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對幼兒園游戲的認識 幼兒園對教師的管理 幼兒園對游戲的作用講述能力的培養(yǎng)
家長在對幼兒進行講述能力的培養(yǎng)時可以使用回歸自然法。如在周末,全家人可以帶著幼兒去戶外、鄉(xiāng)下親近大自然,這能讓幼兒有美好的生活體驗,可以自由抒發(fā)自己對美的感受。這種回歸自然教育法可以周期實行,也可以不定期的實行,對于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是有促進的作用?!霸谟變旱闹v述過程中家長要興致盎然地傾聽,激發(fā)幼兒極大地講述熱情。”再者,幼兒在講述的過程中,家長要尊重幼兒,不要中途打斷幼兒的講述,當幼兒講完后再稍微作一些評論,并且這些評論是多些鼓勵,少些批評,保護幼兒講述的愿望。對于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流的孩子,家長可以提問一些廣泛性的問題,讓孩子有能說的內(nèi)容,慢慢地幫助孩子積累經(jīng)驗和講述語言的材料;對于性格活潑開朗、善于交流的大班孩子,家長可以鼓勵他們使用各種形容詞、同義詞來表達意思,積累大班孩子的詞匯。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但現(xiàn)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在此,跟家長們一起談談如何在家庭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家長要抓住點滴時間及時引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
1、在家庭中,孩子有時會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精神、自我意識和獨立要求等,我們家長要抓住這些機會,及時給予引導。如:當孩子爭著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或者要幫著洗衣服時,他們可能會將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將鞋帶團成一個死疙瘩,把衣服弄濕了,高興地玩起肥皂泡來。當孩子發(fā)生這些表現(xiàn)時,我們該怎樣對待呢?該不該對孩子的這些表現(xiàn)感到生氣,對孩子進行訓斥甚至打罵他們呢?要知道,我們家長的制止和指責,恰恰是扼殺了孩子的主動學習與探索精神。
2、要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應給予幼兒學習鍛煉的機會,家。每當孩子表現(xiàn)出這種愿望,提出這些要求時,我們家長就要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引導。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我會親切地對他她說一句:“寶寶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時,我會在一邊指導著他怎樣穿得對又快,孩子不僅高興地去做,而且她在快樂之中掌握了正確的穿衣方法。
二、家長要運用靈活的方法激發(fā)幼兒我能、我行的欲望
1、榜樣法:在你家周圍的鄰居中,或許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你可以用這些孩子做榜樣,讓你的孩子像他們那樣,你可這樣對孩子說:“寶貝,XX他能自己洗襪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疊被子,你也長大了,你做的一定會比XX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給爸爸媽媽看看好嗎?”幼兒有了榜樣,他一定會學著做起來。
2、小大人的方法:孩子最愿意聽表揚的話,當孩子做出一件事情后,家長可以用小大人的方法鼓勵孩子做出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如:我看見孩子拿著小笤帚在學著掃地,我就對她說:“你看我寶貝,像個大人,能掃地了,掃得多好,掃完了地也能給媽媽擦桌子是嗎?”孩子就會點點頭,當她掃完了地后就會去擦桌子,做的也非常認真。
3、示范法:幼兒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家長不能光看見孩子能做就行了,還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如:整理床鋪,我先給寶寶示范疊被子方法,一邊示范一邊講,先將被子翻過來展平,然后將兩條長邊向中心疊,最后將兩頭對中心疊,兩邊對折就行了。我疊完后,指導著孩子疊一疊小被子,但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讓他做了,我們要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鼓勵,讓孩子對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三、家庭中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貫性
1、家庭成員的一致性:大家都知道,爺爺奶奶親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親,所以,在家庭里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事情,媽媽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腳的穿,奶奶看見了,怕孩子受涼感冒表示反對,爸爸怕孩子耽誤自己上班時間,就親自動手替孩子穿起衣服來,象這樣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時,必須一致地要求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從小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中要求的一貫性: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yǎng)成的,需要堅持一貫性的要求。我們家長不能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幫助孩子做,這樣,對孩子的培養(yǎng)是沒有效果的,只有堅持一貫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練習的機會,才能掌握技能快,養(yǎng)成習慣快。
另外,家長還要關(guān)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發(fā)展情況,經(jīng)常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發(fā)展,了解幼兒園的要求,配合幼兒園要求一致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在家庭中培養(yǎng)兒童的語言能力
一、為幼兒的言語交往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與條件
兒童是否敢大膽開口講話與家庭環(huán)境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因此,家長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首先,要讓兒童有話敢說。家長的態(tài)度和情感要適宜兒童的發(fā)展,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良好、優(yōu)美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營造一種新型的民主關(guān)系,使兒童有任何的想法都愿意與家長交流。
兒童天生好奇好問,家長切不可因厭煩厭吵讓兒童閉上嘴巴,而應就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兒童思考、探索。家長要抽出時間與兒童一起游戲、玩耍,增加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如果總是讓孩子一人獨自玩耍,語言交流又從何談起呢?其次,家長可制作和設計誘發(fā)幼兒說話的材料和游戲,使兒童有話可說。比如游戲“小小錄音機”:兩個人面對面地坐著或站著,一個人扮錄音機,對方在“錄音機”上按一下,然后說一句話,表示錄音,再按一下表示放音,“錄音機”必須模仿重復出來,然后再交換角色。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既能培養(yǎng)聽又能培養(yǎng)說的游戲,其中還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另外,我們要盡可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說話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家長可有意識地帶孩子出入一些社交場合,多讓孩子參與社會交往。如逛商場時讓孩子買東西;看病時讓孩子自己告訴醫(yī)生病情;多與同伴交往,開設“生日party”;孩子想辦的事情由他自己去辦,等等。
二、在文學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積極地聽和說
孩子喜歡讓家長給他講故事,但多數(shù)家長講完故事就算完事。對此,我們不妨改一改。首先,在講完故事后再提問,特別是提一些幼兒感興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問題,效果就會更好。家長所提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提問的范圍能大則大,提問的角度能變則變。比如在講故事“三只小豬”之前,家長可問幼兒,“你從故事的名字中猜猜講的是誰的故事,他們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边@就比問幼兒“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好很多,因為前者更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又如在引導孩子看圖片時,家長通常會問孩子:“圖片上有誰?”如果提問改成:“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這就要更好一些,盡管它們兩者的含義一樣,但后者提問的范圍擴大了,幼兒必須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后才能回答,而且答案不會單一、雷同。其次,我們要大力提倡雙向提問,即家長提問,孩子回答;孩子提問,家長回答。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而且能讓他們變被動為主動。我們都知道提問比回答更難,如果有時講完故事之后,讓孩子提問,爸爸或媽媽回答,家長就更能了解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程度,教育就更有針對性。再者,可在家庭中培養(yǎng)孩子的表演欲望。晚飯后,不妨一家人開一個表演會,輪流講故事或念兒歌。這既能發(fā)展兒童的語言
能力,又能培養(yǎng)兒童的膽量和表現(xiàn)欲。最后應注意重語言培養(yǎng)中的創(chuàng)造性。比如多讓幼兒進行改編、續(xù)編和創(chuàng)編兒歌或故事的某一部分,自由選圖片、排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讓孩子從廢舊圖書中剪下自己喜歡的圖案,貼在白紙上做成小圖書,自編故事,進行講述??傊?,只要你留心,就會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孩子。我們要做到:能讓孩子說的家長不說,該讓孩子專心聽的家長不去干涉;在與孩子發(fā)生意見分歧時,家長不可武斷地強迫孩子服從,而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說服孩子。
三、適時地在家庭中展開辯論
我們可以利用餐前飯后的時間來與孩子進行小的辯論。比如對“天上有些啥?”“獅子和熊誰更厲害?”等一些沒有具體答案的話題進行辯論,這既能發(fā)展兒童的語言能力
育兒知識: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育兒知識: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進入大班后語言發(fā)展顯的尤為重要,良好的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的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受益終身。如何幫助幼兒發(fā)展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我根據(jù)實踐,有如下幾點淺見。
一、提供豐富的書籍,給幼兒充足的閱讀時間和場所
書籍對于幼兒來說是一樣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品,他不僅能帶給幼兒豐富的知識,還能加深幼兒的道德意識,大班幼兒正處于求知欲非常旺盛的時候,他們喜歡讀書,喜歡在書中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世界。因此,我們選擇了一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書籍,畫面形象逼真、新穎有趣、幅面較大,且涉及各個領(lǐng)域,如《十萬個為什么》,《看圖說話》,《兒歌》等等,現(xiàn)在我們每周都有一個閱讀活動,我們就請幼兒自己帶書來,并把它們放進圖書角,讓幼兒閱讀。幼兒在看完自己帶來的書后,還可以交換著看。有一段時間幼兒對迷宮非常感興趣,帶了很多迷宮書,我們將一些書中的迷宮圖取下后塑封,再將塑封好的圖片串成一本自制迷宮書,方便幼兒閱讀。在豐富充足書籍的基礎(chǔ)上,我們在自主性游戲中設立了“書棋苑”,提供幼兒閱讀書籍的場所。幼兒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不斷探究發(fā)現(xiàn),將自己的情感融匯到書籍中,也將書本中的知識轉(zhuǎn)化成了自己的知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
在教學中,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精神不集中,對課的內(nèi)容沒有興趣,更有部分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差,總會在課堂中弄出一些小插曲,而影響了其他幼兒的學習,針對幼兒的這些情況,我們在課堂中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幼兒的興趣,把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轉(zhuǎn)化到學習去。
1、變教師主動講述為幼兒閱讀講述
大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自己一定的思維模式和觀點,已不像中小班的幼兒以純聽老師講述故事為主,他們希望自己去講述故事,去告訴其他人我覺得這個故事是怎樣的。所以在課堂中我們把書籍分發(fā)給幼兒,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去根據(jù)畫面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猜測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以及最后的結(jié)果。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淺意識的滲透一些閱讀的方法,比如說《小蝌蚪的春天》在通篇閱讀后,幼兒可以嘗試分塊在閱讀一下,看看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它們要經(jīng)過幾步的變化等。幼兒閱讀完故事以后,教師可以請幼兒們自己來講故事,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講出來,幼兒的興趣非常高,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都有不同的見解,在幼兒的講述中我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堅持要求鼓勵幼兒學說完整話,引導他們“請你用完整的話來表述你看到的故事內(nèi)容好嗎?”幼兒在說完整話的基礎(chǔ)上,不斷得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了。最后教師綜合幼兒的故事,再和幼兒一起看書完整講述,整堂課氣氛也是非常熱烈。
2、多提問,多探索
課堂提問對于提高幼兒語言表述能力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在課堂提問中也出現(xiàn)這樣一種問題,作為一個沒有什么經(jīng)驗的新老師,在課堂教學里我經(jīng)常會問幼兒:“對不對啊,是不是啊”諸如此類的問題,幼兒一開始還挺有興趣,到最后顯然已經(jīng)倦怠了,懶洋洋的回答一聲是或不是,課堂氣氛也因此調(diào)動不起來。后來老教師們告訴我,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多放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啟發(fā)幼兒去思考,去解答,去想象,后來在《動物職業(yè)介紹所》這一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大猩猩所長是根據(jù)什么來幫動物們介紹工作的?”“你準備幫其他小動物介紹什么樣的工作?”等,果然幼兒的積極性提高了,都爭著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整堂課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倡“雙向性”的提問,在一些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中,經(jīng)常會有幼兒向我提問,比如說詩歌《長大了做什么》,里面提到了軟件,幼兒問我“什么是軟件啊?”“軟件有什么用?”對于幼兒突如其來的提問,我有些噎然,總覺得課堂里面多是教師向幼兒提問,從沒想過幼兒也會提問,指導老師告訴我要多問問孩子:“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嗎?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嗎?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可以引發(fā)幼兒的討論。
3、利用仿編故事、仿編詩歌等來提高幼兒的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言課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好聽的兒歌使幼兒產(chǎn)生興趣,我抓住這一學習的契機,幫助幼兒進行仿編,比如說詩歌《春天的秘密》,學習完詩歌后,我引導幼兒“小朋友想想春天來了,大自然中還有哪些變化”,有些幼兒編到“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迎春花咧開小嘴,笑著說:‘春天在這兒,春天在這兒’。”,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開展故事表演
幼兒都喜愛模仿,碰上有趣的故事總想表演出來,如《想飛的小猴》,講完了小猴幾次試飛的經(jīng)歷,幼兒都想把它表演出來,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了表演,幼兒非常的積極和快樂。想要表演必須引導幼兒深入的理解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角色的形象特征、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情緒變化等。于是我們引導幼兒又一次仔細的閱讀故事,想一想要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小猴試飛的樣子,小猴心里在想什么等問題。要求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去表現(xiàn)小猴每一次“飛”時的樣子,引導他們思考:此時小猴心里在想什么?表演結(jié)束后又請小朋友說說“誰,哪里表演的好”孩子們不懂得高深的理論,但他們憑著自己的直覺,敏銳地感受到了故事表演關(guān)鍵的成功所在。在不斷地欣賞、比較之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熏陶,萌發(fā)了難能可貴的表演意識。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提高幼兒閱讀和表達能力
在班級里有一些幼兒表達能力不強,生性羞怯,不能在大家面前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得無拘無束、輕松愉快,在游戲中幼兒很容易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游戲?qū)τ谔岣哂變旱乃季S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極大的益處。
1、制作自己的小書
最近,我們開展了一個自制圖書的親子活動。孩子們負責畫畫、剪貼,家長們則是負責寫文字,把孩子們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已文字的形式記錄在圖畫的下面。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每個人都把自己制作的小書帶來了。后來,我們將孩子們的作品收集起來放進了圖書角,沒想到孩子們很感興趣,閱讀的興趣也很高。
2、講故事比賽
幼兒們很想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還有的幼兒也從其他書籍里看到了有趣的故事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我們便開展了講故事比賽的活動。幼兒們紛紛講述著故事,繪聲繪色,有的小朋友還加上了動作。對于有的故事幼兒們還展開了討論,如《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還可發(fā)展幼兒的語言,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還有的幼兒為其他幼兒的故事進行了創(chuàng)編,最后大家一起評出了故事大王,通過講故事比賽,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也知道了更多的故事,學到了更多的道理。
3、小老師
通過幼兒自己當老師,帶領(lǐng)其他小朋友進行閱讀,透過閱讀環(huán)境情境、互動關(guān)系、和閱讀形式,互動關(guān)系、閱讀材料和閱讀形式,孩子們可以體會閱讀的行為和趣味,因而在構(gòu)建中豐富早期閱讀的經(jīng)驗。
游戲的形式還有很多種,游戲使幼兒敢說,想說,會說,促進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四、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說我們早晨的晨間談話,課間談話等,多讓幼兒說說談談,在輕松的談話氣氛中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交流的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淺談家庭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言的主要環(huán)境,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主要的語言模仿對象。作為家長,我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重視自身言語的示范作用,提高與孩子言語交流的質(zhì)量,做到以下幾點:
1、教給孩子規(guī)范的語言。孩子學習語言,最容易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現(xiàn)象。只有通過正確的、足夠的語言訓練,才能較早、較好、較快地掌握口語。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老師上課都用普通話,而且標準的普通話在意思表達上更準確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平時我和孩子用普通話交流的時候,當發(fā)現(xiàn)她說得不夠正確,比如她說:“這里很悶,te不過氣來?!边@是普通話里夾著方言,我就會及時糾正她,說應該是“喘不過氣”來。當孩子在發(fā)音方面存在缺陷時,我會一遍遍糾正她,教會她正確的讀音。如今,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諾諾的普通話越來越標準了,連平翹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有意識的讓她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當然平時交流不可能時時注意,但有時我會提一些問題,比如給他講故事或者看她在畫畫時,我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回答,回答問題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她的思維和語言都得到一定的訓練。當然開始問問題不要太多、太難,要循序漸進,否則她回答不上來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她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會指導她盡量說得具體完整。比如假期結(jié)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師和小朋友的游戲,我當老師,我說,小朋友,你們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諾就舉手回答:在公園里玩。我說:回答老師的問題,說話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我又說:那你能不能說說公園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樣呢?經(jīng)過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這樣說了: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玩,公園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玩得很開心。常用這種方法會讓孩子的語言變得具體完整起來。3、讓孩子接觸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讓孩子模仿,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就給女兒買了一些國學經(jīng)典和詩詞讀本,有空就讀給她聽,讓她受一些熏陶。還買了一些好的繪本,無論畫面還是語言都是優(yōu)美的。當孩子很認真的問我問題時,我也讓自己的語言生動起來。比如她問我:媽媽,樹葉為什么都掉了?我說:秋天到了,樹葉寶寶長大了,她就要離開大樹媽媽,去遠方旅行呢。孩子驚奇地睜大了眼睛,她接著說:樹葉寶寶會對媽媽說:“媽媽,再見,我要去遠方旅行啦!”她能模仿著我的語言講下去了。
4、鼓勵她與別人交往
,消除畏懼感,出去當別人問她話時,我不會替她回答,而讓她自己說,去買東西,讓她去付錢,讓她去跟服務員交流?,F(xiàn)在,諾諾她不畏懼主動與人說話,她和初次見面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交流,講話的機會多了許多,語言能力也在提高。
語言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chǔ),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培養(yǎng)語言能力要循序漸進,也不在一朝一夕。在此過程中,我會多給她鼓勵、稱贊,增加她的自信心,使孩子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培養(yǎng)孩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要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將受益終生。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的水平往往標志著思維的水平。語言發(fā)展如何是鑒別孩子智力高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不要用兒語,讓孩子把話說的完整些
家長最好能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與孩子說話,不要跟孩子講兒語。孩子說兒語家長要立刻糾正,并且要告訴孩子,要把想法說完整。還可以追問,引導孩子學會組織語言,把多種主要信息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別人聽明白。這對孩子逐步養(yǎng)成規(guī)范的語言非常重要。家長平時在說話時也盡量說長句,家庭語言不要過于簡單,刻板,要生動幽默些,為孩子提供樣本。
2、給孩子積累詞語,多打比方
學語言和培養(yǎng)想象力是要同步進行的。用詞盡量豐富多樣,避免語言單調(diào)貧乏。譬如,比“好看”更確切的詞以說“漂亮”,“美麗”等。晚上區(qū)逛街看到城市的燈亮了,用于形容“燈”的詞 “燈火輝煌”“五顏六色”等??吹酱蠛F鹆舜蠛@耍嬖V他“波濤洶涌”,早晨看日出,可以說“太陽公公從大海里跳出來了,把海水照得紅彤彤的”。父母要有意識地重復一些新詞語,并把它放在句子中來說,不斷強化鞏固。讓孩子語言一開始就有個高起點。
3、多給孩子講故事
比如讓孩子看,童話故事,兒歌童謠等,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聽幾十分鐘的故事,聽完了可以問孩子:大象長的什么樣???猴子吃什么???鼓勵孩子復述故事。這樣孩子不但因為會講故事提高了語言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在小伙伴中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和自信。
4、閱讀繪本是掌握語言的關(guān)鍵
要真正掌握語言,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閱讀。閱讀是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最好要從親子共讀開始,對于孩子來說繪本就是最好的閱讀工具。
5、多做語言游戲,玩出語言趣味
做語言游戲。譬如,開展家庭成語接龍比賽,演講比賽等。為了準備成語接龍比賽,為孩子準備好成語詞典,孩子就會主動去看,去學,去記憶了。
6、到大自然中學習語言
多帶他到戶外,大自然中去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語言描述出來?;丶易屗袟l理地描述出來,要求像“真的一樣"。這種口頭作文訓練,能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為將來向書面作文過渡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
總之,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家長要善于針對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shù)臅r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但要遵循一項原則:寓教于樂,用玩學習的心態(tài)來操作。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松自由的狀態(tài)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做到日積月累,潤物無聲的佳境!
培養(yǎng)孩子表達能力的實例分享
語言是生活中人們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每當看到少兒頻道的小主持人們那么的口齒伶俐,做父母的看到也都是羨慕得不行吧,我想家長們肯定也會想出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培養(yǎng)寶寶的表達能力,其實啊我們不必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聰明伶俐,只要平時多注意和寶寶的溝通方式以及培養(yǎng),正確地引導,每個孩子都可以和少兒頻道的小主持人們一樣的能說會道。燕子以自己的經(jīng)驗給姐妹們推薦,和寶寶一起講故事。
和寶寶一起講故事,不但可以提高他的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應該算是一種最簡單卻綜合性非常全面的一種方法吧。
不知道姐妹們是不是也經(jīng)常給寶寶買故事書?丫頭他爸爸經(jīng)常會買一些不同的故事書,而且是帶著丫頭去挑,有精美插圖的那種,也有圖文并茂的連環(huán)畫,當然也少不了生動形象的漫畫。
當一本書買回來后,不要先急著給寶寶講故事,因為你一開始就給寶寶講了故事情節(jié),那寶寶的心思就在記住故事情節(jié)上,很多寶寶聽兩三遍就能復述出故事,這對寶寶的記憶培養(yǎng)是很好,但限制了寶寶的想象力。也因為有故事情節(jié)的限制,寶寶會變得對故事書里的插圖也會不在意起來。會忽略插圖,使得顏色、形象都不重要了,雖然同一幅插圖可以看出很多不同的意思,可是因為你先給寶寶講了故事情節(jié),寶寶能夠得到的只是一個情節(jié),,寶寶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編出屬于她自己的故事。
實例一:就講這兩天的事情吧,丫頭的作業(yè)本。
丫頭:媽媽,這個小企鵝喜歡吃金魚,
燕子:那這個呢?(我指著那個大的企鵝)。
丫頭:這大的企鵝也抓了到了大魚,它好開心。
丫頭:這兩個小魚好笨的,等一下就游到企鵝那里,又被他們兩個吃掉….
由一個作業(yè)本封面引發(fā)的想象。
當一本書買回來后,燕子和老公一般都只是和丫頭一起看故事里的插圖,然后一邊問她插圖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因為寶寶們看的書都是顏色亮麗,人物形象簡單的,既培養(yǎng)了寶寶的觀察能力,也同時在培養(yǎng)寶寶的審美能力。每個故事插圖都可以是另外一個故事,可以完全由著寶寶的想象去紡故事,不要求情節(jié),也不要管合不合邏輯。然后再按書上的故事給寶寶講一遍,可以讓他自己比較下她的故事好聽還是書上的故事好聽?
實例二:插圖是一個小鳥孵了幾只小鳥。
丫頭說:媽媽,你看那個小鳥肚子那么大,肚子里肯定還有好多的小寶寶吧。
燕子:那有好多小寶寶怎么辦呀?反問,并不加以糾正
丫頭:生好多好多的小寶寶,就是快樂的小鳥
燕子:鳥爸爸呢?
丫頭:鳥爸爸賺錢去了呀,不然鳥寶寶們會沒有東西吃的....
由此展開丫頭的想象,任她天馬行空的想,不加以限制。
實例三:丫頭在學校聽了老師講的白雪公主,回來復述給我聽。
丫頭:………..(故事情節(jié)省略)
燕子:寶貝,你把媽媽也加到故事里去好不好?。?/p>
丫頭:不好
燕子:為什么???
丫頭:把媽媽加進去了不沒有媽媽陪小寶貝了
燕子:那把小寶貝也加進去啊
丫頭:那爸爸就沒有人陪啊,他好可憐的
燕子:那我們把爸爸也加進去啊,我們都去陪白雪公主好不好
丫頭:媽媽,還是不要吧,小矮人那里沒有床睡,也沒有水喝,還沒有我們的家,也沒有超市,也沒有KFC……..
由此去引導孩子的想象,培養(yǎng)孩子的跳躍思維。
丫頭現(xiàn)在可會編故事了呢,看到什么圖片或者是身邊的事。
實例四:
故事的原版: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和媽媽去超市走丟了,小朋友很聰明,就自己找到路邊值崗的警察說: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媽媽了,你幫我找媽媽好不好,我是明升幼兒園的。
于是,警察就把小朋友送到幼兒園,并且等待園長聯(lián)系上家長,家長來接了小朋友,警察才離開。(祝福下這位好警察)
丫頭的版本:媽媽,媽媽,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好笨的,昨天和他媽媽去大新,然后走丟了,找不到媽媽了,然后小朋友碰到了一個壞的警察,壞的警察還打了他一槍….
然后又來了一個好的警察,用槍:“啪啪啪”把壞的警察打跑了,然后把小朋友送到幼兒園了。
可以看出丫頭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而且還學會了用模擬聲詞了(這是丫頭爸爸的功勞,他給丫頭講故事是布置任務、設疑問、提問題,表演法、復述法、接續(xù)法、配音法、可謂是把故事訓練七大法全給用上了,每次他給丫頭講故事都是表情動作一起來,很多時候故事被父女兩講得早就遠離了故事的本身,哈哈)
另外也可以給寶寶看一些沒有臺詞的動畫片,讓寶寶完全看畫面去想象,充分發(fā)揮寶寶的想象能力,這對寶寶的思維邏輯是非常有幫忙的。例如:原版的,《貓和老鼠》,所有英文版的動畫。當然,如果你時間夠多的話可以陪寶寶一起看,偶爾給她講解。
聰明的、用心的父母們,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培養(yǎng)方法,只要用心,一定可以用講故事開戶孩子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