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語言教案《小螞蟻去水果城》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容。

2.能借助畫面,合理想象。愿意積極參加講述活動。

3.知道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四塊地毯。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想不想看呢?(A.點擊動畫1,播放故事錄音到......看一看)師:動畫片里有誰,他們決定去哪里?(幼:兩只小螞蟻,決定去水果城)

(2)師:你們去過水果城嗎?(幼:沒有去過)想不想到水果城去看一看呢?我們就跟隨小螞蟻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活動一:(B.點擊動畫2,播放故事錄音到......怎么過河呢?)

1.(1)師:小螞蟻來到小河邊遇到了什么困難啊?這可怎么辦呀,小朋友快幫小螞蟻想想辦法吧!(師:我們來看看河邊有哪些東西可以幫小螞蟻過河呢?)

(2)a(如幼:小鴨)師:小鴨怎么幫兩只小螞蟻過河呢?(幼:把他們背過去)(師引導幼兒拖動小鴨,邊說邊做)師:你來試試!

小結:小鴨背著小螞蟻過河,真是個好辦法!還有什么不一樣的辦法嗎?

b(如幼:花生殼)師:花生殼怎么過河呢,你也來試試!(師引導幼兒拖動花生殼,邊說邊做)

小結:小螞蟻把花生殼當成了什么呀?(幼:小螞蟻把花生殼當成了小船,劃過了河)也是一個好辦法!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好辦法呢?

c(如:樹葉)師:樹葉怎么幫小螞蟻過河?(幼:把小樹葉當做小船過河),那你再來試試吧!(師引導幼兒拖動樹葉,邊說邊做)謝謝小樹葉

2.(1)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小螞蟻也和小朋友一樣,很愛動腦筋,小螞蟻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呢?一起來看看!

(C.點擊動畫3,播放錄音到...河對岸,眼前是一眼也望不到邊的大草地)

(2)小結:小螞蟻過河嗎?小螞蟻用了什么辦法過河的啊?(幼:它們是把樹葉當作小船劃過了河)

小結:愛動腦筋的小螞蟻把樹葉當作小船劃過了河,他們要繼續(xù)趕路了(D.播放動畫…怎么辦呢?)

活動二:1.(1)師:小螞蟻來到了一大片....(幼:草地)它們很想快點到達水果城,小螞蟻應該怎么樣快速過草地?

(2)小結: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不錯!小螞蟻是用什么辦法過草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D.點擊動畫4,播放錄音到...帶離了大草地)YjS21.coM

(3)師:小螞蟻通過大草地了嗎?小螞蟻剛才用了什么辦法過草地的呀?(幼:用氣球,風婆婆吹)(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小螞蟻是請風婆婆幫忙,將氣球吹起來的)小螞蟻真的很聰明哦,我們小朋友也很棒!我們夸夸自己吧!

活動三:(1)師:去水果城的路上真是困難重重啊,你們猜接下來小螞蟻有沒有到水果城呢?(E.點擊畫面5,播放錄音到...當然就能進來了!)

(2)師:小螞蟻進入水果城了嗎?為什么進不去!老爺爺除了一道什么題目?怎么讓腳不碰到地毯就能過去呢?老師這兒正好有毯子,一起來試試有什么好辦法!(幼兒自由實踐,師指導)

(3)師:剛才你們都用了什么辦法過毯子的呀?(如:有幼兒跳過去,師:小螞蟻那么小能跳過去嗎?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的辦法)小螞蟻能通過老爺爺?shù)目简瀱?(G:點擊動畫6,卷毯子播放動畫錄音到最后)(動畫顯示關門)

(4)師:小螞蟻終于進入水果城了,太了不起了!小螞蟻怎么過毯子的啊?(幼:把毯子卷起來跨過去)師:小螞蟻見到水果可開心了,你們開心嗎?

三、結束部分

1.師:那你們想不想再看一遍小螞蟻是怎么來到水果城的?(播放完整動畫)

小結:看了動畫片,你們告訴老師故事里的小螞蟻你喜不喜歡?你喜歡它什么呢?我們小朋友們和小螞蟻一樣愛動腦筋,老師也很喜歡你們!回去以后,我們把兩只小螞蟻的故事也告訴別的小朋友,好不好?

(活動結束,再見!)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螞蟻


一、指導思想

本班幼兒年齡在3-4歲之間。

三歲以后,孩子們的身體比以前結實,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jīng)比較自如,能夠掌握各種粗動作和精細動作。他們通過在嬰班階段的學習,逐漸學會初步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進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在成人的幫助下自己穿衣服等。由于模仿是3-4歲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在這個年齡段,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常常是通過模仿學習并鞏固下來的,因此,我們要抓住這個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

在認知方面,他們依然是依*動作和行動進行,思維特點是,先做再想,不會想好了再做。

在游戲時候,一部分剛三歲的幼兒處在平行游戲階段,他們會較獨立自己玩耍。一部分三歲半的孩子,逐漸習慣自發(fā)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戲。因此在設計活動時候,應該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尋找適合他們的活動方式和游戲方式

二、現(xiàn)狀分析

在語言發(fā)展方面,本班98%的幼兒能夠專注地聽老師講故事或者聽錄音機播放故事;90%的幼兒能認真的聽老師提要求或者示范講解。72%的幼兒能有禮貌的聽同伴回答問題;28%幼兒不能耐心聽同伴講話,急于打斷別人說話;個別幼兒對老師的召喚“充耳不聞”;

在逐步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同時,孩子們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并且愿意開口說話,表現(xiàn)在:和老師說話時表情更為放松,和同伴玩耍時出現(xiàn)了自由對話,在活動中原意積極的回答老師的提問,并且喜歡模仿別人的回答。同時,也顯示出不同月齡段的幼兒在言語能力上的月齡特征。例如,2歲10月—3歲2月的幼兒,發(fā)音吐字不清楚,表述短語不完整。溝通起來較為困難。3歲2月-3歲6月的幼兒發(fā)音吐字較為清楚,能較清楚的說出短語,短句,在老師耐心的引導下能將心里的想法表達出來。3歲6月以上的幼兒,能比較清楚的說出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缺乏連續(xù)性,在老師的鼓勵下原意和同伴交流,有時候還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主動和老師交流。

為了讓幼兒在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同時,更多的感受到幼兒園的樂趣,并且樂意開口,能大膽的說話。近階段,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家庭式的氛圍,讓膽小的幼兒能放松心情,原意和同伴及老師說話。通過豐富、多樣化和生活化的材料與環(huán)境提供,讓幼兒在獨立、自由的選擇內容中喜歡玩、學會玩兒。并且,讓幼兒在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些最感興趣的活動后,借助一定的媒介,激發(fā)幼兒想說,要說的欲望。

語言游戲:小小螞蟻

目標:

1、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意愿。

2、在游戲中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3、繼續(xù)培養(yǎng)安靜傾聽的良好習慣。

準備:

故事場景設置、螞蟻頭飾若干。

過程:

1、發(fā)現(xiàn):以**的身份帶小螞蟻去找食物。激發(fā)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預設提問:那邊的東西可能是什么?給幼兒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量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鼓勵幼兒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口袋里面裝的是什么?(滿足小班幼兒愛動的愿望,讓他們在行動中來學習表達。)

3、嘗試:鼓勵幼兒將找到的食物搬回家。(由于食物重,一個人不容易搬動,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會出現(xiàn)能夠引發(fā)幼兒思考的問題。教師要隨機的應對幼兒的提問,也要及時地給與幼兒鼓勵和幫助。)

4、情感體驗:提問:“你們把食物搬回家,最想跟媽媽說什么?”

5、引導講述: “食物那么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把食物搬回家的??!保ńo幼兒充足的時間來講述,引導幼兒學習什么樣的講述能吸引同伴,注意鞏固培養(yǎng)幼兒傾聽同伴講述的好習慣。

6、情緒宣泄:和著音樂做律動。

7、評價:贊賞每一只小螞蟻,特別鼓勵積極講述的朋友,和傾聽習慣有進步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螞蟻拔刺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文學作品的意思。

2、 通過替換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象,理解為什么小狗、小貓找不到刺,而螞蟻找到刺。

3、 知道小小的動物也有自己的長處的。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1、 幼兒看圖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告訴大家:今天,我們要講一個故事,名字叫《螞蟻拔刺》。大家聽聽故事里有誰,它們做了什么樣的事情?教師使用實物投影儀放大幼兒用書講述故事。

教師提問:(1)。故事里有誰?(2)。寶寶被花盆怎么樣了?誰幫助他拔刺?為什么螞蟻能找到刺?

2、 幼兒再次傾聽故事,嘗試替換故事中的小動物。

教師使用實物投影儀講故事,提問:大家猜猜,還有什么動物可以找到寶寶手上的刺呢?為什么呢?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并根據(jù)形象的大小,遷移故事中的情節(jié)大膽講述。

3、 學說故事中小螞蟻的話。

教師:小螞蟻看見刺,它說了什么呀?我們一起學學。(幼兒與教師共同說說小螞蟻的話)

教師:小螞蟻最后是怎么樣把刺拔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說說。(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一遍故事,教師注意在小螞蟻說話的時候停頓,讓幼兒說出小螞蟻的話)

4、知道任何動物不論大小都有自己的長處。

sp; 教師:螞蟻那么小,他有用嗎?你知道他會做什么嗎?小狗會做什么?小貓會做什么?還有許多動物他們會做什么呢?他們有什么長處呢?

教師小結:不管動物多大多小,他們總是有自己的長處的,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雖然小但是也是會許多本領,也有很多長處!

活動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自主閱讀故事《螞蟻拔刺》,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講述習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樹葉和小螞蟻》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2.大膽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仿編。

3.感知詩歌趣味,樂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活動難點: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仿編。

活動準備:

1.小樹葉和小螞蟻的。

2.詩歌圖譜、樹葉、螞蟻圖片若干。

3.電腦、電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秋天到了,樹葉一片一片從樹上飄下來了,你們看。(觀看落葉飄落圖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師:小樹葉有個好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小螞蟻)我們和小螞蟻打聲招呼吧!你覺得小螞蟻和小樹葉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兒自由討論、猜測)

3.師總結:原來啊,小螞蟻要和小樹葉一起去旅行了,我們看一看他們去了哪些地方!

二、觀看課件,了解詩歌

1.播放第一組畫面,小螞蟻過河。

(1)師:小螞蟻和小樹葉來到哪里了?(河邊)可是河那么寬,小螞蟻要怎么過去呢?誰來幫幫他想想辦法?(幼兒猜想)

(2)師:小朋友的辦法都很好。瞧,小螞蟻拿出了一根魔法棒,這神奇的魔法棒只有念到咒語魔法棒才能發(fā)揮魔力喲!我們來聽一聽小螞蟻是怎么念的!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船帶我過河(念)。

(3)師:你聽到了什么?剛剛小螞蟻是怎么念咒語的?師幼一起朗誦: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船帶我過河。

(4)師:你們學會了嗎?那我們來變一變吧。(點擊)魔法有用嗎?有了小樹葉變成的小船,小螞蟻真的過河了。

2.播放第二組畫面,小螞蟻翻山。

(1)師:小螞蟻過了河,他和小樹葉走啊走,來到了哪里呢?山那么高,小螞蟻怎么過山呢?想想辦法吧!你想把樹葉變成什么來幫助小螞蟻?

(2)師:是不是呢,我們來聽聽這次的魔語是什么?仔細聽,原來啊小樹葉變成了魔毯,幫助小螞蟻翻過了山。

(3)(引導幼兒一起說)師幼一起:小樹葉,變呀變,變成魔毯帶我過山。

(4)那準備好了嗎?我們又要變魔法了。真厲害,魔毯帶著小螞蟻翻過了山。

3.播放第三組畫面,小螞蟻躲雨。

(1)師:小螞蟻和小樹葉一起翻過了山,可是這時候天下起了雨,怎么辦呢?小螞蟻是怎樣擋雨的呢?

(2)師: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用魔法棒把樹葉變成什么?用雨傘來干嘛呢?你們會怎么說魔語呢?

(3)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誰想來做做小小魔法師。

(4)師:真神奇呀,小螞蟻成功的躲了雨。

4.播放第四組畫面,小螞蟻很熱。

(1)師:小螞蟻看到了好吃的東西,它想把他們搬回家準備過冬。哎喲哎喲,小螞蟻流了很多汗,他又想請小樹葉幫忙,變成什么呢?瞧變成了什么?(出示圖片)感覺怎么樣?用咒語怎么說?(這里引導幼兒單獨說一說,請2~3個)

(2)師小結: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扇給我涼爽。

5.播放第五組畫面,小螞蟻睡覺。

(1)師:現(xiàn)在小螞蟻想睡覺了,可是晚上天氣比較冷,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對魔法棒說什么語,誰來試試看。先在心理想想把小樹葉變成什么幫助小螞蟻。

(2)請幼兒自己來說一說這句詩歌應該怎么說。

(3)師小結:小樹葉,變呀變,變成被子給我溫暖。

(三)完整欣賞,學習詩歌

1.幼兒回憶詩句。

師:小螞蟻旅行回來了,一路上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解決的?(根據(jù)幼兒出示圖譜)(第一個幼兒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誰能學剛才小螞蟻的魔語來說說。

2.師:這些連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小螞蟻和小樹葉》,我們也和小螞蟻一起去旅行吧。

3.師:如果你是小螞蟻,你覺得旅行中發(fā)生的什么事情最有趣,來和我們大家說一說。

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圖譜,來說一說其中的詩句,回憶詩歌中優(yōu)美的句子。

4.再次完整地學習詩歌。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這首好聽的詩歌朗誦一遍吧。

四、部分仿編,遷移經(jīng)驗

1.師:旅途中小螞蟻遇到了碰到了過河、翻山、下雨等很多困難,那小螞蟻在旅行中還可能遇到什么困難呢?他又是怎么解決的?如果你也有魔法棒,你可以把小樹葉變成什么???用魔語怎么說?。空埬銈兒秃门笥演p聲商量下。

2.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幫小螞蟻想了好多好辦法,解決了不少困難,小螞蟻要謝謝你們呢,那我們下次再跟著小螞蟻一起去旅行學本領吧。

附詩歌:

小樹葉,變呀變,變成小船帶我過河。

小樹葉,變呀變,變成魔毯帶我過山。

小樹葉,變呀變,變成雨傘幫我擋雨。

小樹葉,變呀變,變成被子給我溫暖。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小螞蟻坐汽車》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故事內容,理解小螞蟻為熊婆婆讓座的有趣情節(jié)。

2、能力目標:學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3、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尊敬、照顧老人。

活動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2、知道尊敬長輩,待人熱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的坐車經(jīng)驗。

2、材料準備:小羊、小狗、小猴、小豬、熊婆婆的頭飾,。

配套課件:中班語言課件《小螞蟻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出話題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塊來聽一下吧!(播放《螞蟻搬豆》音樂)

師:小朋友能聽出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動物呢?

幼:小螞蟻。

2、師:欣賞完了《螞蟻搬豆》的歌曲,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了一個關于小螞蟻的故事。

教師出示,講《小螞蟻坐汽車》的故事。

(二)教師邊操作PPT,邊分段講故事,鼓勵幼兒參與故事情節(jié),引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兩段,幼兒認真傾聽。(教師講故事:小螞蟻在汽車站爬上了公共汽車……到森林的湖邊游玩。)

師:公共汽車里都坐著哪些小動物?

幼:小羊、小狗、小猴、小豬。

師:小朋友們去森林會干什么呢?

幼:采蘑菇、玩耍、找朋友……

師:嘀嘀——汽車開了,小朋友們想跟他們一塊開車到森林里去玩嗎?

幼:想!(當汽車開起來時,引導幼兒共同模仿小汽車開車的動作,感受故事氛圍。)

2、教師講故事第三段(教師講故事:汽車開到了半路的車站,上來了熊婆婆……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1)學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沒有空余的座位了,熊婆婆年紀大了沒地方坐呢!如果你在車上會怎么做?

幼:給熊婆婆讓座……

師:讓我們看一下故事中的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呢?

幼: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師:讓我們一塊來學一學小動物們是怎么說的吧!

幼: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2)學習讓座動作。

3、教師講后續(xù)部分的故事。(熊婆婆說:“你們都是好孩子,謝謝你們?!值搅?,大家快快樂樂地下車了。)

師:熊婆婆坐到小螞蟻的座位上,卻不見小螞蟻了。小朋友們知道小螞蟻去哪了嗎?

幼:熊婆婆的頭上、肩上、腿上……

(三)完整的講故事

1、教師邊播放邊講故事,請幼兒完整聽故事。

2、提問:聽完這個故事,你最喜歡故事里的哪只動物,為什么?

小結:教育幼兒平時要尊敬、照顧老人和長輩,待人要熱情。

(四)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幼兒討論

如果你在公共汽車上看到有老奶奶或是老爺爺上來了,而且座位都坐滿了,你會怎么做?

(五)游戲:開汽車

教師扮演熊婆婆,小朋友們扮演故事中的小羊、小狗、小猴、小豬、小螞蟻,小椅子當做汽車,聽音樂開汽車,練習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六)活動延伸

將頭飾道具投放到表演區(qū)組織幼兒完整的表演故事《小螞蟻坐汽車》,引導幼兒欣賞并學會唱歌曲《讓座》。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螞蟻 一、指導思想 本班幼兒年齡在3-4歲之間。 三歲以后,孩子們的身體比以前結實,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jīng)比較自如,能夠掌握各種粗動作和精細動作。他們通過在嬰班階段的學習,逐...
    2019-12-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螞蟻拔刺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文學作品的意思。 2、通過替換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象,理解為什么小狗、小貓找不到刺,而螞蟻找到刺。 3、知道小小的動物也有自己的長處的。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樹葉和小螞蟻》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2.大膽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仿編。 3.感知詩歌趣味,樂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
    2021-06-2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小螞蟻坐汽車》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故事內容,理解小螞蟻為熊婆婆讓座的有趣情節(jié)。 2、能力目標:學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3、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尊敬、照顧老人。 活動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小螞蟻坐大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容,掌握和理解兒歌內容,并進行認讀。 2、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以及體會和同伴合作的愉快。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美麗的幼兒園》圖書若干,數(shù)量為幼...
    2020-09-30 閱讀全文

一、指導思想 本班幼兒年齡在3-4歲之間。 三歲以后,孩子們的身體比以前結實,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jīng)比較自如,能夠掌握各種粗動作和精細動作。他們通過在嬰班階段的學習,逐...

2019-12-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文學作品的意思。 2、通過替換作品中的動物的形象,理解為什么小狗、小貓找不到刺,而螞蟻找到刺。 3、知道小小的動物也有自己的長處的。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 2.大膽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仿編。 3.感知詩歌趣味,樂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

2021-06-2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故事內容,理解小螞蟻為熊婆婆讓座的有趣情節(jié)。 2、能力目標:學說短句“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3、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尊敬、照顧老人。 活動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

2020-09-2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容,掌握和理解兒歌內容,并進行認讀。 2、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的興趣以及體會和同伴合作的愉快。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美麗的幼兒園》圖書若干,數(shù)量為幼...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