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生活中的彈性》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8-28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的:

1、愿意參與科學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拓展思維,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

2、在探索、發(fā)明、制作、操作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彈性,對物體彈性的用途。

3、通過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彈性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彈性玩具若干。

2、有彈性和無彈性的物品若干。

3、幼兒制作玩具的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

1、談話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敖裉?,老師帶來許多好玩的玩具,每樣玩具,都有一

個小秘密,小朋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發(fā)現(xiàn)它們的小秘密。比如:用手壓一壓、拉一拉、

捏一捏或者用腳跳一跳等等。玩的時候要小心,別把玩具弄壞了。”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玩具,自由操作、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

3、教師巡回觀察,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有彈性”的秘密。

4、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及發(fā)現(xiàn),了解物體彈性的基本特征。

老師邊操作,邊引導幼兒小結:“我們玩的東西很有趣,它們都有彈性。我們用力拉它

或壓它的時候,它就會改變形狀,手一松,它又能變回來,這就是物體的彈性?!?/p>

二、再次探索并對物品分類,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1、分組投放有彈性與無彈性的物品。

2、幼兒自由探索。

3、請幼兒把有彈性的與無彈性的物品分類。

三、游戲:找一找,想一想。(聯(lián)系生活了解彈性的用途)

1、找一找,看誰身上有彈性的東西最多。

2、找一找,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有彈性,看誰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兒園、家里及其他地方,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

四、引導幼兒討論:

1、如果所有的物體都沒有彈性將會怎么樣

2、怎樣利用物體的彈性發(fā)明一種用品或玩具?

五、做一做、玩一玩。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也來動動腦筋,想一想,發(fā)明一件有彈性

的用品或玩具。”給幼兒介紹材料名稱。

2、鼓勵幼兒先想想準備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做?先和好朋友說說。

3、提出操作要求。

4、介紹自己的作品,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興趣,,然后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材料使幼兒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彈性,并在老師的引導下

進一步總結了物體的彈性,然后讓幼兒進行分類進一步鞏固了對彈性的認識。然后讓幼兒尋找身邊的彈性物品,從而使幼兒

了解了彈性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最后讓幼兒通過討論、做做、玩玩激發(fā)了幼兒進一步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興趣。整個活動幼兒都積

極性很高,他們親自操作,探索、并獲得了感性經驗,又親自發(fā)明創(chuàng)造,很有成就感,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潛移默化

中使幼兒積累了探索科學的經驗,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只是在活動中有的幼兒不善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有

待老師進一步幫助、引導,讓他們在自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幼兒百科:彈性是一個物理學名詞,與撓性相對,在物理學和機械學上,彈性理論是描述一個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運動或發(fā)生形變。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彈性大發(fā)現(xiàn)》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彈性。

2、發(fā)現(xiàn)彈性的用途,并愿意表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過程。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彈簧、橡皮筋等有無彈性的物體若干,實驗記錄表、記號筆、PPT等。

活動過程:

一、設疑:

觀看PPT,讓幼兒更感興趣,激發(fā)幼兒好奇心與求知欲望。

二、幼兒分組自由探索活動材料,感知物體彈性。

放一些輕音樂,讓幼兒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進行自由探索活動:

(1)探索氣球、襪子、海綿、木棒等有無彈性,讓孩子通過自己和同伴親自體驗,互相交流獲得感性經驗,感知物體的彈性。

(2)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及合作,了解彈性的基本特征。滲透幼兒大膽表現(xiàn),把經驗和技能傳達給同伴。

(3)給幼兒獨立表達的機會,請個別幼兒來發(fā)言,“你是如何做的?它有沒有彈性?”

三、師總結:這些東西真有趣,用力(借助外力時)會變形,不用力時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就是物體的彈性。

四、再次投放物品,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彈性,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1)用PPT介紹實驗操作記錄表。

(2)分組再次進行操作鞏固對彈性的認識,并對操作結果進行記錄。

五、聯(lián)系生活了解彈性的用途及對人們的幫助。

(1)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彈性的物品。

(2)放PPT,了解彈性對人們的幫助。

六、結束:

老師把所投放的材料放在科學區(qū),在區(qū)域活動中自己可以再玩一玩、試一試。

活動反思:

1、通過《指南》科學領域的學習,我在活動中利用PPT凸顯彈簧的伸縮及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的展示,重難點突破直觀形象,易于幼兒理解;

2、認知上:讓幼兒在操作探索活動中,主動探索感知物體的彈性;能力上:在探索操作過程中,讓幼兒根據各自感興趣的物體去發(fā)現(xiàn)彈性的用途,并注重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的特點,特意提供了幼兒自由操作機會,使幼兒敢于、善于、愿意表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過程。情感上: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極大興趣。

4、情境教學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設置一個PPT,引入幼兒在平時活動中的情景去設疑,發(fā)現(xiàn)玩具中秘密,為幼兒主動探究提供了條件。

5、動手操作法:它是幼兒科學活動的最基本的方法,《綱要》中指出:提出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幼兒多種方式探索提供條件。本次活動我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的讓幼兒主動探索,感知彈性的特點,第二次通過再次操作來記錄,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來辨別物體是否具有彈性。

6、記錄: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的結果,是科學活動中的一個必備環(huán)節(jié)、所謂求證。

幼兒百科:彈性,經濟學名詞,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指一個變量相對于另一個變量發(fā)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海綿、氣球、松緊帶、皮筋、橡皮、積木、鉛筆、襪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彈簧秤、游泳眼鏡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初步感知彈性。

(1)幼兒玩氣球、海綿、松緊帶,拉一拉,捏一捏,壓一壓,看看它們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玩耍,教師巡視,觀察幼兒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3)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幼兒再次嘗試,獲取彈性的經驗。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不對它們用力時,一松開又會有什么變化?

(2)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

3.引導幼兒歸納彈性物體的特點。

(1)小朋友,剛才我們玩了這些東西,你們知道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兒思考,自主發(fā)表各自的觀點。

教師總結:這些東西真有趣,對它們用力時,就會發(fā)生變化,就會變形,一松開,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彈性。

4.幼兒用身體的各種動作表示彈性。

5.聯(lián)想實際,引導幼兒說說有彈性物體的用處。

(1)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皮筋、海綿、氣球它們都具有彈性,除了這些東西還有哪些東西是有

彈性的呢?

(2)這些有彈性的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呢?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或豐富,如:沙發(fā)、席夢絲床墊里有彈簧和海綿,坐著躺著覺得很舒服;彈簧秤小小的,攜帶很方便……。

6.物體分類。

幼兒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哪些東西是沒有彈性的,然后幫它們分分家,分別放在桌子的左邊和右邊。

7.游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到口袋里摸出一樣東西,放在老師手里不讓大家看到,然后用動作告訴大家這個東西

是有彈性的還是沒有彈性的。

8.小結活動:

小朋友,請你們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來告訴大家。

延伸活動:

下了課,請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彈性的東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條件,引發(fā)他們仔細觀察,認真體驗,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們平時見過的,玩過的,捏捏海綿,拉拉皮筋,壓壓氣球,通過讓幼兒對這些有彈性物、體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從而獲得了有關彈性的經驗。并結合幼兒已有的探索經驗,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歸納出了彈性的概念。在分類活動中,幼兒再次操作,玩中觀察,玩中發(fā)現(xiàn),自然而然的將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進行了分類?;顒訒r,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存在問題:關于彈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動的目標只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初步感知彈性,有些物體所具有的彈性將有待與幼兒長大后再去研究,游戲時教師對乒乓球彈性的講解只會帶給幼兒一種誤解。

幼兒百科:彈性,經濟學名詞,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指一個變量相對于另一個變量發(fā)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

幼兒園中班教案《彈性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彈性秘密,了解關于彈性物體的特征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2.激發(fā)幼兒對彈性現(xiàn)象的好奇心,引導幼兒操作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準備松緊帶、彈簧、海綿、皮球、棉花、氣球、橡膠等各式各樣的彈性物品。

【活動過程】

1.看——引發(fā)學習動機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有趣好玩的東西,現(xiàn)在先拿出兩件,想請小朋友認認他們叫什么名字?(先拿出松緊帶,彈簧讓幼兒回答。)

師:現(xiàn)在老師變個魔術,小朋友仔細的觀察

把小彈簧放在桌子上,用力壓它就矮了下去,松開手,它就恢復原來的樣子;用手拉橡皮筋,它就變長了,松開手,也變回原來的樣子。

2.玩——試試感覺

請幼兒自選彈性物品玩,感知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教師引導幼兒邊玩邊觀察,但不要限制幼兒玩法。)

3.講——發(fā)現(xiàn)秘密

(1)請小朋友說說你玩的物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它們都能變。)

(2)小交流:你玩的東西是怎樣變的?(變大、變小、變長、變短、變高、變矮、變粗、變細。)

(3)小討論:現(xiàn)在再請小朋友玩玩、試試、想想,說出它們?yōu)槭裁磿??(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體驗,講出原因,允許有不同,做出不同的解釋。)

(4)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玩的皮球、棉墊、松緊帶、氣球、拉力球、彈簧稱等,只要你用力壓它、拍它、拉它、吹它,就會變,或者變大了,或者變矮了,或者變長了、變粗了,你一松開手,它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它們共同的原因是都有彈性。(讓幼兒學說“彈性”)

4.找――擴散思維,豐富生活經驗

師:彈性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許多,例如:松緊帶、彈簧、海綿、皮球、棉花、氣球、橡膠等。人們也利用彈性材料制作樂器,如風琴、手風琴、鋼琴等。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從多方面想一想,你還看見哪些東西和我們今天玩的東西一樣有彈性?

(1)找一找班級、幼兒園內有哪些彈性物品?(蹦跳床、輪胎、皮球等)

(2)找一找你身上有那些彈性物品?(松緊帶、皮筋等)

(3)找一找你家里有那些彈性物品?(沙發(fā)、席夢思床等)

5.體驗

組織幼兒跳蹦蹦床,玩拉力器,吹氣球,再次感受彈性,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玩玩有彈性的物體。

手工課上讓幼兒用有彈性的材料進行小制作。

【活動反思】

通過看看、玩玩、找找、講講、體驗等活動形式,激發(fā)了幼兒對彈性現(xiàn)象的好奇心,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了解彈性物體的特征及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幼兒百科:彈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特性,發(fā)生彈性形變后可以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的一種性質。

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以彈性玩具為代表,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獲得有關彈性物體的科學經驗。

2、發(fā)現(xiàn)彈性玩具的特點:物體受力時,它的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不受力時,它又能回到原來的樣子。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各類彈性玩具若干(拉力器、彈力球、松緊帶、蹦蹦球等);

2、各類非彈性玩具若干;

3、觀察記錄表人手一份;

4、布置玩具王國場景。

5、設計好的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國的來信,邀請幼兒玩玩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小朋友自由玩玩具,感知彈性玩具的特點,教師注意適時引導,提醒幼兒觀察玩具的變化。

3、組織幼兒進行討論,探索彈性玩具的特點。

(1)提問:你剛才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玩時你的玩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幼兒自由討論,如:拉力器拉它會變長,松開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皮球拍它會彈起來……)

(2)請小朋友試一試:壓壓皮球、絲棉玩具、彈簧等,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想想為什么?

(3)教師小結:當物品受力時,它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不受力時,它又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這種特性我們叫它彈性,而有彈性的玩具我們叫它彈性玩具。

提問:我們剛才玩的這些玩具是什么樣的玩具?除了這些彈性玩具外,你還玩過什么彈性玩具?

4、在原有玩具的基礎上投放一部分非彈性玩具,供幼兒自由玩耍,鞏固對彈性玩具的認識。

(1)幼兒自由玩玩具,并進行記錄。

玩前對幼兒提出要求: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那種玩具有彈性,那種玩具沒有彈性?并做好觀察記錄

(2)展示記錄表,請幼兒自由討論,找個別幼兒在全體幼兒面前進行演示、講述,并說出分類的理由。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彈性的認識,探討彈性物品的作用。

游戲:找一找,想一想。

(1)找一找,看誰身上有彈性的東西最多。

(2)找一找,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有彈性,看誰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兒園、家里及其他地方,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

請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如:小朋友的身上、家里、日常工具等等)那么,這些東西為什么要有彈性?彈性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6、教師小結,啟發(fā)幼兒繼續(xù)尋找生活中的彈性用品并把記錄下來。

7、讓幼兒觀看錄像,進一步了解彈性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業(yè)、建筑等方面的用途。

然后,引導幼兒一起小結:“彈性的用處很多,生活上、學習上需要有彈性的物體,工業(yè)、建筑等行業(yè)也需要彈性的物體?!?/p>

延伸活動:

帶幼兒利用彈性原理,動手制作各種好玩的彈性玩具。

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體現(xiàn)了“玩中學”的思想,幼兒在自由玩耍的活動中,充分地引導幼兒玩各種彈性玩具,幼兒在探索各種玩法的過程中,不斷感受、體驗彈性玩具的一些特點,而且幼兒在玩中所獲得的經驗是深刻的;同時,幼兒在彈性玩具和非彈性玩具的玩中進行對比、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形式進行記錄,既發(fā)展了幼兒的比較歸類能力,又使幼兒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激發(fā)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幼兒百科:彈性是一個物理學名詞,與撓性相對,在物理學和機械學上,彈性理論是描述一個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運動或發(fā)生形變。彈性在不同的領域有著有聯(lián)系但是截然不同的意義。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彈性大發(fā)現(xiàn)》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彈性。 2、發(fā)現(xiàn)彈性的用途,并愿意表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過程。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2020-11-10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海綿、氣球、松緊帶、皮筋、橡皮、積木、鉛筆、襪子、手...
    2020-09-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彈性的秘密》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彈性秘密,了解關于彈性物體的特征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2.激發(fā)幼兒對彈性現(xiàn)象的好奇心,引導幼兒操作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3.幼...
    2020-11-1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活動目標: 1、以彈性玩具為代表,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獲得有關彈性物體的科學經驗。 2、發(fā)現(xiàn)彈性玩具的特點:...
    2020-08-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有趣的彈性》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提高幼兒口頭表達能力,感知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的用途。 2、引導幼兒用感官觀察和探索事物,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
    2020-11-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彈性。 2、發(fā)現(xiàn)彈性的用途,并愿意表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過程。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2020-11-1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海綿、氣球、松緊帶、皮筋、橡皮、積木、鉛筆、襪子、手...

2020-09-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彈性秘密,了解關于彈性物體的特征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2.激發(fā)幼兒對彈性現(xiàn)象的好奇心,引導幼兒操作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3.幼...

2020-11-18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彈性物品》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活動目標: 1、以彈性玩具為代表,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獲得有關彈性物體的科學經驗。 2、發(fā)現(xiàn)彈性玩具的特點:...

2020-08-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提高幼兒口頭表達能力,感知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的用途。 2、引導幼兒用感官觀察和探索事物,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

2020-11-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