪聲的來源非常多。
教師小結:
噪聲的來源——交通噪聲、生產噪聲、生活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大自然噪聲等等
師:你們喜歡噪聲嗎?為什么?噪音危害有很多,小朋友們課前也了解了一些。咱們來共同地交流一下,誰先來?
幼兒交流討論之后,
教師小結:
影響學習、工作,干擾睡眠。
四、如何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
1.噪聲的危害那么大,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減少噪聲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
2.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靜”標志。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紙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延伸活動 幼兒把自己設計、制作的各種“安靜”標志貼到(或插到)適當?shù)牡胤?,如寢室、醫(yī)務室、圖書室等處。
活動評析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一些噪聲,如:大聲地講話、發(fā)出尖叫聲、音樂活動中雜亂的敲擊聲等,而且勸阻效果甚微。在我們的生活中,噪聲也無處不在,教育幼兒區(qū)分樂音和噪聲迫在眉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本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我們必須使這樣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識化為具體形象的游戲。在活動中,幼兒可以明確地區(qū)分樂音和噪聲。同時,幼兒充分進行了發(fā)散恩維,能說出很多產生樂音和噪聲的例子。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氣氛達到高潮,幼兒通過動手制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圖樣,放在醒目的地方,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受噪聲及減少噪聲,圍繞這個重點,啟動幼兒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聽、用動作表現(xiàn)、用手畫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兒充分理解,同時還讓幼兒從自己發(fā)現(xiàn)中來理解噪聲的危害,并共同來參與環(huán)?;顒樱弓h(huán)境意識深入幼兒的心田。
大班語言課教案怎么寫(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遵守社會環(huán)境中的規(guī)則。
2、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準備學習包《健康/社會在醫(yī)院里》
活動過程:
1、直接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在醫(yī)院里》。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這個叫小明的小朋友為什么不受歡迎?。磕俏覀円黄鹂匆豢窗?!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在醫(yī)院里》,師引導幼兒討論:
1)小明有什么缺點?
2)大聲講話為什么不好?
3)你能告訴小明,他應該怎樣改掉壞毛病嗎?
4)我們應該怎么做?
3、引導幼兒討論:除了在醫(yī)院里有“靜”字的提示,平常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規(guī)則需要我們去遵守的呢?那我們應該怎樣遵守這些規(guī)則呢?(比如,愛護花草,垃圾入筒,禁止吸煙等)
4、教給幼兒遵守規(guī)則的技能:
1)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說話的聲音太大聲了;
2)真誠地說對不起;
3)安慰或幫助小朋友。
5、活動結束。
6、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發(fā)現(xiàn)并遵守環(huán)境中的各種規(guī)則,做個文明人。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精品]大班語言教案怎么寫
設計意圖:
當今的一種社會想象:獨生子女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由大人包辦的,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生活中,孩子沒有遇到過困難,生活經驗很少,遇到問題,總是問媽媽,基于這個問題,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到:遇到問題光聽別人說是不行的,還要親自去試一試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且,讓幼兒知道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自己的答案要靠自己的行動來獲得。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簡單的復述故事,并能進行角色表演。
2、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多動腦筋想一想,從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人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課件),讓幼兒猜是什么?(小馬的出現(xiàn)),小馬長大了,它要給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展開
1、播放課件,幼兒看動畫片故事(分段進行),故事講至“小馬連忙收住了腳,不知如何是好”暫停播放課件,讓幼兒體會小馬矛盾的心情。
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3)、牛伯伯怎么對小馬說的?
(4)、小松鼠又是怎么說的?
(5)、小馬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6)、你如果是小馬怎么做?(幼兒討論)
接著播放課件,故事講至“沒……沒想過”,暫停播放課件。
提問:
(1)、老馬怎么對小馬說的?
(2)、河水到底是深 還是淺?(幼兒討論)
接著播放課件,故事講至“也不想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和淺的相對性。
提問:
(1)、小馬后來怎么做的?它發(fā)現(xiàn)河水到底怎么樣?
(2)、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3)、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小結:遇到任何問題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親自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2、再次欣賞故事、拓展體驗
2023大班語言教案范例
教學課案是教師日常工作的一環(huán),編寫出優(yōu)質的課案是每個教師必備的基礎技能。創(chuàng)造有活力的教學資料能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領悟。通過大量讀物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發(fā)現(xiàn)了一篇極具價值的“大班語言教案”,我們期望這些資料能為你提供幫助,供你學習和應用!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形象特點,體驗胖小豬和小白兔之間的情感發(fā)展脈絡。
2.通過質疑、想象、表演、續(xù)編等多種方法拓展想象,大膽推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引導幼兒積極地交流、主動表述。
3.讓幼兒懂得相互寬容與珍惜友情,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和形象特點,體驗胖小豬和小白兔之間的情感發(fā)展脈絡。
活動難點:
通過質疑、想象、表演、續(xù)編等多種方法拓展想象,大膽推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引導幼兒積極地交流、主動表述。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實物枕頭1只、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一個小枕頭)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枕頭)枕頭是用來干嘛的呢?(睡覺)你們猜猜這個枕頭里面裝的什么呢?(猜)張老師告訴你們,這個枕頭里裝了一個很特別的東西,而且很美,你們想不想知道呢?答案就在這本故事書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邊講述故事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講述故事(出示繪本圖1)胖小豬和小白兔,本來是最好的朋友,可是今天,卻為了一件小事,吵架了!小白兔說:“哼,叫你夜里睡不著覺!”胖小豬說:“哼,叫你的毛變得黑黑的!”
提問:
1.胖小豬和小白兔今天怎么啦?(吵架了)
2.小白兔是怎么說的?(哼,叫你夜里睡不著覺)喲,你聽得真仔細!
3.胖小豬又是怎么說的呢?(哼,叫你的毛變得黑黑的)啊,你的小耳朵可真靈?。⌒∨笥褌兾覀儊斫o她鼓鼓掌。
4.小朋友們,胖小豬最喜歡睡覺了,小白兔卻叫他夜里睡不著覺,你們說胖小豬的心里會怎么樣?。浚ê苌鷼猓?/p>
5.小白兔白白的多好看,可現(xiàn)在胖小豬叫它的毛變得黑黑的,你們說,小白兔心里又會怎么樣呢?(也很生氣)
師:對呀,所以他倆都氣呼呼地回家了。
提問:
1.哎,他倆都怎么回家啦?(氣呼呼)
2.誰愿意上來做個氣呼呼的樣子給我們大家看一看。(指名表演)
3.小朋友,你們說他表演得像不像?。繌埨蠋熞部闯鰜砹怂钦娴暮苌鷼?。那你就這樣氣呼呼的走到座位吧!還有誰也想來做一做呢?(大家一起做)
2.(出示繪本圖2)可是,到了晚上奇怪的事發(fā)生了,小朋友猜猜看到底會發(fā)生什么奇怪的事呢?(幼兒猜測1:胖小豬真的睡不著了!真的嗎?真有這種奇怪的事,小白兔一說它就真的睡不著了嗎?幼兒猜測2:小白兔真的變黑了!會嗎?不會是真的吧!)
師:那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像你們說的這樣呢!胖小豬本來一挨上枕頭,就會呼嚕呼嚕睡著了,可今天卻翻來覆去,總睡不著。數(shù)到一百,還是睡不著。哎呀,難受死了。(師邊講故事邊將左邊房子掀開)
師:小白兔睡覺前總要照照鏡子,今天一照,身上的毛全變黑了!用水洗,用肥皂擦,一點沒用,還是黑黑的。哎呀,臟死了。小白兔哭了一夜,胖小豬也一夜沒睡。(師邊講故事邊將左邊房子掀開)
3.(出示繪本圖3)第二天,胖小豬一看見小白兔變成了小黑兔。
提問:
1.胖小豬的心里會怎么樣呢?(傷心、難過)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它為什么難過呢?
4.它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師小結:看來小豬是后悔了,不應該說這樣的話去傷害小兔!如果你是小豬,你會想什么辦法幫助小白兔變白呢?把你的想法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吧!(指名回答)
(出示繪本圖4)師:小豬到底是怎么做的?原來呀,胖小豬爬上高高的山頂,看見一朵朵白云在腳下飄過。他想,用白云洗個澡,小白兔會變白的吧?胖小豬呼嚕呼嚕奔下山,回家拿了條大口袋,又呼嚕呼嚕跑上山頂。他捉住了好幾朵白云,裝進大口袋,一會兒,就裝滿了。胖小豬背著一大口袋白云下山了,滿頭大汗地來到小白兔面前。“你……洗個白云澡,會……白的?!闭f完,胖小豬就難為情地回家了。
提問:
1.難為情是什么意思呀?(幼兒回答)原來難為情就是不好意思。
2.胖小豬為什么難為情地回家了呢?(因為胖小豬和小兔昨天才吵過架,當然有點不好意思嘍。)
3.小兔洗個白云澡真的會變白嗎?(幼兒猜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5.(出示繪本圖5)(師語氣美)小白兔從口袋里面捧出一朵白云,往身上一擦,啊,真靈!擦過的地方,立刻又變得雪白雪白。小白兔真是(幼兒回答)多好的白云啊,她真舍不得全用完……
提問:小朋友,小兔用小豬送來的白云把自己變白了,真好看,那她會用剩下的白云干什么呢?(幼兒猜測)
師:你想的這個辦法真好,你的想法真特別,那小兔用白云到底做了什么呢?原來,小白兔把白云縫在枕頭里面,抱著個大枕頭來到了小豬家。“篤篤”,胖小豬一看,喲,小白兔真白,真好看!小白兔說:“這是” 白云縫的枕頭,給你枕吧?!闭f完,把枕頭往胖小豬懷里一塞,就難為情地跑回去了。
胖小豬枕著軟軟的白云枕頭,又開始數(shù):“一、二、三……”還沒數(shù)到十,胖小豬就呼呼地睡著了。
6.師:小朋友,故事講完了,好聽嗎?現(xiàn)在你們知道這個枕頭里裝的是什么嗎?(白云)對啦,張老師還告訴你們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白云枕頭”。
三、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師:告訴你們,張老師還把這個故事做成了動畫片,想看嗎?可是張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一邊聽一邊想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好嗎?(教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師: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問題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幼兒提問題,大家共同解決)
設問1:小豬是怎么拿到白云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看來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小朋友們你們說說看,小豬怎么會拿到白云的呢?
設問2:胖小豬和小白兔為的什么事情吵架的?(2-3名幼兒)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好朋友呀,你的好朋友是誰呢?你和好朋友在一起有沒有吵過架呢?你們是因為什么事情吵架的呢?你們有沒有和好呢?看來你們都原諒了對方,還成為了好朋友!
設問3:為什么胖小豬枕著小兔送來的枕頭就睡著了呢?
師提問:
1.張老師也有一個問題,小兔的毛又變得雪白雪白的、胖小豬也美美的睡了一覺,這一天,他們又碰到了一起,他們有沒有和好呢?
2.如果你是小豬你會對小白兔說些什么呢?
3.如果你是小白兔你又會對胖小豬說什么呢?(請2名幼兒上臺來表演小豬和小兔)
師小結:小朋友們,我們每天在幼兒園和好朋友一起游戲、生活,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情,可是難免有時也會有點小矛盾,只要我們互相寬容、互相原諒、互相幫助,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那張老師相信你們還是會成為最好的朋友的,好了,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找個好朋友拉拉手,擁抱一下,一起來跳個舞吧?。úシ乓魳罚?/p>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根據(jù)故事內容,找出相應畫面。
二、引導幼兒積極傾聽他人講述,理解故事內容。
三、懂得好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圖片四幅。
二、錄音磁帶:故事《白云枕頭》,歌曲《拉拉勾》。
三、情境游戲:吵架。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一本好看的故事書,可是呀被一個調皮的小弟弟給撕壞了,變成了一頁一頁的,現(xiàn)在我找不到故事書的順序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來幫助老師,你們先聽故事,聽完一段故事就找出這段故事的圖,好嗎?”
二、出示圖片,幼兒聽錄音分段講故事,找出相應的圖。
1、聽錄音,分段找出故事相對應的圖,并請幼兒簡單說說圖意。
2、表揚幼兒。
3、提問: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誰?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引導幼兒想像。
1、小白兔的毛為什么變黑了?胖小豬為什么睡不著覺呢?
2、幼兒自由講述。
3、你們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嗎?下面聽老師完整的將故事,請小朋友認真的聽哦!
四、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1)小朋友,你們聽了故事,知道小白兔的毛為什么變黑了?胖小豬又為什么睡不著覺嗎?
(2)小白兔和胖小豬吵架了,它們說了些什么?
(3)第二天,胖小豬看見小白兔變成了小黑兔,它心里怎樣想?然后它干什么去了?
(4)胖小豬為什么要采白云呢?
(5)小白兔用白云洗澡,它變白了嗎?它心里怎么樣?
(6)小白兔把白云做成了什么?送給了誰?
(7)胖小豬為什么枕著白云枕頭就能睡著呢?
五、討論: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吵架了,他生氣了,不理你了,你怎么辦呢?
六、情境表演:吵架。
1、教師:你們看,那邊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來幫助他們,好嗎?
2、小結:《白云枕頭》的故事告訴我們好朋友之間發(fā)生了矛盾沒關系,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的原諒別人,大家還是好朋友,對嗎?好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
七、音樂游戲:《拉拉勾》。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懂得亂伐樹木給人類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對文字符號感興趣。
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懂得要愛護樹木。
難點:學看圖譜念兒歌,并學習操作圖譜。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個、音樂(最近的天堂)。
2、A4圖譜五張、各種小圖片數(shù)張。小鳥和松樹的頭飾若干、宣傳標語牌兩個。
過程:
一、老師帶領小朋友學小鳥,在音樂聲中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呼吸新鮮空氣、理理羽毛、和同伴說悄悄話)。(電腦畫面出示森林背景)。
二、進行兒歌描繪。
(1)提問:“誰來了?”“它要做什么?”“小熊會用什么材料蓋房子?請大家欣賞下面的畫面?!?/p>
(2)提問:小熊要砍樹了,小鳥會怎么說?”松鼠會怎么說?”
(3)“小熊聽了小松鼠的話,會怎么說呢?”“這棵也不能砍,那棵也不能砍,為什么?“
小結:“沒有了樹木,就會引發(fā)沙塵暴、到處都是沙子飛揚,土地就會干枯、小動物就沒有地方住、都死去了,綠色的美麗環(huán)境就會消失,剩下的只是枯草?!?/p>
(4)“沒有了樹木,我們的地球會變得這么可怕,小熊明白了,
幼兒討論:“小熊不砍樹,它可以住哪里呢?你們幫它想想辦法?!?/p>
三、看圖譜念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一遍。
2、簡單講解圖譜的含義。(如:房子代表屋;月亮代表夜晚;圈圈代表呼嚕)。
3、提問:“小熊到底住在哪里?”“它住在樹洞里舒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
5、幼兒看圖譜朗讀兒歌。
A、師幼一起看圖譜朗讀兒歌一遍。
B、分角色表演兒歌。
6、幼兒分組動手制作圖譜。
操作前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一下。操作后請每組派代表上臺有表情地念兒歌
四、結合生活實際講述。
“你喜歡小熊嗎?為什么?”“對,小熊也想到要保護樹,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人在亂伐樹木。平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身邊的樹
五、延伸活動。
前幾天,我在我們的幼兒園花壇邊老師發(fā)現(xiàn)有幾棵小樹苗在哭泣呢!原來是有的小朋友在活動時,把它的樹枝折歪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把小樹苗受傷的地方治療一下好嗎?并掛上標語。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1、了解故事內容,理解詞匯:磨坊、為難、難為情、猶豫的含義。
2、初步發(fā)展分析比較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故事了解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勇于嘗試。
教師出示老牛、小松鼠和小馬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動物的高矮。
師:三種小動物過同一條河,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1、媽媽讓小馬去做一件什么事?
2、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3、老牛告訴小馬什么?怎么說的?
4、小松鼠告訴小馬什么?怎么說的?
5、小馬是怎么做的?
提問:
1、老牛說的對嗎?為什么?
2、小松鼠說的對嗎?為什么?
3、小馬明白了什么?為什么?
當我們遇到事情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勇于嘗試,才能真正面對困難迎接挑戰(zhàn)。
游戲規(guī)則:教師出示小動物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頭飾,出示標志牌“√”“ⅹ”。屏幕上出示一條小河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標志牌下,不能過河的小動物站到“ⅹ”標志牌下。
幼兒進行游戲,在游戲中活動結束。
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情景表演。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動物叫聲的含義,滿足模仿動物叫聲的欲望。
2通過人與動物對話的模擬表現(xiàn),我們可以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一:師幼兩人表演。老師扮演狗的主人,孩子扮演狗。
主人用手撫摸小狗的毛,然后拿起肉骨頭放在地上說:“吃吧,小狗?!毙」烦魅恕巴敉敉簟钡亟辛巳暋?/p>
啃起了肉骨頭,吃完后又朝著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聲,然后趴在主人腳旁睡著了。
2、情景表演二:一名幼兒表演小狗。小狗站在家門口,急促地叫個不停。
活動過程:
一、聽聽小狗的叫聲
1、請幼兒**情景表演一。猜猜,老師和孩子們在表演誰?他們在說什么話?
2孩子們根據(jù)表演者的嘴形和動作猜。
3、**有聲表演,師幼一起揭曉小狗的叫聲所代表的意義。
二、你演大家看
1動物的叫聲是他的語言。他在說什么?請個別幼兒來扮演一種自己熟悉的動物,一邊做動作一邊發(fā)出叫聲,請的大家來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動物,在說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孩子設計劇情,讓大家猜猜猜猜,然后由表演者揭示設計初衷。
3、**情景表演二,小狗的叫聲變得怎么樣了?好像發(fā)生了什么事?小狗在說什么呢?
三、我和動物聊聊天
1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和動物們聊天。幼兒2—3人一組,分別扮演人和動物的角色,運用動作和語言進行“交流”。
2、角色交流時,教師注意角色的語言和動作,尤其是動物角色,應注意發(fā)出富有意義的叫聲,教師適時參加能力較弱的一組。
怎么寫備課教案范本12篇
找好文章小編推薦您閱讀“怎么寫備課教案”。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按要求每個老師都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教案和課件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期待我們能夠為您提供更全面的參考和建議!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1
九年級歷史下學期集體備課教案
第10課 歐洲聯(lián)盟
(1課時)
主講:胡永飛
成員:周紹立
吳開楊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歐洲聯(lián)盟; 2.過程與方法:
知道歐洲聯(lián)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能夠了解戰(zhàn)后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史實、特點及其原因;認識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調節(jié)和改良,經濟有了較大的新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過程中矛盾重重,經歷了曲折和波動。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概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資本主義世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狀況。
三、學法指導:質疑導學法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
向學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的比較》,讓學生從圖表中直接感覺戰(zhàn)后西歐經濟發(fā)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導學生思考:戰(zhàn)后西歐為什么能夠獲得迅速發(fā)展?也可運用教材上有關“歐盟”的幾張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歐盟”的前身是什么組織?這個組織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建立的?它們的建立對世界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等等。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后,再導入新課。
(一)、戰(zhàn)后初期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1、圖片《重建柏林》、《二戰(zhàn)后的歐洲城市》等
(戰(zhàn)爭的巨大破壞,一片廢墟,當時人們對歐洲的重建普遍不抱任何希望,有人甚至認為僅把柏林市的瓦礫清除干凈就需要20年的時間,要想復興簡直比登天還難。事實果真如此嗎?)
2、課堂討論:戰(zhàn)后西歐經濟的恢復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教師及時引導:高素質的勞動力是由于工業(yè)革命以及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得西歐在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甚至對外經濟聯(lián)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為西歐經濟恢復與發(fā)展奠定了較好基礎。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是由于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進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又先后投資建立了一系列新興工業(yè),如核能、計算機、激光、宇航等。同時,又對傳統(tǒng)的工業(yè)部門,如鋼鐵、汽車制造等進行了固定資本的投資和技術改造,對農業(yè)部門也注意提高農業(yè)機械化的程度?,F(xiàn)代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技術后,極大的促進了戰(zhàn)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其次,戰(zhàn)后美國加大對西歐的經濟援助在客觀上為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恰當?shù)慕洕l(fā)展政策,指的是西歐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指導,利用國家力量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jié),促進了對基礎工業(yè)和新興產業(yè)的投資,)
3、看圖學史:《馬歇爾計劃的受援國》
(教師啟發(fā)式提問:歐盟包括哪些國家?它的前身是個什么組織?)
(二)、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特色論壇:歐共體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西歐國家感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shù),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fā)展步伐,必須密切聯(lián)系加強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歐共體”。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zhàn)爭的可能性。)
2、思維拓展:歐洲聯(lián)盟成立后,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將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三)歐洲聯(lián)盟的建立
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了歐洲聯(lián)盟,簡稱歐盟。使用統(tǒng)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煌瑫r,歐盟還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步調一致。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六、本課小結
1、促進歐洲走向聯(lián)合的根本原因是戰(zhàn)后歐洲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
2、歐洲走向聯(lián)合的兩個階段:歐洲共同體—→歐洲聯(lián)盟;由經濟合作—→經濟政治一體化
3、影響:見p56影響
七、板書設計
(一)、戰(zhàn)后初期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措施:社會改革、調整政策、利用美援、宏觀指導、發(fā)展科技 典型:德國:原因——政治改革、非軍事化、美國扶持、制定政策、重視科教、人民素質 成果——50年代進入繁榮時期
60年代初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二)、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原因:經濟發(fā)展,西歐國家聯(lián)系密切,開始一體化進程 時間:1967年成立
目標:爭取自由交流,促進經濟發(fā)展 影響:政治上——成為威脅美國的新的一極 經濟上——改變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
(三)歐洲聯(lián)盟的建立 時間:1993年
成員:到2004年25個成員國 總部:布魯塞爾
簡介:統(tǒng)一護照;統(tǒng)一貨幣;盟旗;盟歌;
主要機構:歐洲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聯(lián)盟委員會;歐洲法院等; 影響:政治上――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方面步調一致
經濟上――歐盟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八、布置作業(yè):完成本課三維優(yōu)化之練習
九、教學后記: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j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計算方法,推導出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運用乘法運算,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探索運算中的'數(shù)量關系,能運用其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出示復習任務。
板書課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二、整理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
1、學生看課本47至55頁,看看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學生自己看課本,把主要知識要點記錄下來。)
2、學生分組討論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根據(jù)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板書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并進行相關的練習)
三、達標訓練。
1、我會填。
(1)動車組列車每小時可行250千米,記作(
);小明每分鐘走60米,記作(
)。
(2)347×26的積是()位數(shù),積的個位是()。
(3)在○里填上“﹥”“﹤”或“﹦”。
170×40○17×400 94×280○94×300 73×305○305×71
2、我會選(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與350×47的積相等的有(),
A、(350×2)×(47×2)
B、(350×2)×(47÷2)C、(350÷5)×(47÷5)
(2)在一道乘法算式,如果兩個因數(shù)都乘5,積乘()。
A、5 B、10 C、25
3、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17×46= 508×36= 670×50=
4、我們學校有448人去旅游,門票每張19元,用元買門票夠嗎?
5、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60千米,花了6小時到達目的地。返回時,司機加快了速度,只用5小時。
(1)甲城與乙城之間有多遠?
(2)返回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單元的復習,你們掌握了哪些知識要點;對你有什么收獲?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于九色鹿教學設計二_課堂實錄_案例反思,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湖、救”等16個生字,會寫“義、求”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悟意境、積累語言。
3.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講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質。
這是一篇神話故事。講的是一只九色鹿把一個掉進湖里快要淹死了的人救上了岸,并要求他回去以后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看見過它。被救的人回去后卻在金錢的引誘下,不講信用,不遵守諾言,親自帶國王去捉九色鹿。國王被九色鹿的好心腸感動了,放了九色鹿,并下令誰也不許傷害它,那個忘恩負義的家伙慚愧地躲到大山里,獨自生活去了。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會認“湖、救”等16個生字,會寫“義、求”等8個生字。難點: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講信用、守信用的良好品質。
低年級的孩子比較喜歡童話和神話,這些東西孩子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有興趣,這篇文章又是有關動物的故事,是低段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愛閱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
1、昨天,我夢見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種顏色,美麗極了!你們能猜出它叫什么名字嗎?
2、今天,我們就和書中的九色鹿交個朋友。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
2、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那就請同學們再回頭讀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3、同桌互讀課文,如果發(fā)現(xiàn)有讀得不夠正確的地方或有不認識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以向其他同學請教。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識字。(范讀時放慢語速,重讀課文中的生字。)
5、指導識字。
(1)教師點擊課件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讀。
(2)小老師領讀。
(3)全班讀。
6、請同學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課文中,再讀一遍課文,看看還認不認識它,要是認識了就擦去生字上的圈。
1、同學們的識字本領真大!老師相信你們寫字本領也很大!(出示“義”、“求”、“并”、“任”等八個生字。)
2、同學們再用你們明亮的眼睛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說說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漂亮,再看看老師在田字格中怎么寫,記住筆順。
4、請在書上描一個,寫兩個。
5、對照課本,同桌伙伴互相評評,哪個字寫得好,就用鉛筆打個/。沒寫好的就互相指點一下。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流利。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后評價。
3、感知內容,相互交流,九色鹿把那人救上了岸;后來那個人是怎樣對待九色鹿的?
1、同學們的字不但記得好,寫得好,課文也一定能讀出感情來?,F(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分別用“——”和“~~~~”分別標出九色鹿的話和那個人的話。仔細讀讀,看看你想對九色鹿說些什么?
3、四人小組互相讀他們的對話,并說說自己想對九色鹿說的話。通過各抒己見,學生們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說出來,大家對九色鹿的好心腸,產生共鳴。
4、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配樂讀等形式朗讀九色鹿和被救的那個人的對話。
5、聰明的孩子,請你們讀讀第五至七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一些什么?
(1)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后,并讓他找出相關的句子,訓練怎樣讀好這些句子;重在通過自由讀、同桌讀、挑戰(zhàn)讀等形式指導朗讀好第六自然段,讓學生從讀中體會到被救的那個人為了貪圖富貴、享樂,不講信用。
6、播放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動畫和課文錄音,讓學生邊觀看邊聽,并配上動作留意它他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
(1)自由組合,三人一個小組演一演。
(2)配樂請三位同學上臺演表演,其他同學邊看邊聽邊思考:國王為什么叫人放了九色鹿?那個人為什么躲到大山里獨自生活去了?
(3)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小老師帶讀。
1、同學們讀得真有感情,現(xiàn)在請把你喜歡的詞語標出來,摘錄到《詞語花籃》中去。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做一個講信用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1、在教學設計上能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較好地落實新課標提出的新的教學目標。
2、在設計上教學方式多種多樣,變化較多,做到了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3、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還讓孩子們參加表演,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興趣,有可以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和會話能力。但在從課文往品德教育的導出上還稍顯不足。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4
西莊學校集體備課記錄表
學科
數(shù)學
年級
三年級
備課組長
張可
記錄、材料整理
張可
時間
2017年10月
參與人員
郭文佳
備課中心問題
本課教學立足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在現(xiàn)實的情景中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主動探討,積極入手,合作交流中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學習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比熟練地用豎式計算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
過程描述
過
程
描
述
初稿討論(各教師的觀點)
郭文佳:
教學在教學中使學生經歷探索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
張可:教學中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進一步的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用數(shù)學的意識。
郭文佳:放手讓學生討論,爭議,課堂應該會活躍許多,或許課堂組織會亂,但是寧亂勿靜,從亂中學會收放自如。
張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定稿討論
新課標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學本課時要師生互動為主。
各教師表示贊同。
討
論
結
果
從幾方面進行設計:
1、激情導入揭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2、引導探究共同發(fā)現(xiàn)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反思
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集體備課的目的是讓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集體備課,老師們將難點、易混知識點擺出來,將有爭議的內容拿出來,利用集體備課展開集體討論,在心靈的碰撞間,各抒己見,明確教學思路,消除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盲區(qū),通過達成共識,以提高課堂效率,客觀設計教學程序,讓學生真真正正學語文。
備課是展現(xiàn)教師教學藝術的序幕。集體備課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fā)揮教師個人潛能,在“二次”備課中顯現(xiàn)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
但我們明白到,集體的智慧,并不是個人智慧簡單的累加,而是通過新老教師的交流,相互切磋,摒棄陳舊低效教法,學習先進教法,也避免熱熱鬧鬧而不扎實的課堂教學。我們明白,集體備課不能替代教師個人備課,更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走進同一模式。因此,教學設計還需要執(zhí)教者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歸納、提升和再創(chuàng)造,我們還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靈活選擇,體現(xiàn)個性特色。允許每位老師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可對集體各課內容做一些微調,做到查缺補漏,使之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個性,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情。
在課堂上,每一位教師所承載的智慧就不再是單薄或片面的,而是充實和相對全面的。在利用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讓集體的智慧煥發(fā)光彩。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初定稿)
試教:張可
一、課時:1課時
二、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第74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探究過程中,理解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的算理,并會把該方法運用于更多位數(shù)的乘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把生活中的知識與數(shù)學知
識聯(lián)系在一起,會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以及發(fā)揮主動性,切身感受筆算乘法的整個過程。
四、教學重點:
理解列豎式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法算理,學生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熟練地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
習題卡片
七、教學過程:
1、復習舊識
以做游戲的方式復習整口算乘法的內容(3*8
=
9*6
=
20*3
=
200*3
=
2000*3
=
60*8
=
600*
=)
2、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大家知道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
生:母親節(jié)
師:看來大家都是好孩子,記得母親的節(jié)日,母親節(jié)就快到了,三一班的小朋友們要親手給媽媽做賀卡,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麗正在做賀卡呢,大家看看他們做卡片時都用到些什么?
生:彩筆,紙板,鉛筆。
師:對,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支彩筆?
師:小精靈呀和大家一樣,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幾支彩筆,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吧。大家知道了這些,要怎樣列式呢?分小組討論。
生1:12+12+12=36,每盒彩筆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個12相加。
生2:12*3=36,因為12=10+2
所以12*3=10*3+2*3=36
生3:12*3=36,因為12=9+3,所以12*3=9*3+3*3=36
師:大家真了不起,想起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靈和大家想知道的問題解決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以前大家學過列豎式使加法變得更簡單,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豎式的方法使計算更簡便?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師:用豎式計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誰來說說。
生:加數(shù)加上加數(shù),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師:在乘法中,規(guī)定兩個相乘的數(shù)叫因數(shù),和加法豎式一樣,因數(shù)乘以因數(shù),相同數(shù)位對齊那具體要怎樣計算呢?大家分組討論。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
生1:先把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個十,把3寫在十位上。
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寫在十位上,再用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上。
師:大家的想法呢,統(tǒng)一起來就13*3=30,2*3=6,30+6=36,和剛才開始時的第二種方法是一樣的,只是現(xiàn)在用豎式表示出來。
4、小結
大家來說說今天學到什么?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審定稿)
試教:
張可
一、課時:1課時
二、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第74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探究過程中,理解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的算理,并會把該方法運用于更多位數(shù)的乘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把生活中的知識與數(shù)學知
識聯(lián)系在一起,會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以及發(fā)揮主動性,切身感受筆算乘法的整個過程。
四、教學重點:
理解列豎式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算法算理,學生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熟練地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
習題卡片
七、教學過程:
1、復習舊識
以做游戲的方式復習整口算乘法的內容(3*8
=
9*6
=
20*3
=
200*3
=
2000*3
=
60*8
=
600*
=)
2、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大家知道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
生:母親節(jié)
師:看來大家都是好孩子,記得母親的節(jié)日,母親節(jié)就快到了,三一班的小朋友們要親手給媽媽做賀卡,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麗正在做賀卡呢,大家看看他們做卡片時都用到些什么?
生:彩筆,紙板,鉛筆。
師:對,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支彩筆?
師:小精靈呀和大家一樣,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幾支彩筆,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吧。(教師再約學生一起分析情景圖,圖中一共有三盒彩筆,每盒有12支彩筆。)大家知道了這些,要怎樣列式呢?分小組討論。
生1:12+12+12=36,每盒彩筆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個12相加。
生2:12*3=36,因為12=10+2
所以12*3=10*3+2*3=36
生3:12*3=36,因為12=9+3,所以12*3=9*3+3*3=36
師:大家真了不起,想起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靈和大家想知道的問題解決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以前大家學過列豎式使加法變得更簡單,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豎式的方法使計算更簡便?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師:用豎式計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誰來說說。
生:加數(shù)加上加數(shù),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教師邊聽學生說邊在黑板上板書)。
師:在乘法中,規(guī)定兩個相乘的數(shù)叫因數(shù),和加法豎式一樣,因數(shù)乘以因數(shù),相同數(shù)位對齊(教師列出乘法豎式,邊列邊講解)。那具體要怎樣計算呢?大家分組討論。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
生1:先把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個十,把3寫在十位上。
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寫在十位上,再用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上。
師:大家的想法呢,統(tǒng)一起來就13*3=30,2*3=6,30+6=36,和剛才開始時的第二種方法是一樣的,只是現(xiàn)在用豎式表示出來(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計算,強調計算方法與書寫格式)。
4、小結
大家來說說今天學到什么?(學生談學到的知識,教師重點強調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書寫格式)。
八、板書設計
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
一共有幾支粉筆?
(1)12+12+12=36(支)
(2)12*3=36(支)(因為12=10+2
所以12*3=10*3+2*3=36
(3)3*12=36(支)(因為12=9+3,所以3*12=9*3+3*3=36)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5
學習階段:水平二
學習目標: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相互激勵幫助,互相促進,勇于拼搏不言敗的良好精神風貌
學習內容:小籃球運球
學習步驟: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1.集合隊伍,檢查學生著裝和身體狀況。
2.組織學生練習原地三面轉法的練習。
3.講解示范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學生活動:1.快速安靜集合隊伍,以飽滿的精神迎接上課。
2. 集中注意力,認真進行隊列隊型練習。
3.積極進行游戲活動,從游戲中能夠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
組 織:練習隊型如圖: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幾種不同運球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難 點:練習中能夠克服發(fā)酸的情況,與自己的伙伴密切合作
教師活動:1. 組織學生成圓型站立,進行運球和捅球的游戲,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運球技術還不夠,要虛心向老師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 組織學生原地左/右手運球和左右交換運球練習(一人運球,一人觀察指導,并幫其記好個數(shù))。
3. 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比賽,要求要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在練習中充分展示自己,為本小組的勝利而堅持到底。
4.評價學生的練習情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體現(xiàn)和自己對技術的掌握)
學生活動:1.掌握規(guī)則,全力投入游戲中去。
2.與自己的小伙伴密切合作,積極進行運球練習,體現(xiàn)出相互激勵和促進的精神勁頭。
組 織:
三、總結經驗、追求更快的進步
教師活動:老師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總結出他們還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運球水平。
學生活動:在老師語言的啟發(fā)下,鼓組干勁,下定決心,一定要很快提高自己的運球能力。
組 織:四列橫隊
場地器材:籃球場一片,籃球
課后小結: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負角、零角)與區(qū)間角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會建立直角坐標系討論任意角,能判斷象限角,會書寫終邊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區(qū)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區(qū)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教學難點:
終邊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區(qū)間角的集合的書寫。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顧角的定義
①角的第一種定義是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種定義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二)教學新課
1、角的有關概念:
①角的定義:
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形成的圖形。
②角的名稱: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角α”或“∠α”可以簡化成“α”;
⑵零角的終邊與始邊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0°;
⑶角的概念經過推廣后,已包括正角、負角和零角。
⑤練習:請說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7
《花的勇氣》構思精巧別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yōu)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情,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情,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看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可以把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勾下來,有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合作學習:輪流讀課文,相互糾正字音,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3、學生匯報,指名學生回答。注意學生對于幾個要素的總結:時間、地點、人物、發(fā)生了什么。
1、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剛見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扒開草叢,見到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里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的地方仔細體會體會。
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綠色到處泛濫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分別體會此時此刻作者的心情。
為什么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D?D勇氣!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論是奮力求生的飛蛾,頑強生長的瓜苗,還是自己沉穩(wěn)而在規(guī)律的心跳,讓作者感到生命的偉大。隨著文章的層層推進,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不僅是作者從自然界感受到這生活的真諦,很多人也有著自己的感悟。交流收集的關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2、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一談本文及這些名人名言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寫一寫。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8
函數(shù)及其表示方法
一、目標認知 學習目標:
(1)會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刻畫函數(shù);會求一些簡單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值域,初步掌握換元法的簡單運用.
(2)能正確認識和使用函數(shù)的三種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圖象法.了解每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shù)姆椒ū硎竞瘮?shù);
(3)求簡單分段函數(shù)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數(shù)及其簡單應用.
重點:
函數(shù)概念的理解,函數(shù)關系的三種表示方法.分段函數(shù)解析式的求法.
難點:
對函數(shù)符號y?f(x)的理解;對于具體問題能靈活運用這三種表示方法中的某種進行分析,什么才算“恰當”?分段函數(shù)解析式的求法.
二、知識要點梳理
知識點
一、函數(shù)的概念
1.函數(shù)的定義
設A、B是非空的數(shù)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shù)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shù)f(x)和它對應,那么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shù).記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shù)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shù)值,函數(shù)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shù)的值域.
2.構成函數(shù)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
①構成函數(shù)的三個要素是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義域和對應關系決定的,所以,如果兩個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致,即稱這兩個函數(shù)相等(或為同一函數(shù));
②兩個函數(shù)相等當且僅當它們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致,而與表示自變量和函數(shù)值的字母無關.
3.區(qū)間的概念
(1)區(qū)間的分類:開區(qū)間、閉區(qū)間、半開半閉區(qū)間;
(2)無窮區(qū)間;
(3)區(qū)間的數(shù)軸表示.
區(qū)間表示:
{x|a≤x≤b}=[a,b]; ;
.; 知識點
二、函數(shù)的表示法
1.函數(shù)的三種表示方法:
解析法:用數(shù)學表達式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優(yōu)點:簡明,給自變量求函數(shù)值.
圖象法:用圖象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優(yōu)點:直觀形象,反應變化趨勢.
列表法:列出表格來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優(yōu)點:不需計算就可看出函數(shù)值.2.分段函數(shù):
分段函數(shù)的解析式不能寫成幾個不同的方程,而應寫函數(shù)幾種不同的表達式并用個左大括號括起來,并分別注明各部分的自變量的取值情況. 知識點
三、映射與函數(shù) 1.映射定義:
設A、B是兩個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個對應法則f,對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對應,這樣的對應叫做從A到B的映射;記為f:A→B.
象與原象:如果給定一個從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那么A中的元素a對應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b的原象.
注意:
(1)A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有象,且唯一;
(2)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一;
(3)a的象記為f(a).2.函數(shù):
設A、B是兩個非空數(shù)集,若f:A→B是從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這個映射叫做從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數(shù),記為y=f(x).
注意:
(1)函數(shù)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數(shù);
(2)函數(shù)三要素: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
(3)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原象,也未必唯一;
(4)原象集合=定義域,值域=象集合.
三、規(guī)律方法指導 1.函數(shù)定義域的求法
(1)當函數(shù)是以解析式的形式給出時,其定義域就是使函數(shù)解析式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集合.具體地講,就是考慮分母不為零,偶次根號的被開方數(shù)、式大于或等于零,零次冪的底數(shù)不為零以及我們在后面學習時碰到的所有有意義的限制條件.
(2)當函數(shù)是由實際問題給出時,其定義域不僅要考慮使其解析式有意義,還要有實際意義.
(3)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一般是轉化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組的問題,注意定義域是一個集合,其結果必須用集合或區(qū)間來表示.2.如何確定象與原象
對于給出原象要求象的問題,只需將原象代入對應關系中,即可求出象.對于給出象,要求原象的問題,可先假設原象,再代入對應關系中得已知的象,從而求出原象;也可根據(jù)對應關系,由象逆推出原象.3.函數(shù)值域的求法
實際上求函數(shù)的值域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雖然給定了函數(shù)的定義域及其對應法則以后,值域就完全確定了,但求值域還是特別要注意講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觀察法:通過對函數(shù)解析式的簡單變形,利用熟知的基本函數(shù)的值域,或利用函數(shù)的圖象的"最高點"和"最低點",觀察求得函數(shù)的值域;
配方法:對二次函數(shù)型的解析式可先進行配方,在充分注意到自變量取值范圍的情況下,利用求二次函數(shù)的值域方法求函數(shù)的值域;
判別式法:將函數(shù)視為關于自變量的二次方程,利用判別式求函數(shù)值的范圍,常用于一些"分式"函數(shù)等;此外,使用此方法要特別注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換元法:通過對函數(shù)的解析式進行適當換元,將復雜的函數(shù)化歸為幾個簡單的函數(shù),從而利用基本函數(shù)的取值范圍來求函數(shù)的值域.
求函數(shù)的值域沒有通用的方法和固定的模式,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還有最值法、數(shù)形結合法等.總之,求函數(shù)的值域關鍵是重視對應法則的作用,還要特別注意定義域對值域的制約.經典例題透析
類型
一、函數(shù)概念
(1)1.下列各組函數(shù)是否表示同一個函數(shù)?
(不同)
(2)
(不同)
(3)
(4)
(相同)
(相同)
思路點撥:對于根式、分式、絕對值式,要先化簡再判斷,在化簡時要注意等價變形,否則等號不成立.
總結升華:函數(shù)概念含有三個要素,即定義域,值域和對應法則法則
,其中核心是對應,它是函數(shù)關系的本質特征.只有當兩個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對應法則都分別相同時,這兩個函數(shù)才是同一函數(shù),換言之就是:
(1)定義域不同,兩個函數(shù)也就不同;
(2)對應法則不同,兩個函數(shù)也是不同的.
(3)即使定義域和值域都分別相同的兩個函數(shù),它們也不一定是同一函數(shù),因為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值域不能唯一地確定函數(shù)的對應法則.
舉一反三:
【變式1】判斷下列命題的真假
(1)y=x-1與
(2)
(3)
是同一函數(shù);
與y=|x|是同一函數(shù);
是同一函數(shù);
(4)
與g(x)=x2-|x|是同一函數(shù).
答:從函數(shù)的定義及三要素入手判斷是否是同一函數(shù),有(1)、(3)是假命題,(2)、(4)是真命題.
2.求下列函數(shù)的定義域(用區(qū)間表示).
(1);
(2);
(3).
思路點撥:由定義域概念可知定義域是使函數(shù)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解:(1)
;
(2);
(3).
總結升華:使解析式有意義的常見形式有①分式分母不為零;②偶次根式中,被開方數(shù)非負.當函數(shù)解析式是由多個式子構成時,要使這多個式子對同一個自變量x有意義,必須取使得各式有意義的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因此,要列不等式組求解.
舉一反三:
【變式1】求下列函數(shù)的定義域:
(1); (2); (3).
思路點撥:(1)中有分式,只要分母不為0即可;(2)中既有分式又有二次根式,需使分式和根式都有意義;(3)只要使得兩個根式都有意義即可.
解:(1)當|x-2|-3=0,即x=-1或x=5時,無意義,
當|x-2|-3≠0,即x≠-1且x≠5時,分式有意義,
所以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1)∪(-1,5)∪(5,+∞);
(2)要使函數(shù)有意義,須使
所以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
;
,
(3)要使函數(shù)有意義,須使,所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2}.
總結升華:小結幾類函數(shù)的定義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實數(shù)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實數(shù)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使根號內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實數(shù)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幾個部分的數(shù)學式子構成的,那么函數(shù)定義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義的實數(shù)集合; (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滿足實際問題有意義.
3.已知函數(shù)f(x)=3x2+5x-2,求f(3),,f(a),f(a+1).
思路點撥:由函數(shù)f(x)符號的含義,f(3)表示在x=3時,f(x)表達式的函數(shù)值.
解:f(3)=3332+533-2=27+15-2=40;
舉一反三:
;
.
;
【變式1】已知函數(shù).
(1)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2)求f(-3),f()的值;
(3)當a>0時,求f(a)3f(a-1)的值.
2
3解:(1)由;
(2);
;
(3)當a>0時,
.
【變式2】已知f(x)=2x2-3x-25,g(x)=2x-5,求:
(1)f(2),g(2); (2)f(g(2)),g(f(2)); (3)f(g(x)),g(f(x))
思路點撥:根據(jù)函數(shù)符號的意義,可以知道f(g(2))表示的是函數(shù)f(x)在x=g(2)處的函數(shù)值,其它同理可得.
解:(1)f(2)=2322-332-25=-23;g(2)=232-5=-1;
(2)f(g(2))=f(-1)=23(-1)2-33(-1)-25=-20;g(f(2))=g(-23)=23(-23)-5=-51;
(3)f(g(x))=f(2x-5)=23(2x-5)2-33(2x-5)-25=8x2-46x+40;
g(f(x))=g(2x2-3x-25)=23(2x2-3x-25)-5=4x2-6x-55.
總結升華:求函數(shù)值時,遇到本例題中(2)(3)(這種類型的函數(shù)稱為復合函數(shù),一般有里層函數(shù)與外層函數(shù)之分,如f(g(x)),里層函數(shù)就是g(x),外層函數(shù)就是f(x),其對應關系可以理解為
,類似的g(f(x))為
,類似的函數(shù),需要先求出最里層的函數(shù)值,再求出倒數(shù)第二層,直到最后求出最終結果.
4.求值域(用區(qū)間表示):
(1)y=x2-2x+4;
思路點撥:求函數(shù)的值域必須合理利用舊知識,把現(xiàn)有問題進行轉化.
解:(1)y=x2-2x+4=(x-1)2+3≥3,∴值域為[3,+∞);
.
(2);
(3);
(4)1)∪(1,+∞).
,∴函數(shù)的值域為(-∞,類型
二、映射與函數(shù)
5.下列對應關系中,哪些是從A到B的映射,哪些不是?如果不是映射,如何修改可以使其成為映射?
(1)A=R,B=R,對應法則f:取倒數(shù);
(2)A={平面內的三角形},B={平面內的圓},對應法則f:作三角形的外接圓;
(3)A={平面內的圓},B={平面內的三角形},對應法則f:作圓的內接三角形.
思路點撥:根據(jù)定義分析是否滿足“A中任意”和“B中唯一”.
解:(1)不是映射,集合A中的元素0在集合B中沒有元素與之對應,不滿足“A中任意”;若把A改為
a={x|x≠0}或者把對應法則改為“加1”等就可成為映射;
(2)是映射,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三角形),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該三角形的外接圓)與
之對應,這是因為不共線的三點可以確定一個圓;
(3)不是映射,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圓),在集合B中有無窮多個元素(該圓的內接三角形有無
數(shù)個)與之對應,不滿足“B中唯一”的限制;若將對應法則改為:以該圓上某定點為頂點作正
三角形便可成為映射.
總結升華:將不是映射的對應改為映射可以從出發(fā)集A、終止集B和對應法則f三個角度入手.
舉一反三:
【變式1】判斷下列兩個對應是否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①A={1,2,3,4},B={3,4,5,6,7,8,9},對應法則
②A=N*,B={0,1},對應法則f:x→x除以2得的余數(shù);
③A=N,B={0,1,2},f:x→x被3除所得的余數(shù);
④設X={0,1,2,3,4},
思路點撥:判斷是否構成映射應注意:①A中元素的剩余;②“多對一”“一對一”構成,而“一對多”不構成映射.
解:①構成映射,②構成映射,③構成映射,④不構成映射,0沒有象.
【變式2】已知映射f:A→B,在f的作用下,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任取x∈A,都有唯一的y∈B與x對應;
(2)A中的某個元素在B中可以沒有象;
(3)A中的某個元素在B中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象;
(4)A中的不同的元素在B中有不同的象;
(5)B中的元素在A中都有原象;
(6)B中的元素在A中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象.
答:(1)、(6)的說法是正確的,(2)、(3)、(4)、(5)說法不正確.
【變式3】下列對應哪些是從A到B的映射?是從A到B的一一映射嗎?是從A到B的函數(shù)嗎?
(1)A=N,B={1,-1},f:x→y=(-1)x;
(2)A=N,B=N+,f:x→y=|x-3|;
(3)A=R,B=R,
(4)A=Z,B=N,f:x→y=|x|;
(5)A=N,B=Z,f:x→y=|x|;
(6)A=N,B=N,f:x→y=|x|.
答:(1)、(4)、(5)、(6)是從A到B的映射也是從A到B的函數(shù),但只有(6)是從A到B的一一映射;(2)、(3)不是從A到B的映射也不是從A到B的函數(shù). 6.已知A=R,B={(x,y)|x,yR},f:A→B是從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x+1,x2+1),求A中的元素
解:
∴A中元素
的象為
的象,B中元素
的原象.
故.
舉一反三:
【變式1】設f:A→B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其中
(1)A={x|x>0},B=R,f:x→x2-2x-1,則A中元素
的象及B中元素-1的原象分別為什么?
(2)A=B={(x,y)|x∈R,y∈R},f:(x,y)→(x-y,x+y),則A中元素(1,3)的象及B中元素(1,3)的原象分別為什么?
解:(1)由已知f:x→x2-2x-1,所以A中元素
的象為
;
又因為x2-2x-1=-1有x=0或x=2,因為A={x|x>0},所以B中元素-1的原象為2;
(2)由已知f:(x,y)→(x-y,x+y),所以A中元素(1,3)的象為(1-3,1+3),即(-2,4);
又因為由
有x=2,y=1,所以B中元素(1,3)的原象為(2,1).類型
三、函數(shù)的表示方法
7.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1)若f(2x-1)=x2,求f(x);
(2)若f(x+1)=2x2+1,求f(x). 思路點撥:求函數(shù)的表達式可由兩種途徑.
解:(1)∵f(2x-1)=x2,∴令t=2x-1,則
;
(2)f(x+1)=2x2+1,由對應法則特征可得:f(x)=2(x-1)2+1
即:f(x)=2x2-4x+3. 舉一反三:
【變式1】(1) 已知f(x+1)=x2+4x+2,求f(x);
(2)已知:
,求f[f(-1)].解:(1)(法1)f(x+1)=x2+4x+2=(x+1)2+2(x+1)-1
∴f(x)=x2+2x-1;
(法2)令x+1=t,∴x=t-1,∴f(t)=(t-1)2+4(t-1)+2=t2+2t-1
∴f(x)=x2+2x-1;
(法3)設f(x)=ax2+bx+c則
f(x+1)=a(x+1)2+b(x+1)+c
∴a(x+1)2+b(x+1)+c=x2+4x+2
;
(2)∵-1<0,∴f(-1)=22(-1)+6=4f[f(-1)]=f(4)=16.
總結升華:求函數(shù)解析式常用方法:
(1)換元法;(2)配湊法;(3)定義法;(4)待定系數(shù)法等.注意:用換元法解求對應法則問題時,要關注新變元的范圍.
(1)8.作出下列函數(shù)的圖象.
;
(2)
;
(3);
(4).
思路點撥:(1)直接畫出圖象上孤立的點;(2)(3)先去掉絕對值符號化為分段函數(shù).
解:(1)
,∴圖象為一條直線上5個孤立的點;
(2)為分段函數(shù),圖象是兩條射線;
(3)
(4)圖象是拋物線.
為分段函數(shù),圖象是去掉端點的兩條射線;
所作函數(shù)圖象分別如圖所示:
類型
四、分段函數(shù)
9.已知,求f(0),f[f(-1)]的值.
思路點撥:分段函數(shù)求值,必須注意自變量在不同范圍內取值時的不同對應關系.
解:f(0)=2302+1=1
f[f(-1)]=f[23(-1)+3]=f(1)=2312+1=3. 舉一反三:
【變式1】已知,作出f(x)的圖象,求f(1),f(-1),f(0),f{f[f(-1)+1]}的值.
解:由分段函數(shù)特點,作出f(x)圖象如下:
∴如圖,可得:f(1)=2;f(-1)=-1;f(0)=;
f{f[f(-1)+1]}=f{f[-1+1]}=f{f(0)}=f()=+1.
舉一反三:
【變式1】移動公司開展了兩種通訊業(yè)務:“全球通”,月租50元,每通話1分鐘,付費元;“神州行”不繳月租,每通話1分鐘,付費元,若一個月內通話x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分別為y1,y2(元),
Ⅰ.寫出y1,y2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Ⅱ.一個月內通話多少分鐘,兩種通訊方式的費用相同?
Ⅲ.若某人預計一個月內使用話費200元,應選擇哪種通訊方式?
解:Ⅰ:y1=50+,y2=;
Ⅱ: 當y1=y2時,50+=,∴=50,x=250
∴當一個月內通話250分鐘時,兩種通訊方式費用相同;
Ⅲ: 若某人預計月付資費200元,
采用第一種方式:200=50+, =150 ∴x=375(分鐘)
采用第二種方式:200=,
∴應采用第一種(全球通)方式.學習成果測評 基礎達標
一、選擇題
1.判斷下列各組中的兩個函數(shù)是同一函數(shù)的為( )
⑴,;
⑵,
;
⑶,
;
⑷,
;
⑸
,
.
a.⑴、⑵
B.⑵、⑶
C.⑷
D.⑶、⑸
2.函數(shù)y=
的定義域是(
)
a.-1≤x≤
1B.x≤-1或x≥1
C.0≤x≤1
3.函數(shù)的值域是(
)
a.(-∞,)∪(,+∞)
B.(-∞,)∪(,+∞)
C.R
D.(-∞,)∪(,+∞)
4.下列從集合A到集合B的對應中:
①A=R,B=(0,+∞),f:x→y=x2;
②
③
④A=[-2,1],B=[2,5],f:x→y=x2+1;
D.{-1,1}
⑤A=[-3,3],B=[1,3],f:x→y=|x|
其中,不是從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的個數(shù)是( )
a. 1
B. 2
C. 3
D. 4
5.已知映射f:A→B,在f的作用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A中每個元素必有象,但B中元素不一定有原象
B. B中元素可以有兩個原象
C. A中的任何元素有且只能有唯一的象
D. A與B必須是非空的數(shù)集
6.點(x,y)在映射f下的象是(2x-y,2x+y),求點(4,6)在f下的原象( )
a.(,1)
B.(1,3)
C.(2,6)
D.(-1,-3)
7.已知集合P={x|0≤x≤4}, Q={y|0≤y≤2},下列各表達式中不表示從P到Q的映射的是( )
a.y=
B.y=
C.y=x
D.y=
x2
8.下列圖象能夠成為某個函數(shù)圖象的是( )
9.函數(shù)的圖象與直線
的公共點數(shù)目是( )
a.
B.
C.或
D.或 10.已知集合和
a.中的元素對應,則
C.
,且
的值分別為( )
D.
,使
中元素
B.11.已知,若,則的值是( )
a.
B.或12.為了得到函數(shù)
C.,或
D.
的圖象,可以把函數(shù)的圖象適當平移,這個平移是( )
a.沿軸向右平移個單位
B.沿軸向右平移個單位
C.沿軸向左平移個單位
D.沿軸向左平移
二、填空題
個單位
1.設函數(shù)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
2.函數(shù)的定義域_______________.
上的值域是_________. 的圖象與x軸交于
,且函數(shù)的最大值
3.函數(shù)f(x)=3x-5在區(qū)間
4.若二次函數(shù)為,則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
5.函數(shù)
6.函數(shù)
三、解答題
的定義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
1.求函數(shù)
2.求函數(shù)
的定義域.
的值域.
3.根據(jù)下列條件,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1)已知f(x)是一次函數(shù),且f(f(x))=4x-1,求f(x);
(2)已知f(x)是二次函數(shù),且f(2)=-3,f(-2)=-7,f(0)=-3,求f(x); (3)已知f(x-3)=x2+2x+1,求f(x+3);
(4)已知;
(5)已知f(x)的定義域為R,且2f(x)+f(-x)=3x+1,求f(x).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設函數(shù)
a.
B.
C.
,則
的表達式是( )
D.
2.函數(shù)
a.3
B.-3
C.
滿足
D.
則常數(shù)等于( )
3.已知
a.15
B.1
C.3
D.30
4.已知函數(shù)
定義域是
,那么等于( )
,則的定義域是( )
a.
5.函數(shù)
a.
B.
C. 的值域是( )
D.
B.
C.
D.
6.已知,則的解析式為( )
a.
二、填空題
B.
C.
D.
1.若函數(shù)
2.若函數(shù)
,則,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函數(shù)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
5.設函數(shù)
,則不等式,當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時,的值有正有負,則實數(shù)的范圍________.
三、解答題
1.設是方程
的兩實根,當
為何值時,有最小值?求出這個最小值.
2.求下列函數(shù)的定義域
(1)
3.求下列函數(shù)的值域
; (2).
(1); (2).
綜合探究
1.某學生離家去學校,由于怕遲到,所以一開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在下圖中,縱軸表示離學校的距離,橫軸表示出發(fā)后的時間,如圖四個圖象中較符合該學生走法的是( )
2.如圖所表示的函數(shù)解析式是( )
a.
B.
C.
D.
3.函數(shù)的圖象是( )
4.如圖,等腰梯形ABCD的兩底分別為AD=2a,BC=a,∠BAD=45°,作直線MN⊥AD交AD于M,交折線ABCD于N,記AM=x,試將梯形ABCD位于直線MN左側的面積y表示為x的函數(shù),并寫出函數(shù)的定義域.
答案與解析:
基礎達標
一、選擇題
1.C.(1)定義域不同;(2)定義域不同;(3)對應法則不同;(4)定義域相同,且對應法則相同;(5)定義域不同.
2.D.由題意1-x2≥0且x2-1≥0, -1≤x≤1且x≤-1或 x≥1,∴x=±1,選D.
3.B.法一:由y=,∴x= ∴y≠, 應選B.
法二:
4.C.提示:①④⑤不是,均不滿足“A中任意”的限制條件.
5.D.提示:映射可以是任何兩個非空集合間的對應,而函數(shù)是要求非空數(shù)集之間.
6.A.設(4,6)在f下的原象是(x,y),則,解之得x=, y=1,應選A.
7.C.∵0≤x≤4, ∴0≤
8.C.
x≤=2,應選C.
9.C.有可能是沒有交點的,如果有交點,那么對于
10.D.按照對應法則
而
,∴
,
僅有一個函數(shù)值.
.
,而
11.D.該分段函數(shù)的三段各自的值域為
∴
∴
.
12.D.平移前的“”,平移后的“”,用“”代替了“”,
即
二、填空題
,左移.
1..當,這是矛盾的;當
.
2.
設
.提示:,對稱軸
.3.,當
時,
.4.
.
.
5.
三、解答題
1.解:∵..6...
,∴定義域為
2.解:∵ ∴,∴值域為
3.解:(1).提示: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
(2).提示: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
(3)f(x+3)=x2+14x+49.提示:利用換元法求解,設x-3=t,則x=t+3,
于是f(x-3)=x2+2x+1變?yōu)閒(t)=(t+3)2+2(t+3)+1=(t+4)2,故f(x+3)=[(x+3)+4]2;
(4)f(x)=x2+2.提示:整體代換,設
;
(5).提示:利用方程,用-x替換2f(x)+f(-x)=3x+1中所有的x得到一個新的式子2f(-x)+f(x)=-3x+1,于是有,聯(lián)立得
能力提升
一、選擇題
1.B.∵
∴
;
2.B.
3.A.令
4.A.;
5.C.
;
6.C.令
二、填空題
1.
2..令.
.
.
.
3..
.
4..
當
當
,
∴.
5.
得
三、解答題
1.解:.
2.解:(1)∵∴定義域為;
(2)∵∴定義域為.
3.解:(1)∵,∴值域為;
(2)∵
∴值域為
.
∴
綜合探究
.因為縱軸表示離學校的距離,橫軸表示出發(fā)后的時間,所以當
時,縱軸表示家到學校的距離,不能為零,故排除A、C;又由于一開始是跑步,后來是走完余下的路,所以剛開始圖象下降的較快,后來下降的較慢,故選D.
.本題考查函數(shù)圖象與解析式之間的關系.將x=0代入選項排除A、C,將x=1代入選項排除D,故選B.
. .
,就需準確揭示x、y之間的變化關系.依題意,
4.思路點撥:要求函數(shù)的表達式可知隨著直線MN的移動,點N分別落在梯形ABCD的AB、BC及CD邊上,有三種情況,所以需要分類解答.
解析:作BH⊥AD,H為垂足,CG⊥AD,G為垂足,依題意,則有
(1)當M位于點H的左側時,
由于AM=x,∠BAD=45°.
(2)當M位于HG之間時,由于AM=x,
;
(3)當M位于點G的右側時,
由于AM=x,MN=MD=2a-x.
綜上:
總結升華:
(1)由實際問題確定的函數(shù),不僅要確定函數(shù)的解析式,同時要求出函數(shù)的定義域(一般情況下,都要接受實際問題的約束).
(2)根據(jù)實際問題中自變量所表示的具體數(shù)量的含義來確定函數(shù)的定義域,使之必須有實際意義.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9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嗎?我們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2、直尺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個好幫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二、新授
?知識點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
1、我們現(xiàn)在有直尺作為測量工具,那在古代沒有直尺,人們又是如何測量物體的呢?在古時候,想知道物體的長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人們經常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作為長度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如果讓你用身體的一部分進行測量,你打算怎么測?
播放課件認識“庹”、“拃”以及以腳掌的長度作為長度單位。
2、同一事物,選擇測量的長度單位不同,測量結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長度單位量課桌長度。
(1)學生和老師一起用拃量課桌的長。
發(fā)現(xiàn):師生量得的結果不同。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2)比較學生的拃和老師的拃的長短。
學生的拃短,老師的拃長。 發(fā)現(xiàn):不同人的拃,長度可能是不同的。
(3)得出結論:
不同人的拃長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單位去量物體的長度,得到的數(shù)值不夠準確。要想得到一個準備的數(shù)值,就需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
通過我們一起量桌長這個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古代人用身體的某一部分作為長度單位(比如“庹”和“拃”)去量物體的長度是不夠準確的,因為測量的人不同,他的“庹”和“拃”的長度也可能不同。
歸納總結:所以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知道物體究竟有多長。這就需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就引出了我們今天使用的尺子。
?知識點二】認識厘米和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
1、 觀察直尺,認識1厘米。
尺子是我們測量長度的工具,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認真觀察,說說直尺上都有什么?
播放課件認識尺子
2、 借助實物感知1厘米的長度。
提問: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圓珠筆的粗細、鑰匙柄的直徑)同學們想得真好,老師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食指寬大約1厘米 田字格寬大約1厘米 圖釘?shù)拈L大約1厘米
提問:請你在生活中認真觀察,看誰能找到我們身邊更多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
數(shù)字0-1之間的一個大格就是1厘米,(教師用拇指和食指區(qū)間比劃1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厘米可以用“cm”來表示。直尺上每相鄰的兩個數(shù)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3、觀察上面的實物特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食指的寬、田字格的寬和圖釘?shù)拈L相對較短,所以在量比較短的物體時,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4、量一量教材上的紙條的長度。
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對著數(shù)字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用身體量一量步、庹、拃。
6、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從哪到哪是1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寬約幾厘米,手掌寬約幾厘米,一拃長約幾厘米。
7、量一量。
8、作業(yè)
板書設計:
厘米和米
古代的長度單位:一庹、一拃、一個腳長
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厘米——cm
教學反思:
學生之前有過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的'經歷,所以本課在教授時難度不大,學生也易于接受。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10
《中班區(qū)域活動備課教案》可能是您在尋找幼兒園中班區(qū)域活動過程中需要的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美工區(qū):巧手編織,1、在老師的示范下,初步了解“編織”的玩法。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一、教師出示“巧手編織”的材料,并告訴幼兒游戲材料的名稱和玩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新的游戲材料,叫“巧手編織”。
2、教師示范編織的玩法。
二、編織的圖片有5份,可以請5個小朋友玩。玩好以后同伴之間再交換,也可以給其他小朋友玩。
三、幼兒選擇自己想要玩的區(qū)域并拿好進區(qū)牌。要求:先搬好椅子輕輕的慢慢的走過去,然后再拿進區(qū)牌,最后拿游戲材料。
四、進入?yún)^(qū)域游戲。輕拿輕放各種游戲材料。
上午?
語言區(qū):漢字對對碰
1、知道“漢字對對碰”的玩法。
2、在“漢字對對碰”的游戲中,激發(fā)對漢字的興趣。
一、教師出示“漢字對對碰”的材料,并告訴幼兒游戲材料的名稱。
1、今天老師帶來了新的游戲材料,叫“漢字對對碰”。
2、告知幼兒材料玩法:這里有很多漢字,請你找到兩個一樣的漢字碰一碰,直到所有的漢字找完為止,你就成功了。
二、漢字大圖片有2張,可以請2位小朋友玩,玩好以后同伴之間再交換,也可以給其他小朋友玩。
三、幼兒選擇自己想要玩的區(qū)域并拿好進區(qū)牌。
四、進入?yún)^(qū)域游戲。輕拿輕放各種游戲材料。
上午?
數(shù)學區(qū):
排序
1、知道排序的玩法。
2、懂得分類取放材料的規(guī)則。
3、增強對游戲材料的興趣并能投入到活動中。
一、教師介紹排序的所有材料并告訴幼兒這個游戲材料的名稱。
1、今天老師帶來了新的游戲材料,叫做排序。
2、請你仔細聽排序的玩法:首先請你仔細觀察紙上每種東西排序的規(guī)律,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接下去請你按照他們排隊的樣子繼續(xù)排下去。排的隊伍越長越好。
3、教師強調取放材料的要求:每種圖形分別裝在一個盒子里,拿的時候要看清你要拿的是哪張圖形,就從哪個盒子里拿,拿一個排一個。玩好以后還是要放回原來的盒子里。
4、排序的材料總共有5份,數(shù)學區(qū)的小朋友可以一個人拿一份,玩好以后同伴之間再交換。
二、幼兒選擇自己想要玩的區(qū)域并拿好進區(qū)牌。要求:先搬好椅子輕輕的慢慢的走過去,然后再拿進區(qū)牌,最后拿游戲材料。
三、進入?yún)^(qū)域游戲。輕拿輕放各種游戲材料。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11
學習階段:水平二
學習目標:在自主的練習中提高跳繩的成績
學習內容:游戲(貼膏藥) 短繩
學習步驟:
一、有趣的小游戲
教師活動:1.提出隊列練習
2.組織隊列練習.
3.提出游戲練習、講解游戲的方法
4.組織游戲
學生活動:1.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2.大膽的為同伴進行示范
3.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組 織:隊列練習分四列橫隊,游戲是以組為單位圍成四個圓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在合作中掌握短繩的技能
難 點:在合作中提高短繩技能
教師活動:1.組織進行柔韌的練習
2.在示范進行一種角力的小游戲之后請同學們自己和同伴想一種游戲。
3.組織游戲
4.提出短繩的練習。(和同伴一起享受自己學會的短繩的方法)
5.組織進行原地的展示。
6.提出進行短繩冠軍賽的要求,講解方法
7.組織比賽
學生活動:1.和同伴一起進行柔韌的練習。
2.積極的探求“角力”的游戲方法。
3.和同伴探求短繩的各種練習方法
4.積極的投入到短繩冠軍賽的比賽中去。
組 織:練習時無固定隊型
三、互相的放松
教師活動:1.提出放松的要求
2.進行放松
學生活動:相互的進行放松
組 織:兩人一組自由組合
場地器材:短繩若干
課后小結:
怎么寫備課教案 篇12
1、認識4個生字。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文,反復品味寫得好的詞語,在感悟的基礎上討論交流。
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語言的優(yōu)美。
突破方法: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突破方法:圈點批畫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作者感情變化的原因。
揭示勇氣: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叫《花的勇氣》(板書課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種花的神韻。
1、自由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時間 地點 誰 發(fā)現(xiàn) ? 感受?)
2、班上匯報交流。
⑴、出示: 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
⑵仔細讀課文,畫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完成下面的填空。
出示: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 );扒開草后看見躲藏著的小花時,感到(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 ),
① 認真讀第一自然段,哪句話寫作者失望的原因,當時他怎么說?(同坐交流,回答)
(3)這時作者“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氣!”
(4)感悟生命的意味。
①默讀第8自然段,談談對最后一句的理解。
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說說你受到的啟發(fā)。
③教師小結:小小的野花不在風和日暖、氣體宜人的時候盛開,卻偏要在冷風冷雨中盛開,而且開得很有精神,這是需要——勇氣的!
其實,人也是一樣的,在艱難困苦中,能夠坦然面對惡劣環(huán)境的威脅的生命也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氣的。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循著作者感情的變化,讀出失望—吃驚—遺憾—驚奇—震憾的情感。)
1、指名循情朗讀。
假如沒有了勇氣,花兒_________;假如沒有了勇氣,花兒_________;
假如沒有了勇氣,我們的生命________;假如沒有了勇氣,我們的生命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沒有勇氣,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四下20、花的勇氣教學設計(一課時) ↑ ↑ ↑ ↑
[課件范本] 中班音樂教案怎么寫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會認真負責對每一堂課做好準備,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怎么才能讓幼兒園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課件范本] 中班音樂教案怎么寫”,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設計意圖: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會邊玩邊發(fā)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伙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fā)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jié)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借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驗,并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活動目標:
1、會根據(jù)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并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
二、小樂器來唱歌
1、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
2、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
三、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么樣的感覺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2、再次感受音樂。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
3、在游戲中理解樂句。你們做了拍手的動作,你們來數(shù)數(shù)看現(xiàn)在我也來做幾個動作。
四、幼兒演奏
1、師:我們看看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誰來了?這些小動物說話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呢?你覺得哪種小樂器最像小貓、小狗、小青蛙的聲音。哦,我們來問一問這些小動物是不是像我們說的一樣,(出示樂器圖譜)哦,真的是這樣啊。
2、師:那我們用小樂器來唱唱他們的聲音好嗎?那誰來做小青蛙、小狗和小貓呢?我請數(shù)字寶寶來幫幫忙,誰知道數(shù)字寶寶這樣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幼兒操作)
3、這次我們數(shù)字寶寶又換位置了,我們馬上把自己的樂器寶寶變出來好嗎?(幼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