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幼兒園教案加減法 教案幼兒園加減法 幼兒園加減法說課稿活動意圖:
數學的加減法運算很重要。特別是20以內的加減法是各種數字運算的基礎。學好20以內的加減法,有利于活化孩子的頭腦,發(fā)展孩子的思維。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guī)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并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系。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并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后,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yè)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fā)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活動反思:
給幼兒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動中積極動腦,在更大自由度的環(huán)境中大膽探索,促使幼兒在一系列的觀察、猜測、思考和表述中,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自己解決問題。使每個幼兒都能無拘無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10以內加減法》
設計背景
結合主題“我要上小學”中孩子們互留電話的主題背景進行活動預設,通過活動中孩子集體編出的密碼,自然地引導他們學會關注同樣答案下式題與式題間的關系,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愿意了解與同伴的聯絡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重點難點
熟練10以內的加減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 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絡方式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yè)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后聯系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游戲。
(一)看式題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后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么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二)心算破譯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里’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置密碼并破譯。
(一)根據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最大,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
(二)嘗試根據答案編式題。
師;這里有三個很特別的電話號碼,等一會兒你們要用10以內的數為這些電話號碼設置密碼,電話號碼里的每一個數字都是答案。你們編的密碼要給別的組破譯,所以要編得越難越好。
——剛開始請幼兒編題時,老師提供的號碼可以是數字少但較特殊的(如1 10、119、120)o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如可以將“1 19竹編成一組密碼:4 - 3,7 - 6,2+7.廚樣還可以編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兒分組嘗試編式題。
2.小組相互交換式題并進行破譯。
3.請你們把破譯出來的、與黑板上號碼一樣的電話號碼貼在黑板上。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zhàn)的欲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托。<文章.出自.>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后自主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欲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后,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皩ν瑢W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二、緊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思維發(fā)展的空間
低年齡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中的計算教學,以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過渡不能是跳躍式的,應該給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級教學中,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創(chuàng)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過渡到抽象的算式表達。有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們才會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計算過程,依次運算、條理清晰。所以低年級的教學中把數學還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數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計算教學中滲透實際問題,改變問題呈現方式
解決問題教學長久以來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項目,教材的精心編排我深深認識到雖只涉及到10以內的加、減教學,然而每一課的計算教學無一不滲透著應用教學,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5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設計背景
5以內的加減法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學生由幼兒園學習的基礎,計算除去個別學生有難度,大多數學生掌握較好,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個內容上面來。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 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 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2、復習5的組成
3、出示直觀教具
4、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5、玩“誰最快”游戲
6、書寫算式
7、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1、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大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10以內的加減法》
設計背景
結合主題“我要上小學”中孩子們互留電話的主題背景進行活動預設,通過活動中孩子集體編出的密碼,自然地引導他們學會關注同樣答案下式題與式題間的關系,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愿意了解與同伴的聯絡方式。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熟練10以內的加減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 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絡方式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yè)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后聯系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游戲。
(一)看式題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后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么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二)心算破譯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里’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置密碼并破譯。
(一)根據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最大,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
(二)嘗試根據答案編式題。
師;這里有三個很特別的電話號碼,等一會兒你們要用10以內的數為這些電話號碼設置密碼,電話號碼里的每一個數字都是答案。你們編的密碼要給別的組破譯,所以要編得越難越好。
——剛開始請幼兒編題時,老師提供的號碼可以是數字少但較特殊的(如1 10、119、120)o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如可以將“1 19竹編成一組密碼:4 - 3,7 - 6,2+7.廚樣還可以編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兒分組嘗試編式題。
2.小組相互交換式題并進行破譯。
3.請你們把破譯出來的、與黑板上號碼一樣的電話號碼貼在黑板上。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zhàn)的欲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托。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后自主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欲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后,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皩ν瑢W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二、緊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思維發(fā)展的空間
低年齡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中的計算教學,以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過渡不能是跳躍式的,應該給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級教學中,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創(chuàng)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過渡到抽象的算式表達。有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們才會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計算過程,依次運算、條理清晰。所以低年級的教學中把數學還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數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計算教學中滲透實際問題,改變問題呈現方式
解決問題教學長久以來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項目,教材的精心編排我深深認識到雖只涉及到10以內的加、減教學,然而每一課的計算教學無一不滲透著應用教學,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4的加減法》
活動設計背景
前面剛學習了2、3的加減法。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特設計了此活動內容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實物的數量,能口頭列出算式。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培養(yǎng)幼兒能自編應用題的能力和分析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團結合作的精神。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學會自編4的加減法口頭應用題。
活動準備
籃球4個、籃球筐一個、釣魚竿、卡片、小筐等,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復習4的加減法)
1.幼兒分成兩組,四個球用兩個筐運,看每個筐裝幾個球,復習4的組成。
2.師幼齊讀: 4 4 4
^ ^ ^
3 1 2 2 1 3
二、小小籃球賽
1.師說話引發(fā)幼兒興趣:剛才的運球游戲小朋友們表現的很棒,你們是那么聰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師真高興!現在老師宣布一個讓小朋友們更高興的事,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希望大家積極參加。
2.幼兒積極報名,老師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3.老師當裁判,哨聲響起,幼兒進行投籃比賽,臺下的小觀眾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教師相應板書。
1+3=4 3+1=4 2+2=4
4-1=3 4-3=1 4-2=2
5.給獲勝隊發(fā)獎章一枚,大家為他們鼓掌。
6.齊讀加減法算式。
三、看動畫編應用題
教師播放幻燈片,請幼兒看動畫編應用題。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口頭列式解答。
四、游戲:小貓釣魚
1.師:貓媽媽領著小貓們來到河邊釣魚,它們釣到了幾條魚呢?
2.老師和小朋友們戴著頭飾,坐到講臺邊用魚竿釣魚,算出每條魚上的算式題。鞏固4以內加減法。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fā)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