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要做小學生了》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大班幼兒園語言教案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我要做小學生了》”。讓幼兒留戀生活,珍惜在園時光,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意圖:

孩子馬上要升小學了,對小學充滿了向往和好奇,我們有必要更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因此開展了《我要做小學生了》這一綜合活動,活動前我們帶領(lǐng)孩子們參觀了小學,引起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以孩子的興趣為切入點開展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還可以借助幼兒的這種愿望和期盼進一步對其進行各種習慣的培養(yǎng)。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歷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提問:認識他們嗎?這是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歷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緂x86.coM 筆稿范文網(wǎng)】

討論:(1)我們還有幾天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心里有什么感覺?

(2)你對幼兒園最難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幾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給幼兒園留下美好的紀念?

3、激發(fā)體會做小學生的愿望。

(1)年歷上用紅筆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繼續(xù)觀察哥哥姐姐小學活動的照片。

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的情況。

4、組織討論,體會做一名小學生的心情。

提供討論的內(nèi)容,然后請幼兒進行選擇回答。

(1)體會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

(2)說說你準備上哪一個小學?

(3)你準備怎樣做一名小學生?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于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比較真實客觀的了解,他們也許在現(xiàn)實中還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許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但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盡可能地讓幼兒積累有關(guān)小學生活的經(jīng)驗,有助于他們適應小學生活,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

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活是全新的,的確如此,通過他們的總結(jié)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很多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最為明顯的也是對他們觸動最大的就是小學生上課的內(nèi)容、坐姿、學習習慣,不過,看來參觀活動對幼兒充分的了解小學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時孩子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要想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確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動中,孩子們似乎長大了很多,一種成長的快樂和一種對幼兒園的留戀同時交織在孩子的心中,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引發(fā)幼兒對幼兒園依戀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在生活中的成長意識。

幼兒百科:學生(student)一般指正在學校、學堂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機構(gòu)或工作單位(如醫(yī)院、研究所)學習的人也自稱學生,以前與學生的性質(zhì)相似的還有徒弟、弟子等等。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語言談話教案及教學反思《我要做小學生了》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歷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提問:認識他們嗎?這是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呀?.來源;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歷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

討論:(1)我們還有幾天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心里有什么感覺?

(2)你對幼兒園最難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幾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給幼兒園留下美好的紀念?

3、激發(fā)體會做小學生的愿望。

(1)年歷上用紅筆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繼續(xù)觀察哥哥姐姐小學活動的照片。

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的情況。

4、組織討論,體會做一名小學生的心情。

提供討論的內(nèi)容,然后請幼兒進行選擇回答。

(1) 體會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

(2) 說說你準備上哪一個小學?

(3) 你準備怎樣做一名小學生?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于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比較真實客觀的了解,他們也許在現(xiàn)實中還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許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但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盡可能地讓幼兒積累有關(guān)小學生活的經(jīng)驗,有助于他們適應小學生活,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

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活是全新的,的確如此,通過他們的總結(jié)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很多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最為明顯的也是對他們觸動最大的就是小學生上課的內(nèi)容、坐姿、學習習慣,不過,看來參觀活動對幼兒充分的了解小學的生活非常有利。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長大了》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我長大了》”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

設計背景

從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兒已經(jīng)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兒對成人依賴的現(xiàn)象依然明顯存在,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歡讓成人一手包辦。并且,幼兒的自己的父母欠缺關(guān)心的意識。因此,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將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參透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嘗試不依賴成人,能主動去做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責任心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guān)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huán)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xiàn)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jīng)驗,并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jīng)驗再一次深化,通過制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為什么?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lǐng)?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yǎng)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jù)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么猜不著?從而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jīng)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xiàn)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觀看錄像,積累經(jīng)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yǎng)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yǎng)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guān)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制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xiàn)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lǐng)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jié)束活動。

小結(jié)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并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lǐng),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guān)心他們。

(2)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并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幼兒的積極性調(diào)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fā)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幼兒百科:長大成人,年滿18周歲的人,即可稱之為長大,超過20周歲為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變小的樂趣,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能分析故事《我變小了》,培養(yǎng)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我變小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3、能分析故事《我變小了》,培養(yǎng)想象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里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guān)于我們的。

教師繼續(xù)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jié):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里的話來總結(jié);個別——集體)

1)師:瞧,我和爸爸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師用書里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2)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還需要走路嗎?

3)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么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4)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媽媽給了我什么呀?這根棒棒糖怎么樣?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里還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

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干什么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4、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nèi)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為什么?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后小結(jié):其實變大、變小都很不錯。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百科:“小”字的本義是微小,與“大”相對。引申為短時間的、稍微、將近。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做小學生》及教學反思


大班教案《學做小學生》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yǎng)學習的自信心,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則,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學做小學生》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則。

2.激發(fā)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了解小學學習的規(guī)劃和要求。

2.難點: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小學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小學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和幼兒園說再見了,我們將要進入一個新的學校那就是小學,下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問大家,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嗎?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幻燈片(一、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小學環(huán)境的圖片,請你們觀察照片上小學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么嗎?

幼:紅領(lǐng)巾

師:對了。紅領(lǐng)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教師小結(jié);小學生不光要升國旗還要唱國歌,行注目禮。

2.播放ppt幻燈片(二、上課)

3.引導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小學生是怎么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jié):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jié)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xiàn)在開始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播放ppt幻燈片(三、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小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jié):小學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5.師:通過觀看小學的環(huán)境和他們的作息時間,你覺的做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去做呢?

(幼兒自由發(fā)言):學做小學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著老師講,嘴里跟著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出示掛圖《學做小學生》

師:對照圖上內(nèi)容請幼兒說說小學生入學,上課,課間活動,在家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具體情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jié)束部分

1.教師創(chuàng)設上、下課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書包及用品討論正確的整理方法。讓幼兒練習擺放,學習整理書包

2.欣賞歌曲《像個小學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并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1:參觀附近小學,觀察小學環(huán)境及地點,觀察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我班幼兒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都要爭當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朋友,而且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獨立能力,對自身要求更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幼兒百科:小學生舊指在國子監(jiān)童科和民間蒙館、私塾讀書的學生,今指在小學讀書的學生。

相關(guān)推薦

  • 大班語言談話教案及教學反思《我要做小學生了》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歷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
    2021-08-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長大了》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我長大了》”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
    2020-05-2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變小的樂趣,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能分析故事《我變小了》,培養(yǎng)想象力,快來看看...
    2020-09-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做小學生》及教學反思 大班教案《學做小學生》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yǎng)學習的自信心,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則,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快來看...
    2021-04-04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我做哥哥了》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做哥哥了》”。讓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時,同伴間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借助故事情境,體會野田做哥哥的情緒變化,通過游戲體驗...
    2020-06-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歷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

2021-08-15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我長大了》”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guān)心自己的父母...

2020-05-28 閱讀全文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變小的樂趣,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能分析故事《我變小了》,培養(yǎng)想象力,快來看看...

2020-09-24 閱讀全文

大班教案《學做小學生》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yǎng)學習的自信心,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則,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快來看...

2021-04-04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做哥哥了》”。讓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時,同伴間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借助故事情境,體會野田做哥哥的情緒變化,通過游戲體驗...

2020-06-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