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種蒜苗》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9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蒜苗。

2.修剪蒜苗。

3.增加科學種植經(jīng)驗。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蒜苗的愿望。

活動準備:

生長旺盛的大蒜(每人一盆),測量尺、記號筆、剪刀(每人一把),托盤(每組兩個),觀察記錄本(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觀察與討論

觀察大蒜蒜苗。

說說蒜苗的形狀、顏色。

一個蒜瓣上有幾棵蒜苗?

數(shù)一數(shù)你盆里有幾棵蒜苗?

蒜苗朝哪個方向生長?

蒜苗根部什么樣?蒜苗頂部什么樣?

聞一聞,它有什么味道?

教師小結:蒜苗是大蒜幼苗發(fā)育到一定時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是直立向上生長的。

二、測量

幼兒拿起測量棒,進行測量。

你知道如何測量蒜苗的長度嗎?

測量棒應該怎么樣放?

如何比較兩顆不同長度的蒜苗?

教師小結:測量尺應該垂直放入盆中,從蒜苗的根部開始測量,測出蒜苗的高度后用記號筆在測量尺上做上標記,兩顆不同長度的蒜苗在測量尺的記號上就能夠顯現(xiàn)出來。

三、修剪蒜苗

1.討論如何修剪蒜苗。

要從哪個部位開始剪?

2.幼兒動手修剪,教師指導。

3.修剪下來的蒜苗,放入托盤中。

4.為大蒜澆水,繼續(xù)觀察。

四、記錄

將修剪前與修剪后的大蒜記錄到觀察記錄本中。

活動延伸:

觀察修剪后的大蒜能否再長出蒜苗,并和沒修剪的蒜苗進行對比,有什么不同,記錄發(fā)現(xiàn)。

活動反思:

科學領域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強調(diào)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通過記錄、分享、交流的形式,讓幼兒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萌發(fā)幼兒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幼兒百科:蒜苗,又叫青蒜(不見光時為蒜黃)。品質(zhì)好的蒜苗應該鮮嫩,株高在35厘米左右,葉色鮮綠,不黃不爛,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較濃。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蒜苗》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蒜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蒜苗的營養(yǎng)價值,并探究蒜苗的吃法,認識蒜苗,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蒜苗》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蒜苗。

2、了解蒜苗的營養(yǎng)價值,并探究蒜苗的吃法。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蒜苗若干顆。蒜苗炒雞蛋。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蔬菜寶寶,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

幼:想。

教師出示蒜苗。

幼:蒜苗。

師:這是我們種的大蒜,經(jīng)過小朋友天天澆水施肥,發(fā)出了綠芽,慢慢長成了蒜苗。

二、認識蒜苗

師:小朋友仔細觀看,看看蒜苗寶寶(上面,中間,下面)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觀察描述。

師:蒜苗寶寶的上面是葉子,中間是莖,下面是根。蒜苗寶寶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

幼:蒜苗的葉子是綠色的,尖尖的,細細的,長長的。

師:葉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覺呢?

幼:澀澀的。

師:葉子的下面蒜苗的什么?

幼:蒜苗的莖。

師:蒜苗的莖是什么樣子的?

幼:長長的。

師:蒜苗的最下面是蒜苗的什么?

幼:蒜苗的根。

師:蒜苗的根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幼:白色的,像粉絲,胡須。

師:小朋友真棒,你們知道嗎?蒜苗根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吸收土里的養(yǎng)料,使小蒜苗一天一天長大,并在根上面的地方長出大蒜。那蒜苗聞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幼:香香的,辣辣的。

三、品嘗蒜苗

師:小朋友吃過蒜苗嗎?喜不喜歡吃呢?

幼:吃過,喜歡(不喜歡)。

師:那你們知道吃蒜苗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嗎?

幼兒討論。

師:蒜苗可以給菜提味,讓菜的味道更加新鮮。蒜苗還有良好的殺菌,一菌的作用,能有效預防流感。所以小朋友應多吃蒜苗。你們知道蒜苗可以怎樣吃嗎?

幼:蒜苗炒雞蛋,蒜苗炒肉。

師:今天老師把小朋友種出的蒜苗做成了一道菜,蒜苗炒雞蛋我們一起來品嘗吧,

幼兒品嘗蒜苗炒雞蛋。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引導者,引導幼兒通過看、摸、聞、品嘗方式,了解蒜苗。并且進行分享、交流的形式,讓幼兒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萌發(fā)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幼兒百科:蒜苗,又叫青蒜(不見光時為蒜黃)。品質(zhì)好的蒜苗應該鮮嫩,株高在35厘米左右,葉色鮮綠,不黃不爛,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較濃。

幼兒園中班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學習并嘗試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大蒜,用比較完整的簡單句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大蒜若干

2、廢舊的小杯子、罐子

3、澆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歌曲《好寶寶》

2、手指游戲。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認識大蒜頭。

師:“這是什么?大蒜頭長大后是什么樣呢?種下的蒜頭能長出葉子嗎?”

2、與幼兒共同討論,準備材料器具。

師:“我們種大蒜需要什么?”(與幼兒商量分工準備)

3、帶領幼兒種大蒜。

教師示范種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個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頭,將尖頭朝

上,按進泥土,最后澆一點水。

4、幼兒動手嘗試,教師給與幫助與指導。重點觀察是否將大蒜頭尖頭朝上,并請幼兒種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入廁。

四、課后延伸

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觀察還可以用什么來種大蒜?水行嗎?沙子行嗎?

教學反思

《種大蒜》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貼近幼兒生活?;顒幽芨鶕?jù)幼兒的認知特點,順應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毫不吝嗇地給予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將“認識大蒜”的靜態(tài)知識還原為動態(tài)的過程,將“種大蒜”這樣的間接經(jīng)驗還原為直接經(jīng)驗,將理性的概念還原為感性的行動,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脈絡中多感官的學習,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以飽滿的熱情對大蒜進行操作和探究,許多關鍵性的提問能調(diào)動幼兒對大蒜的已有經(jīng)驗和自己在活動中探索的新知進行簡單句的表達,許多幼兒暢所欲言,都能用簡單句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新鮮的種植場景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種植的興趣,幼兒樂意模仿老師的基本動作“按、壓”進行大蒜種植,在學會種植技能的同時,鍛煉了幼兒小肌肉,提高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在活動中,同時也關注到各個層次的幼兒,對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如語言發(fā)展和動手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鼓勵和尊重幼兒,采用個別指導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將活動目標和自己的指導有效合一。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又將難題拋給他們,如,還可以用什么來種大蒜,水可以嗎?沙可以嗎?讓幼兒在活動后,回家可以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解決老師留給他們的問題,讓幼兒在不斷的探究中形成科學的學習品質(zhì)。

真實的種大蒜這一實踐操作的形式也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孩子在學種大蒜的真實的活動中,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使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讓多數(shù)幼兒達到了目標,順利的完成了本活動。

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更多關注如何將靜態(tài)知識還原為動態(tài)過程,如何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等,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活動來滿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百科: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以其鱗莖、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為大蒜、小蒜兩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大蒜的知識。

2.環(huán)境準備:種植前一天組織幼兒觀察教師整地、松土、澆水等勞動,準備好種植園地。

3.材料準備:下載整理有關大蒜的資料;每位幼兒兩到三粒大蒜頭;小鏟子、小耙子、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種植好的大蒜,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寶貝,你們瞧瞧。(出示花盆)這是什么???我的寶貝就種在這個里面的呢教師講述如何種寶貝,無形中交代如何種植大蒜。

2.觀察、討論大蒜頭。

(1)出示大蒜頭,幼兒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蒜頭的樣子。

(2)將大蒜頭掰開,讓幼兒觀察大蒜籽,并自由討論大蒜籽長的什么樣子。

(3)教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屁股,我們種大蒜的時候,一定要把大蒜的頭朝上,讓它的屁股坐在洞里,這樣它才能長出來。

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資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幼兒自由討論,大蒜的作用。

(2)教師引導幼兒看資料:看大蒜的醫(yī)用;看大蒜做成的成品。

(3)現(xiàn)在全世界的人都越來越喜歡大蒜了,他們用大蒜做出了許多有意思的東西呢,你們瞧:美國的大蒜冰淇淋、日本的大蒜葡萄酒等等。

(4)教育幼兒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5.激發(fā)幼兒種植大蒜的興趣,大家一起種植大蒜。

(1)教師向幼兒交代如何種大蒜。

(2)帶領幼兒一起種植大蒜。

教學反思

《種大蒜》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貼近幼兒生活?;顒幽芨鶕?jù)幼兒的認知特點,順應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毫不吝嗇地給予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將“認識大蒜”的靜態(tài)知識還原為動態(tài)的過程,將“種大蒜”這樣的間接經(jīng)驗還原為直接經(jīng)驗,將理性的概念還原為感性的行動,讓幼兒在真實的情景脈絡中多感官的學習,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

幼兒百科: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zhì)鱗皮,剝?nèi)[葉,內(nèi)有6~10個蒜瓣,輪生于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shù)須根。

幼兒園小班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種大蒜》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認識大蒜,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大蒜并關注大蒜的生長,能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大蒜,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種大蒜》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大蒜并關注大蒜的生長。

2、觀察、認識大蒜,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3、能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大蒜。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大蒜,知道大蒜的生長環(huán)境。

2、適合種植的大蒜若干。

3、裝好松軟泥土的廢舊杯子、罐子若干;小灑水壺。

活動過程:

1、直接出示大蒜,引導幼兒認識大蒜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大蒜,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誰認識它?你在哪兒見過呢?

(2)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上認識大蒜的外形特征。

師:請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3)剝大蒜,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大蒜。

師:請你們把大蒜掰開,看看是什么樣的?和剛才的大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4)請幼兒上前摸一摸,聞一聞,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摸上去感覺怎樣?有什么氣味?

2、學習種植大蒜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種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灑水壺等。

師:你會種大蒜嗎?我們種大蒜需要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如何種植大蒜。

師:如果請你來種大蒜你會怎樣做?

(3)教師小結、示范種大蒜的方法。

(種大蒜分三步——第一步:選擇種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頭的須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輕輕地把泥土壓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給大蒜澆水,再將種好的大蒜端平擺在戶外平臺上。)

(4)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和老師一起種大蒜。

3、幼兒嘗試種植大蒜。

(1)教師講解種植要求與注意事項。

師:在種大蒜的時候要把大蒜的尖頭朝上,把大蒜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凈。

(2)幼兒分組自由種植大蒜,教師巡回指導。

4、活動評析和小結。

(1)展示幼兒的種植結果,引導幼兒觀察。

(2)師幼一起檢驗種植情況,并進行改進。

(3)給大蒜澆水,再將種好的大蒜平擺在戶外平臺上。

活動延伸:

將種植的大蒜擺放自然角,并讓幼兒是日常觀察、管理,同時把生長情況拍下照片,按順序貼在墻上,幫助幼兒了解大蒜的生長過程。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以飽滿的熱情對大蒜進行操作和探究,許多關鍵性的提問能調(diào)動幼兒對大蒜的已有經(jīng)驗和自己在活動中探索的新知進行簡單句的表達,許多幼兒暢所欲言,都能用簡單句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新鮮的種植場景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種植的興趣,幼兒樂意模仿老師的基本動作“按、壓”進行大蒜種植,在學會種植技能的同時,鍛煉了幼兒小肌肉,提高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幼兒百科: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蒜苗》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蒜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蒜苗的營養(yǎng)價值,并探究蒜苗的吃法,認識蒜苗,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蒜苗》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2021-04-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學習并嘗試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
    2020-11-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在勞...
    2020-11-0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種大蒜》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種大蒜》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認識大蒜,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大蒜并關注大蒜的生長,能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大蒜...
    2021-04-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種蒜子》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種蒜子》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認識蒜子,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蒜子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蒜子并關注蒜子的生長,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蒜子,...
    2021-04-1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蒜苗》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蒜苗的營養(yǎng)價值,并探究蒜苗的吃法,認識蒜苗,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蒜苗》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2021-04-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學習并嘗試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關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

2020-11-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在勞...

2020-11-0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種大蒜》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認識大蒜,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大蒜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大蒜并關注大蒜的生長,能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大蒜...

2021-04-17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種蒜子》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觀察、認識蒜子,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對蒜子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樂意參加種植活動,愿意照料蒜子并關注蒜子的生長,嘗試用“按、壓”的方法種植蒜子,...

2021-04-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