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2-09-23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 中班音樂最新教案 中班音樂熱門教案

教案可以讓小朋友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成為一名合格的中班老師,我們要提前做足教案課件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這樣課堂的各種可能情況都盡在掌握,又能讓小朋友們都參與進來。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中班音樂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傾聽音樂,感知生動、有趣的音樂形象。

2、在邊聽、邊說、邊表演中體驗聽音樂、表現音樂形象的快樂,樂意進行歌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大蘿卜四個,小動物和人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操作道具引發(fā)興趣:

有一位老公公種的蘿卜豐收了,蘿卜長的特別大(出示道具大蘿卜),他一個人能拔動嗎?(拔不動)那怎么辦呢?請聽歌曲“拔蘿卜”

二、安靜的傾聽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動、活潑。

歌曲中請誰幫忙拔蘿卜?(老師和幼兒一起按角色出場順序叫每個角色的名字)

三、教師用生動、跳躍的聲音清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故事的內容和角色。幼兒可以跟著拍拍手,拍拍腳,做做想做的動作和事情。

四、表演游戲:

1、分段練習表演:老師帶幼兒扮演每一個角色,按著表演的順序,學演每個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

① 學演老公公的動作、語言(語速慢、語調低)。

② 學演老婆婆的動作、語言、表情。(走路的動作、語速慢、語調低)

③ 學演小弟弟的動作、語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語調高)

④ 學演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的動作、語言、表情。(動作、叫聲)

2、全班幼兒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個角色的頭飾。(這些道具是老師為小朋友準備的,分四大組請小朋友表演。)

幼兒分組表演,老師輔導。

演后講評:表揚表演認真、動作形象、聲音響亮的幼兒。

五、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蘿卜的營養(yǎng)可大了,吃了蘿卜,身體好。老師念兒歌:

蘿卜好,蘿卜好,

又脆又嫩味道好,

紅燒蘿卜香又香,

小朋友吃了營養(yǎng)好。

我們一起把大蘿卜送到廚房間,燒萊給大家吃好嗎?(幼兒一起做抬蘿卜的動作下場)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小風箏》這首樂曲歡快、活潑,分A、B兩段,A段節(jié)奏歡快,表現小風箏各種不同的造型;B段優(yōu)美舒緩,表現老爺爺放風箏的情景。本活動緊密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踐,結合日常生活中放風箏的經歷,引導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體會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導幼兒回憶以往經驗,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出示四只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白屛覀円黄饋砜纯蠢蠣敔敹甲隽四男╋L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感受樂曲歡樂的音樂情緒。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并發(fā)現教師變造型的規(guī)律。老師的風箏是怎樣變出來的的?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jié)奏變風箏造型。

小結:風箏的造型各異,但是都有它的變換規(guī)律,大家仔細觀察哦!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1)繼續(xù)講述情境。提問:你們猜后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么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著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回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jié)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tài)。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游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體驗放風箏的愉悅心情。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游戲 1-2 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按節(jié)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并請其示范。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4)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游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yōu)美、是否有節(jié)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今天老爺爺扎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風箏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三】

1.活動目標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的音樂節(jié)奏感;

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熟悉2/4節(jié)奏。

2.重點與難點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我”去尋找好朋友共同游戲時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門的歡愉心情。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歌曲的氣氛是重點,這首歌曲的難點是熟悉2/4節(jié)奏,感受不同的2/4節(jié)奏,表現節(jié)奏。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及材料準備

(1)錄音磁帶“找朋友”。

(2)若干圓舞板、鈴鼓、串鈴、小鈴等樂器。

(3)每人一張椅子。

4.設計思路

對中班上期幼兒來說感受樂曲的氣氛并表現樂曲并不容易,因此讓幼兒在生活中體會和好朋友共同游戲時的開心相當重要。另外2/4節(jié)奏的培養(yǎng)只有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反復感受,幼兒節(jié)奏感才能提高。

5.活動流程

(1)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欣賞樂曲

“找朋友”游戲,教師請幼兒互相找朋友,每一對朋友中有一名幼兒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兒念著兒歌“今天天氣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來把門兒敲。篤篤篤”邊念邊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兒調皮地模仿敲門聲也念“篤篤篤”敲擊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聲“嗨”相互燦爛一笑。

說明

“找朋友”游戲一來解決幼兒熟悉歌詞,二來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戲時開心、友好的情緒情感。此游戲可在角落里延續(xù)一段時間,讓每個幼兒都來玩過。

反復欣賞“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節(jié)奏。

“拍拍手”游戲,教師和幼兒做模仿游戲,教師可拍擊各種2/4節(jié)奏型,讓幼兒模仿,更要鼓勵幼兒自己拍擊不同的節(jié)奏型。為提高興趣,也可借助樂器。

說明

模仿幼拍擊各種節(jié)奏型是基礎,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幼兒能拍擊不同節(jié)奏型,此游戲可在角落里延續(xù)一段時間,讓每個幼兒都來玩過。

注意生活中引導幼兒多感受不同2/4節(jié)奏型,如“開開門”“舉舉手”等等。

(2)集體活動中共同感受樂曲、表現樂曲、創(chuàng)編節(jié)奏。

老師和幼兒共同游戲,由老師上幼兒家去玩,幼兒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師敲著門“篤篤篤”幼兒調皮地也敲門模仿“篤篤篤”最后互相燦爛一笑“嗨”好朋友見著面。

請一半幼兒去做客,一半幼兒等好朋友來玩。

玩法同前。

請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2/4節(jié)奏型,即:用不同節(jié)奏敲門聲表現2/4節(jié)奏,玩法同前。

說明

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中游戲均可反復進行,在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要引導幼兒愉悅歡快地表現歌曲,要引導幼兒感受2/4節(jié)奏,切準2/4節(jié)奏,注意鼓勵每一個幼兒大膽表現。

(4)在角落游戲中進一步體會歌曲,大膽表現創(chuàng)編節(jié)奏。

表演角里讓每一個幼兒能有機會參加活動,進一步表現歌曲,感受節(jié)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個星期左右。

繼續(xù)在角落里引導幼兒表現不同的節(jié)奏型。

可在角落講評中設“小舞臺”讓幼兒充分表現,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節(jié)奏。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四】

一、帶入聲音,使幼兒產生興趣

1、教師播放“大雨和小雨”錄音,引導幼兒自由傾聽。

2、剛才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打雷和小雨的聲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

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評析:在傾聽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初步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聲音怎么樣的呀?(嘩啦嘩啦……)我們用能干的小手來表示一下,誰來做一做?(盡量用夸張的動作來表示)我們再來用能干的小手邊念邊做吧!(出示大雨圖片)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變小了!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小雨錄音。

3、小雨下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呀?(淅瀝淅瀝……)小手也來表示一下吧!我們也來一起來念一念。(出示小雨圖片)

評析:直觀的教具容易引起小班幼兒的注意,用圖片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更好地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三、熟悉歌曲、大膽地表現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強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興興地從天上落下來,聽,它們還在唱著好聽的歌呢!(教師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

2、它們唱的好聽嗎?大雨落下來時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來,我們來唱一唱吧!讓幼兒嘗試唱歌。

3、讓我們再來聽一聽,聽聽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聲音一樣嗎?欣賞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聲和小雨聲的不同。

4大雨唱的時候是響響的,小雨唱的時候是輕輕的?,F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唱兩遍,引導幼兒唱出強弱力度)

5、現在讓我們來學一學大雨和小雨,一邊唱一邊從天上落下來吧!(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大雨和小雨)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

2、大膽創(chuàng)想各種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3、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4、啟發(fā)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演唱。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蝴蝶的演變過程)、紗巾一人一條、彩條襪子一人一只。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形式導入活動,老師講述《毛毛蟲變蝴蝶》:森林里的小動物要舉行選美大賽,毛毛蟲也想去參加,可是蜘蛛卻說他:“你長的太丑啦,怎么能去參加選美大賽呢?”毛毛蟲聽了非常難受,于是它悄然離去。

老師講完故事后做適當提問,讓幼兒體會傷心時的表情,請幾位幼兒說一說什時候會傷心?

二、聽音樂,讓幼兒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及感情。

播放第一段音樂,讓幼兒傾聽

1、提問:音樂好聽嗎?剛才老師講的故事里有誰?他在干什么?

2、播放前一段課件,讓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形特征。

提問:毛毛蟲長什么樣子?怎樣爬?喜歡在那里爬?

3、肢體律動游戲:請幼兒用身體來表演毛毛蟲。

師引導幼兒用手指、胳膊、腿、腳、身體等來學習毛毛蟲慢慢爬,

4、襪子游戲。

1)出示襪子,讓幼兒摸一摸、拉一拉、探索襪子的材質(綿綿的、軟軟的、有彈性)

2)請幼兒把襪子套在胳膊上,像不像毛毛蟲現在請毛毛蟲選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去爬一爬??匆豢疵x在爬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播放第一段音樂)

5、觀看第二段課件,毛毛蟲變蝴蝶。

師:哦毛毛蟲現在不吃也不喝,掛在樹上不動啦!可是奇跡發(fā)生啦,毛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6、播放最后一段音樂讓幼兒傾聽。

提問:小蝴蝶在干什么?

三、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中毛毛蟲變蝴蝶的艱辛過程。

1)師:小朋友剛才用眼睛看了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那我們現在用耳朵聽一聽毛毛蟲是怎樣變蝴蝶(幼兒完整傾聽一次音樂)

2)用肢體律動來體驗毛毛蟲的變化(在完整播放音樂一次)

四、理解音樂

師:剛才我們用耳朵聽,用身體表現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奇妙過程,請問音樂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速度一樣嗎節(jié)奏呢?

第一段(毛毛蟲在慢慢爬,不能參加選美,心里難過,所以音樂是慢慢的,憂傷的。)

第二段(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又可以去參加選美大賽,心情非常高興,所以音樂是歡快的,)

五、紗巾游戲。讓幼兒體驗音樂中速度變化、情感變化。

1、讓每個幼兒取一塊紗巾,摸一摸紗巾的材質,像什么?

2、老師現在給小朋友變魔術,老師先示范給幼兒看:紗巾變毛毛蟲爬又變蝴蝶飛。

3小朋友開始操作,師一旁指導。最后隨音樂爬一爬,跳一跳。

六、結束;小蝴蝶喜歡花兒,它要把花兒戴在頭上去參加選美大賽,那我們去幫蝴蝶去花園里采一朵花兒吧。(師帶小朋友手舞紗巾飛出活動室)

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傾聽、觀看、表演了解了蝴蝶的演變過程,感受音樂的變化。整個活動動靜交替,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展,尤其是在毛毛蟲演變過程中,讓幼兒用身體來表現時,孩子的情緒很高,都積極表現,有幾個孩子趴在地上學習毛毛蟲一伸一縮的爬,非常形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和老師互動起來,只有幾個平時膽小的幼兒不太積極,但是在老師的鼓勵和小朋友的感染下,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也都參與進來啦。整個活動過程比較流暢,只是在讓幼兒取放襪子和紗巾兩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是讓幼兒坐著由老師去發(fā)放,沒有讓幼兒自己去取,有的孩子說:“我想要紅色的,我想要……”看到這個現象時,我后悔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呢?我怕課堂秩序亂了,沒有尊重幼兒的意愿。如果孩子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我想他們的情緒會更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引以為戒,尊重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得到發(fā)展。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幼兒體驗喜、怒、哀、樂的情感。

2、嘗試改編歌詞,并能根據節(jié)奏唱一唱。

3、幼兒體驗探索的興趣,有表演的欲望。

活動準備:各種表情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游戲《身體樂器》:根據不同性質、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進行曲、舞曲)啟發(fā) 幼兒探索把身體當作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發(fā)出種種有節(jié)奏的聲音。做到口、手、腳配合較協(xié)調一致。

2、發(fā)聲練習:《問好》師生接唱,要求銜接緊湊。

二、學習歌曲

1、觀看表情圖并作出相應的表情。

討論當你是這種表情是你會怎么樣?(讓幼兒作出動作)

2、分段欣賞歌曲

(1)第一段欣賞后提問:“剛才小朋友快樂時是怎樣做?”

(拍手)作出相應的表情,引導幼兒拍出|x x|xx x|的節(jié)奏型。(wWw.jab88.cOm 88教案網)

(2)第二段欣賞后提問:“小朋友著急時會怎樣做?”

(跺腳)作出相應的表情,引導幼兒用腳跺出 |x x|xx x|的節(jié)奏型。。

3、完整地欣賞歌曲。引導幼兒演唱歌曲

三、創(chuàng)編歌曲

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情來表現歌曲中的喜、怒、哀、樂等情節(jié)的變化。

生氣時(噘嘴)、難過時(輕哭)、高興時(大笑)

并且將創(chuàng)編的內容唱一唱。

四、表演歌曲

引導幼兒將創(chuàng)編好的歌詞完整唱一唱。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嫩芽長出來

幼兒園中班音樂韻律活動:嫩芽長出來

活動目標:

1、據音樂想象嫩芽初錠和生長新葉的情狀。

2、結合音樂感受和想象。并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

活動重點:用肢體動作表現嫩芽初錠情狀。

活動難點:結合音樂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象征嫩芽的手飾。用嫩綠的皺紙栓在手上。

活動過程:

一、芽怎樣長。

1、春天來了,樹枝上的嫩芽長出來了,你們知道樹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長出來的嗎?它是怎樣長成綠葉的?

2、啟發(fā)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個芽苞苞,用動作表現發(fā)芽的過程。教師以肢體和充滿活力的神情,引導幼兒表現。

二、綠綠的嫩芽長出來。

幼兒聽教師彈奏一遍音樂,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事情。

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音樂,想一想芽苞苞怎樣長成嫩芽,又怎樣長成一片新的綠葉?

聽了音樂,我們好象看見:芽苞苞長出來,一點一點長成了嫩芽。嫩芽抬起頭,太陽照著它,暖陽陽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綠綠的新葉子。

我們再仔細聽一遍音樂,想想嫩芽生長的樣子。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引導幼兒帶手飾,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嫩芽的生長過程。

請一些表現力較強的幼兒商定用哪些動作進行表現,并進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勞動最光榮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感受舞曲歡快的旋律和愉快的情緒,并嘗試通過舞蹈動作來表現。

2、學習踵趾小跑步,創(chuàng)編采果子的上肢動作。

3、能將踵趾小跑步和采果子的上肢動作配合形成合拍的舞蹈動作,并隨音樂完整地舞蹈。

活動準備:

歌曲《采果子舞》

活動過程:

1、 聽著《開汽車》音樂,腳以八分節(jié)奏,小碎步進入活動室,并作出小司機開車狀。

(1)師:“我們開著汽車去果園采果子嘍!”

(2)播放音樂,幼兒完整地感受舞蹈音樂。

師:“聽,果園里傳來了好聽的音樂?!保ǖ谝淮瓮暾麅A聽音樂。)

2、反復感受樂曲的旋律及情緒。

(1)教師再次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完整舞蹈。

師:“這么好聽的音樂我真想跳個舞?!保ń處熾S音樂旋律完整表演舞蹈)

(2)教師演唱歌曲,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情緒、內容。

師:“剛才舞蹈里我在干什么?”(采果子)“對,剛才我跳的舞蹈就叫《采果子舞》。”

3、學習踵趾小跑步

(1)教師隨音樂優(yōu)美地做踵趾小跑步,同時說:腳跟、腳尖跑跑 跑。

師:“我是怎么采果子的?”

(2)教師示范第二遍:“看看老師去摘蘋果時腳上做了什么?”(幼兒答出,老師作出并告訴幼兒:這叫踵趾小跑步。)

(3)兒坐在椅子上,用腳做出“腳跟、腳尖跑跑 跑”的動作,“跑跑 跑“時用右、左腳腳尖輪流點地。

(4)教師帶領幼兒分組練習[1]—[8]小節(jié)隨音樂做踵趾小跑步,一組幼兒聽音樂做踵趾小跑步,一組幼兒拍手,鼓勵幼兒動作合拍,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創(chuàng)編不同方位的采果動作及采完果子的喜悅心情的動作。

(1)教師用自己的身體扮做一棵果樹,用手臂當樹枝說:“我是一棵蘋果樹,結了很多的蘋果,有的長在上邊的、有的長在下邊的,有的長在左邊的,有的長在右邊的。我不停的移動胳膊,表示上、下、左、右的樹枝。請你們想一想、做一做,怎么采果子?”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采果子動作。

(2)教師將幼兒簡單的動作舞蹈化,再將動作帶入音樂的樂句中,與基本步結合跳出來。

(3)全體幼兒隨教師哼唱樂曲,做踵趾小跑步采果子。指導幼兒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注意引導幼兒合理利用空間,不互相碰撞。

4、完整表演舞蹈。

教師邊唱邊帶領幼兒連貫完整表演《采果子舞》2—3遍。

活動延伸:

待幼兒熟悉動作后,可以變成雙圈邀請舞形式。

幼兒園中班音樂歌唱祖國教案【篇八】

一、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2、在說說、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沙發(fā)上亂蹦亂跳。

二、活動準備

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伴隨歌曲旋律進場。

“聽,音樂響了,我們開著小火車出來玩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著歌曲伴奏開著小火車進入場地,邊開小火車,邊和客人老師問好。 “小朋友們,趕快找一個空位置坐下來吧。”“你覺得我們剛才開著小火車進場的音樂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原來這個旋律唱的就是它!”(教師出示小猴子的圖片)

1、師:“你們瞧,這是誰?小猴子來到了床上可能會干什么呢?”教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傾聽?!案枨锩?,出現了幾只小猴子???”(三只?兩只?我們再來仔細聽一遍吧?。煟骸罢垎?,你聽到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每回答出一部分,教師就出示那相應的圖片,隨之哼唱那一句歌詞。再次傾聽,把沒出現的圖片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師:現在,我們把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吧。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邊念邊指著相應的圖片?!罢埬阏艺铱?,這三段歌詞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三)觀看手偶表演,傾聽并嘗試輕聲跟唱。

1、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猴子做的淘氣的事情,我們連起來聽一聽吧。”教師邊唱邊用手指和手心表現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傷的情景。師:“有趣吧?我這有三只小猴子,你們有沒有?那我們一起把小猴子變出來邊唱邊表演吧!”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用手來表現歌曲內容。

2、“小朋友們想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來表演三只小猴?”(用頭和兩只手、兩只腳和一只手。)

3、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當媽媽,你們能把媽媽要說的話唱出來嗎?教師唱前半部分,幼兒填上最后媽媽說的那句話。

4、師幼互換角色。

(四)完整演唱歌曲。

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yī)院圖片。(原來都去了醫(yī)院)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齊唱一遍歌曲。

(五)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1、師:“請小朋友來到中間,找一個舒服的位置,我們一起來想想看,三只頑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樣跳?”教師與幼兒一起做動作。(教師做幾組動作后,請個別幼兒上去示范。)“啊”,現在猴子受傷了,它的表情會是怎么樣的呢?”教師清唱,請孩子們邊唱邊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動作。

2、師:“咦?歌曲里面,媽媽一共生了幾次氣?每次的動作和表情一樣嗎?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氣)?!薄澳乾F在就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要把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好么?”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現,期間,教師用語言提示“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

3、教師扮演小猴子,幼兒扮演媽媽,進行邊唱邊表演。

4、教師扮演媽媽,幼兒表現猴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六)安全教育。

“你們覺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嗎?”

教師總結:三只頑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結果都受傷住院了??磥恚诖采?、沙發(fā)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們一起對小猴子說:“小猴子,以后不要再那么高的地方亂跳啦!”沒錯,我們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唱歌的小雨滴


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雨,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雨聲。

2.能對雨聲進行聯(lián)想并嘗試用動作去表現自己對雨聲的感受。

3.體驗音樂聯(lián)想和用身體動作表現自然現象的快樂。

教學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了解雨的自然現象,有意識地觀察人與物在雨中的表現。

物質材料準備:自制課件(“風中的樂曲”音樂,雨聲、“雨中的樂曲”音樂、雨的動畫。),三塊畫布(畫上簡單的自然景物),幼兒人手一份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音樂表演,引入活動

伴隨“風中的樂曲”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像風中的樹葉“飄進”活動室里,輕輕地落坐在地板上。

(二)感受雨聲。(難點)

1.傾聽雨聲。

老師:樹葉寶寶們,剛才風姑娘告訴我們要下雨了!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雨時的聲音吧。

提問:聽到的雨聲一樣嗎?分別是什么雨?聽到不同的雨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聽到的小雨、大雨和雷雨的感受。

2.傾聽雨聲的音樂。

以《小雨點唱歌》的故事引導幼兒傾聽雨聲的音樂,說說“是什么雨在唱歌”?聽到小雨點的歌聲有什么感受?

引導幼兒從音樂的感覺去傾聽雨聲,學習用溫柔、抒情、活潑、歡快、有力等詞語來表達。

(三)舞蹈表現雨聲(重點)

1.傾聽音樂“雨中的樂曲”,用動作去表現雨聲。

老師:小雨點又要唱歌了,我們是雨中的小精靈,讓我們隨著小雨點的歌聲一起來舞蹈吧!

集體表演,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現。

2.引導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表演。

分組表演,教師參與,模仿幼兒有創(chuàng)造性表現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學唱歌曲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我愛你》教學掛圖、歌曲《我愛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最愛的人是誰啊?為什么愛他?

小結: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們,很關心你們,所以小朋友們很愛他們。

2.那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而你們又很想他,怎么辦呢?

3.我們除了用打電話、畫畫、寫信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現在我們就來學這首《我愛你》的兒歌,把它送給爸爸媽媽。

(二)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請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指導幼兒朗誦兒歌。

(三)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自然地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兒傾聽教師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賞歌曲。

2.學唱歌曲。

(四)邊唱邊用體態(tài)表演

當唱到“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時雙手放在胸前輕拍;唱到“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的時候,雙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1.我們除了可以用“蜜蜂親吻鮮花說:“我愛你”來表示蜜蜂對鮮花的喜愛,還可以換成其他的詞來表示自己對別人的愛,如郭老師愛小朋友們,我就可以編成這么一句好聽的新歌詞“老師親吻小朋友說我愛你”。

2.現在誰來用xx對著xx說:“我愛你”這樣的句式來創(chuàng)編一句好聽的兒歌。

3.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分享)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也許以下內容“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分享)”合你胃口!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音樂教案:探索音樂的奇妙世界

一、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2.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3.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4. 提高幼兒對音樂節(jié)奏感的掌握能力。

二、教學準備

1. 音樂教材和專輯

2. 樂器和聲音源

3. 教學輔助工具,如音樂繪本、玩具樂器等

4. 教學環(huán)境布置,如舞臺、音樂角等

三、教學流程

第一節(jié):音樂欣賞(15分鐘)

1. 教師放一段悅耳動聽的音樂,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表達感受。

2. 教師和幼兒一起合唱簡單的兒歌,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感知和節(jié)奏感。

第二節(jié):音樂游戲(20分鐘)

1. 創(chuàng)設音樂角,在角落放置各種樂器和聲音源,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并嘗試演奏。

2. 教師示范敲打樂器的基本技巧,然后讓幼兒模仿并表演。

3. 分組進行打擊樂器合奏,讓幼兒感受樂器的協(xié)奏效果。

第三節(jié):音樂創(chuàng)作(25分鐘)

1. 教師播放一段簡短的音樂,讓幼兒用身體、聲音或簡單樂器自由創(chuàng)造配合的動作和節(jié)奏。

2. 分組進行小合唱創(chuàng)作,讓幼兒學會協(xié)作和表達。

3. 讓幼兒用簡單樂器創(chuàng)造節(jié)奏,并進行小合奏。

第四節(jié):音樂啟蒙(15分鐘)

1. 教師用音樂繪本講述一個寓言故事,并在講故事過程中播放相關的音樂。

2. 教師提出與音樂相關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和討論。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音樂教案的設計,幼兒可以在歡樂的音樂世界中感受到樂器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音樂游戲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協(xié)調能力、音樂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需求和興趣,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延伸。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會唱歌的杯子


活動目標1、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跟老師一起聽音樂打節(jié)奏,并感受活動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杯子、筷子、咚咚鏘的音樂。

活動過程一、聽一聽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 唐 老師請你們認識一個朋友,看看是誰呀?

2、說一說:說說它叫什么名字?平時我們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說他是會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嗎?

師:小朋友,你們聽杯子唱歌啦!

4、教師用筷子有節(jié)奏地敲打杯子(音樂咚咚鏘里的 節(jié)奏),引起幼兒興趣。

5、好不好聽?你們想不想來試試?

(意圖:出示杯子引起幼兒的興趣。用提問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為下面幼兒為音樂伴奏做鋪墊。)二、敲一敲1、發(fā)餐具,請幼兒自由敲打。

2、好玩嗎?你們想敲出更好聽的聲音嗎?

3、跟著老師一起有節(jié)奏地敲打。

師:真能干,你們敲的真好聽,太棒了?,F在請你們保管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師一起來聽一首音樂《咚咚鏘》

三、試一試1、聽音樂師:這首音樂真好聽,剛才我們是拍手,現在要是我們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給它來點伴奏讓它更好聽。

2、試一試: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聽音樂敲節(jié)奏。

3、提要求:前奏的時候我們點頭,聽好音樂跟著音樂節(jié)拍敲。

4、請幼兒聽音樂敲節(jié)奏。

(意圖:幼兒喜歡敲敲打打,讓幼兒自己敲打,感受活動的快樂,并增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嘗試著跟著音樂敲打,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四、演一演活動結束1、唱歌伴奏。

師:這首歌啊是我們最喜歡唱的了,而且唱的可好聽了,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看我們,那我們就表演給他們看一下吧,唱的時候要怎么樣?(要用會唱歌的杯子伴奏。)2、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揚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開心的敲餐具)。

(意圖:以表揚的方式,增強幼兒下次學習音樂的興趣。)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唱歌的小雨滴 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雨,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雨聲。 2.能對雨聲進行聯(lián)想并嘗試用動作去表現自己對雨聲的感受。 3.體驗音樂聯(lián)想和用身體動作表現自然現象的快樂。 教學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學唱歌曲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分享)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也許以下內容“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合你胃口!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音樂教案:探索音樂的奇妙世界...
    2023-07-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托班音樂教案:會唱歌的杯子 活動目標1、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跟老師一起聽音樂打節(jié)奏,并感受活動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杯子、筷子、咚咚鏘的音樂。 活動過程一、聽一聽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 唐 老師...
    2020-04-07 閱讀全文
  • 唱歌臉譜兒(大班音樂教案) 活動意圖:通過學習本次音樂教案歌曲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的結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通過畫臉譜引導學生體驗音樂與美術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綜合藝術的審美感。 活動目標: 1...
    2019-12-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雨,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雨聲。 2.能對雨聲進行聯(lián)想并嘗試用動作去表現自己對雨聲的感受。 3.體驗音樂聯(lián)想和用身體動作表現自然現象的快樂。 教學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

2019-12-12 閱讀全文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教案的作用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也許以下內容“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合你胃口!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音樂教案:探索音樂的奇妙世界...

2023-07-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跟老師一起聽音樂打節(jié)奏,并感受活動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杯子、筷子、咚咚鏘的音樂。 活動過程一、聽一聽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 唐 老師...

2020-04-07 閱讀全文

活動意圖:通過學習本次音樂教案歌曲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的結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通過畫臉譜引導學生體驗音樂與美術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綜合藝術的審美感。 活動目標: 1...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