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寶寶周歲前:從抬頭到走路的提醒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

寶寶從出生到滿周歲,要成功地學會抬頭、翻身、穩(wěn)坐、爬行、站立和行走,有著多么大的進步。新手爸媽們要多幫助你的寶寶!

1-3個月:俯臥抬頭練習

寶寶出生后幾天就可以俯臥,但1個月內的嬰兒俯臥還不能自己主動抬起頭,只能本能地掙扎,使面部轉向一側,到兩個月時能稍稍抬起頭和前胸部,3個月時頭能抬得很穩(wěn)。

俯臥抬頭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還能增加肺活量。寶寶在空腹清醒狀態(tài)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媽媽的胸腹前,媽媽一邊向后仰,一邊說“寶寶抬頭”等,直至仰臥在床,寶寶在移動過程中就會自然地將頭抬起。還可在移動過程中在寶寶頭的兩側搖動帶響的玩具,訓練其抬頭并轉頭。每天4~5次,每次1分鐘~3分鐘。在起初訓練時,要將您的手放在寶寶頭的兩側加以保護。

媽媽平時每次喂完奶后,還可扶著寶寶頭部靠在自己肩上,輕拍背部幾下,然后用手輕扶其頭部,讓其自然豎直片刻,以鍛煉頭頸部力量。

3-5個月:從仰臥翻到側臥

建議媽媽從寶寶3個月時對寶寶的翻身進行準備與訓練。翻滾訓練可以促進寶寶全身肌肉的運動,對四肢的協(xié)調性也大有好處。寶寶睡著時,可以試著讓他側睡,這對翻身訓練有好處。寶寶醒著開始側躺時,便可以訓練他翻身了,可讓他躺在稍高的地方,這樣要翻過去的地方相對稍低,有利于他的訓練。在寶寶的一側放一個帶有聲響或者顏色鮮艷的玩具,他會很自然伸出手去抓,這時你可將他的一條腿放到另一條腿上,再將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間,輕托其肩膀,輕輕在背后向一側推,一般多練習幾次后,就不必再推他,只要把他的腿放擱好,寶寶就能自己翻過去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寶寶進食后1個小時內進行翻身訓練,否則可能引起寶寶溢奶或嘔吐。

4-7個月:從扶坐到獨坐

正常寶寶出生后4個月,在成人扶持下可短時間維持坐的姿勢;6個月時能抱坐于大人膝蓋之上,如獨立坐著,身體會向前傾,須用手支撐;大約7個月時,才能獨立地坐一會兒。寶寶坐得過早過晚都不好。媽媽可以先與寶寶玩“引拉游戲”。即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面對孩子,一邊和寶寶說:“媽媽幫你坐起來玩好嗎?”一邊慢慢用雙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將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幫助仰臥床上,反復進行3~6次。也可以讓寶寶靠著沙發(fā)背坐或靠在媽媽胸前坐來進行靠坐練習,還可以在地毯上用幾個大墊子圍成一個三角形讓寶寶靠坐在其中。剛開始訓練坐時,寶寶經常會左右搖擺或身子前傾,此時媽媽可教他用雙手在前支撐一下。坐的訓練在開始階段一般每次幾分鐘即可,到寶寶6個月時逐漸可以延長至15~20分鐘。如此訓練一段時間,孩子便可獨坐自如,但也不宜坐得太久。如果發(fā)現寶寶到了6個月尚不會靠坐,8個月不會獨坐,應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

8-10個月:學爬訓練

爬行不僅可促進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還能使動作靈敏、情緒愉快、求知欲高、學習能力較強。開始寶寶也許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轉及向后退,此時媽媽可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擺弄會響的玩具,比如會“汪汪”叫的玩具小狗,吸引他爬過去取,待他快拿到時,再往前放遠點。這時,媽媽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緊貼地面,媽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就會上下肢協(xié)調起來,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xié)調靈活地向前爬行。如果寶寶爬得有興趣了,還可以讓他爬樓梯。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寶寶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對寶寶日后學習言語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10-12個月:從站立到行走【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

10個月的寶寶手腳動作大多已能夠很好協(xié)調,你可以讓他扶著床沿或者沙發(fā),先讓他站起來,你在另一頭用玩具吸引他,或者不停地重復:“寶寶勇敢,媽媽等你走過來?!被蛘咦寣殞毰c你面對面,讓寶寶的雙腳分別站在你的雙腳背上,握住他的雙手,然后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邁步向前進,帶動他左右交替向前邁步。寶寶走路有早晚,在訓練過程中不要太強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別讓他走得時間太長。學習走路的寶寶會經常跌到,這時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鼓勵他“再來一次”。并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讓周歲的寶寶更聰明


嬰兒期的小寶寶渴求與世界的交流,而父母正是孩子與復雜的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重要橋梁,此時,新手爸媽要借助各種方式幫助孩子建造“智慧大廈”的基礎。本文為嬰兒視覺、聽覺、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一點小小建議。

寶寶:感受全新的世界

你知道小寶寶是個大近視眼嗎?當他剛出生時,只能看得見給他喂奶的人臉的輪廓和臉上的3樣東西:眼、口、鼻。但是他眼中的世界還是非常有趣的,視覺的刺激能夠影響小寶寶的大腦發(fā)展。我們提供一些有助于嬰兒視力發(fā)展的游戲供您選擇。

0~2個月時

下面兩個小游戲可以幫助嬰兒學習調節(jié)眼的焦距。

,站在嬰兒面前約1~2米的距離,讓嬰兒望著這個玩具調節(jié)自己的視覺,當他長時間望著這個玩具之后,就會做出反應:他會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色彩鮮明的玩具上,甚至會搖晃身體。然后你慢慢移動它,小寶寶的眼睛會自然地隨著它而移動。

(2)鏡子游戲:嬰兒喜歡看人們的面孔,所以你不妨抱著寶寶站在鏡子面前,讓他看看自己的表情,他一定會給鏡子里的小寶寶所吸引,你可以對寶寶哼唱一些兒歌,寶寶會對著鏡子跟隨音樂作出不同的表情,然后被鏡子里的自己逗得哈哈大笑。

3~4個月時

此階段的嬰兒仍需要父母抱著四處游玩,他們的小手不能牢牢抓住東西,但喜歡用小手觸摸覺得有趣的玩具。

(1)彩虹絲帶游戲:把幾條不同顏色的絲帶(約2米長)綁在一個小棍上,當你搖晃這個棍子時,絲帶也隨之擺動,就像彩虹似的,你的寶寶看到絲帶在空中飄逸舞動,會用小手捉絲帶,幾個月之后,他可能真得能捉住絲帶。

(2)當你抱著小寶寶時,可以做下面一個游戲,你一邊抱著寶寶,一邊唱著他平坦喜歡的兒歌,然后繞著屋子來回地踱步,這些重復的動作和聲音都是嬰兒所喜愛的。

5~6個月時

這個階段的嬰兒可以牢牢的抓緊東西,并開始學習坐立,但仍需要父母的幫助。(1)飛開超人

你可躺在床上,把寶寶抱在胸前,讓他與你面對面,然后雙手高高舉起他,讓他體會在空中一升一降的感覺,一般寶寶在升到最高點的時候,都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2)肥皂泡游戲

嬰兒喜歡用小手捉摸肥皂泡,你可以把肥皂泡吹到不同的方向,讓寶寶去捉,當他捉到肥皂泡時,泡沫隨即破滅,他會很好奇地笑,這種游戲非常受寶寶歡迎。

7~12個月時

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坐穩(wěn)在座位上,懂得爬行,父母可與孩子坐著玩游戲。

(1)讓嬰兒坐在地板上,用一塊小毛巾遮住他的臉,然后再拿開毛巾

,讓你的臉突然在他面前出現,并用一些聲音吸引他的注意。

(2)家中的鍋碗瓢盆筷子等器皿都是嬰兒的樂器,父母也可以自制一些小小的可以發(fā)出聲音的玩具,他喜歡這些“樂器”被拍打或搖晃時發(fā)出的聲音。

(3)嬰兒在地上爬行,在他面前放一些枕頭讓他爬上去,給他制造一些樂趣。

寶寶:傾聽美妙的音符

嬰兒對聲音的偏好

適當的聽覺刺激會促進孩子在情感上與人的溝通及語言方面的發(fā)展,并培養(yǎng)孩子積極地樂于接受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所以,父母從嬰兒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經常反復地給孩子說些簡單上口的童謠,唱好聽悅耳的歌曲,說充滿愛的話語,另一方面也要觀察嬰兒聽到聲音之后的各種反應與身心狀態(tài),這對孩子的聽覺、情緒、動作等的發(fā)展都有極大的好處。反之,過分吵鬧、尖銳、刺激或不愉快的聲音會讓嬰兒受到驚嚇,他們的大腦聽覺系統(tǒng)會排斥這些聲音

寶寶要聰明 從零歲開始


一個孩子生下來顱內出血很厲害,一個多月時父母抱他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找到早期教育專家鮑教授,鮑教授在給孩子治病的同時,告知家長不要灰心,要有信心相信通過早期智力開發(fā)教育,可以修復腦損傷對孩子智力的影響。在鮑教授的指導下,父母對孩子進行早期智力教育。不到1歲孩子就會說話,兩歲就能說完整的句子,三歲會做各種游戲,三歲半就達到了6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孩子不但身體健康,而且智力完全正常,在學校里還是一名優(yōu)秀學生。另一個孩子十歲了,父母領他來見鮑教授,孩子看起來身體健康,但他的一舉一動顯示出他是個智力有障礙的人。從CT片上看到他的顱內有個空洞,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斷,這就是導致孩子智力低下的根源。由于年齡太大,腦部神經發(fā)育定型,恐怕難以修復,甚至說不可能修復。雖然這孩子也是出生時腦部受損傷,但由于父母的疏忽大意,沒有關注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只單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從而延誤了用早期開發(fā)教育來刺激腦神經重組。修復腦損傷越小越好,錯過最佳年齡段,孩子只得終身受苦。對這樣的孩子,誰也沒有回天之術。

鮑秀蘭教授說,腦科學研究最新進展表明,嬰兒出生的頭幾年里腦子發(fā)展最快,兩歲大腦的重量是出生時的3倍,占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就接近成人腦重范圍。在這一關鍵時期,是否對孩子進行運動發(fā)育、語言發(fā)育、交往能力等早期教育,直接影響他們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同時人的大腦具有很大的潛能,尤其在生長發(fā)育早期,大腦的可塑性強,一旦局部的神經細胞損壞后,鄰近的細胞可以代替它的功能,并有效地實行改組。但過了敏感期,缺陷將成為永久性的了。也就是說,人腦組織一旦就緒,就不可能實現整個重組,所以如果發(fā)生了腦損傷,年齡越小代償能力越好。鮑教授親自參與了國家“八五”公關課題——挖掘兒童潛力應從0歲開始。她舉例說,在對窒息兒的研究中,一組進行早期教育,一組進行常規(guī)教育。孩子長到1歲半時,早期教育組智力發(fā)育指數為105分,常規(guī)教育組為90分,而且其中有9。1%智力低下。就是正常新生兒發(fā)育的指數為100分,也不及窒息兒早期教育組。所以鮑教授說,新生兒有很多能力,忽視從孩子一出生的早期教育,這本身就是環(huán)境高危因素,是造成孩子智力輕度落后的常因之一。全國大約有60萬因窒息早產引起智力低下的兒童,只要實行早期智力開發(fā)教育,他們的痛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讓寶寶從“模仿”走向獨立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并發(fā)展了,標志著他和周圍的人有了一種關聯(lián),正是這種關聯(lián)溝通了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把你當成了偶像,絕對信任、愛你沒商量。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當你把寶寶擁在懷里,他同時也緊緊地抱著你,實際上是通過模仿傳遞他對你的愛,就像你愛他一樣。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和寶寶的交流實現了,彼此都獲得情感的滿足。

一、模仿的形式

1歲以內,孩子對語言有著極強的興趣。他會聽你說話,模仿你的語言。所以,你要面對寶寶說話,讓他看到你的口型,這樣,他不僅能盡早學會說話,甚至連你說話的語氣、語速、語調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歲,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臉、梳頭、推車等,有時甚至有些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喜歡玩過家家類的游戲。但是,模仿畢竟有好有壞,家長要懂得控制和規(guī)避風險。一定要把藥品、清潔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險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3歲之內,有些動作絕對不能讓他模仿。比如開火做飯、開微波爐、用打火機、插電源等。

二、模仿的意義

對于兒童來說,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為自己無法確定而不能完成時,兒童就不會模仿,而會苦惱和焦慮?;蚴莾和緵]有發(fā)現,也不能模仿,兩歲左右最明顯。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帶著巨大的喜悅。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重復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就會制止兒童。而這個制止的過程恰恰破壞了兒童敏感期的正常發(fā)展,從而妨礙兒童智能和認知的發(fā)展。智能發(fā)展的阻礙必然會伴隨相應的心理問題的出現,這都是成人后大腦平庸的一個早期的現象。

模仿有利于寶寶理解他人的情感

當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生理學者發(fā)現,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元。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我們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元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會了善解人意。

三、如何引導不同年齡的寶寶模仿

孩子從一歲開始,就會主動地去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語言。父母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習慣,盡可以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不過也不必盡求完美,因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會走路以后,就會經常在戶外走動,所看所聞也會豐富起來。對于好奇的人事,特別是喜歡的人,孩子都會主動去模仿,因為模仿是人類對于“喜歡”最原始的表達。這時,父母就不能用嚴厲的語言來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應該用商量和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以讓孩子學學和模仿汽車和特種車輛的喇叭和報警聲,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它們的跑、走、飛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來,家長可以給予正確引導。根據孩子的好奇來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動、愛模仿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以及靈敏的思維力和表達能力。

四、寶寶凡是喜歡模仿別人怎么辦

3-6歲是幼兒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喜歡模仿,說明幼兒觀察力比較強,喜歡獲得別人的認同,但是如果寶寶事事都模仿,不喜歡自己動腦筋想問題,凡事沒有主見,確實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了。雖然說3周歲的寶寶喜歡模仿,但同時他們又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歡被支配,總是追求獨立自主,喜歡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

如果寶寶喜歡盲目從眾,胡亂模仿,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干預:

1、給寶寶講模仿別人的壞處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幼兒:凡事喜歡模仿別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認為不聰明、不能干,是個“跟屁蟲”,這該多難為情啊。

2、鼓勵寶寶動腦筋想辦法

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講:“寶寶最聰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肯定比他們想的更好!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你會干得更好!”

3、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思維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教給幼兒一些方法,想出一些點子、主意,開啟寶寶思維的閥門,引導寶寶靈活地思考問題,并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寶寶學走路時光腳最好


由爬到走是孩子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做什么?美國《育兒》雜志發(fā)表瑪格麗特·任科的文章,為家長們澄清了幾個常見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對于學步來說,腿部的肌肉力量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行走需要多個肌肉群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腿腳有力當然非常重要,但同時,背部、頸部和手臂的肌肉對行走來說也很關鍵,嬰兒坐、站、行走都要靠它。建議家長把孩子抱起來時,用玩具刺激他向前探、向左右轉,也可以在與嬰兒視線平行的地方放些玩具,鼓勵他抬頭挺胸地去夠。

鍛煉腿部肌肉時,基本不用家長刻意做什么,只管和他們一起玩就可以了。有的家長擔心抱著孩子的胸部,讓他做出“站立”姿勢有可能會導致羅圈腿,但其實完全沒這回事。

誤區(qū)二:一旦孩子開始走路,家長就要在房間做好防護工作。

納什維爾兒童醫(yī)院的兒科醫(yī)師約瑟夫·吉安特指出,防護工作應該在孩子會爬時就開始做了。

一般孩子在6個月大時,便能四處活動了。這時,家長最好俯下身子打量一下房間,清理掉各種小東西和電線,覆蓋住那些尖銳的家具邊角,檢查一下各種家具,特別是書架,要盡量避免孩子利用它們爬上爬下。每個孩子需要的防護是不同的,有些天生愛冒險的孩子,必須有人不停地盯著才行。

誤區(qū)三:孩子都是先會爬后會走的。

其實,也有少數孩子從來不爬。多數孩子在7—10個月期間會爬來爬去,但有些則會跳過這個過程直接就學走路了;甚至有些孩子是先會走路,然后在發(fā)現有的地方實在不遠,懶得走過去時才學著爬。

誤區(qū)四:學習站立是最難的。

實際上,最難的是站起來以后怎么坐下。孩子在努力站起來后,會四下張望,并因為自己的高度嚇得尖叫起來。在夜里,孩子自己扶著床欄站起來后,因為不會怎樣坐回去,也很容易向前撲倒,磕到鼻子。

為此,家長要在白天對孩子做一些訓練,教他如何慢慢地彎腿蹲坐。通常情況下,小孩能學得很快,但如果他一時沒學會,每天總是摔幾跤也不用擔心,因為摔倒就是學步的一部分。

誤區(qū)五:穿鞋對孩子學走路有幫助。

事實是,讓孩子光著腳學走更好。因為鞋子會妨礙腳自如地彎曲,讓孩子更難找到平衡和協(xié)調的感覺,而且這也會妨礙他們學會用腳趾抓地。

當然,在戶外或寒冷日子,孩子是需要穿鞋的,不過要挑些柔軟的,不要有高幫的,因為那種可以支持腳踝的鞋只會延緩孩子學走的進程。

那么,怎樣幫孩子挑雙合適的鞋呢?首先,幫孩子把鞋穿上,不要系帶。然后讓他保持站姿,將身體的重量都壓在雙腳上,握住他的腳踝用手指試一下從腳面到鞋面,以及從最長腳趾到鞋尖之間的距離。通常,這兩處的空隙有一個手指寬就可以了。

誤區(qū)六:如果孩子用腳尖走路,或者走外八字就糟了。

大多數孩子開始學步時姿勢都不準確,這不算什么。不管是外八字還是內八字,一般長到3歲就能自行矯正。除非孩子一直只能用腳尖走路,根本不能把腳掌放平,一定要看醫(yī)生,否則不必擔心。

2歲寶寶的四個意想不到


如果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還可以說你是在“養(yǎng)小寵物”的話,那么,第二年你就要開始真正“養(yǎng)小孩子”了。這之間都有些什么是你意想不到的變化呢?

相信很多新媽媽終于能在頭一年的最后幾個月里,找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樂——因為經過了近一年的“訓練”,每個媽媽照顧小寶貝的經驗(不論是理論上的,還是實踐中的),估計都足夠開個講座還綽綽有余的了,甚至還攢了很多“獨門絕技”。不過當寶寶吹過了1歲的生日蠟燭之后,你的這些哪怕已經是熟能生巧的對待和照料寶寶的方法,可能大多數都不再適用。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實,會幫助你重新“結識”你的寶貝,并督促你與他建立新的“關系”。

意想不到之一:“可怕的兩歲”其實1歲半就開始了!

對于“可怕的兩歲”,或許你早有耳聞也有心理準備。但你家才1歲多的寶貝已頻繁開始的“拒絕”和企圖“自立”卻真的讓你有些措手不及。其實,1歲半的小家伙就已經開始了學習獨立性的初級課程了。

對于這時候的寶貝,“不”和“我的”是他們最喜愛的表達(一些說話早的孩子,甚至能用語言來宣告了)。當然,他們并不是變成了個“小魔頭”,而是正在開始學習如何處理:意識中出現的獨立性-他們自己有限的語言能力-萌生出的新的感受和感情-控制他們每個行動的大人,這幾者之間的關系和互動。而其中主導的方向就是要讓他自己遠離大人的管束和左右。

作為父母,你需要注意:

*用游戲的方式來贏得一些寶貝的合作,使你嚴肅正經的“命令”或“要求”,變得像比賽或者逗趣一樣。當然,你的神情和語言最好也要夸張和生動一些。

*在要外出或者轉變其他活動之前,給你的寶貝多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多一些對下一個行動的描述,不要總讓他覺得太“突然”和“被強制”。

*裝傻和耐心是最容易卻也最難做到的。面對寶貝的拒絕或者哭鬧,不要動怒是父母們要銘記于心的。

意想不到之二:從貪吃的小豬變成了搗蛋的小猴!

寶寶以前一天到晚吃了睡睡了吃,除了媽媽的奶還要吃奶粉還要吃輔食,沒事兒還啃啃磨牙餅干?,F在可好,奶的次數減少了,吃飯吃到一半就沒有了耐心。明顯吃的不像原來那么多了!

不錯,同時你也會逐漸地發(fā)現,寶寶的生長速度也明顯比前一年減慢了許多:通常孩子在頭12個月里會長12斤,18~20厘米,而在第二年里只長6斤,8~10厘米。因此他們的身體也就不再那么急迫并大量地需要食物中的營養(yǎng)了。而且,你也會發(fā)現,寶貝有了更多其他的娛樂方式來替代從前吃吃睡睡的生活,他的注意力和興趣更多地分散在了廣闊而新鮮的世界里,而不再只盯著奶瓶或盤子。運動的能力的增強更有助于他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這一系列變化也會使他“減肥”成功——嬰兒時期的藕節(jié)胳膊和層疊的肚皮都會慢慢舒展開來,寶寶會變得圓潤而結實。

作為父母,你需要注意:

*雖然孩子對食物的興趣有所減弱,但千萬不要在吃飯的事情上給寶貝過多的壓力和不愉快。否則只會適得其反,使孩子對吃飯變得抵觸和抗拒甚至逆反。

*孩子的營養(yǎng)畢竟還是父母最關心的事情,不好好吃飯總是叫人擔心的。美國馬里蘭州的兒科醫(yī)生,醫(yī)學博士StuartB.Taylor建議父母:“不要把你的注意力關注在每天他都吃了什么、是不是營養(yǎng)全面,只要保證一周期間,寶寶的飲食是豐富并且營養(yǎng)均衡的就可以了?!?/p>

意想不到之三:越活越小了?——越來越離不開媽媽!

也許你的寶貝從前并不是一個會掛著眼淚跟媽媽說“byebye”的孩子,但你意想不到的是,在他18個月的時候,他的分離焦慮表現將會達到極至。

馬薩諸塞州Assumption學院的發(fā)展心理學家MariaD.Kalpidou博士認為:這其實是因為有了3個因素的碰撞疊加而造成的。首先,此時的孩子面對分離,已經有了“自己的”感受,他能感覺到與父母分開了的自己;而日益長大的孩子,畢竟他還是小寶寶,他對于最親的父母的依戀其實也是日益增強的;第三,就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能夠記憶起上一次的分離,那種令他感到難過的感覺會提前激起他對分離的恐懼。

作為父母,你需要注意:

*盡管這種分離焦慮會在不久的將來就減退并消失,但還是為了讓寶寶更舒服和愉快,當你請了新保姆或者帶他到一個新地方去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他得到很好的休息、按時喂他吃飯等等。不要使這些事情加劇他對陌生的恐懼。

*當你不得不外出把他留在家里時,盡量使分別簡短并且愉快。很快地和寶貝告別,并且告訴他,你做完事情馬上就回來抱他。寶貝是能夠從你的情緒中得到反射的,因此,感情細膩的媽媽們一定記住不能先把“分離焦慮”表現出來。而且一定不要已經出門了,又回來檢驗一下寶寶有沒有哭。

意想不到之四:這是開始學習閱讀的關鍵時期!

給這么小的孩子讀書,是否就是無異于對牛彈琴,或者只不過是望子成龍的父母一廂情愿的自我安慰呢?當然不是。固然,如果我們說從這個年齡就教孩子讀書,能夠把孩子培養(yǎng)成天才,當然是荒誕的。但1歲的閱讀,卻能夠真正幫助孩子鍛煉符號思維,也就是象征性的思維。比如,孩子在圖畫書上看到一棵樹,他就會想到他在院子里看到的那棵樹——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能夠略微懂得某些文字能夠標記某些東西,某些圖畫代表某些真實的物體了。同時,閱讀時的語言交流也能夠促進正在學話的孩子增加詞匯。

作為家長,你需要注意:

*選擇一些適合1歲這個年齡的并且高質量的低幼童書,是展開閱讀的首要基礎。

*持之以恒是親子共讀的關鍵。每天只要花費幾分鐘,只要讀幾頁,或者只是睡前的小故事,你都是在時時向孩子傳送著這樣的信息:讀書是一種樂趣,并且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

Tips

在這12個月里,你每時每刻都圍在你的寶貝身邊,喂奶、換尿布、做輔食、觀察他的糞便、仔細清洗他的小衣服……但現在,既然寶寶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嬰兒了,你或許還沒有沒想到,其實你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被需要的,你也可以試著找回那300多天以前的你了。

*還記得保齡球動作的要領嗎?或者那家你最愛的服裝店?……約朋友一起去散散心,你開心了,寶寶才會開心。

*寶寶長大了,他不再每時每刻都需要你;老公被“冷落”了不少時間,該適時補償一下他了。

*這種放松與小的溜的適度“離開”,能讓你不至于一頭陷在“育兒”的繁復和焦躁中甚至被累垮,而是更多能享受到孩子帶給你的生活意義和樂趣。

0到1歲寶寶的游戲方案


美國嬰幼兒大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迅速發(fā)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礎。

0~1歲是寶寶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覺醒期,從混沌走向開明,從無知到探索認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適當刺激和激勵,將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幼兒的多元智力,而這時期大腦的發(fā)育也是他們一生中尤顯突飛猛進的一年。

2個月寶寶的游戲撓癢癢

方法:用一些不同質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滿溫水的干凈海綿,輕拂過寶寶的皮膚,看他的反應。

點評:觸覺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寶寶在接觸各種質地物品時,家長也有機會練習辨認寶寶的身體語言,相互間的協(xié)調反應,有助于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目的:觸覺鍛煉、身體認知和社交能力的開發(fā)。

6個月寶寶的游戲挖寶

方法:將寶寶喜愛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邊發(fā)問邊引導寶寶將毯子翻開把它拿出來。

點評:通過“藏貓貓”游戲的強化和延伸,幫助寶寶理解暫時看不到與事物客觀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細動作技能、物體客觀存在和表象記憶。

10個月寶寶的游戲追光

方法:將電筒燈罩包上彩紙,使彩色光束移動照在地板上墻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勵寶寶“抓”。

點評:無論寶寶爬或走著去“抓住光束”,都能促進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增強靈活性。

目的:追逐光線需要專心和身體的協(xié)調,鍛煉平衡能力、手眼協(xié)調和大動作技能。

提高寶寶0-1歲寶寶注意力的8種游戲


提高寶寶0-1歲寶寶注意力的8種游戲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情專注認真,孩子的注意力發(fā)展的好壞不僅僅會受遺傳,疾病等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家庭的環(huán)境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下面就讓一起來看看給1歲前的寶寶提高注意力,可以用那些有趣的辦法吧。

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的因素:

1、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養(yǎng)態(tài)度不一致,使孩子無所適從,難以形成定性。

2、家長對孩子過分嬌寵和縱容,缺少行為規(guī)范,使孩子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缺乏忍耐性和自制力,無法集中精力做完一件事。

3、玩具太多或不斷地更新,使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專心地玩,無法從中獲得創(chuàng)造和體驗的快樂。

4、家里無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專注力。

0-6個月:注意力發(fā)展水平

親子教育這一時期寶寶的注意實際上是一種先天的定向反射,也叫不隨意注意。你給寶寶什么,他就看或玩什么,主動選擇的能力還很弱。不過,新生寶寶也有自 己的偏愛,比如,他們偏愛對比鮮明的圖案,喜歡看人臉的模樣。而且他們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來源的方向,而不是眼睛看到的東西,所以帶響聲的玩具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對3 ~ 6 個月的寶寶來說,看得見的和可操作的物體更能引起他們持久的注意和興趣。

0-3 個月:

對移動的物體感興趣;對媽媽說話的聲音有反應;視覺反應開始變得敏銳。

4 -6 個月:

聽到聲音后會模仿;看到東西后會伸出手來。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游戲

1、玩手絹 適合月齡:2 個月以上。

準備一塊網眼較大的單層紗布或透氣性好的手絹。當寶寶仰面躺著的時候,將紗布或手絹蒙在寶寶的眼睛上,然后你發(fā)出“哇——”的一聲,迅速將紗布拿開,將 臉對著寶寶,讓他看到你微笑的樣子。當寶寶熟悉這種玩法后,可適當延長蒙住臉的時間。這對培養(yǎng)瞬間注意力很有好處,寶寶也會很感興趣。

2、搖撥浪鼓 適合月齡:1 個月以上。

在寶寶醒著且精神狀態(tài)好的情況下,你拿著撥浪鼓等能發(fā)聲的玩具,在寶寶的身體兩側交替著搖晃。這對培養(yǎng)寶寶集中注意力很有幫助。不過要注意掌握搖晃的節(jié) 奏,觀察寶寶是否在聽。如果寶寶表現出了不耐煩的樣子,表明他已經疲勞,或對刺激產生了習慣化,就應立刻停止。而且,玩具的聲音要悅耳。

3、看掛件 適合月齡:出生后2 周以上。

這一時期特別是3 個月前的寶寶主要以仰臥的姿勢為主,所以給寶寶看的東西最好在他的上方??梢栽谒男〈采戏綊煲恍┖诎谆虿噬珤旒?,也可以是能發(fā)出聲響和可以動的掛件,用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4、目光交流 適合月齡:出生后幾天,寶寶清醒的時候就可以進行。

媽媽可以一邊和寶寶說話,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一邊用目光和寶寶進行交流,最好能同時給寶寶唱一首歌。經常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還能增進親子關系。

相關推薦

  • 2到3歲寶寶的睡前故事8篇 寫作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范文在文章寫作中是一個很有用的助手,同類的范文可以讓我們的寫作少走彎路,范文文章對人的寫作有哪些要求呢?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到3歲寶寶的睡前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2022-12-20 閱讀全文
  • 2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5篇 很多時候我們都“淹沒”在文檔處理工作中,我們有必要盡快掌握范文的書寫,范文對我們的寫作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必要因范文而惆悵了!經過收集并整理,編輯為你呈上2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2023-02-05 閱讀全文
  • 0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10篇 本文為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專題“寶寶睡前故事”相關內容。通常我們會被要求寫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文書,網絡上其實有很多優(yōu)秀的范文,范文不是照抄下來,是要學會怎么運用它。你是否正在尋找相關的范文呢?或許你需要"0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這樣的內容,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2023-01-22 閱讀全文
  • 適合2到3歲寶寶聽的睡前故事 撰寫文檔可以算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我們也常常會參閱各類范文,學會正確的使用范文,不僅高效,而且省時省力,也許最近你花了很多時間來找范文吧!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適合2到3歲寶寶聽的睡前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2-12-31 閱讀全文
  • 寶寶學走路的情緒變化 從寶寶邁出第一步開始,他的情緒、行為都會相應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他將不再是一個完全依賴于父母的小生命,他必須在渴望與父母親近以及追求獨立、積極探索之間尋求平衡。 專家指出,一歲左右的孩子對行走這項新技能...
    2021-12-10 閱讀全文

寫作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范文在文章寫作中是一個很有用的助手,同類的范文可以讓我們的寫作少走彎路,范文文章對人的寫作有哪些要求呢?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到3歲寶寶的睡前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2022-12-20 閱讀全文

很多時候我們都“淹沒”在文檔處理工作中,我們有必要盡快掌握范文的書寫,范文對我們的寫作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必要因范文而惆悵了!經過收集并整理,編輯為你呈上2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2023-02-05 閱讀全文

本文為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專題“寶寶睡前故事”相關內容。通常我們會被要求寫一些與工作相關的文書,網絡上其實有很多優(yōu)秀的范文,范文不是照抄下來,是要學會怎么運用它。你是否正在尋找相關的范文呢?或許你需要"0到3歲寶寶睡前故事"這樣的內容,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2023-01-22 閱讀全文

撰寫文檔可以算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我們也常常會參閱各類范文,學會正確的使用范文,不僅高效,而且省時省力,也許最近你花了很多時間來找范文吧!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適合2到3歲寶寶聽的睡前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2-12-31 閱讀全文

從寶寶邁出第一步開始,他的情緒、行為都會相應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他將不再是一個完全依賴于父母的小生命,他必須在渴望與父母親近以及追求獨立、積極探索之間尋求平衡。 專家指出,一歲左右的孩子對行走這項新技能...

2021-12-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