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教育隨筆:不要扼殺孩子的天真
發(fā)布時間:2021-05-11 十月份教育筆記 托班教育筆記十月 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十月在幼兒園,我們總會給孩子講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有一天,我正在課上有聲有色的講故事,一會兒模仿公雞的說話,一會兒模仿小貓說話,幼兒聽得津津有味。講完故事后,我理應(yīng)進行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個情節(jié),好多幼兒積極舉手發(fā)言,基本上能回答到點子上,我暗自高興,心想:這節(jié)課的效果達到了。但有點奇怪,平時愛發(fā)言、喜歡插嘴的芳芳,今天怎么一反常態(tài),坐在那兒若有所思,不理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故事中的公雞和小貓是怎么說的?”讓她來回答,她一愣,我又重復(fù)了一遍問題,等待她的回答。芳芳一本正經(jīng)嚴肅地說:“我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公雞會說話,只會喔喔叫,小貓也不會和別人說話,只會喵喵叫?!闭f完這句讓我目瞪口呆地話之后,她又添了句:“這些故事都是人編出來的?!彪S后,反問道:“你們見過會講話的公雞和小貓嗎?”聽她這么有理有據(jù)的話,我知道,對于這樣的孩子,一時沒有充分的理由解釋清楚,沒有最佳的方法說服她。只好,對著全班幼兒的面說:“芳芳說的也對,我們平常見到的許多動物不會說話,只有個別動物通過我們?nèi)说挠柧?,會說一些話,但也不能像我們?nèi)祟惸菢幽苷f會道。”接著我又說道:“這是個童話故事,是可以給予動物像人一樣說話的,如果童話故事里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小朋友就不愛聽了,是不是?”幼兒齊聲回答:“是的?!庇袀€幼兒還大聲地補充著說:“我們看的動畫片的動物都會說話的,”我看到芳芳暫時沒有異議,就繼續(xù)講下去。
幼兒園的孩子,雖然還小,但隨著認識范圍的擴大,經(jīng)驗的積累,知識越來越豐富,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對此,老師的確驚嘆不已,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老師無法應(yīng)對,感到為難,但也不是隨便可以靠“忽悠”和“哄騙”過去,草草了事、敷衍了事或置之不理都不可取。今天,碰到的情況,說明這個孩子異常的想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思維。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她說的也是事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動物雞兒貓兒那個會說話,如果雞兒貓兒會說話,簡直難于想象。站在成人的角度想想,童話故事只有孩子才相信,是孩子在該階段可以接受的并喜歡的。到孩子逐漸長大,會對童話故事的興趣逐漸淡薄,被另一種模式的文學作品所代替所接收。所以,應(yīng)該對孩子的異常想法,其實是正常想法,表示肯定。為什么非要把不可能的事,尋找理由,編造故事,轉(zhuǎn)化和改變孩子的思維和認知,接受成人的一套固有的陳舊的做法和想法。你說,這個孩子缺乏想象力,缺乏童真、童心嗎?似乎又不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這著實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值得大家深思和認真對待的教育問題和教育態(tài)度。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不可取,蒙騙過去更不可取。我們老師需要學習,需要與孩子處在同一水平,從孩子的視野看問題,不至于扼殺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請不要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集體活動時,我拿出一張畫有太陽的圖片問孩子們:“畫上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孩子們回答道,我又問:“看到這個太陽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張?zhí)枅D片時,看了又看也沒想到有什么感覺,覺得就是一太陽。之后我又問我們同班的畢老師,她扔給我一答案“沒感覺”,課前準備教案時一直琢磨這個問題,孩子們能回答出來嗎?事實證明我太小看這群聰明可愛的孩子了。
當我問出:“看到畫上的太陽你有什么感覺時”?孩子們立馬情緒高漲、七嘴八舌的說起來,子航大聲地告訴我:“有種熱熱的感覺”,思羽說:“我覺得這個好像是早上剛剛升起的太陽”軍曉說:“這個太陽沒有光芒”,瀅倩說:“這個太陽沒有嘴巴沒有眼睛也沒有胡子”,佳誠說:“我覺得太陽公公應(yīng)該是黃色的”……還有好多好多不同的答案,令我驚喜非凡。
這不由得令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篇雜志,講一個教授走進高中班級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然后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說:“圓”再沒有其他的答案。走進中學班級,同樣也在黑板上畫有一圓圈然后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同學們回答道:“歐(英文字母)”,走進小學,也在黑板上畫有一圓圈問孩子們這是什么?答案是“零”。當教授走進幼兒園問小朋友們時,得到的答案相當豐富“圓圓的餅干”“媽媽的眼睛”“扣子”“太陽”“月亮”等等等等。
通過這件事我反思,在幼兒幼小的心靈里有著許許多多的奇妙想法,他們的思維就是一超大的想象空間,可以隨時飛出地球,越過時空,有時候時我們成年人所不能及的。因為歲月的磨礪,大人們的激情和想象力早已被沖刷得一干二凈了。
所以作為我們作為教師和家長應(yīng)該鼓勵孩子們盡情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大腦里條條框框來制約孩子們的思維,有想象力才有創(chuàng)造力,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夢想,這樣才能給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夠的空間,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盡興、更自主、更活躍。
教育隨筆:“不要”男孩
孩子們都是喜歡游戲的。進入中班后,根據(jù)班級里幼兒的年齡特點,班級里新設(shè)了“魔法小丑蛋糕”和“玩轉(zhuǎn)蛋糕”這兩個角色區(qū),孩子們十分喜歡玩這兩個區(qū)角,每天到玩區(qū)角的時間時,就會有很多孩子來和我說“老師,我想去買蛋糕”“老師我想去做蛋糕”,等等??吹胶⒆舆@么喜歡玩,我也很開心。
班級里有個叫小語的小男孩,十分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比如在玩體育器械時,他就拿著沙包或者飛盤在旁邊看著,請他回答問題也都不愿意開口,玩區(qū)角的時候也喜歡趴在自己的座位上,每每鼓勵他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都會被一句“不想玩”“不要”給反駁回來,甚至會出現(xiàn)扔掉玩具的情況,慢慢的,我也不再強制他參與到小朋友的活動中了,就讓他在旁邊看著。在兩個蛋糕店開設(shè)之后,區(qū)角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小語會經(jīng)?!坝问帯痹诘案獾曛車诳吹案獾昀锏男∨笥言谕嬗螒?,我也沒有管他,就讓他繼續(xù)觀看。到了收玩具的時候了,蛋糕店里的小朋友們收拾區(qū)角總是要慢一些,小語這下看不下去了,上前幫著一起收拾蛋糕,被我發(fā)現(xiàn)后,他還有些不好意思。這樣的情況在幾天后的區(qū)角游戲中有了進展,小語主動拿起區(qū)角牌,選擇了“魔法小丑蛋糕”,在區(qū)角里充當了收銀員的角色,但是觀察后我發(fā)現(xiàn)他只是站在收銀臺前,按著收銀機,見此,我扮演了一次小顧客,來買一次蛋糕,只見他拿起一個蛋糕用機器掃一下就給了我,我問“這多少錢,我不用付錢嗎?”,他笑了一下說“一塊錢?!蔽医o了他一塊錢,并說“這蛋糕我要帶走,這樣直接拿著好不方便呀”,他看了看沒反應(yīng),我又說“你能幫我拿個袋子裝一下嗎?”他立馬拿來一個袋子裝好蛋糕,并裝進去一個勺子,遞給了我,我立馬表揚了他。旁邊的小朋友看見了,也來買蛋糕,小語玩的很開心。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小語不再抗拒各種集體類的活動了,慢慢的開始很旁邊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
其實,孩子是個有著自己發(fā)展規(guī)律的個體,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機會。
教育隨筆: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教育隨筆: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幼兒正處在身體技能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在發(fā)育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各樣的事件產(chǎn)生恐懼,精神帶來壓力,會加劇他們的內(nèi)心沖突,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記得放學時有這么一幕:孩子不知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親在旁邊哄他,無濟于事。母親顯然用了不少辦法:說好話;給他東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后,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讓拐孩子的把你抱去!"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那位母親二話沒說,扭頭就走,孩子見狀,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別走,不要扔下我------"
我看了這場面,心酸酸地。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待孩子非要來恐嚇他嗎?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賴得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有一種安全感。那位母親的恐嚇話,殊不知給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胡亂嚇唬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評價,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不要扼殺寶寶的責任心
寶寶的責任心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和呵護的,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失誤而影響了寶寶的責任心,哪些因素會扼殺寶寶的責任心呢?一起來看看。
1.破壞性的批評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dǎo)致對人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
他會發(fā)現(xiàn)負責任等于痛苦。
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里,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dǎo)致這些惡果,一切取決于你給孩子的神經(jīng)連結(jié)。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
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chǎn)生痛苦連結(jié)和破壞性的話語: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爹一樣!責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jīng)常用的話。
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致于不可救藥。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當我們過分嚴厲,并且出了錯誤后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
“你必須把車開出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次理必須考90分以上,否則就別再進這個家!”“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媽媽就不活了!”最后,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請不要扼殺小小畫家
今天美工課的任務(wù)就是給三只水草和三個小魚吐的泡泡涂上顏色。怕幼兒們不會,我先在黑板上示范。從油畫棒盒中拿出深綠色舉起手來告訴幼兒水草這個顏色,然后涂上,拿出紅色、藍色、綠色說:“看好,魚泡泡分別圖上這個顏色?!笔痉锻晡揖头窒掠彤嫲?,寶貝們都興奮的涂起來。
可是我發(fā)現(xiàn)一向調(diào)皮好動的小虎卻沒有動手,憂慮的看著畫紙,我頓時心生怒火,走到他跟前但還是和藹的問:”小虎,別的小朋友都快畫完了,你怎么不快畫呀?!啊崩蠋?,那回我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看到的水草不是這個顏色的?!拔彝蝗桓械叫老?,這是一個動腦子的孩子?!蹦鞘鞘裁搭伾?“我好奇地問。不會表達的他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然后用手指著淺綠色?!蹦囚~泡泡呢?“他的表情更痛苦了,”可是我看到的魚泡泡沒有顏色“。我在想,對于小班的他們對于未知的繪畫世界應(yīng)該有自己的想象。
于是,我示意小朋友們先停一停說:”小朋友們,對不起哦,你們可以將水草和魚泡泡畫成你們看到的或者喜歡的顏色?!肮妫瑢氊悅兏d奮了,趕緊換彩筆,嘴里還嘟嘟囔囔說著我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
等到美工課結(jié)束,我看了看,五顏六色的水草,各種顏色的魚泡泡,真的也很漂亮,寶貝們高興極了。
教育隨筆:不要小瞧了孩子
今天冉冉有一個讓大家驚訝甚至佩服的地方。昨天傍晚放學之前,我們布置了一個樹葉添畫的回家作業(yè),還幫每一位幼兒準備好了材料。今天早上交上來后,發(fā)現(xiàn)冉冉居然交了三幅樹葉添畫。一問,原來一副是爸爸做的,一副是媽媽做的,一副是冉冉自己完成的。昨天晚上還下著大雨,他們?nèi)齻€人吃好晚飯一起去摘樹葉,一起去買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回家一起做。創(chuàng)意都是自己想的,冉冉的畫都是自己完成的,并沒有大人幫忙。這是怎樣的教育方式啊!我們都很佩服!是啊,本來樹葉添畫這個作業(yè)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動腦還要動手。有些家長就一手包辦;有些家長就照著我們給的例子依樣畫葫蘆。可是冉冉一家卻別出心裁,交上了令人滿意的作業(yè)!在“樹葉添畫”這個事件上,冉冉父母的教育方法真的很好。知道一個小孩子自己動手確實有點難度??墒侨绻职?、媽媽、寶寶每人一份,一起圍在桌子邊,一起動手做,遇到問題可以一起商量但是自己動手。孩子一個人做會沒勁,都是家長做那孩子能學到什么呢?可是冉冉他們一起做,就有很大的區(qū)別了。不僅完成了作業(yè),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展了幼兒的思維,自身產(chǎn)生自豪感;還增進了父母,孩子之間的感情,這可以一次難得的親子活動?。?/p>
教育隨筆: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非常強,可是我們作為老師往往不能完全放開手,讓孩子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投放了新材料《臉譜裝飾》,給孩子交代了要求之后,我就走開了,但是雖然走開了但是我心里總放心不下,擔心沒有說清楚,心里很是矛盾還要不要給孩子再說一次,糾結(jié)半天之后,于是我還是來到了孩子跟前又給他們說了一遍。我才放心的走開了。過了一會之后我去看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沒有一個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的,他們的方法和想法都是與眾不同的。之后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對孩子的思想干涉過多了,這樣是不是局限了孩子的能力發(fā)展,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是一個很大的扼殺。
于是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樣的材料,我這次只是投放了材料和提示卡,只是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路數(shù)很清楚,她們先看了看提示卡,然后看了看我提供的材料,便很快的動手操作起來,還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方法,整個活動我沒有干涉,孩子們自己玩的有聲有色,作品也是各具特色。
通過這兩次活動的對比,我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還是放不開手,總擔心孩子做不好怎么辦?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探索學的方法,美術(shù)教學就是發(fā)展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知識、培養(yǎng)幼兒積極觀察、大膽表現(xiàn)生活、養(yǎng)成良好習慣等?!队變簣@教育指導(dǎo)綱要》明確提出:在藝術(shù)活動中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所以,我們只要相信孩子能創(chuàng)造世界,那么他們就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給我們欣賞。
教育隨筆:不要忽略孩子的眼神
午飯過后,孩子們各自選擇喜歡的區(qū)域開始了愉快的活動。唯獨玉玉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動,當我看她時,她的小眼睛直直的看著我好像有話要說,因為當時有其他班的老師在我們班觀摩餐后衛(wèi)生,我就順口說了一聲:“怎么了你,到娃娃家去玩吧”,就去忙別的了。后來發(fā)生的事情讓我非常后悔。
12點孩子們準時入廁后由主班老師帶著進寢室午睡。我發(fā)現(xiàn)每隔兩步距離就有一個濕濕的腳印,直覺告訴我肯定有孩子的鞋濕了,排除玩水弄濕鞋子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尿褲子了。經(jīng)過逐一排查,結(jié)果是平時不愛說話的玉玉。我恍然大悟,之前她一直在看我就是想去尿尿,或者是褲子鞋子已經(jīng)濕了不知怎么辦。當時是我太粗心了沒有想到這些。這時候大部分孩子已上床,為了保護玉玉的自尊心,我先讓其他小朋友都閉上眼睛睡覺,勸她脫下濕褲子幫她擦干后進被窩睡覺,隨后打電話讓她媽媽來送鞋和褲子。處理完這些,我陷入了反思和自責中。
是孩子的眼神我沒讀懂,如果當時我明白什么意思或者耐心的去問一下的話,事情就不會這樣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得細心再細心,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神,了解每個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才會做的更好。孩子請原諒我沒有讀懂你,我以后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