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會滾動的物體

發(fā)布時間:2019-12-25 幼兒園學習活動方案 幼兒園小班活動教案 幼兒園活動小班教案

設計思路

在“汽車”主題活動中,幼兒發(fā)現(xiàn)車輛有了輪胎才能滾動,開起來特別快。車輪是圓圓的,他們就覺得圓圓的物體都能滾動。其實不然,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圓圓的物體并不會滾動。幼兒對這一話題投入了極大的興趣,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愿望,我設計了此活動,用故事情境激發(fā)幼兒去尋找會滾動的物體,在體驗中逐步感知哪些物體會滾動,哪些物體不會滾動,哪些物體看似會滾動其實不會滾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產生尋找會滾動的物體的愿望。

2.在尋找、體驗的過程中,感受探索活動的快樂?!網Ww.676u.com 個人總結網】

活動準備

會滾動的物體(飲料罐、球形巧克力、木珠、乒乓球、雙面膠)、不會滾動的物體(小酒杯、鋼筆筆套、方形巧克力、方形積木等)、人手一張工作墊、人手一個小框、故事課件、樹林背景、長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用故事《快樂的輪胎》中小兔的話結尾,激發(fā)幼兒尋找會滾動的物體的愿望,帶小動物們外出游玩。

師:小兔、小貓……都來了,也想坐上輪胎一起去玩,小兔說:“坐不下了,請你們幫幫忙找找像輪胎一樣會滾動的物體,帶更多的動物出去玩?!?/p>

關鍵提問:輪胎帶著小兔、小貓、小狗到哪些地方去玩了?輪胎怎么能一下子帶它們去那么多地方玩呢?

二、尋找、體驗

1.請幼兒拿著小框尋找會滾動的物體,再動手做實驗。

關鍵提問:找到會滾動的物體后玩一玩、試一試,看看它能滾動嗎?

2.幼兒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教師觀察幼兒實驗的情況(鼓勵幼兒不斷尋找、實驗)。

個別指導的關鍵提問:你找到什么寶貝了(請幼兒說出物體的名稱)?它會滾動嗎?

現(xiàn)場幼兒的反應:

發(fā)現(xiàn)會滾動的物體后大膽實驗,并能與教師分享實驗的快樂。

找錯了,有棱角的物體滾不起來。

找到圓柱體的物體,但不知道把物體倒下來它就能滾動。

3.幼兒分享交流:找到的哪些東西真的能滾動。

4.大家一起驗證,看看找到的物體是否會滾動。童點解決:幼兒發(fā)現(xiàn)一些看似圓圓的物體,但它并不會滾動。組織大家討論這是為什么。

三、游戲

1.告訴小動物,你們幫助它們找到了什么寶貝(鼓勵幼兒完整表達)?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小老鼠,我找到了球,它會滾動。”

3.鼓勵每個幼兒都來演示。

反思

一、合適的教學形式

在活動中,教師向幼兒提供了觀察、比較的材料,幼兒通過親手實驗,自己觀察、分析、比較,然后教師再幫助他們得出結論。這個過程猶如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為幼兒提供了積極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機會,并使他們體會到“有所發(fā)現(xiàn)”的喜悅。

二、合理轉化學習模式

整個教學過程,在幼兒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活動內容、活動形式之間建立有機聯(lián)系;關注幼兒的共性特點與個性需求。活動中,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探究哪些物體會滾動,提供的物體中有玩具、食品、日用品等。通過實驗,大部分幼兒發(fā)現(xiàn)圓圓的物體基本都會滾動,但也有少數(shù)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表現(xiàn)出想繼續(xù)探究的愿望。因此,教師依據(jù)需要,從群體學習模式轉化為個體建構模式。

三、適宜的教學方法

活動過程中,我們尊重幼兒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對于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輔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在活動中我們采用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法,創(chuàng)設開放的實驗環(huán)境促使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積極互動,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主實驗,實驗過程中還能隨時與同伴交流,提供合適的實驗材料促使幼兒積極思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法,設計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特定的問題情境中進入“科學研究”,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問題教學法,重視用問題引領幼兒開展探究,有利于幼兒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解決問題。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科學活動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


小班科學活動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知道圓形會滾動,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輪子,通過操作感知輪子的特性和用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教案吧。活動目標:

1、知道圓形會滾動,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輪子。

2、通過操作感知輪子的特性和用途。

3、對輪子在生活中的應用感興趣?!?/p>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收集帶有輪子的玩具、圓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開火車進入教室。

2、幼兒找輪子

師:(出示小熊)小朋友好!

幼:小熊好!

師:小熊在桌上放了許多東西,小熊的汽車輪子沒有了。請小朋友幫小熊找輪子。小朋友想一想馬路上我們看到的小汽車輪子是怎樣的動的? 幼:滾起來的。

師:想一想這些東西那些事能做輪子?哪些不能做輪子?幫他夢找一找家好嗎?

老師這里有兩只箱子,這個打√的箱子是放能做輪子的東西。這個打×的箱子放不能做輪子的東西。

師:(示范)看這是什么?能不能坐汽車的輪子?那我們就把它放在能做輪子的箱子里。看這是什么?能不能坐汽車的輪子?那我們就把它放在不能做輪子的箱子里。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小熊找輪子。

幼兒操作

師:(出示不能做輪子箱子里的積木)看!這是什么積木?他們能做輪子嗎?

請小朋友美人照一個東西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滾起來。然后送他們回家。

師:請小朋友上來說一說你玩的是什么?上來試一試,爍爍能不能滾起來。

總結:剛才我們找的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不能滾起來。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箱子里有什么?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師:請小朋友上來沒人哪一樣來試一試。

幼兒再次操作。

師:剛剛你們都成功了嗎?(出示透明膠)剛才誰玩了?上來試一試。

個別幼兒操作。

師:車輪車輪滾呀滾,哇!成功了!真的滾起來了。

師:剛才誰玩了罐子?請你上來試一試。

師:他們都成功了。

2、師:(啟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輪子都是圓形的?如果用方形、三角形做輪子會怎樣?了解只有圓形的輪子才能滾動。

總結:老師告訴你們,圓圓的東西能坐汽車的輪子,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東西不能坐汽車的輪子。

二、尋找生活中的輪子。

師:外面還有許多圓圓的東西,請小朋友再一起開著火車去外面找一找,試一試能不能坐汽車的輪子?!?/p>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處,就是關于“滾動”這一個詞,應該給予簡單的解釋:圓形的東西能滾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輪子滾滾


活動要求:

l、區(qū)分能滾與不能滾的物體,比較其異同,知道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能向兩面滾動。

2、通過嘗試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詼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l、圓球,瓶子,輪子娃娃各一個;一輛沒有輪子的汽車。

2、收集各種大小紙盒、積木、球、飲料瓶,輪子狀的物品及各種玩具車。

3、準備三條l-2米左右長的路。

活動過程:

一、什么會滾,什么不會滾?

1、出示兩輛車(一輛有輪子,一輛沒有輪子)通過比較,知道輪子可以滾動。

①教師以小象笨笨的口吻引出課題。

師:"我是小象笨笨,城里的朋友給我送來了一輛汽車,可是我不知道怎樣讓車動起來,誰能幫助我?"

②出示沒輪子的汽車,讓幼兒說一說為什么不會動?

③教師給汽車裝上方形的輪子,讓幼兒觀察,為什么汽車還是不會動。

幼:(方的東西不能浪,圓的東西能滾。)

④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什么才是滾?(連續(xù)著向前旋轉叫做"滾")

2、自由玩紙盒、積木;輪子等物,引導幼兒將物品分成"會滾"與"不會滾"兩堆。

師:我有一堆東西,可是我不知道哪些東西會滾,哪些東西不會滾,你們去試一試,然后把不會滾的放到(滾 )這個框里,把會滾的放到( 滾 )那個框中。(幼兒動手操作)

二、比較球體,瓶子狀的物體,輪子滾動的方向有何不同。

l、出示三種不同形狀的"娃娃",請小朋友試著猜一猜誰"滾"的本領最大。

①(在吵鬧聲中)分別出示這M種"娃娃",請幼兒說一說它們是誰?

②請幼兒猜一猜誰的本領大?

師:原來,它們都說自己滾的本領最大,那你們猜一猜,到底誰的本領大?

2、通過嘗試,發(fā)現(xiàn)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瓶子等物體只能向兩面滾動。

三、玩車子

1、聯(lián)想,在生活中你們還看到什么地方裝了輪子,有什么用?

2、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在光滑的。松軟的、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玩車,比較其不同。(三輛車必須是一樣的)

①請幼兒摸一摸這三條路有什么不同?

②出示三輛一樣的車,請幼兒各自選擇一條認為汽車在上面開得最快的路,在后面站好,從中各選取一位小賽車手進行比賽。(時間允許可交換進行賽車,這樣效果更明顯)

③、請幼兒說一說哪條道上的車開得最快,為什么?

3、"車輪旅行記",在車輪上涂上顏色,在白紙上滾過,觀察車輪的不同印跡。

①教師示范,講解,幼兒動手操作。

②教師小結。

四、聽"開汽車"的音樂,進"森林"。

教師以笨笨的口吻說:"今天,我學到了許多有關輪于滾動的知識,我想請你們到我的家去作客,你們愿意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車輪滾滾


教學內容:車輪滾滾

活動目標:

1.感知輪子的作用。

2.體驗輪子自豪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輪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中布置各種有輪子的物體的實物或圖片。

2.圖片和磁帶。

3.從廢舊雜志上剪下的各種有輪子的和無輪子物體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輪子的作用。

1.蝸牛走路很慢,溜冰鞋來幫助它,烏龜走路很慢,滑板來幫助它。

2.你們想一想,有了有輪子的溜冰鞋和滑板的幫助,蝸牛和烏龜?shù)淖呗窌趺礃樱?/p>

二、聽聽輪子的自述。

1.大家都說,輪子可以幫助我們"走"得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輪子自己講的話,看看輪子會怎樣幫助我們。

2.結合圖片講述《了不起的輪子》。

3.聽完后,請有說說輪子是真樣幫助我們。

4.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有了了不起的輪子?

三、分類活動。

1.請幼兒按有輪子和無輪子,將準備的圖片分成兩類。

2.請幼兒說說它們的不同,進一步感知輪子的作用。

3.請幼兒添畫輪子。

四、小結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滾動的物體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滾動的物體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對物體的滾動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滾動的物體教案吧。活動目標:

1、 對物體的滾動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操作活動。

2、 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

3、 探究物體滾動軌跡與物體特點之間的關系。

4、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積木 乒乓球 薯片筒 一次性杯子 圓柱體、圓錐體紙筒

活動過程:

一、初次操作,發(fā)現(xiàn)滾動物體的特征

1、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你們可以摸一摸,也可以輕輕地推一推。組里的小朋友可以交換著玩一玩。在玩之前呀,老師要提幾點要求,大家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但是不能離桌子太遠?,F(xiàn)在請小朋友們起立,小椅子不用搬。

2、 幼兒自由操作

3、 交流:每個人都玩過了嗎?那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事呢?

有沒有小朋友輕輕地推過這些東西呀?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說##會滾動,你們同意嗎?

那我們請**上來試一試

(小朋友們講到了什么就請他們上來試一試)

我們剛剛一起嘗試過了,發(fā)現(xiàn)乒乓球、薯片筒和一次性杯子,我們輕輕一推,它們可以滾起來,可是這些積木卻不行。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為什么呢?

4、 總結:因為這些東西是圓圓的,都有一個圓圓的面,所以輕輕推一下,它們可以滾起來。

二、第二次操作,探究紙筒滾動軌跡的不同

1、 老師這兒還有兩個紙筒,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覺得它們可以滾動碼?為什么呢?它們都長的圓圓的,有一個圓圓的面,所以輕輕的推一推,它們可以…

那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兩頭一樣大,一頭大一頭小)

老師再請你們玩一玩,輕輕地推一推,看看它們滾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

2、 幼兒自由操作

3、 交流:你們都輕輕推過這兩個紙筒了,發(fā)現(xiàn)它們滾動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了嗎?

**說這個紙筒滾起來會…,我們請他上來試一試

這個紙筒滾起來是向前的,這個紙筒滾起來是轉圈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在玩之前觀察過了,發(fā)現(xiàn)這兩個紙筒長的不一樣。你們想一想會不會因為它們長的不一樣,所以滾起來也不一樣呢?

那它長的什么樣子(兩頭一樣大)它滾的時候是…

它長的什么樣子(一頭小一頭大)它滾的時候是…

我們再來試試其他的(薯片筒和一次性紙杯)

4、 總結: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頭一樣大的滾起來是向前的,一頭小一頭大的滾起來會轉圈。

三、課后小朋友們可以找找幼兒園里有沒有其他可以滾動的物體,看看它們滾動的時候是不是一樣的。

活動反思:

在教學的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的時候,從大家圍坐著到分組操作,“不用搬小椅子”這句話忘了說,導致了場面的零亂,并且浪費了時間。以后對于要提的要求在活動前要明確。??準備材料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人手一份不太可能,所以是以小組為單位。但是小朋友們分享的意識還是不強。以后可以在之前先告知幼兒每人只能拿一個,玩好之后要與其他小朋友交換。幼兒自主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還缺乏指導、觀察、發(fā)現(xiàn)、提升的能力。在召集幼兒回到座位的時候,我只是干干的喊著 “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可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幼兒處于較興奮的狀態(tài),喊了好幾遍,效果不是很好,拖拖拉拉的。以后可以嘗試在幼兒自主探究之前,就告訴他們聽到某個指令時,馬上收拾東西回到座位,這樣還可以使幼兒之間產生督促作用。在結束語的運用上,“課后”這個詞太書面化了。在活動的最后,應該再聯(lián)系一下生活,使幼兒更能夠理解。

相關推薦

  • 幼兒園科學活動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 小班科學活動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知道圓形會滾動,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輪子,通過操作感知輪子的特性和用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
    2021-05-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輪子滾滾 活動要求: l、區(qū)分能滾與不能滾的物體,比較其異同,知道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能向兩面滾動。 2、通過嘗試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詼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l、圓球,瓶子,輪子娃娃各一...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車輪滾滾 教學內容:車輪滾滾 活動目標: 1.感知輪子的作用。 2.體驗輪子自豪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輪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中布置各種有輪子的物體的實物或圖片。 2.圖片和磁帶。 3.從廢舊雜志...
    2019-12-12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滾動的物體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滾動的物體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對物體的滾動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
    2021-04-2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會動的身體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
    2019-12-12 閱讀全文

小班科學活動會滾的輪子(圓形會滾動)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知道圓形會滾動,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輪子,通過操作感知輪子的特性和用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

2021-05-12 閱讀全文

活動要求: l、區(qū)分能滾與不能滾的物體,比較其異同,知道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輪子能向兩面滾動。 2、通過嘗試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詼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l、圓球,瓶子,輪子娃娃各一...

2019-12-12 閱讀全文

教學內容:車輪滾滾 活動目標: 1.感知輪子的作用。 2.體驗輪子自豪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輪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中布置各種有輪子的物體的實物或圖片。 2.圖片和磁帶。 3.從廢舊雜志...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活動滾動的物體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對物體的滾動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

2021-04-2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玩玩、看看、說說、動動中,知道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動的,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愿意和大家說說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一盤磁帶(迪斯科音樂) 2.各種玩具:皮球、雞毛、...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