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別讓寶寶憋尿傷身體
發(fā)布時間:2020-09-19 幼兒身體活動方案 幼兒園寶寶游戲 幼兒園冬季說課稿有的孩子有這么一個不好的習慣,在冷天,睡在暖和的被窩內(nèi),不肯下床小便,因為怕冷,寧愿憋著。這種憋尿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可以見到。由于受到各種原因的影響,不能及時地排尿,而使不斷產(chǎn)生的尿液積存在膀胱內(nèi)。尤其是小兒,由于父母溺愛和無知,更助長了孩子的不良習慣。
如果不能改變這種不好習慣而經(jīng)常憋尿,那就會損傷膀胱內(nèi)的感覺神經(jīng)功能,干擾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調(diào)節(jié)功能。
尤其是少年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憋尿更容易對神經(jīng)功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從而也會產(chǎn)生一系列病癥。對于女孩來說,由于尿道短,憋尿?qū)⒔o病菌的感染提供良好的機會。有時還會出現(xiàn)血尿,使人吃驚。
少數(shù)人由于經(jīng)常憋尿,還會發(fā)生精神性遺尿,即膀胱內(nèi)尿液不多時也想小便,或者一聽到滴水聲音、一看到廁所就想馬上小便。
憋尿現(xiàn)象嚴重時,尿液中的病菌可以向上沿著輸尿管蔓延到腎臟,引起腎盂腎炎,甚至影響腎功能。
憋尿?qū)⒆硬焕?,做父母的應該及時給孩子加以引導,養(yǎng)成正常排尿的良好習慣。
對有憋尿習慣的孩子父母應如何做?
有了憋尿習慣的孩子,父母應經(jīng)常提示,催促孩子排尿。如睡前孩子飲水較多,或吃大量的含水量較高的水果時,夜間應叫醒孩子起來排尿,使尿液能夠得到及時地排出,以保證泌尿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預防寶寶冬季感冒,要注意什么
進入冬季后天氣寒冷,是感冒的好發(fā)季節(jié),特別是公共場所和學校、幼兒園等機構的兒童集居地,更應注意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和流行。為了孩子順利地度過冬季,父母們要做好以下幾點:1、減少病源感染機會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聚會場所、大商場等。注意督促好小兒的手不要亂碰臟東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2、注意保暖冬日寒潮多,氣溫變化大,幼兒易著涼、感冒、常會引起許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腎炎,因此冬季要給幼兒保暖,避免著涼。特別是在兒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3、合理飲食冬季是感冒的高發(fā)季節(jié),合理的飲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母乳不僅是孩子體格和智力發(fā)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對呼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的幾種免疫球蛋白,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除了母乳喂養(yǎng)外,應根據(jù)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及時添加輔食,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蛋魚及肉類,均衡營養(yǎng),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兒機體抵抗力下降,適量補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4、注意節(jié)制飲食“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爆F(xiàn)在有些父母總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總想讓孩子多吃一點兒。孩子吃多了,幾天下來就容易形成食積便秘。因為中醫(y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即大腸有病會影響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腸的糞食燥結,能夠引起巨噬細胞死亡率增高,肺組織抵抗力下降,進而引起反復的肺及呼吸道感染。5、保護皮膚冬季寒冷干燥,幼兒皮膚中的水分散失較多,皮脂腺分泌較少,皮膚容易出現(xiàn)干裂發(fā)癢。要讓幼兒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并常用熱水洗手、腳、臉,再適當搽點護膚霜。6、堅持戶外活動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小兒出屋。小兒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接觸了感冒病人后,因?qū)Σ≡挚沽Σ睿芤谆疾?。所以,應該堅持讓小兒做戶外活動,天氣冷可選擇太陽光充足、風較小的時候,讓小兒在大自然中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可提高小兒的體質(zhì)。同時不坐涼地:冬季地面溫度很低,幼兒坐在上面,體內(nèi)的熱量就會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瀉7、多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滅人體表面的病毒和細菌,幫助幼兒對鈣、磷的吸收,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陽光也能提高紅細胞的含氧量和增強皮膚的調(diào)溫作用,以及能增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技能和幼兒的體質(zhì)。8、定時通風換氣,注意室溫冬季對人體的適宜溫度是20攝氏度,如高于23攝氏度時,人會感到頭暈、疲倦。另外,如果室內(nèi)外溫差大,則容易感冒。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內(nèi)外溫差過大。在北方更為突出,室內(nèi)溫度高,濕度相對較低,加上窗門緊閉,室內(nèi)空氣流通差,居室內(nèi)的微生物密度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襲小兒體內(nèi)。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時開窗換氣,加大室內(nèi)濕度。如果室內(nèi)溫度過高,可在暖氣片上放上濕毛巾,或在暖氣旁邊放一盆清水。
讓我感動的寶寶
班里有個男孩子G,平時很調(diào)皮,但很聰明,也許是聰明的孩子大多都調(diào)皮吧。這個孩子雖然調(diào)皮,但卻非常的懂事,愛自己的家人。有一次吃水果,每人兩個小橘子,等發(fā)過一圈后,我發(fā)現(xiàn)G的橘子沒有了,我就問他,橘子呢?他說:吃完了,我也沒有多想。等到中午睡覺的時候,給孩子們脫衣服,在給G脫衣服的時候,我看到他的上衣口袋里鼓鼓的,就問他:這是什么?他說;沒有什么。我說:給我看看。沒有辦法,他只好把口袋里的東西掏出來,我一看,是上午發(fā)的小橘子。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問他:老師發(fā)給你的橘子為什么不吃而要放在口袋里呢?他張口就說:我想拿回家里給媽媽和爸爸一人一個。聽了他的話,我突然很感動。想一想現(xiàn)在的孩子們,在家里吃的什么都是最好的,長輩們都把最大的蘋果最好的肉送到嘴邊,讓他們覺得都理所應當,一點都不知道感恩,可小G卻能夠在吃東西的時候想著自己的爸爸媽媽,我真的覺得這很難得。我們教孩子們《弟子規(guī)》,他們會背誦,卻不能說出每句話的含義,但今天,小G卻用行動告訴我他做到了《弟子規(guī)》中所交給孩子們的孝敬父母的道理。我很欣慰,這更加堅定了我要把《弟子規(guī)》的真諦教給孩子們的決心。他們都是可愛的,都是善良的,都是純潔的,我一定會用美好的一切將他們的幼兒園生涯填滿。
冬天寶寶該怎么補鈣
孩子每天究竟要補多少鈣?專家指出,4—10歲兒童每日鈣攝入量為800毫克。雖然奶制品中的鈣含量較大,但800毫升的鈣含量相當于3—4杯牛奶,光靠喝牛奶補鈣顯然已經(jīng)不夠了。
芝麻醬也是“補鈣能手”
除了我們?nèi)粘J熘呐D獭⒑.a(chǎn)品之外,芝麻也是“補鈣能手”。芝麻中含有豐富的鐵、鈣、蛋白質(zhì),經(jīng)常給孩子吃點芝麻,對骨骼和牙齒的發(fā)育都非常有好處。特別是芝麻醬中的含鈣量不容小覷:每100克芝麻醬中就含有約870毫克鈣,僅次于蝦皮的含鈣量。除此之外,芝麻醬所含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比瘦豬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還要高,充足的蛋白質(zhì)更利于鈣質(zhì)的吸收。在兒童的日常飲食中,家長可以將芝麻拌在蒸熟的米飯里,或者涼拌蔬菜時撒上一點芝麻,還可以做香甜可口的芝麻餅。不僅提高孩子吃東西的胃口,也同時具有促進營養(yǎng)吸收的作用。
飯后補鈣比睡前一杯奶更易吸收
傳統(tǒng)概念中,睡前一杯奶既有利于睡眠又可補鈣。但專家表示,相比較而言飯后補鈣最利于吸收。因為吃完飯菜后,吸收消化了很多酸性的物質(zhì),比如氨基酸,這些酸性物質(zhì)有促進鈣吸收的功能。秋季各種含鈣豐富的海產(chǎn)品、蔬菜紛紛“登場”家長也可以把他們“請”上飯桌給孩子補鈣。含鈣豐富的食物有魚、雞蛋、豆制品、蝦皮、骨湯、木耳、芝麻等,另外蔬菜也是鈣質(zhì)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又可給人體提供鈣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給孩子食用。
讓托班寶寶自主學習
托班的幼兒都是2~3歲左右的孩子。剛進小托班時,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腳亂中度過的:這邊剛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邊那個已經(jīng)尿褲子了;前面的喂飯的勺子剛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竟在你背后吐了起來;這頭剛拉開一對打架的幼兒,那頭的孩子臉上又多了兩排牙齒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個人掰幾幾個人來用,兩只手根本不夠使喚,頓時覺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腳。后來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給我鼓勵與支持,在她們的幫助下我慢慢地領悟到很多竅門。
在接觸二期課改后,這才使我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對學前教育的一些片面認識和看法,使我認識到只有轉(zhuǎn)變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地為孩子提供、創(chuàng)設出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的機會與空間。新課程中指出:主動性是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之一則是學習的興趣。因此,遵循幼兒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而針對托班的幼兒,對于孩子的主動性我是這樣培養(yǎng)的。
幼兒園托班教育筆記一、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萌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
一學期的幼兒園托班教育使我認識到要激發(fā)托班幼兒學習主動性并不能從責任上來要求幼兒,而應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種適宜的、主動的活動式環(huán)境。0~3歲幼兒已有嘗試并探究周圍環(huán)境的行為,他們的學習經(jīng)驗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積累起來的。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究行為,我在活動室中創(chuàng)設支持性、可選擇性的環(huán)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動。如,為滿足孩子操作、擺弄的需要,我們開辟了發(fā)展精細動作的“拼拼玩玩”、“我愛小動物”等區(qū)角,并在里面擺放著孩子隨時可取的玩具,讓他們進行串珠、敲球、扣紐扣、蓋瓶蓋等游戲。這些在孩子看來是玩具的學具,每一件都滲透了一定的層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確定性。在孩子主動探究的基礎上,隱含了讓孩子“開竅”的教育作用。
幼兒園托班教育筆記二、保護好奇心,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問,而正是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qū)使下,產(chǎn)生了“我要學”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玩具材料。一開始,我就將橡皮泥放在區(qū)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們也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驚喜地告訴我:“老師,小面條!”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細又長的“小面條”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紛紛學起她做起面條來。我又及時提供了盤子,鼓勵孩子們產(chǎn)生給娃娃家的娃娃燒面條的快樂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變的特點讓孩子喜歡。因此,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產(chǎn)生各種想象。而做小面條正是孩子學習“搓”這一動作的一個切入口,老師提供的餐具也為情景開展創(chuàng)設了條件,讓孩子的興趣得到提升,自主產(chǎn)生了要“給娃娃燒飯”的愿望,并又成為以后學習團、壓等動作的切入口。讓孩子在情景中學習、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學”的愿望。
作為教師,要去發(fā)現(xiàn)、接納、欣賞、引導孩子的自主行為,從而使他們獲得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給孩子留下一個求新、求異、豐富而廣闊的天空,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
讓我們的寶寶“心靈手巧”
在今天的親子班活動中,我為寶寶們準備了帶蓋的瓶子。讓寶寶學習擰的技能,并在瓶子里放入一些小珠子,小豆子讓他們倒出來后再裝回去這些活動不但可以讓寶寶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得到鍛煉,而且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開開心心環(huán)節(jié)中,我提供給寶寶廣告紙讓他們撕。這一活動是對寶寶手指靈活度和精練動作的訓練。教會寶寶把撕碎的紙朝空中拋灑,因為丟紙游戲不公訓練手部動作,還能刺激禮堂追蹤發(fā)展。但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講解這些游戲的目標還不是很清晰,導致家長在指導的過程中態(tài)度也不夠積極。寶寶們大都沒有學會向上拋的動作,有個別寶寶直接就將籃子里的小紙片就倒在了地上。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就又重新說了一次活動的目標,家長們才得以明白,活動的效果就好多了。
因此在每次活動結束前我都對家長進行指導,提出要要求。讓他們在家時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和方法對寶寶的游戲活動進行正確的指導。如這次親子活動結束后,家長們在家也可以準備一些課堂中的物品讓寶寶玩??梢宰寣殞毚蜷_裝玩具的小盒子,把玩具拿進拿出。也可以從瓶子里倒出東西,再放進去這樣寶寶不公會用眼睛看,而且還會用手去指。這時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認知能力就會有很大程度的進步。
如何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有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那些從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孩子,想第一天就快快樂樂地上幼兒園是不太可能的,要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父母是需要動動腦筋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能采取強制手段,要顧及孩子的感受,慢慢引導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試試這幾招,也許會幫助家長和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適應期。
一、緩解分離焦慮
家長應試圖改變關注孩子的方式。以前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生理的需求,現(xiàn)在就要多關注一些心理需求,這時候把我們在生活照料中形成的那種快速反應,就是說水、吃的、大小便生活照顧上的這種快速反應要收一收,讓孩子學會自己的這種能力以后,我們引導他做更多的游戲,幫他學會應付困難,孩子掌握了能克服困難的那種品質(zhì),是入園的準備工作之一。
發(fā)展孩子的同伴??梢园研』锇檎埖郊依飦?,這樣會在相對放松的環(huán)境下為孩子建立伙伴關系,這種伙伴到幼兒園去可以形成他一個很好的依托,就是說兩個孩子之間會相互照顧,因為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熟悉起來的,在這個新環(huán)境下如果其他的安全感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這個孩子、這個伙伴就是他建立安全感的一部分。
媽媽可以跟老師商量,把孩子平時喜歡的東西帶到幼兒園里,以減輕孩子的不安全感。二、順利度過適應期
送孩子態(tài)度堅決
當老師接過孩子以后,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兒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xiàn)孩子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有的父母離開后,又偷偷回來看孩子,一旦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也在園內(nèi),定會產(chǎn)生依賴情緒。有的甚至會因此而哭鬧,拒絕參加任何活動。請相信,老師肯定會盡職盡責地帶好每一位孩子。父母們,請克制自己的感情,送孩子入園時態(tài)度要堅決。請記?。耗阈能浀谋憩F(xiàn)只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地哭鬧。高高興興地送、高高興興地離開,才是明智之舉。
盡量早接孩子
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集體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這時他心里也許會委屈地想,是不是父母不要我了。為了減少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第一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并沒有忘記他?;丶衣飞希詈糜藐P愛的語言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在幼兒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nèi)心感受到被愛。
幫老師多了解孩子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于老師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照顧孩子。例如,有的孩子一哭鬧就要小便,有的孩子要成人摸著耳朵才能入睡等等。另外,最初父母最好堅持接送孩子入園,鼓勵孩子積極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做好精神準備
首先,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幼兒園不僅有游戲還有其他活動,但活動時間有一定限制。其次,不要將幼兒園描述的過于理想。老師人數(shù)畢竟有限,要同時照顧很多孩子,難免出現(xiàn)不周到的時候。如果孩子覺得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很大,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從而引發(fā)哭鬧等行為。再次,父母應積極地與老師溝通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幼兒園時的狀況,幫孩子輕松度過分離焦慮階段。
提高孩子身體免疫力
提醒孩子多喝水,養(yǎng)成隨渴隨喝的習慣。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尿液不是清亮透明的,就更要注意讓孩子多喝水了。如果孩子一開始不喜歡喝,可以一次少喝點,一天多喝幾次。如果孩子生病了就接回家積極治療,但痊愈后還應該堅持送到幼兒園。這是一個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和抵抗力的過程,只是再回幼兒園的時候,要跟老師密切溝通,讓她知道孩子最近的情況,并加強保育工作。避免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事,不要怕他做錯。鼓勵孩子什么都要吃,保證營養(yǎng)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配合幼兒園的生活,即使節(jié)假日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不要打亂孩子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經(jīng)常帶孩子做些適當?shù)南捏w能的運動,不能總是“靜坐”。三、家長要調(diào)整心態(tài)
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
有很多孩子分離時哭得淚人一樣,而在家長離開他的視野之后,很快就又開心地玩了起來。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頭,甚至抱了孩子離開的媽咪,她們的孩子往往哭鬧的時間更長一些。為什么會這樣呢?要知道,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直接看到的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哦,我一哭,媽媽就能多和我呆一會兒!結果,媽媽的猶豫變相地獎勵了孩子的哭鬧,他當然越哭越起勁了。既然知道了其中的奧妙,那么媽媽應該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孩子面臨的是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大人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把孩子剛進入幼兒園的表現(xiàn)看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步,平靜而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
以正確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孩子入園之初,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園表現(xiàn)時,可以向老師提問,或查看幼兒園的家園聯(lián)系簿,幼兒園也應該主動向家長說明孩子的情況,但家長最好不要一見到孩子便立刻問長問短,顯得格外焦慮。曾經(jīng)有一位小朋友,適應得比一般孩子慢。后來和家長聊起來,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奶奶很不放心,每天孩子回到家,媽媽都要當著孩子的面給奶奶打電話,報告孩子今天哭了沒有,看上去情緒是否低落等。家長如此緊張,對幼兒園如臨大敵,家長的這種焦慮情緒當然會傳染給孩子,進一步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
讓孩子堅信上幼兒園是他的責任
當孩子在家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時,如果您確信這只是孩子不適應的反應時,可以淡然處之。入園期間,媽媽可以多陪陪孩子,與孩子多一些身體接觸和撫慰,但一定不要隨便哄孩子說:“好好好,我們明天不上幼兒園?!眿寢尶梢院唵蜗蚝⒆诱f明:“寶貝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上班一樣?!比缓缶娃D(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對上幼兒園的問題不再討論,也不深究。這樣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認識到,媽媽的決心不是哭鬧可以改變的。這種處理方式反而能縮短孩子哭鬧的時間,減少大人孩子的痛苦。
讓寶寶自己動手來學習
動手是寶寶獲取知識經(jīng)驗必不可少的方式,杜威的“在做中學”、皮亞杰的認知建構理論都清楚地闡明了動手對嬰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
過去,我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學生都是以接受性學習為主,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操作學生看,其弊端已盡人皆知——培養(yǎng)出的人大多數(shù)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只會說不會做……
為扭轉(zhuǎn)這種局面,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幼兒園逐漸出現(xiàn)了活動區(qū)教學模式。
如今,這種教學模式已被全國大多數(shù)幼兒園所接受。
經(jīng)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活動區(qū)教學日趨完善,課堂教學與活動區(qū)教學形成了較好的互補關系。
活動區(qū)教學與課堂教學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活動區(qū)教學凸顯了幼兒的操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發(fā)現(xiàn)性學習。
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直接灌輸給幼兒知識,而是將所教知識物化到材料中,讓幼兒通過操作材料,自己獲取或發(fā)現(xiàn)其中的知識信息,同時獲取相關經(jīng)驗與技能。
活動區(qū)教學的全過程均體現(xiàn)出幼兒選擇材料的自主性、學習的操作性以及對知識的自我發(fā)現(xiàn)。
由此可見,操作材料或?qū)W具是活動區(qū)教學的關鍵,沒有操作材料或?qū)W具,就根本談不上活動區(qū)教學。
并且操作材料或?qū)W具的性質(zhì)與數(shù)量直接決定或影響幼兒的學習質(zhì)量。
如何才能設計出科學適宜的操作材料或?qū)W具呢?這是近十幾年來幼兒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
她們的熱情、她們的創(chuàng)造性、她們的奉獻精神均通過她們所設計制作出的大量新穎獨特的操作材料與學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由福建兒童發(fā)展職業(yè)學院附屬幼兒園設計的《幼兒園區(qū)角操作活動150例》一書,展示了為小、中、大3個年齡班幼兒設計的包含生活區(qū)、語言區(qū)、科學區(qū)、數(shù)學區(qū)、美工區(qū)以及綜合區(qū)的一大批活動材料與學具。
這些學具并不昂貴,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卻凝聚了幼兒教師的奇思妙想與敬業(yè)精神,顯示了幼兒教師的心靈手巧與獨具匠心。
更為可貴的是,她們圍繞這些材料或?qū)W具設計出豐富有趣的活動,并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操作要點與指導建議。
這些來自實踐的優(yōu)秀成果,形象生動、極具創(chuàng)意、操作性強,可以為廣大幼兒教師借鑒,用于自己的區(qū)角活動教學中。
讓內(nèi)向?qū)殞殣壅f話的方法
讓孩子大膽說話可采取以下方法:1.經(jīng)常鼓勵贊美孩子,讓他樹立信心。在他面前不要表現(xiàn)出來特別關注和在意他的不愛說話,慢慢地暗示幫助他提高表達能力。2.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短。內(nèi)向的孩子感情脆弱,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尿炕、口吃之類的事情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反復提起。3.孩子喜歡念兒歌、講故事讓他高聲的朗讀出來,大聲的朗誦會為他熟練的表達語言提供幫助,形成比較流暢表達的語言習慣。4.讓孩子接觸同伴,也可以試著接觸一些膽大勇敢的小伙伴,小孩子愛模仿,也跟著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慢慢得到鍛煉。5.親朋好友聚會時,家里來了小朋友或者客人時,鍛煉他去給客人接觸,讓他給客人拿水果,給客人表演節(jié)目等。6.全家人在一起時,做游戲扮演各種角色鍛煉孩子,比如讓孩子當老師,家長做小學生,一點點提高他表達能力。7.不要替孩子說話,不要包辦代替替孩子做決定。在孩子說話時,不要打岔,讓他自己把話說完。一個快嘴總替孩子說話的媽媽,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達了。8.經(jīng)常帶孩子去戶外玩,增長孩子見識,豐富孩子語言內(nèi)容。帶孩子到視野開闊地帶,讓孩子放聲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