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創(chuàng)造力高的22種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2-03-05 幼兒故事的特征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筆記 力的教案幼兒園爸爸媽媽該怎么做,才能激發(fā)自己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呢?
肌肉動起來,創(chuàng)造力Update
2歲前的嬰幼兒處于探索自己肢體的階段。從學坐、爬、站立到會走路,是每個寶寶必經(jīng)的基本過程。而手部的精細動作,我們可以看到1、2月大的嬰兒在媽媽喂奶時,無法自己扶奶瓶,但到了3、4個月大,他就漸漸能自己用手去抓握奶瓶;到了1歲半,寶寶就進步到能自己抓握湯匙吃飯、拿蠟筆涂鴉、按壓會發(fā)出聲音的有聲書,當媽媽要他幫忙拿東西過來時,他也能達成媽媽的期望。
當寶寶到了3、4歲的階段,在小肢體的精細動作會比嬰幼兒時期更加精細,能做更多難度較高的動作,比如畫畫、玩黏土、玩玩具、拿剪刀、作美勞、能自己進食、自行穿脫衣服等;在大肢體的動作上,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走路走得很穩(wěn),還能攀爬、蕩鞦韆、溜滑梯,這些都是因為寶寶隨著生理年齡成長,大小肌肉動作也隨之成熟的緣故。
心智技能發(fā)展好,創(chuàng)造力上升
除了大小肌肉的發(fā)展之外,寶寶的心智認知能力也與創(chuàng)造力緊密相依。寶寶的的心智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對空間與方位的辨識能力、數(shù)字能力……等,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增長。
一般而言,嬰幼兒的心智認知發(fā)展,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學習能力,通常1歲多的孩子只能用單字或疊字溝通,3歲的寶寶,就可以講出一連串有組織且有意義的語句;到了4歲,寶寶則已能表達出內容更充實且完整的話語。如:3歲的孩子在幼稚園放學后,能向爸媽簡單表達他今天在校園里聽到且記得的內容,在數(shù)字能力方面,能從1數(shù)到3;到了4歲的孩子,除了講述今天發(fā)生過的事情之外,還能與父母進行討論,在數(shù)字能力方面,也進步到能從1數(shù)到5,對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間感基本概念,也較3歲時來得好。
生活能自理,創(chuàng)造力加分
在生活中,寶寶在食、衣、住、行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影響日后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要點之一。自寶寶4~6個月大開始,在飲食方面,父母可以開始為他補充副食品,到1歲半,則開始讓寶寶嘗試完全固體的食物,這都能提高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他如如廁、穿衣等,寶寶出生后,從包尿布到1歲多,聽話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逐漸發(fā)展,漸漸減少孩子包尿布的時間,固定每隔幾小時如廁,或要寶寶想上廁所時,要告訴大人等,這都是寶寶學習生活自理的一環(huán);3歲的孩子可能在上廁所時,能自己脫褲子,但卻需要大人幫忙穿好褲子,但到了4歲,他就能自己穿脫自如,在生活行為中,各方面都愈來愈成熟、精準。
同樣地,在幼稚園里的寶寶,3歲時自己吃點心,可能會吃得滿地都是,到了4歲,他拿湯匙的技巧變好了,能夠自行吃得很干凈,并遵守用餐禮儀。
社會化行為,寶寶創(chuàng)造力大跨步
創(chuàng)造力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因此寶寶的社會化行為,也與之相關。嬰兒在4~6個月大時,就能辨識大人的臉部表情,并隨之作出情緒反應,若有人對他表現(xiàn)出很兇悍的臉,寶寶可能就會感到害怕并哭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發(fā)展。n4507.cn
在情緒發(fā)展方面,通常愈小的孩子自我意識愈強。以2歲前的寶寶來說,在此階段仍尚未社會化,慢慢地,當他3歲上幼稚園后,踏入團體生活,雖然開始和別人接觸,但仍比較自我,例如玩玩具時,會自己玩自己的,不想和別人一起玩,也較少和他人有互動、討論;然而到了4歲之后的孩子,他們開始會喜歡和別人互動與分享、討論、輪流、等待,過程中當然也可能伴隨著爭執(zhí),例如:玩具互不相讓、破壞別人完成的成品……等,但在爭執(zhí)中,孩子就會有社會化的情緒發(fā)展,這時,老師與家長或照顧者,就應該扮演引導的角色,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如:讓孩子討論是否能一起玩,或是輪流玩等概念,讓寶寶在同儕中互動關系更加良好,也能促進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22種特征表明孩子創(chuàng)造力高
1.在傾聽、觀察或做事時,精神高度集中,以至聽不見別人的說話或忘了吃飯等。如“哦,我沒聽見你叫我吃飯?!?/p>
2.異常的活躍、難以安靜。例如他會說:“我正在思考問題,我不能坐下。”
3.說話時喜歡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別致。如“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即將變成蝴蝶的毛毛蟲。”
4.有向權威思想挑戰(zhàn)的傾向。如“為什么書上說的都對呢?”
5.有追根究底的傾向。如“媽媽,我查看了所有的參考書,也看了電視的特別節(jié)目,而且問過老師,可我還是不知道上帝在哪里!”
6.觀察事物很仔細。如“嗨,這只蜈蚣只有41條腿?!?/p>
7.渴望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別人。
8.即使在閑暇的時間也不放棄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他會說“休息時,我做了樣東西。”
9.把兩個毫無關系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如“嘿,媽媽,你的新帽子簡直像個飛碟?!?/p>
10.堅持把自己的某種想法付諸實施。
11.對各種事情表現(xiàn)出好奇,并渴望了解它們。如“我就是想知道從這個院子的房頂上看出去是什么樣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頂?!?/p>
12.自發(fā)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如“我以為面粉加顏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結果都發(fā)霉了?!?/p>
13.有做各種試驗的習慣。如“我往洗鳥池里放過清潔劑,可是沒有一只鳥來洗。今天我想試試泡沫洗衣粉。
14.忠實于真理并強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覺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么妖精。”
15.有獨立的行為。如“讓我一個人想一會兒可以嗎?”
16.敢于提出新觀點。如:“我覺得應該允許兒童投票表決?!?/p>
1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還不能出去,我必須等我的試驗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p>
18.善于獲得物體間的新組合。如“就用線和鉛筆做圓規(guī)吧。”
19.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如“雪融化后,白色到哪兒去了呢?”
20.有尋求變通辦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傾向。如“這只舊皮鞋可以做個花盆?!?/p>
21.能自覺地獨創(chuàng)性地學習。如“昨天我去圖書館把所有關于蚊子的書都查過了。”
22.樂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調皮的問題。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寵物,會怎樣呢?”
雖然,家長不能指望以上22個特征會在同一個孩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但只要經(jīng)常細心地注意孩子的表現(xiàn),就能不失時機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隨時閃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22個高智商孩子共有的特征
1.在傾聽、觀察或做事時,精神高度集中,以至聽不見別人的說話或忘了吃飯等。如“哦,我沒聽見你叫我吃飯?!?/p>
2.異常的活躍、難以安靜。例如他會說:“我正在思考問題,我不能坐下?!?/p>
3.說話時喜歡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別致。如“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即將變成蝴蝶的毛毛蟲?!?/p>
4.有向權威思想挑戰(zhàn)的傾向。如“為什么書上說的都對呢?”
5.有追根究底的傾向。如“媽媽,我查看了所有的參考書,也看了電視的特別節(jié)目,而且問過老師,可我還是不知道上帝在哪里!”
6.觀察事物很仔細。如“嗨,這只蜈蚣只有41條腿?!?/p>
7.渴望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別人。
8.即使在閑暇的時間也不放棄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他會說“休息時,我做了樣東西?!?/p>
9.把兩個毫無關系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如“嘿,媽媽,你的新帽子簡直像個飛碟?!?/p>
10.堅持把自己的某種想法付諸實施。
11.對各種事情表現(xiàn)出好奇,并渴望了解它們。如“我就是想知道從這個院子的房頂上看出去是什么樣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頂。”
12.自發(fā)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如“我以為面粉加顏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結果都發(fā)霉了?!?/p>
13.有做各種試驗的習慣。如“我往洗鳥池里放過清潔劑,可是沒有一只鳥來洗。今天我想試試泡沫洗衣粉。
14.忠實于真理并強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覺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么妖精?!?/p>
15.有獨立的行為。如“讓我一個人想一會兒可以嗎?”
16.敢于提出新觀點。如:“我覺得應該允許兒童投票表決。”
1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還不能出去,我必須等我的試驗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p>
18.善于獲得物體間的新組合。如“就用線和鉛筆做圓規(guī)吧?!?/p>
19.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如“雪融化后,白色到哪兒去了呢?”
20.有尋求變通辦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傾向。如“這只舊皮鞋可以做個花盆。”
21.能自覺地獨創(chuàng)性地學習。如“昨天我去圖書館把所有關于蚊子的書都查過了?!?/p>
22.樂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調皮的問題。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寵物,會怎樣呢?”
雖然,家長不能指望以上22個特征會在同一個孩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但只要經(jīng)常細心地注意孩子的表現(xiàn),就能不失時機地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隨時閃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
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的特征
父母想知道孩子有沒有創(chuàng)意,從孩子們的日常行為中就可以看出來。事實上,要了解孩子的創(chuàng)意性,實際的觀察可能比測試更為準確。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創(chuàng)意行為也不同。但是下面所列舉的這些行為的特征,可以為家長判斷自己孩子的創(chuàng)意性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1. 喜歡問問題
"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早上,星星是從哪里消失的?"有些孩子會不停地問諸如此類的問題。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活躍的思維,使得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提出問題來。五歲的賢俊就總是問"雨是從哪里來的?""云是怎么形成的?"這些問題。而且,有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不會僅僅滿足于一個單純的答案,他們會自己探索,直到充分理解為止。有時候他們甚至會把父母和周圍的人問得啞口無言。
2. 對小事或幻想的事情也會問個究竟,有進行邏輯思維的傾向
六歲的恩燦問媽媽:"媽媽,你說說彩虹是軟軟的呢,還是硬硬的很結實呢?"媽媽反問她,你覺得呢?恩燦回答說:"彩虹應該是硬硬的,因為天使要在上面走路。但是天使又有翅膀,所以彩虹也可以是軟軟的。"像這樣,恩燦可以把一件事情分成兩種情況,并分別進行邏輯思考。
3. 比較好動,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如果有了新鮮有趣的想法,就迫不及待地想說出來。他們比普通的孩子問更多的問題,也能比普通的孩子想到更多的方法,所以有時候會被父母和老師認為話多,而且行為怪異。
小學一年級的宗協(xié)常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冒出一些新想法,或者是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逗得身邊的小朋友大笑。所以老師經(jīng)常批評他注意力不集中,破壞課堂秩序,有時候還要受罰。但是他確實是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
4. 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定水平
五歲的圣雅在玩給詞語下定義的游戲中,把"嘮叨"解釋成"兩天之后才會消失的話"。她還會改編歌詞,新歌詞既押韻又有趣。比如《我的故鄉(xiāng)》,就被她改編成"我生活過的故鄉(xiāng),是首爾報社小區(qū),旁邊有報社,旁邊有學校。"(注:這是韓國很有名的一首兒歌,原歌詞是:我生活過的故鄉(xiāng),是鮮花盛開的山村,有桃花,有杏花,還有金達萊。)
5. 有出色的幽默感
比周圍的孩子有更多的幽默感,并且能夠經(jīng)常使用幽默,也是創(chuàng)意性豐富的一種表現(xiàn)。
"如果你被小鬼抓住了,為了不被它吃掉,你會怎么辦?"大部分的孩子會回答:"救命啊,別吃我呀!"但是六歲的在勝卻采取了一種幽默的方法:"哎喲,這不是我的鬼大哥嗎?好久不見了,受小弟一拜!"
又比如在看《驢子與行人》的連環(huán)畫時,他自己編了這樣的故事:驢子掉進了水里,兒子和爸爸都覺得,"哎呀,真舒服呀,這下可痛快了!"但是驢子想的卻是,"要趕快游到陸地上去呀!"
6.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一般的孩子只是對自己身邊的事感興趣,但是有的孩子則不然。即使受到父母的責罵,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了知道一件事物的構成,一定要親自去分析。五歲的民浩自己拆解玩具機器人,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連膠囊里的藥也要倒出來看一看。
7. 不喜歡固定的模式
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討厭模式化的東西,常常自己進行獨創(chuàng)性的活動。有一天,五歲的賢兒在作業(yè)紙的姓名一欄里沒有寫自己的名字,而是畫了一個*(這是她自己理解的"爆發(fā)"一詞的表示)。因為那一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6·25朝鮮戰(zhàn)爭。所以想用"爆發(fā)"的符號代表自己的名字。畫好一幅畫后,在寫名字的時候,她也會根據(jù)自己畫的內容,每次都標記一個不一樣的符號。
8. 能對物品進行多種形式的利用
十歲的在熙把空的塑料可樂瓶剪成細條,并貼上不用的包裝紙,鑲在照片四周當成相框,把用過的花束里的布片做成電話座機下面的墊子,等等。諸如此類的,別的小朋友想不到的小東西,她能做出許多來。
9. 想象力豐富
問六歲的賢圭,能用兩個三角形的卡片拼出多少種圖形?僅僅三分鐘,他就想出了如此多的樣式:
10. 不怕犯錯誤,富于冒險精神
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不怕父母或老師說自己的答案不正確,能夠大膽的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即使結果會失敗也不怕,仍然喜歡做實驗。五歲的熙勝發(fā)現(xiàn)了冰箱門的磁鐵后,把廚房里所有的東西都放在磁鐵上試一試能不能吸得住,結果被剪刀傷了腳。為了查看削鉛筆器的里面是什么樣的,也不知弄壞了多少個削筆器。
11. 對矛盾的事物很敏感
有創(chuàng)意性的孩子對邏輯上不相符的事情很敏感。小學三年級的恩英,看到電視上剛剛演完介紹制作高熱量食物的節(jié)目,馬上就插播減肥食品的廣告。她認為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很認真地批評了這個現(xiàn)象。
12. 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六歲的勝民,平時就比周圍孩子有獨特想法。老師讓畫一幅人們喊"萬歲"的畫。別的孩子都畫的是一個人高舉雙臂,只有勝民畫的人,兩只手臂后還有兩只手臂,這讓老師感到很詫異,問其原因時,他解釋說:"前面的兩只手臂是爸爸的手臂,后面的兩只手臂是孩子的,所以有四只。"
13. 有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的能力
有創(chuàng)意性的孩子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進行思考,有很強的活學活用,舉一反三的能力。小學二年級的民周能用圖畫表示計算機感染病毒的過程。讓五歲的海美用火柴棒搭房子,必要的時候她知道毫不猶豫地把火柴棒折斷。
4種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益智游戲
想發(fā)展孩子的空間智能?
通過空間智能的訓練,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觀察力,讓孩子擁有空間智能優(yōu)勢吧!
一、視覺感受訓練:
玩法:火眼金睛
準備:細繩、小彩球……
步驟:
1.家長用一根細繩拴住一個小彩球,在孩子眼前上下左右晃動,示意孩子頭不動,只有目光追隨著小球的運動軌跡
2.讓孩子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順/逆時針)方向掃視,鼓勵孩子說出看到的物體(如柜子、電視、玩具車、花瓶)
3.按不同方向掃視,比較所看到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
目標:
增強眼球的活動性,開闊孩子的視野。
二、方位感訓練:
玩法:修建公路
步驟:
1.找一塊空地,和孩子“修建公路”。也可以畫在紙上。
2.可以在路上增加比如紅綠燈或斑馬線等,讓任務升級,還能增加寶寶的詞匯量。
3.父母可以讓孩子描述如何去往某一地點,也可以使用“指令”,比如“走斑馬線穿過馬路”、“在第二個紅綠燈右拐”等,使任務多樣化。
目標:
建立方向感。
玩法:分門別類
步驟:
1、張貼由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圖形組合的圖畫。
2、提供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圖形。
3、讓孩子自由組合。
目標:
1、給圖形分類
2、學習用圖形構圖,激發(fā)空間想象力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四、立體感訓練:
玩法:折紙
驟:
1.取一張正方形的紙,兩兩對折再打開,留下“十”字印痕,
2.沿著“十”字印痕折向中心,形成雙層的小正方形,
3.將紙片反過來,再次分別將四角折向中心,
4.將紙片反身,顯示正方形上有四個口袋,可以在每個小口袋寫孩子喜歡的東西,如:東、南、西、北,
目標:
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孩子高智商的六大特征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里都只有一個寶寶,現(xiàn)代生活的生存壓力也讓父母們對寶寶的智商非常在乎,生怕自己的寶寶今后學習困難,人生之路坎坷艱難。各國雜志和書中有一些高智商寶寶小時候的表現(xiàn)供大家參考。
1. 比同齡的孩子起步早
你家寶寶是否比別人更早學會對著人微笑或自己坐起來?當大多數(shù)9個月大的寶寶還只會滿地亂爬的時候,你的寶寶是否已經(jīng)開始扶著家具站起來甚至顫巍巍地想邁動胖嘟嘟的小腿了?他是否比別人更早開始咿呀學語或揀了東西就往嘴里塞?盡管也有一些人小時候“開竅”得較晚,日后卻成了知名的科學家或語言學家。但是不可否認,孩子早期的這些表現(xiàn)預示著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特別、很不尋常,具備某方面的天賦和潛質。
2. 懂事而敏感
天賦特別聰明的孩子通常比較敏感,例如,媽媽現(xiàn)在不高興了,爸爸在發(fā)怒呢等,他都能敏感地感覺到并會想法安慰。一家人一起爬樓梯的時候,如果是媽媽抱著,走著走著,他就會對爸爸說:“爸爸抱寶寶,媽媽累了?!?/p>
3. 幽默感和開心果
爸爸今天戴了副太陽眼鏡扮酷,或媽媽早上起床時匆忙間給寶寶穿了兩只不同的襪子,都會令他笑得手舞足蹈,這跡象表明孩子有很好的幽默感,他會注意到身邊一些不太協(xié)調的東西并感到好玩、好笑。
4. 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
在許多同齡的寶寶還“混沌未開”,沒有任何記憶的表現(xiàn)的時候,你是否驚訝地發(fā)現(xiàn)你的寶貝居然記得他見過的一些人和事物?例如,媽媽今天的穿著和平時的不太一樣或換了新的發(fā)型,平時胡子拉碴的爸爸今天下巴看起來光溜溜的等,都被他捕捉到了并且有或驚訝或歡喜的表現(xiàn)。
5. 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盡管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但大多數(shù)寶寶的注意力是極容易分散的,只要大人一打岔,他們馬上就會把剛才自己堅持想要得到的東西拋在腦后。但是,一個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則不然。當他們想要弄清楚那東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時候,他會傾注全力的。例如,當他看到爸爸媽媽玩電腦的時候,他會堅持要玩,大人只是哄一下讓他象征性地玩玩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抱著鍵盤敲打,還會一個勁地問:“是不是這樣?是不是這樣?”爸爸媽媽想要取回電腦,沒門,寶寶還沒盡興呢!
6. 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你也許會問:一兩歲的孩子也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的,盡管大多數(shù)一歲左右的孩子并不具備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有超常天賦的孩子卻常會有些讓父母大跌眼鏡的驚人表現(xiàn)。
“五部曲”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據(jù)一項“創(chuàng)造力調查”測試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不及幼兒園的小朋友,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思考。
記者觀察
創(chuàng)意思維小學生比不上細路仔
“一個杯子可以有什么用途?”在調查問卷中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小學生的回答中出現(xiàn)的答案比較類似,其中最多被提及,排在前四位的是“喝水、喝茶、倒熱水暖手、透過玻璃杯可以看到東西”。而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給出的答案卻更豐富多彩,比如“扣骰子、打人、摔碎了拼畫、養(yǎng)魚、栽花、當傳聲器、當作禮物、當玩具”等等都有。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幼兒園小朋友在創(chuàng)造力方面反而優(yōu)于小學生。
該培訓中心專家對記者介紹說:“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往往孩子的年齡越小,思維越開闊。上了學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條條框框?!?/p>
家長觀點
是誰偷走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卻可能逐漸減弱了。很多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種現(xiàn)象與社會大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習慣性都有很大的關系。
一切向成績看齊——樊先生的女兒小晴現(xiàn)在讀小學二年級,可已經(jīng)開始為課業(yè)壓得“喘不過氣”。樊先生說:“我們小時候學習也是挺累的,可現(xiàn)在看看女兒,比我們那時候還要辛苦。在這種壓力下,怎么會有‘創(chuàng)造力’呢?太奢侈了。每天孩子能有時間玩都已經(jīng)很滿足了?!狈壬X得,現(xiàn)在學校里最濃厚的氣氛就是“考試”,小升初、中考、高考和可能的考研、出國等等,很多孩子自從上了小學就開始圍繞著應付考試做各種準備,還要爭取在奧數(shù)、英語方面取得好成績,再加上課外補習……創(chuàng)造力恐怕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坝袝r候想想,都不想讓孩子上學了,但畢竟還是要給孩子一個集體環(huán)境?!?/p>
只“學”不“習”眼高手低——趙老師已經(jīng)在教師崗位上退休多年,現(xiàn)在的主要職責就是輔導小外孫。談到“創(chuàng)造能力”,趙老師總結人生經(jīng)驗后覺得“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現(xiàn)在學校里更多的還是在讀書。雖然也有一些實踐,但比重可以再大點?!壁w老師覺得,目前小外孫學校里很多的課程其實是只有“學”,沒有“習”?!叭诵枰ㄟ^不斷的生活實踐,才能真正從中體悟到知識和智慧。‘學’只是‘記憶’,容易讓孩子變成‘書呆子’,創(chuàng)意能力越來越萎縮。”
“聽話式”的家庭教育——談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在外企工作的李小姐很有感觸?!艾F(xiàn)在工作后常常覺得,按部就班地做工作很難有成績,只有做得出色,才能有所發(fā)展。所以我常常跟孩子的爺爺奶奶說,不要老跟孩子說‘你要聽話’。這樣會扼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的。”李小姐覺得,自己就是在“要聽話”的家庭教育氛圍下長大的,因此常常自己給自己設定圍墻,很難突破。“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的性格和思維習慣都可能左右創(chuàng)造力。
向弟弟妹妹學習
把跑了的創(chuàng)造力“抓回來”
只有創(chuàng)造力才能保證孩子在今后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睂<艺J為,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幼教工作中最為關鍵的部分,“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創(chuàng)意缺乏、少變通、思維不開闊、觀察不細致、動手能力不強……的時候,可以試著回頭看看,是不是能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學到些什么。”
天馬行空——入學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過程,孩子可能很快被納入成人的思維體系,學會循規(guī)蹈矩、亦步亦趨。但幼兒園的小朋友思維沒有定形,具有天生的自由易塑的個性,因此他們的想象常常無邊無際。學習去放松自己,仿佛回到童年……運用已經(jīng)增強了的理性思維能力,把無意識的奇思妙想升華為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是真正的成長。
唱歌跳舞——美國的專業(yè)幼兒早期教育顧問艾夫琳·彼得森認為,藝術生活最有助于增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藝術活動中充滿了創(chuàng)造。唱歌、跳舞、繪畫、玩泥巴……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活“有聲有色”,是創(chuàng)造力萌發(fā)的最佳土壤。
做手工、玩玩具——幼兒園小朋友經(jīng)常剪紙、撕紙,其實這是特別有益于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的活動?!凹艏埧梢藻憻捄⒆拥氖盅蹍f(xié)調能力,還給予了孩子無限的創(chuàng)造空間?!贝送猓∨笥褌兊母鞣N玩具和書籍比起來也更容易讓孩子放松、快樂,而“好心情”也是萌發(fā)創(chuàng)造的力量。
專家意見
“五部曲”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可以說,當今世界的時代精神就是創(chuàng)新精神。專家認為,“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是缺乏尖子人才,更缺乏一流大師和學術領軍人物。在競爭激烈的資訊社會里,不創(chuàng)新,就落后,就死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保證孩子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p>
黃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惠健認為,創(chuàng)意缺乏、少變通、思維不開闊、觀察不細致、動手能力不強……都是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現(xiàn)。專家表示: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多方面一起努力,增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從以下“五部曲”下工夫:
1.喚起創(chuàng)造的力量——廣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劉中良認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樹立孩子創(chuàng)造的信心,喚起創(chuàng)造的力量。
2.創(chuàng)設開放寬松的環(huán)境——美國幼兒早教顧問艾夫琳·彼得森指出,創(chuàng)造力并不是一個思考和動手的過程,是一種接近生活的特殊方法?!耙囵B(yǎng)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主要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和你跟孩子一起做的事?!?/p>
3.多參與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意思維可以從鼓勵孩子申請“專利”開始,孩子可以從中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并樹立更多的自信心。專家還提醒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參與學校和社會上的各種活動,盡量挖掘自己的潛力。
4.培養(yǎng)“多解”思維方式——所謂“多解”的思維方式是指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是用一個答案、一種方法實現(xiàn),而是善于變換思維的角度,全方位地、多層次地思考,更靈活、變通地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一種發(fā)散性思維方式。
5.“創(chuàng)意”也要多訓練——專家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孩子利用“找錯法”、“重新組合法”等方式打破常規(guī)。專家認為,剪紙是特別有益于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