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小電影》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小樹葉教案 大班教案我的幼兒園

目標:

1、能積極探索電影動畫的成因。

2、參加制作簡易動畫,體驗成功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準備:

1、動畫制作過程的錄像、兩種示范用的小動畫。

2、制作小動畫所需的紙、小棒、水彩筆等。

3、幼兒每組一本動畫書。

過程:

一、播放動畫片《貓捉老鼠》,猜想動畫片制作的原理。

二、幼兒翻看動畫書,知道快速翻動一本書會產(chǎn)生動畫的感覺。

1、請幼兒拿一本書翻翻看,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邊演示邊提問:快速地翻畫面會怎樣呢?

3、這些東西為什么會動起來?書上的每張畫面有什么不一樣?

4、這些東西動起來了,我們就象看到什么一樣?動畫片是怎樣做出來的呢?

三、激發(fā)幼兒了解電影動畫的制作過程及其產(chǎn)生的原理。

通過看錄象了解電影動畫的制作過程,并簡單介紹動畫的成因。

四、幼兒制作小動畫

1、教師出示兩種范例,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

2、幼兒討論做法。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演示操作自制的小動畫,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百科: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連續(xù)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xiàn)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種藝術的現(xiàn)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影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chǎn)生和變化,使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產(chǎn)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引導幼兒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間的協(xié)商、合作關系,鼓勵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個手電筒,若干小玩具和圓柱體積木,每人一份記錄卡,每人一支記號筆,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游戲?qū)耄翰虏滦游?/p>

二、影子的產(chǎn)生。

1、第一次操作觀察:幼兒拿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光、物體和影子三者的關系。

2、交流:你是怎樣幫助物體找到影子的?

引導幼兒:打開手電筒,光照在板上——沒有影子,讓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現(xiàn)在板上,關上手電筒——板上就沒有影子了。

3、小結:因為有光,物體擋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來?

5、小結:生活中的太陽光、月光、燈光、火光都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三、影子的變化

1、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圖片。

請幼兒觀察,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物體的影子?有什么特點?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發(fā)現(xiàn)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樣嗎?

3、小結:影子有的大,有的小,還有各種形狀。

4、第二次操作觀察: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fā)現(xiàn)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變的?

6、小結: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邊,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記錄:讓我們再去試一試,把你試的結果記錄下來。

8、講評記錄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介紹:人們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計算出山峰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3討論:影子在生活中還會造成哪些不便?

4、介紹無影燈:在醫(yī)院,醫(yī)生動手術時如果有影子會讓他們看不清,就會發(fā)生醫(yī)療事故,所以他們向科學家求助,科學家就發(fā)明了一種無影燈,在這種燈下影子就會沒有了。

活動延伸:

向家長、老師了解無影燈的原理。

課后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將科學教育融于幼兒生活中中心的觀念的體現(xiàn),設計活動旨在通過讓幼兒探索影子,讓幼兒來了解影子與光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幼兒對影子的好奇與興趣,學習科學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

活動開始,我以手影游戲?qū)?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可以使幼兒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進入課堂角色中來.接著就讓孩子自己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影子,讓孩子從實踐中感悟出真知,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積極的討論交流和細心的觀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奧秘,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思維能力并發(fā)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們獲得了”因為有光,物體擋住光,所以產(chǎn)生影子”的道理.接著又從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導入,觀看多媒體課件”生活中的影子”,從孩子的認知出發(fā),交流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他們暢所欲言,發(fā)展語言和思維的同時引發(fā)了對影子形狀、大小、變化的興趣,從中引發(fā)第二次探索的興趣。第二次探索的重點是引導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fā)現(xiàn)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在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發(fā)現(xiàn)了影子變化的秘密,所以我請幾名成功的孩子到前臺來示范操作,我進行引導小結,然后讓所有的孩子進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結果記錄下來,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了自信心。最后,向幼兒介紹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弊端,可惜的是孩子們這方面的經(jīng)驗特別匱乏。

本次科學探索活動,我抓住了孩子對科學現(xiàn)象好奇、好動手的特點,讓孩子們在充分自主的實踐探索中發(fā)現(xiàn)科學道理,活動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孩子個別操作無目的,所以沒有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幼兒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qū)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目標:

1、玩手電筒,喜歡操作、擺弄,能想辦法讓手電筒亮起來。

2、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了解電池正負相連可以亮起來的道理。

3、體驗探究安裝手電筒的樂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老師準備各式各樣的老式手電筒和電池(用于幼兒拆開、觀察手電的組成)。

2、記錄表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出手電筒,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一根鐵柱膽不小,頭帶玻璃平頂帽;

一只眼睛亮閃閃,哪兒黑往哪兒瞧?!ㄊ蛛娡玻?/p>

提問:手電筒是用來做什么的?手電筒為什么會發(fā)出光亮?

二、出示手電筒和電池,讓幼兒進行組裝。

1、出示各式各樣的手電筒和電池,請幼兒觀察,了解手電筒和電池的多樣性。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電池,認識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小結:電池不管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它都有一個正極,一個負極。

3、請幼兒把手電筒與各種電池相匹配,探索如何組裝能使手電筒亮起來。

4、能安裝成功的幼兒操作演示,知道正負極相連可以使手電筒亮起來。

三、請幼兒用組裝好的手電筒進行探究小游戲。

1、請幼兒把手電筒放在水彩筆一側約10厘米的地方,逐漸改變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觀察影子長短的變化。了解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長,手電筒與水彩筆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請幼兒將自己探究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3、關掉活動室的照明燈,拉上窗簾,請幼兒用手電筒自由照射,感受光的直線傳播和光于影子的關系。

四、手影游戲

游戲玩法和要求:每個小組選一人打亮手電筒照在墻面上,其他幼兒用手組裝各種造型進行游戲,然后更換打燈人輪流游戲。

活動延伸

1、讓幼兒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池。

2、引導幼兒繼續(xù)觀察、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需要用電池,電池是什么樣子的,自己嘗試拆裝。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重了以幼兒的自由探索為主的科學活動方式,始終圍繞:為什么手電筒亮起來了?這條主線展開,幼兒對活動內(nèi)容掌握還是不錯的,能正確區(qū)分出電池的正負極,并能正確安裝手電筒,使幼兒充分體驗到了探究安裝手電筒的樂趣。

但在實驗的環(huán)節(jié),也存在著不足:如實驗次數(shù)過多,為保證每名幼兒都能掌握活動內(nèi)容,實驗時間有點長,幼兒交流的時間縮短。在科學活動中,會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易碎的小燈泡,電線里面的金屬絲等,應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百科:電筒是一種手持發(fā)光照明器具。主要以干電池為能源,利用干電池與能發(fā)光的電珠組成電回路。當開關打開的時候,電路接通,電珠中有電流流過,使電珠發(fā)光,達到照明目的。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


教師是人類進步的工程師。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有助于教師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案真的很難寫嗎?考慮到你的需要,我們特地編輯了“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名稱:《奇妙的圓》

年齡班:大班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讓幼兒認識各種不同材質(zhì)的圓。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技能目標:幼兒可以學習各種剪、貼、畫、捏等各種手工技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創(chuàng)作目標:幼兒能運用不同技法和材質(zhì)制作出不同造型的圓的模型。在顏色和造型上創(chuàng)新。

情感目標: 讓幼兒和幼兒之間學會相互合作幫助。

重難點: 幼兒能夠正確的在圓形上運用各種添加和畫法。

教學準備:PPT、水彩筆、各種不同材質(zhì)的圓形(熟雞蛋、紙筒、紙盤子)、各種顏色的卡紙、橡皮泥、剪紙工具、膠水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圖形寶寶,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吧!

用PPT播放圖片:

幼兒回答:圓形寶寶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有什么東西是圓的嗎?

幼兒回答:略

(二)示范講解’

好了下面來和老師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這是一個紙盤子,它是不是圓形呢,但是呢它現(xiàn)在是白白的我們可不可以讓它變一變。來看看它可以怎么變咦,變成了一個娃娃的臉,它是怎么變的呢?對是畫的和粘的。

我們在看看下一個圓吧!

這是一個雞蛋,它是不是圓的

呢!我們看看它可以變成什么樣子,看看小朋友還認識它。

小朋友們

還認識它嗎,對是雞蛋,不過它變漂亮了,他們是怎么變的呢,他們是用橡皮泥和各種紙來裝飾的。

我們在看看另一種圓

在家里看見過嗎,現(xiàn)在我們看它變裝吧, 這是一些圓形的紙筒,你們哇!變成各種可愛的娃娃了。他們是用各種顏色的紙剪出眼睛,頭發(fā),鼻子等把它粘在紙筒上,然后就成了可愛的娃娃了。

(三)布置作業(yè)

好了現(xiàn)在呢小朋友們用老師帶的各種材料的圓來制作你喜歡的圓形寶寶,不過老師有要求哦,1、可以2個小朋友合作一起商量制作,也可以自己單獨制作。

2、制作過程中不可以大聲說話和吵鬧。

3、不可以在別的小朋友的作品上制作。

4、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制作方法,比如繪畫、剪紙、橡皮泥等方法。

(四)巡回指導

1、對能力好的幼兒在造型方面要求創(chuàng)新。

2、對能力中等的幼兒可以運用自己會的技法獨立完成作品。

3、對能力弱的幼兒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完成最基本的上色、剪貼和造型制作。

(五)評價小結

造型:造型美觀、好看,材料運用恰當。

色彩:顏色搭配好看,色彩鮮明,與作品顏色要求合適。

創(chuàng)意:作品制作大膽、有含義,構思新穎、有創(chuàng)造性。

構圖:構圖組合正確,構思與技巧達到意返天成、率真自然。

態(tài)度:態(tài)度認真,積極。

課程總結:

1、本節(jié)課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細心地觀察不同事物的另一面。

2、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并從造型、色彩、創(chuàng)意、構圖、態(tài)度等方面評價幼兒作品。

4、幼兒與幼兒合作完成,可以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相互合作的習慣。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鹽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對科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萌發(fā)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解在水里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xiàn)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初步了解鹽的特性。

活動準備:

杯子、葡萄、鹽、記錄紙、視頻“死?!钡挠嘘P資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活動內(nèi)容

1、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怎樣讓雞蛋浮起來的嗎?”(幼兒回憶經(jīng)驗)

2、教師質(zhì)疑小結:為什么在水里加了鹽,雞蛋就能浮起來的呢?原來鹽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雞蛋就浮起來。(幼兒一一說說:浮力)

二、幼兒操作活動

過渡:那是不是加了鹽,物體就能浮起來呢?(幼兒猜測)

1、那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呆會自己去試一試。在桌子上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鹽,用筷子充分攪拌,放入葡萄,看看結果怎樣?并把它記錄在紙上。記住:試一次記一次。

2、幼兒操作

3、交流:我發(fā)現(xiàn)一號桌的小朋友動作很快,由請他們來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1號組:我加了1、2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3包鹽,葡萄浮起來了。)

4、為什么加了1包、2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來呢?(鹽變多)

5、教師小結:是呀,當水喝1包鹽,浮力很小,沒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鹽,還是浮力太小,只有當水喝足了鹽,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讓葡萄浮起來。說明鹽越多浮力越大。

6、還有哪一組的愿意來介紹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2號組:我加了1、2、3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4包鹽,葡萄浮起來了。)

7、教師質(zhì)疑:剛才你們介紹了你們的發(fā)現(xiàn),老師有了一個疑惑:為什么一號桌只要加3包鹽,葡萄就能浮起來,而2號桌要加4包鹽,3號桌要加5包鹽呢?(觀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呀,(出示標記)1號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號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號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鹽也有關系嗎?到底是什么關系?(幼兒討論)

9、小結:原來水越多,需要喝的鹽也就越多。只有讓水喝足了鹽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讓它浮起來。

三、觀看錄象

1、除了雞蛋、葡萄能浮起來,我們的人能不能浮起來?(幼兒猜測)告訴你們,其實我們的人也可以浮起來,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錄象。

2、幼兒觀看錄象

3、真是神奇呀!誰來說說看:為什么人也能浮起來?原來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鹽量比我們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難怪我們?nèi)硕伎梢蕴稍谏厦媪恕?/p>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來,那能不能再讓它沉起來呢?你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

教學反思:

1、材料的準備可更加科學性與嚴謹性。比如每個杯子里的鹽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誤;再是提供給孩子們操作的水杯,可貼上標記,這樣孩子們更加容易發(fā)現(xiàn)水的多少與加入鹽的多少的關系。

2、在交流與討論環(huán)節(jié)可更加深入,以便讓孩子們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幼兒百科: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和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一般來說鹽是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鹽與鹽反應生成新鹽與新鹽,鹽與堿反應生成新鹽與新堿,鹽與酸反應生成新鹽與新酸,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與硝酸鈉等。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影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chǎn)生和變化,使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產(chǎn)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引導幼兒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間的協(xié)商、合作關系,...
    2020-09-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玩手電筒,喜歡操作、擺弄,能想辦法讓手電筒亮起來。 2、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了解電池正負相連可...
    2020-07-14 閱讀全文
  • 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 教師是人類進步的工程師。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有助于教師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案真的很難寫嗎?考慮到你的需要,我們特地編輯了“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11-22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鹽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對科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萌發(fā)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解在水里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xiàn)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充分體驗“科學就...
    2020-10-1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奇妙的小路 教學目標: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在繩上走,發(fā)展走、平衡等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能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 3、喜歡玩長繩,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重難點: 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chǎn)生和變化,使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產(chǎn)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引導幼兒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間的協(xié)商、合作關系,...

2020-09-23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奇妙的電筒》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玩手電筒,喜歡操作、擺弄,能想辦法讓手電筒亮起來。 2、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了解電池正負相連可...

2020-07-14 閱讀全文

教師是人類進步的工程師。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有助于教師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案真的很難寫嗎?考慮到你的需要,我們特地編輯了“奇妙的圓幼兒園小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11-2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對科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萌發(fā)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解在水里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xiàn)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充分體驗“科學就...

2020-10-10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1、嘗試按教師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在繩上走,發(fā)展走、平衡等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能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的方法。 3、喜歡玩長繩,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重難點: 根據(jù)長繩的變化,探索沿曲線快走...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