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跌倒了,要勇敢地站起來
發(fā)布時間:2020-09-25 幼師讀書心得 幼兒園輕輕地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要脫稿嗎育兒心得:跌倒了,要勇敢地站起來
星期六的晚上,我和浩浩相約出去散步。剛下樓梯,浩浩便興奮地往前跑?!皠e跑,小心車子!”話音剛落,就看見小浩浩不知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一跤摔倒在地上,他便哇哇地大哭起來。
我趕緊跑過去,看到浩浩號啕大哭,可憐地望著我,我很想扶他起來,心疼地問寶寶摔疼了沒有??赊D(zhuǎn)念一想,摔跤了就指望大人來扶,那以后遇到點挫折怎么辦?于是我就在一邊鼓勵浩浩:“寶寶不哭,自己肯定會站起來的!”過了一會兒,浩浩終于停止了哭泣,艱難地從地上爬了起來,這時的我終于長吁一口氣,一邊輕拍浩浩身上的灰塵,一邊小聲地問:“疼嗎?”孩子點點頭,我撫摸著浩浩的頭說:“好孩子,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來,這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知道嗎?”浩浩聽了似有所悟,我拉起孩子的手,繼續(xù)去散步了。(趣祝福 WWW.ZfW152.COM)
其實,幼兒貪玩,摔跤是很正常的事,爬起來還會繼續(xù)去玩。如果這時父母過分表現(xiàn),就會讓原本很小的事變得嚴重起來。結(jié)果是孩子跌倒后,就指望著大人來抱或是安慰,這樣,小孩從小沒有改變自我境遇的態(tài)度和勇氣,經(jīng)受不了半點挫折,一遇到困難就哭鼻子,將來也無法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時候,父母假裝漠然置之,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去解決,其實最深刻的愛就包含在其中。
不扶,往往便是最大的攙扶,因為攙扶的將是孩子的一生。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觀念:讓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來
育兒觀念:讓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來
小朋友們玩著“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小天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賴在地上大哭起來,等著我去扶他。我并沒有立即扶起倒在地上的小天天,一會兒后,天天撅著小嘴巴自己爬了起來。回家后,小天天向媽媽哭訴:“媽媽,今天我跌倒在地上,沒有人理我,老師都不扶我起來?!?/p>
老師的話——
與其說這位家長溺愛孩子、誤解老師,不如說她對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dǎo)。老師其實并不是在偷懶,她只是想讓孩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一出生開始,許多孩子便生活在家庭內(nèi)幾位大人的精心呵護之中,漸漸地,他們習慣了大人們的關(guān)心與呵護。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當他們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得到別人的主動幫助,而不是如何從自身出發(fā)去解決問題,天天正是這樣的心理。但孩子必將離開父母的懷抱進入社會,他們在社會中必須獨自面對一切,因此,將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或許有一些家長會擔心,幼兒園老師這種看似殘酷的培養(yǎng)方式是否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要求獨立的過程,一方面他們心理上渴望更加地獨立;另一方面,他們不斷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為他們獨立要求的實現(xiàn)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蛟S孩子會因一時被老師“忽視”而感到失落,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被孩子自己努力克服困難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所淹沒,孩子將更有信心地向前邁進。
讓你的小公主勇敢起來
讓你的小公主勇敢起來——膽小、懦弱不是女孩的代名詞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膽小。
她們怕黑;
她們不敢單獨在自己的房間里睡覺;
她們害怕在地上爬來爬去的蟲子;
她們不敢爭取自己的正當利益;
……
正因如此,膽小和懦弱好像總是喜歡這些小女孩,于是小女孩受到小男孩的欺負便成了常事。
4歲的小女孩桐桐非常膽小。
有一次,媽媽帶她去社區(qū)的小廣場玩,旁邊突然跑過來一個2歲多一點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著桐桐手里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樣子。桐桐看見了,不自覺地把球往身后藏,然后壯著膽喊:“你不許搶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桐桐的膽小,沖上來就搶,桐桐嚇得嚎啕大哭。媽媽連忙說:“小弟弟,你怎么可以搶東西呢?”又對桐桐說,“小弟弟比你還小呢,你為什么怕他?來,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個好朋友?!?/p>
小男孩做個鬼臉,跑了。從那以后,他只要看到桐桐經(jīng)過,就會跑過來打她一下,或者把桐桐手里的東西搶走。而桐桐看到那個小男孩,總會不由自主地躲得遠遠的。
又有一次,桐桐正在樓下的車庫里玩,看到那個小男孩朝這個方向走來,便馬上對爸爸說:“爸爸,快把車庫的門關(guān)上,那個小哥哥要打我?!?/p>
桐桐竟然將比她小的孩子升級為“哥哥”了。這也正是很多女孩家長感覺頭痛的事,由于女兒的文靜、膽小,常常在學校受那些“壞孩子”的欺負,自己又不好插手小孩子之間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膽小的女兒保護自己。
對于這個問題,桐桐的爸爸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晚上,爸爸認真地問自己的寶貝女兒:“那個小弟弟比你小,怎么會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訴爸爸你為什么這樣怕他嗎?”
“因為他總搶我東西,還老打我?!蓖┩┯悬c委屈地說。
“如果你按爸爸說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負你了。下次小弟弟再搶你東西,你就大聲地對他說‘不許欺負我’,然后再把東西搶回來!”
第二天,桐桐跟爸爸出門,遠遠地看到小男孩走過來,爸爸就對桐桐使了個眼色,躲到一邊。
小男孩過來了,看到桐桐手里的玩具熊,就上來搶。桐桐鼓起勇氣,大聲說:“你不許搶我的東西!”然后用力把玩具熊奪回來,小男孩也由于沒有站穩(wěn),而摔倒在地上。小男孩沒想到桐桐變得這么“勇敢”,這次他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原來,看起來很強大的小男孩竟然是個“紙老虎”,以后他可能再也不敢惹桐桐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家長要想讓女孩變得勇敢起來,就要告訴她:躲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用正確的方法去面對那些“侵略者”,你才能永遠不受欺負。
另外,父母還要了解女孩膽小的原因。
當女孩哭時,很多父母經(jīng)常這樣恐嚇女兒:“不要哭,狼外婆來了,專吃愛哭的小孩子!”年幼的女孩并沒有掌握太多的科學知識,很容易就會對家長的戲言信以為真,并且產(chǎn)生深深的恐懼。
對生活帶有恐懼心理的女孩,是很難有勇氣面對“侵略”的。在被欺負的時候,她的恐懼心理會卷土重來,像一個巨大的陰影吞噬女孩幼小的心靈。
另外,家長對女孩過分的溺愛也會促使她們膽小?!安灰獎?,小心燙著你!”“想吃蘋果?媽媽給你削,刀子會傷到手!”家長的過分保護會給女孩消極的暗示。在家長的溺愛下,女孩一方面會變得嬌縱、不可一世;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沒有親自體驗過,她會對實踐產(chǎn)生畏懼心理。這樣的女孩在面對“侵略”時,常常只會躲避。
★給父母的建議
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膽小,這與孩子的性格有關(guān),當然與父母從小對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
方法一:鼓勵女孩說出自己的內(nèi)心需要
7歲的小韓旭是個不敢說話的小女孩。
爸爸帶小韓旭去逛商場,就要離開時,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會兒吧?!毖劬s一直盯著柜臺里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卻裝作什么也不知道,他故意這樣對女兒說:“只能玩10分鐘,10分鐘后我們就回家。”
10分鐘馬上就要過去了,小韓旭終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聲音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買一樣……東西?!?/p>
“買什么?說話別吞吞吐吐,想要什么說出來!”
“我想買一個洋娃娃!”小韓旭鼓起勇氣說。
于是,她得到了一個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在女兒小的時候就對她灌輸這樣一種思想:謙讓是一種美德,爭取卻是一種能力。這樣女兒才不至于因太注重關(guān)系而失去“自我”。
當女孩希望得到某種東西或機會的時候,當女孩的權(quán)利被侵犯的時候,當女孩面臨各種壓力的時候……爭取不一定獲得,但放棄就意味著失去。在女孩小的時候,父母就應(yīng)教會她說出自己的內(nèi)心需要。
方法二:女孩的勇氣是“寵”出來的
事實上,所有的小孩子,都會害怕怪異的聲音,怕從高處跌下。男孩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他們天性中有更多對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險和攻擊性),而社會對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們擺脫懦弱的心境。
這是不是說,我們對女孩的教育會使她們更容易失去自信、變得懦弱退縮呢?其實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寵”出來的。
在朋友的眼中,若南是一個特別有勇氣、特別自信的女孩。每當有人問起“你為什么這么優(yōu)秀”時,若南都要講起小時候的故事——從小到大,父母都特別寵愛她,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是個很優(yōu)秀的女孩:
若南嫌自己個子高,父母說正好可以做模特;
若南學習畫畫,卻畫得亂七八糟,父母滿不在乎地笑笑說:“可你的歌唱得特別棒啊,每個人都有長處?!?/p>
若南想當記者,父母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以后準備去央視,還是鳳凰衛(wèi)視?”“寵”到現(xiàn)在,若南已經(jīng)在一家知名的媒體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始終是個特別自信、特別陽光、性格開朗、有人緣的女孩。
知心姐姐陸勤在《告訴孩子,你真棒!》一書中這樣寫道:“成功是一種感覺,一種態(tài)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態(tài)度,‘我不行’是失敗者的態(tài)度。人改變了態(tài)度……由‘我不行’變?yōu)椤夷苄小?,就會獲得成功的感覺,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p>
的確,當女孩缺乏自信,即使面對比她弱小的對手也會退縮不前,即使自己的玩具被搶走也不敢要回來……這樣的女孩,實際上是把自己放在失敗者的假想里,未出征先言敗,又何談將來的成功呢?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勇敢的性格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勇敢的性格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間祺祺已經(jīng)6歲快要上小學了,對待孩子的培養(yǎng)方面,我和孩子的爸爸比較一致,就是不看重她現(xiàn)在能學多少文化知識,重點關(guān)注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jié)的孩子。平時希望她能多參加集體活動,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她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yīng)變能力。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fā)言。我覺得現(xiàn)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融入集體對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幫助的,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有正確的作息時間,按時吃飯睡覺,做家務(wù)時讓孩子成為其中的一員,比如吃飯的時候他可以給大家發(fā)碗筷,平時自己把地弄臟了,自己能主動掃地,玩完玩具了自己能放回原來的位置,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yǎng)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二、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體魄。周末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都會帶孩子去赭山公園爬山,五一、十一等小長假期間,我們也都會約上幾個小孩年齡相近的家庭一起去外地旅游,鍛煉孩子的體魄、擴展孩子的視野,我們已經(jīng)帶孩子去過北京、上海、南京、常州和皖南等地,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鍛煉身體、增長知識。
三、培養(yǎng)孩子無私的品質(zhì)。我們每次帶祺祺出門前,都會準備一些小零食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我們還把她小時候用的玩具拿出來讓她自愿的送給弟弟妹妹,在小朋友和弟弟妹妹謝謝她的時候她的心里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四、培養(yǎng)孩子勇敢的性格。祺祺生來膽小,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我們就在經(jīng)常鼓勵她,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經(jīng)常無法完成自己設(shè)想的“作品”,于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能畫出花、鳥、魚、蟲、人物等很多“作品”了。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育兒心得:教育要從寶寶抓起
育兒心得:教育要從寶寶抓起
孩子,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還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教育要從寶寶抓起!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也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面對現(xiàn)代孩子所生活的環(huán)境,作為孩子家長的我們不免心存擔憂:嬌慣、任性、說一不二,基本上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代孩子的特點了,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已經(jīng)不再是父輩時那單純的“棒下出孝子”的模式了,更多的是需要語言溝通和科學的教育方式。父母是一個專業(yè)性很強的職業(yè),可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未經(jīng)培訓就直接上崗的,做為一個剛剛進入這一行業(yè)的我們就好像是個文盲,在教育孩子方面每天都是在不斷地摸索著學習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F(xiàn)在孩子三歲半了,從孩子出生開始到孩子走的第一步,說的第一個字??????,每一個點滴的進步我們都會記錄下來。說到育兒心得,下面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
一、多管齊下樹信心
欽豪是一個在面對陌生人時很靦腆的孩子,不敢說話。面對這一情況,我們回家進行了及時的語言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到外面面對陌生人依舊如前。慢慢的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一行為也許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或者是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行為,為了改變這一問題,我們采用多種方式,如:出門搭車時,我們會讓孩子去擺手喊車;出去買東西時,會把錢給孩子,讓他去付錢,開始時孩子有些害怕,過去把錢扔到地上就跑回我們身邊,賣東西老板叫他停下找錢,他連頭也不回,但是慢慢地,在每一次的鼓勵之下,他已經(jīng)很自然的拿著錢交給叔叔阿姨,兩只小手掐著腰,等著拿找回零錢,這時孩子本身也感到有些小自豪,感覺自己長大了,能做和大人一樣的事兒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小的進步,但卻改變了一個孩子不敢與人溝通的問題。
二、用感受代替懲罰
欽豪是一個非常任性的孩子,認識他的人都會說他是個驢小子,有時為了一件事,我們不滿足他,他會哭上半個多小時,頭發(fā)都濕透了,開始我和他爸爸也非常生氣,把他抱到屋子里打屁股,時間長了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是越打越鬧,弄得我們生氣,孩子還很委屈。后來我們漸漸的發(fā)現(xiàn),得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為他提供選擇,他想要的東西不能馬上滿足他時,就要改變一種方式來實現(xiàn)他的愿望。當孩子想要一樣東西,而此時我們不能滿足他時,往往給孩子解釋沒有這樣東西,孩子是不會聽我們的解釋,比如他想喝飲料了,家里沒有,你和他說家里沒有,喝飲料不好,你不聽話就不買……他聽到這樣的話,就會哭的很兇,這時就要轉(zhuǎn)移他的注意,我就會說飲料太涼喝多了肚子疼,你忘了前幾天你肚子疼了,咱家有水果,你和媽媽一起榨蘋果味和梨味的飲料好不好,這時他會很開心的答應(yīng),和媽媽一起去洗水果,喝完了告訴媽媽,真好喝,明天再做菠蘿味的,這樣孩子既能吃到營養(yǎng)的水果,也不會再哭鬧。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孩子的感受被接受了,他才能開始改變自己的情緒。
三.互換角色
和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也能體會一下大人的感覺,從中不經(jīng)意間欽豪開始變得有愛心,會體貼安慰人了。欽豪從小都害怕打針,看到醫(yī)生就害怕,以前欽豪每次一生病就是全家就頭疼的事,從扎上針就會一直哭鬧到拔針,全家六七個人都得全程陪著,等孩子的病好了,大人也熬的筋疲力盡。后來我們回到家,找一個像打針一樣的東西,給孩子,告訴他,媽媽感冒了,你給媽媽扎上針,他會很認真的把我的手握住,也像護士一樣使勁的拍拍手找血管,我就在那裝作很害怕很疼的樣子喊:我不打針,我怕疼,我不打針。這時孩子會像在醫(yī)院我們家長說的話一樣告訴我:不用怕,不疼??????直到把他的假針給我扎上。我們經(jīng)常在家做這樣的游戲,等孩子再到醫(yī)院時,我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孩子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坐在床上等著護士阿姨給他扎針,扎完后,自己樹起大拇指,自己說真棒。其實這就是生活的點點滴滴,在互換角色的時候,孩子自然的變得勇敢,體貼人。媽媽在床上睡午覺,沒有蓋被子,孩子打開門,拿著自己的小被給媽媽蓋上,然后把被角都給媽媽掖好,其實我根本就沒有睡著,心里那種感動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四.幫助和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
欽豪這個孩子說話比別的孩子都要晚,23個月才會叫媽媽,三歲多了,還有很多話說不明白,快要上幼兒園了,我們還擔心他在老師面前不會表達。剛剛上幼兒園,前三天每天都尿兩條褲子,每天早上都要哭,第一天我問他你們在幼兒園都做了什么,他說玩小魚玩具,我說吃的什么飯,你的同學叫什么名字,每次都說不知道。第二天我問他你們做什么了,他告訴我老師講大灰狼的故事,吃的什么飯,也是說不出來,每天我都是重復(fù)的問他同樣的問題。直到第二周,晚上孩子告訴媽媽:今天我們班XXX,過小橋摔倒了???????,我心里也沒在意,心想可能是看的什么動畫片,第二天到幼兒園,我和老師講了孩子和我說的事情,老師說確實有這個事,我特別驚訝,孩子能主動和媽媽講幼兒園里的事情了?,F(xiàn)在已經(jīng)上學一個多月了,每次走到幼兒園的一樓,孩子就會主動告訴我今天都吃了什么,而且吃得很多。本身他語言表述差,每次回來自己一邊玩一邊唱幼兒園里學的兒歌,唱幾個字,就唱不出字了,只會哼上歌的調(diào)子,我們就在網(wǎng)上找到他學的歌曲下載下來,我們和他一起聽一起唱,孩子特別喜歡聽,也愿意學。其實只有家長愿意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孩子才會愿意講出他的小故事。
從在幼兒園上的那幾節(jié)親子課,我們就看出來,自己的孩子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出眾的,更是有很多方面都要比其它的孩子落后很多,但是,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會讓我們做家長的更加欣慰。以上只是我們和孩子生活中的一點小故事,可能對于有的優(yōu)秀孩子來說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們只看中孩子的點點進步,和他一起分享其中的樂趣,孩子的自立,自信,學習能力很多很多還等著我們家長在今后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體驗一起學習。
這次的家長育兒征文,最開始看到黑板通知的時候,沒有想寫,看了一眼感覺和自己沒有似乎關(guān)系,但是每天放學三位老師都要把自己孩子的一天表現(xiàn)和我們家長說一下,給我們建議,我從心里感動了,老師對我們自己的孩子這么認真,我們做家長的更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希望孩子今后在老師的幫助教育下能茁壯健康成長。
請教育孩子勇敢說出來:“住手,不要隨便摸我!”
近日,一個名為“平頂山兩歲草莓”的微博倍受關(guān)注。該微博稱,自己兩歲多的女兒“草莓”在幼兒園遭性侵。今年以來,南京、海南、貴陽等多地發(fā)生女童疑被性侵案件。幼兒性侵案頻發(fā)引發(fā)家長擔憂和社會關(guān)注。
教育部、公安部等去年已聯(lián)合下發(fā)“關(guān)于做好預(yù)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犯工作的意見”,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性教育課程勢在必行。然而據(jù)“中國網(wǎng)事”記者調(diào)查,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學校、家長對“性教育”多持“遮遮掩掩”的態(tài)度,不少學校尤其是幼兒園的性安全教育幾乎為空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相關(guān)課程缺位。專家建議,由熟悉犯罪人心理和作案手法的司法部門介入中小學和幼兒園性教育,將起到因勢利導(dǎo)的作用,應(yīng)加強幼兒性教育專業(yè)化設(shè)計。
幼兒性侵案“熟人”多發(f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失靈
5月初,貴陽市南明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部門依法批準逮捕了一名涉嫌猥褻兒童的犯罪嫌疑人。
據(jù)承辦該案的檢察官李娟介紹,該案是典型的利用熟人便利條件,對幼童實施侵犯的案件。“理應(yīng)被呵護的孩子頻頻慘遭黑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案人一般都是他們所熟悉的人,讓他們放松了警惕?!?/p>
據(jù)“中國網(wǎng)事”記者調(diào)查,家長一般在對孩子做自我保護教育的時候,多是“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而常常忽視教育孩子對身邊熟人保持一種應(yīng)有的警惕。
貴陽中東十五幼兒園園長譚藝玲告訴記者,大多數(shù)幼師都沒有幼兒性教育的經(jīng)驗,幼兒園也沒法開設(shè)專門課程,對孩子缺乏系統(tǒng)的性安全知識教育。遇到尷尬的問題由老師臨時引導(dǎo),或依賴兒童自發(fā)的性啟蒙和少數(shù)家長的家庭教育,早期性教育確實存在很大的“盲區(qū)”。
貴州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婁小韻說,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也多集中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學校、家長對于“性教育”多是持一種“遮遮掩掩”的態(tài)度,這導(dǎo)致一些孩子哪怕受到了侵犯都不能正確的意識到自己遭受的是什么性質(zhì)的侵犯。
性侵案拒絕私了司法介入性教育“一舉兩得”
針對幼兒性侵案頻發(fā)態(tài)勢,貴陽市南明區(qū)檢察院近日在貴陽市六一幼兒園開展了一堂性教育實驗課,結(jié)合性侵幼童案件的共性,這堂法制教育的主題定為“不要隨便摸我”。
檢察官李娟節(jié)選了美國作家珊蒂·克雷文著、茱蒂·柏斯瑪繪制的《不要隨便摸我》繪本中的圖畫,引導(dǎo)孩子認識所謂的“身體私密部位”就是游泳衣所遮擋住的地方,引導(dǎo)孩子了解雖然他們被教導(dǎo)要聽大人的話,但有些大人用威脅和利誘方式進行的行為是不對的。
“如果有人用看小貓、吃好吃的、看電視等等來要和你們玩秘密的觸摸游戲,一定要大聲的說出:‘住手,我不喜歡你這樣做!并且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和老師’。”孩子們聽的很認真,在檢察官講故事的時候,課堂出奇的安靜,還會替圖畫中的小女孩擔心,并且一起喊出了“住手,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貴州省教育廳、人民檢察院、公安廳等今年下發(fā)的“關(guān)于做好預(yù)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犯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公安、檢察機關(guān)對發(fā)現(xiàn)的可能有未成年人被性侵或者接報相關(guān)線索,無論案件是否屬于本單位管轄,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先行進行調(diào)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保護被害人、保護現(xiàn)場等。
婁小韻說,司法介入性教育和預(yù)防性侵害教育的優(yōu)勢在于,讓少兒了解遇到侵害的正確選擇是告訴家長或老師,而家長和老師只能選擇報警。這體現(xiàn)了教育資源的多樣化,調(diào)動更多的社會資源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不好講”莫“不敢講”課程設(shè)計期盼專業(yè)“對味”
放眼其他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法、加、澳等國均已在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推行性教育。在美國,一些地方從幼兒園開始,就會用游戲的方式向兒童解釋“什么是性騷擾”,以及如何應(yīng)對,如何求助和如何自我保護。
婁小韻說,目前我國幼師專業(yè)幾乎都未開設(shè)專門關(guān)于幼兒性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課程,僅在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學習時有所涉及。未來有必要開設(shè)專門的性教育課程,或在其他課程的教學計劃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性教育的章節(jié)。
貴陽市六一幼兒園?。ǎ担┌鄬W生家長丁杰說,如果沒有提示性的教育和引導(dǎo),幼兒對他人接觸身體敏感部位往往不會反對,一般多是害羞。因此教幼兒一些防止侵害的意識和技巧是必要的,也讓他們明白不能去侵害他人。
王蓉說,從性教育實驗課開展的情況看,注意口吻表情、注重故事性的呈現(xiàn),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都能很好的接受,值得推廣。但這類課程的專業(yè)性一點也不弱,對授課幼師需系統(tǒng)培訓,課件也可以進一步專業(yè)化設(shè)計。
李娟認為,性侵犯預(yù)防教育,對檢察官也是一個挑戰(zhàn)。如何說孩子們能懂,如何說家長不會反感,如何表達、引導(dǎo)孩子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效果。但絕不能因為這個課題不好講,就不敢講,導(dǎo)致孩子們在面對黑手的時候無所適從。
婁小韻表示,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一段時長1分鐘的兒童性教育短片,其有趣活潑的風格、適當?shù)某叨榷挤蠂说奈幕瘋鹘y(tǒng)定位,在將來的課件設(shè)計中值得借鑒。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如何培養(yǎng)兒童勇敢的性格
大班家長育兒心得:如何培養(yǎng)兒童勇敢的性格
前段時間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關(guān)于兒童行為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培訓。培訓老師列舉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些典型的行為并且給我們作了一一解答,使我受益匪淺。
“智勇雙全”是我們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勇敢的性格是孩子日后生活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勇敢性格需要從小就培養(yǎng),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開始,適當讓他體驗挫折,挑戰(zhàn)困難。過程中我們家長需要認清楚“過度保護”、“適度保護“這兩者之間的利弊關(guān)系,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周末與兒子一起去綠地小區(qū)的兒童娛樂區(qū)玩。我看著兒子在滑梯重復(fù)爬上、滑下,玩的很開心。我提議讓他從一米多高的旋轉(zhuǎn)滑梯滑道逆著爬上去,他很爽快的答應(yīng)了。但好幾次都滑下來了,他很無奈的眼神看著我,于是我告訴他如何登上去的小訣竅。他試著助跑、小手抓住滑道的邊緣、膝蓋緊貼著滑道,拼命往上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爬上去了。他高興極了,還做了個成功的手勢。我明顯感覺到他體驗到克服困難、嘗試新方法,最后成功的喜悅心情。
滑梯旁邊是一米左右高的攀巖斜坡,孩子們從低處玩高處爬上去,大一點的孩子是可以跑上斜坡、跑下來。我想也讓兒子從最高處沿著斜坡往下跑,他往下一看,忙說:爸爸我怕,太高了,不敢。他緊緊靠著墻壁,撅著屁股緊貼著墻壁一動不動。于是,我親自給他做了示范。我跑了好幾次后,他終于說過來試試并且要求先到矮一點的地方先試一下,我在下面給他喊加油并且告訴往下跑的技巧。他終于躡手躡腳開始往下,瞬間他沖了下來,嘴里還發(fā)出害怕的尖叫聲,他第一次終于成功跑下來,碰到我的身上了,雙手緊抱著我的大腿,他回頭一看,還在回憶剛才的過程呢!后來他又了最高的地方跑下來,每次成功了都很開心,都能看到他那天真的笑臉。通過這種運動,孩子挑戰(zhàn)了他以前從沒試過的方式,培養(yǎng)了勇敢性格。我也感受到了家長幫助孩子一起體驗困難,克服困難過程中的樂趣。
雖然過程中有一點點危險,但是我覺得危險程度還在我的可以控制范圍之內(nèi)。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經(jīng)常體驗這個過程,性格就會逐步變的勇敢,為今后他的多彩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育兒心得:寶寶摔倒后
育兒心得:寶寶摔倒后
女兒一歲半了,走路搖搖晃晃還不是很靈活,但卻很好動。一天下午她推著爺爺給她做的蝴蝶車在屋里竄來竄去,還時不時沒頭沒腦的跑幾步,突然聽到“砰”的一聲,接踵而來的是驚天動地的哭喊聲……第一個趕到“現(xiàn)場”的是奶奶,“哎呀!”奶奶也慌了,邊拍打桌子邊說:“意意不哭了,看奶奶打桌子,壞桌子,我們打它打它?!闭f來也怪女兒竟不哭了。
過了好幾天,女兒的身體又撞了桌角,摔倒地上了,但她學會自我安慰了,“打,打”她不停地打桌子??吹窖矍暗囊荒晃艺媸怯趾脷庥趾眯?,這樣下去可不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這次打桌子讓她心理得到安慰,下次怎么辦?她一定會用同樣的方式解決,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yǎng)成怪罪他人的心理,而不找自身原因。
于是我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交流后達成共識,以后孩子摔跤首先引導(dǎo)她從跌倒中爬起來,然后告訴她跌倒的原因,讓她學會保護自己。一天上午我在家做家務(wù)她自己在客廳里玩,推著她的小椅子滿屋跑,突然“啪”的一下女兒一屁股蹲到了地上,只見她小手拍著地嘴里說著“打打打”??吹竭@我想應(yīng)該到了跟她講講的時候了,我跑過去問:“疼嗎?”她嘴里委屈的嗚嗚地說著什么,用手很傷心的指著地。我抱起她對她說:“不打地,是意意自己不小心不看地面光抬頭跑摔倒的,對不對?”她還是很傷心的趴著我身上,我接著說,以后意意走路要看地面,不能光抬著頭跑,不然還會跌倒的,她似懂非懂的看著我。
以后的日子里,女兒偶爾也摔倒,但我從不主動扶起她,總是讓她自己站起來。有時候她也會自己哭幾聲,但看到?jīng)]有人主動去安慰她就自己爬起來繼續(xù)玩了。小年齡段的孩子身體動作發(fā)展不協(xié)調(diào),跌跌撞撞很平常,我們要給他們成長的空間,使他們慢慢地學會自我保護,這才是我們所應(yīng)關(guān)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