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盲人聽音行走》
發(fā)布時間:2022-03-17 幼兒園大班盲人摸象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盲人聽音行走》》
大班教案《盲人聽音行走》適用于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借助教師發(fā)出的不同聽覺信號判斷行走的方向,自己嘗試和布袋做朋友,相出許多玩法,發(fā)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提高自我調(diào)節(jié)、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和能力,體驗民間游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盲人聽音行走》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自己嘗試和布袋做朋友,相出許多玩法,發(fā)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
2、借助教師發(fā)出的不同聽覺信號判斷行走的方向。
3、提高自我調(diào)節(jié)、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和能力,體驗民間游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5、鍛煉幼兒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活動準備:
布袋人手一個鈴鼓4個一段長皮筋
活動過程:
1、根據(jù)哨聲向指定方向跑。
場地四周放4張貼好數(shù)字的椅子,聽清教師吹了幾下口哨,就跑向哪張椅子。如果吹4次,就往貼好數(shù)字4的椅子跑。要求:耳朵一定要仔細聽清楚,等老師吹完了再跑。
2、幼兒自由玩布袋。
幼兒自由在場地上玩布袋,教師在場地上巡回觀察和指導。
教師:每個人拿一個布袋,想一想自己怎么樣和布袋子做游戲呢?
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反饋:誰能向大家展示一個自己是怎么和布袋子做游戲的?
幼兒遷移同伴的玩法,再次嘗試和布袋子做游戲。
3、學習盲人走路。
教師: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子套在腳上玩的,而且我們走路的時候都是睜開眼睛的,今天,我們要把布袋子套在頭上,蒙著眼睛走路,你們能不能嘗試一下?
好,現(xiàn)在請你們跟著鈴鼓的聲音,忘聲音的方向走。
4、游戲:盲人聽音行走。
教師:我請4個孩子分別坐在場地的四周,分別是1、2、3、4,老師伸出幾個手指,幾號的小朋友就敲鈴鼓,盲人聽到哪邊有聲音就往哪邊走。[零思考方案網(wǎng) Www.zhE135.coM]
5、游戲:“瞎子摸瘸子”。
一名幼兒把袋子套在頭上做瞎子,其余幼兒一只腳套在袋子里,一只手拎袋子做瘸子,玩“瞎子摸瘸子”游戲。捉住后互換角色。
今天,我們小朋友玩了許多有趣的游戲,體驗了當盲人走路的感覺,我們知道了盲人在走路的時候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以后見到盲人走路要主動幫助他們。
小百科:盲人是指視覺有障礙的人,視障人士主要分為兩類,分為全盲和半盲。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盲人》
中班教案《盲人》適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的盲人,嘗試了解盲人的生活,感知盲人生活中的種種不便,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盲人》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了解盲人的生活,感知盲人生活中的種種不便。
2、愿意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的盲人。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前期和家長一起初步了解過盲人的生活,盲人生活的多媒體;
2、有關盲人用具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出示盲人圖片:這些是什么人?
2、什么樣的人才是盲人?(你怎么知道這是盲人?)
小結(jié):眼睛一直都看不見任何東西的人是盲人。
3、如果我們現(xiàn)在眼睛看不見,想干你自己的事情行嗎?(幼兒閉眼嘗試體驗)
小結(jié):眼睛看不見任何東西,做任何事真不方便!所以我們平時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眼睛。
4、你知道盲人的一些事情嗎?他們是怎么生活的?
小結(jié):盲人真可憐但他們很堅強,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們通過自己的身體觸摸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做自己生活上簡單的事,有些盲人也可以借助一些忙人的用具(盲文、盲道、拐杖)進行學習、外出辦事等等。
二、觀看多媒體(盲人過馬路片段)
1、你看到了什么?
2、討論:平時看到盲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小結(jié):盲人因為看不見,行動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平時應該要多多幫助他們,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三、活動延伸
1、說說身邊還有哪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幼兒百科:盲人是指視覺有障礙的人,視障人士主要分為兩類,分為全盲和半盲。全盲即(即眼球萎縮或鈣化),對光失去反應。二為弱視(低于正常視力60%),盲人的活動會因視覺障礙受到限制。
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教案《盲人摸象》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教案《盲人摸象》》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盲人摸象》適用于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了解班級小伙伴的外形特征,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盲人摸象》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班級小伙伴的外形特征。(重點)
2、能用手指觸摸的方法辨認同伴。(難點)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性。
5、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1、自制高矮胖瘦的圖片
2、眼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
師:
(1)圖片中都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胖瘦)
(2)請幼兒舉例說說身邊高矮胖瘦的小朋友,并進行比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個小朋友的外形特征。)
二、準備活動。
1、游戲之前,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朋友的外形特征及衣服的特點。
2、教師進行角色分配并講解游戲玩法。
教師指導全班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自主推選一名幼兒為盲人,站在圓圈的中心,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轉(zhuǎn)圓圈,等“盲人”說停的時候,所有的幼兒不能動,盲人向前去摸人并說出其名字,若猜不出來,去摸摸別的幼兒。
3、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轉(zhuǎn)圈。(在教師的引導下游戲第一次。)
三、摸人比賽
教師將選出兩名幼兒在中間做盲人,兩人進行比賽看誰猜的最快。
游戲循環(huán)進行。
活動延伸:
平時生活中多觀察周圍朋友的外形特征及服飾的特征,以便游戲順利進行。
小百科:盲人是指視覺有障礙的人。視障人士主要分為兩類,一為失明或稱全失明(即盲人),二為弱視(低于正常視力60%)。
幼兒園《盲人摸象》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盲人摸象
活動目標:
1。知道成語“盲人摸象”;,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2。積極參與觀察、猜測及討論活動,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3。理解成語所表達的寓意(看問題要全面)。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幅大象的部分圖。
2。大象的圖片。
3。神奇的口袋,各種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親身體驗,初步感受成語的寓意。
(1)觀察大象的部分圖,大膽地進行猜測。
(2)出示大象圖片進行比較討論,初步感受成語的寓意。
★指導語:為什么你們剛才從小圖上沒有看出是大象呢?
2。知道成語“盲人摸象”;,欣賞并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成語所表達的寓意。
(1)欣賞成語故事。
★指導語:①故事中四個盲人認為大象是什么樣子的?②他們說得對嗎?為什么?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幼兒交流: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3。游戲:《摸摸是什么》。
資料:
有一天,四個盲人坐在樹下乘涼。有個趕象的人走過來,大聲喊著:“象來了,讓開點!”;其中一個盲人便提議說:“象是什么樣子的呢?咱們來摸一摸好嗎?”;另外三個盲人齊聲說:“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們向趕象的人說了他們的想法。趕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樹上,讓他們摸一摸。
一個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墻?!?第二個盲人摸著象的牙,說道:“象和又圓又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象的腿,就反駁他們說:“你們倆說得都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個盲人摸著象的尾巴,大聲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和粗繩子一模一樣。”;
四個盲人你爭我辯,都認為自己說得對,誰也不服誰。這時,趕象的人對他們說:“你們都沒有說對。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每個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說得對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聽聲音做動作》 幼兒園教案《聽聲音做動作》
小班教案《聽聲音做動作》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傾聽錄音,根據(jù)錄音做出相應的模仿動作,引導幼兒傾聽錄音,分辨出常見動物、車輛發(fā)出的聲音,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聽聲音做動作》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錄音,分辨出常見動物、車輛發(fā)出的聲音。
2.傾聽錄音,根據(jù)錄音做出相應的模仿動作。
3.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樂意觀看表演,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錄有貓、狗、雞、鴨的叫聲和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的喇叭聲的錄音磁帶;有關動物的毛絨玩具,相應車輛的卡片。
精神準備:活動前,引導幼兒學習并模仿小動物及車輛的相應動作。
活動過程:
1.“今天有幾只小動物要來咱們班做客,你們聽一聽,
是哪些小動物來了?”
2.放錄有動物叫聲的錄音,組織幼兒認真傾聽,并說出是哪種動物。
3.引導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4.“你們每天早上是怎么來幼兒園的呀?”
5.讓幼兒說一說,其他幼兒要認真傾聽。
6.放錄有車輛喇叭聲的錄音,組織幼兒認真傾聽,并說出是哪種車輛。
7.引導幼兒模仿車輛喇叭聲及相應的動作。
幼兒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zhì)(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xiàn)象。最初發(fā)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zhì)傳播形成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