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薦】小馬過河大班教案通用版240字

發(fā)布時間:2022-03-21 寓言故事小馬過河 童話故事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讀后感

小馬過河大班教案(篇一)

《小馬過河》是一篇童話故事,充滿童趣,適合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議自練的形式讀懂課文,理解寓意。因此,我設計了聽讀說演四大塊教學方案。

一、聽—聽課文錄音

老師先播放錄音,學生聽故事,感受童話的趣味性,初步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小馬交上朋友,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二、讀—讀課文內(nèi)容

1、初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

2、精讀課文

通過初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了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重點句。通過對重點句的朗讀分析,課文其他內(nèi)容便也迎刃而解了。

3、分角色朗讀

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小馬、老馬、老牛、松鼠之間的對話,在讀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領會故事的寓意。

三、說—說個人看法

讀,是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而說,則是在學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質(zhì)疑說理。同樣一條河,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這是為什么?如果大象和小白兔也要過河,你應該對它們怎么說?學生展開想象,設計與大象、小白兔的對話,進一步理解課文寓意。

四、演—演故事精髓

學生通過聽讀說三步,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明白課文所蘊涵的寓意,達到了內(nèi)化的目的。然后讓學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頭飾,自由組織,自選角色,進行分角色表演,則是一個由內(nèi)化到詮釋的過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豐滿,達到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

小馬過河大班教案(篇二)

活動設計意圖:

因本班幼兒在平時生活和學習中,遇事不愛動腦筋,學習怕困難,我選擇了《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讓幼兒通過觀看小馬過河的經(jīng)歷,使幼兒懂得河水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相比較而言的,從而知道遇事要動腦筋想一想,有時還要親自試一試的道理。

活動目標:

3、通過活動豐富幼兒字、詞:馱、蹚、深、淺,磨坊、理解為難、難為情。難為情:害羞, 臉面不好看; 情面上過不去。仔細∶當心; 細心。認真:不馬虎, 以嚴肅的態(tài)度或心情對待. 發(fā)展幼兒口頭表達能力。

4、結合幼兒生活實際,教育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情感)

活動重點:

懂得“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這句話的意思。

活動難點:

理解媽媽說的話。 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突破重難點,在導入時先出示圖片,讓幼兒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的不同結果。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1套、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

2、先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小馬與老馬,小馬與老牛,小馬與松鼠體形上的比較三 種小動物的高矮比較,涉及過河問題。

(二) 基本部分: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動物?

(3)故事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4、提問:討論

(1)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了什么?

(2) 小馬是怎么回答的?

(3)小馬馱麥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提問:

1)、老牛是怎么說的? (老牛為什么這樣說?你說小馬會相信老牛的話嗎?)

2)、松鼠是怎么說的?(小松鼠為什么要這樣說?他為什么和老牛說的不一樣?你相信誰說的話,為什么?)

引導幼兒認識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淺不是固定不變的。

(圍繞故事中的情節(jié)與小朋友互動,提出問題,請幼兒互相討論)

4)、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么?

5)、小馬最后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6)、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6、請每個幼兒練習講述故事一遍。

(三)、結束部分:

活動反思:

一、將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

二、將故事中各人物的`語言提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

三、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幼兒進行常規(guī)上的培養(yǎng)

有些孩子雖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講出故事所講的道理,

通過這堂課,我感覺到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

小馬過河大班教案(篇三)

活動設計背景

《小馬過河》是許多人聽著它長大的,這是一個經(jīng)典而又富有教育價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fā)展水平,將這個故事納入了教學計劃。故事講述了小馬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語言生動、簡潔,符合大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動中我采取了利用課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利用生動的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語言的快樂,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大膽的說,有說的欲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兒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3、認識漢字“馬”“牛”“松鼠”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讓幼兒懂得遇事要想辦法,動腦筋。

活動準備

頭飾、圖片、字卡、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見過馬嗎?

幼: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字“?!薄榜R”“松鼠”。

(1)師: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幼:馬、牛、松鼠

(2)教師出示圖片嗎、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應的漢字。

(3)集體認讀“馬”“?!薄八墒蟆?,并用馬、牛組詞。

3、提問:故事中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4、欣賞課件前半部分(開頭—牛伯伯說可以過去)

(1)師:故事中小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

幼:去幫媽媽送麥子,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

(2)師:當小馬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碰到了誰?

幼:牛伯伯

(3)師:小馬對牛伯伯說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嗎?

(4)師: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淺,剛過小腿

(5)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后是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說,過河/沒過河

(6)師:到底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過河了沒有,我們接著往下看。

5、欣賞課件后半部分

(1)師:當小馬準備要過河的時候誰來了?

幼:小松鼠

(2)師:小松鼠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掉進河里淹死了。

(3) 師:小馬聽了小松鼠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媽媽

(4) 師: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那條河到底是深還是淺,你自己去試了嗎?

(5) 師: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最終過河了嗎?

幼:過河了

6、理解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

(1)師: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最終趟過了小河,為什么同樣一條河,牛伯伯說水淺,小松鼠說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師:同樣一條河,牛伯伯高所以說水淺,小松鼠矮所以說水深。

(3)師小結: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變化的。

三、看圖講述故事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觀察的非常認真,請小朋友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好嗎?

2、看圖片講述故事一遍,注意動物之間的對話。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動物頭飾吸引幼兒興趣。

師:老師還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讓我們戴著頭飾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嗎?

2、要求:表演的時候說清楚動物之間的對話。

3、教師與個別幼兒表演一遍。

4、幼兒表演。

5、每組表演完后教師及時給予小結,讓幼兒體驗到高、矮,深、淺。

五、活動小結

1、師:小馬通過自己親身去體驗,最終趟過了小河,把麥子送到了磨坊,通過學習《小馬過河》這個故事,我們學到了什么道理?

2、幼兒自由說。

3、師小結: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還要試一試,這樣才能增長聰明才干。

4、活動結束。

讓我們回教室繼續(xù)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課件讓幼兒對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想,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在活動的后半部分,我設計了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自己親身的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容,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很強烈,把活動推向了**。通過活動的層層深入,幫助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動中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提問促進幼兒積極動腦,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樂趣。通過本次活動是我在幼兒語言教學上有了新的收獲,不僅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教師的及時總結很重要。

《大班故事“小馬過河”教案與反思》摘要: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

小馬過河大班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使幼兒懂得“大小、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改變的。

2.能圍繞某一主題用輪流的方式與他人交流,在集體面前說話時語言比較完整,態(tài)度大方。

3.使幼兒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去試一試。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小馬過河》、圖片。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活動難點:知道大小、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改變的道理。

審美元素:故事通過小馬過河遇到困難以及前后兩次不同的處理方法,讓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興趣。

有一只小馬,他過河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教師講故事,當講到”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嘩”地流著。能不能過去呢?”

提問:你們猜一猜小馬能不能過河呢?(幼兒回答)

二、老師繼續(xù)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討論。

1.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當講到:” 松鼠認真地說:“當然!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呀!”

提問:小馬一開始是怎么想的?老牛是怎么說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說的?為什么老牛說河水很淺,小松鼠卻說河水很深呢?聽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話,小馬會怎么做?它是怎么想的呢?

2.繼續(xù)欣賞故事,講到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子,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提問:小馬是怎么做的呀?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聽了媽媽的話,小馬又會怎樣做呢?

3.繼續(xù)欣賞故事,至故事結束。

提問:小馬有沒有過河?原來 ,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三、完整欣賞故事《小馬過河》。

教師:我們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聽一遍。

提問:1.小馬幫媽媽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想的?

2.老牛伯伯對他說了什么?小松鼠又對他說了什么?(學說對話)

3.小馬是怎么做的?

4.媽媽對他了說了些什么?(練習對話)

5.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6.為什么小松鼠認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認為河水很淺呢?

7.組織幼兒討論:通過這件事,小馬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喜歡小馬嗎?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四、 遷移作品的經(jīng)驗。

你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么做的?(教育幼兒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結束活動。

附故事:

小馬過河

馬棚里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小馬跟著老馬,樣樣事情都要老馬幫著他做。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說:“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幫您做事?!崩像R高興地說:“好啊,那么,你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p>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嘩”地流著。能不能過去呢?小馬為難極了,他想:“要是媽媽在身邊該多好哇!問問媽媽,就知道該怎么辦了?!笨墒?,離家已經(jīng)很遠了,他向四周望望,只見一條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噠噠噠”地跑過去,問到:“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淌過去?!毙●R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一只小松鼠跳到小馬跟前,大叫道:“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小馬奇怪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當然!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呀!”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樣做才好?!鞍?!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走回家去。媽媽見小馬回來了,就問他:“怎么回來啦!” 小馬難為情地說:“河水很深,過……過不去?!眿寢屨f:“那條河不是很淺嗎?怎么過不去呢?”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么說??墒?,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媽媽問:“那么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嗎?”小馬說:“沒……沒想過?!眿寢層H切地說:“松鼠和老牛的話都有他們的道理。老牛那樣高大,他看河水當然很淺;松鼠那樣矮小,一點兒水就能把他淹死,他當然說深?!眿寢尳又f:“你比老牛矮多少,又比松鼠高多少,你仔細想一想就會知道你能不能過河了。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子,不去試試,是不行的?!?/p>

小馬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轉身又往河邊跑去。到了河邊,小馬剛剛要下水,松鼠又大叫起來:“怎么你不要命啦!”“讓我試試吧?!?小馬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淌過去。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通過這件事,小馬懂得了: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去試一試,聰明才干就是這樣來的。

活動反思: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幼兒學的輕松,但往往也會使幼兒感到乏味。本課根據(jù)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幼兒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chǎn)生沖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在課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小馬過河大班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弄懂課后題1。

2、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他人說,要自身動腦筋獨立考慮,從實踐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幾個詞語:為難、連蹦帶跳、去路、沒、趟等。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媽媽說的話。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略知一、二段

1、師講故事的開頭(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問:同學們,故事講到這兒,你覺得小馬怎樣?為什么?

生:我覺得它很懂事,因為它懂得幫媽媽做事。

生:我認為它是個聽話的小朋友。因為它一聽說能幫媽媽做事,就很高興。

二、抓中心句

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小馬第幾次來到河邊才過了河?它是聽了媽媽說的哪句話才下決心過河?用“~~~”畫出來,并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三、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詞

1、(出示投影片),抽學生逐段讀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學生邊聽邊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A、媽媽所說的“他人”在課文中指誰?

B、“他人”都是怎么說的?用“=”畫出來,想一想,它們說的話對嗎?

C、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馬光聽他人說,自身不動腦筋?用“一一”畫出來。

2、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3、推薦討論結果

A、學生答了1、2問后,發(fā)散:這時候,假如你是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你會怎么辦?

生:我會想一想它們誰說的話有道理。

生:我會自身去試一試。

B、學生答第3問,并抓重點詞“立刻”、“連忙”。

四、讀最后一段,體會中心句

1、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是怎么做的?它實踐的結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圖說說為什么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3、你從老馬的話中想到了什么?

生爭論:媽媽的話一定是對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論遇到什么困難,我要多動腦筋想方法。

生:我會親自動手去做一做。

生:我會去做試驗,找到解決方法。

五、總結,延伸中心句

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六、續(xù)編故事

1、師講故事的開頭: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下就是幾天幾夜,河水漲了老高。外婆打電話來找老馬,說自身家被水淹了,老馬聽了十分著急,對小馬說:”小朋友,你先給外婆送點東西吧?!毙●R馱起面飛快地向外婆家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

2、請同學們幫小馬想方法,把這個故事編完整。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馬過河》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讓幼兒知道遇事動腦筋、想辦法,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認識漢字“馬”“?!薄八墒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兒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3、認識漢字“馬”“?!薄八墒蟆?/p>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讓幼兒懂得遇事要想辦法,動腦筋。

活動準備

頭飾、圖片、字卡、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見過馬嗎?

幼: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字“?!薄榜R”“松鼠”。

(1)師: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幼:馬、牛、松鼠

(2)教師出示圖片嗎、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應的漢字。

(3)集體認讀“馬”“?!薄八墒蟆?,并用馬、牛組詞。

3、提問:故事中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4、欣賞課件前半部分(開頭—牛伯伯說可以過去)

(1)師:故事中小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

幼:去幫媽媽送麥子,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

(2)師:當小馬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碰到了誰?

幼:牛伯伯

(3)師:小馬對牛伯伯說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嗎?

(4)師: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淺,剛過小腿

(5)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后是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說,過河/沒過河

(6)師:到底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過河了沒有,我們接著往下看。

5、欣賞課件后半部分

(1)師:當小馬準備要過河的時候誰來了?

幼:小松鼠

(2)師:小松鼠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掉進河里淹死了。

(3)師:小馬聽了小松鼠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媽媽

(4)師: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那條河到底是深還是淺,你自己去試了嗎?

(5)師: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最終過河了嗎?

幼:過河了

6、理解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

(1)師: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最終趟過了小河,為什么同樣一條河,牛伯伯說水淺,小松鼠說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師:同樣一條河,牛伯伯高所以說水淺,小松鼠矮所以說水深。

(3)師小結: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變化的。

三、看圖講述故事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觀察的非常認真,請小朋友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好嗎?

2、看圖片講述故事一遍,注意動物之間的對話。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動物頭飾吸引幼兒興趣。

師:老師還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讓我們戴著頭飾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嗎?

2、要求:表演的時候說清楚動物之間的對話。

3、教師與個別幼兒表演一遍。

4、幼兒表演。

5、每組表演完后教師及時給予小結,讓幼兒體驗到高、矮,深、淺。

五、活動小結

1、師:小馬通過自己親身去體驗,最終趟過了小河,把麥子送到了磨坊,通過學習《小馬過河》這個故事,我們學到了什么道理?

2、幼兒自由說。

3、師小結: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還要試一試,這樣才能增長聰明才干。

4、活動結束。

讓我們回教室繼續(xù)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課件讓幼兒對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想,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在活動的后半部分,我設計了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自己親身的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容,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很強烈,把活動推向了**。通過活動的層層深入,幫助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動中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提問促進幼兒積極動腦,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樂趣。通過本次活動是我在幼兒語言教學上有了新的收獲,不僅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教師的及時總結很重要。

幼兒百科;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矮馬僅高60厘米。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匯:難為情、趟。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豐富有關馬、磨坊的知識經(jīng)驗物質(zhì)準備:老牛、小馬、小松鼠圖片、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動物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依次出示老牛、小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動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運用難點前置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老牛、小松鼠對很水深淺的理解)分析: 他們之中誰最高?誰最矮?小馬呢?

過渡語:今天小馬要幫媽媽馱麥子,過程中會發(fā)生哪些事情呢?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二、 教師完整清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nèi)容分析: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么任務?

(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

2、在送麥子去磨坊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3、老牛是怎樣說的?小松鼠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樣做的?

4、老牛為什么說河水很淺?

5、小松鼠為什么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說得對嗎?(解決難點,理解大與小,深于淺的相對性,無論是老牛還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淺,所以他們兩個說的都對。)這說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馬難為情地說"中斷,"難為情"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難為情)媽媽是怎樣說的?小馬最后過河了嗎?"趟"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趟四、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四、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當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設計意圖:故事是幼兒最熟悉的讀物之一,小馬過河這個故事語言生動簡潔,小馬形象活潑可愛,故事情節(jié)幼兒感興趣并易懂,而且蘊含著豐富的道理,因此選擇設計了這節(jié)課?;顒幽繕?.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匯:磨坊、為難、難為情。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3.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顒又攸c: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顒与y點: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顒訙蕚浣?jīng)驗準備:有過小河的經(jīng)驗。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老牛、小松鼠和小馬圖片以及動物頭飾?;顒舆^程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老牛、小松鼠和小馬同過一條小河,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一)播放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老師提問:1.媽媽讓小馬去做一件什么事?2.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3.老牛告訴小馬什么?怎么說的?4.小松鼠告訴小馬什么?怎么說的?5.小馬是怎么做的?(二)出示故事圖片,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情節(jié)。老師提問:1.老牛說的對嗎?為什么?2.小松鼠說的對嗎?為什么?3.我們來看一看三個小動物在水里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老牛在河里怎么樣,水到它的哪里?小松鼠呢?小馬呢?4.小馬明白了什么?為什么?小結:老牛因為身材比較高大,所以它覺得水很淺,小松鼠因為比較矮小,所以它覺得水很深,所以老牛和小松鼠它們說的話對它們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動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大膽地去試一試,我們應該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三、故事表演師:那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來表演這故事呀?誰愿意來做老馬、小馬、老牛、小松鼠。師:其他小朋友我們來做認真的小觀眾吧!活動延伸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情景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匯:難為情、趟。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豐富有關馬、磨坊的知識

經(jīng)驗物質(zhì)準備:老牛、小馬、小松鼠圖片、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動物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依次出示老牛、小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動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運用難點前置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老牛、小松鼠對很水深淺的理解)分析: 他們之中誰最高?誰最矮?小馬呢?

過渡語:今天小馬要幫媽媽馱麥子,過程中會發(fā)生哪些事情呢?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二、 教師完整清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nèi)容分析: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么任務?

(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

2、在送麥子去磨坊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3、老牛是怎樣說的?小松鼠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樣做的?

4、老牛為什么說河水很淺?

5、小松鼠為什么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說得對嗎?(解決難點,理解大與小,深于淺的相對性,無論是老牛還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淺,所以他們兩個說的都對。)這說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馬難為情地說"中斷,"難為情"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難為情)媽媽是怎樣說的?小馬最后過河了嗎?"趟"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趟

四、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五、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當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馬過河》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讓幼兒知道遇事動腦筋、想辦法,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認識漢字“馬”“?!薄八墒蟆?。 活...
    2020-06-16 閱讀全文
  •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匯:...
    2021-09-18 閱讀全文
  • 小班游戲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其機智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沙包(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平衡木四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音樂伴奏下,老師組織孩子們進入活動場地,進行隊形隊列練習...
    2020-08-24 閱讀全文
  • 小班游戲小馬過河教案 小班游戲小馬過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其機智勇敢的精神,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小馬過河教案...
    2020-10-23 閱讀全文
  • 大班戶外游戲教案《小馬過河》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的平行線。 2.發(fā)展幼兒爬行、繞過障礙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3.激發(fā)幼兒游戲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二...
    2020-06-05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讓幼兒知道遇事動腦筋、想辦法,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發(fā)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認識漢字“馬”“?!薄八墒蟆?。 活...

2020-06-1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匯:...

2021-09-1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其機智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沙包(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平衡木四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音樂伴奏下,老師組織孩子們進入活動場地,進行隊形隊列練習...

2020-08-24 閱讀全文

小班游戲小馬過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其機智勇敢的精神,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小馬過河教案...

2020-10-23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的平行線。 2.發(fā)展幼兒爬行、繞過障礙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3.激發(fā)幼兒游戲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二...

2020-06-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