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罐小圓糖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美術(shù)教案小班 幼兒園小班教案美術(shù) 幼兒園教案小班美術(shù)

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將正方形縐紙制作成“小圓糖”,并通過觀察和探索將“小圓糖”塞進糖果罐里。

2.學習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圓糖”,培養(yǎng)堅持性。

準備:

1.將粉色、紅色等縐紙裁成正方形,放入小筐。

2.透明的塑料“糖果罐”(此處用的是小毛巾包裝盒,也可用其他瓶罐替代,并用彩色縐紙剪出花邊裝飾在“糖果罐”兩端)。

3.范例一份,供幼兒觀察模仿。

玩法說明: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糖果”,如用抓、捏、團等方法做“糖果”,將“糖果"放進與其花邊顏色相對應(yīng)的塑料“糖果罐”中。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是用什么方法(如捏、團等)把正方形縐紙變成“小圓糖”的,尊重幼兒間的差異。如果幼兒制作有困難,可引導幼兒相互觀察模仿,或用“試試抓一抓、捏一捏的方法”等語言加以指導。

2.運用“把糖果罐裝滿哦”“看看哪罐小圓糖裝得最多”等語言鼓勵幼兒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圓糖”。

延伸活動:

提供不同材料(如鮮花包裝紙、超輕粘土等)讓幼兒繼續(xù)制作“小圓糖”。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小編推薦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秋天的樹葉


目標:

1.嘗試用卷紙芯之類的物品蘸顏料在“樹干”上印畫樹葉,觀察顏料在紙上留下的印跡。

2.學習用“我印的是××色的樹葉”“這是××色的樹葉”等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操作結(jié)果,提升交流能力。

準備:

1.在美工區(qū)墻面上布置“秋天的大樹”背景畫面,上畫高低錯落的樹干,并留有供幼兒印畫的空間。

2.幼兒收集牙簽盒、卷紙芯、海綿等印畫材料,教師可適當作些加工(見圖)。

3.綠、黃、紅、橙色水粉顏料。

玩法說明:

取一種印畫材料蘸上顏料,在畫有樹干的背景畫面上印畫“樹葉”??芍貜驼荷磸筒僮?。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的印畫方式。幼兒可能會在同一個位置反復、重疊印畫,也可能會有目的地找不同的位置印畫。只要幼兒是在有興趣地、主動地操作,教師就不必介入。

2.觀察幼兒與同伴交換材料的情況。如,能否主動說“我們換一換好嗎”,是否愿意接納同伴交換材料的請求。

3.了解幼兒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的水平。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一說樹葉有什么顏色,哪些樹葉是自己印的,還可以引導幼兒說一說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樹葉長在哪里了?是一片還是許多片在一起?

延伸活動:

可以用水粉顏料開展其他形式的添畫樹葉活動,如用油畫筆蘸顏料點畫樹葉。

小貼士:

此活動可結(jié)合小班上學期的“秋天”主題開展,重在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材料,感受印畫效果,不必強調(diào)造型和布局。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搖搖樂


目標:

1.嘗試運用剪、折、畫、掏空等方法將紙盤制作成“搖搖樂”玩具。

2.學習先設(shè)計再制作,養(yǎng)成有計劃做事的良好習慣。

準備:

1.一次性紙盤(可選用較薄、易剪的蛋糕盤)。

2.若干半成品和成品的范例。

3.水彩筆、剪刀、紙簍等。

玩法說明:

先將一次性紙盤對折,然后沿紙盤底圈剪出半個圓弧。再將半個紙盤底對折,然后在對折紙盤上繪畫,“搖搖樂”玩具就做成了,可將其豎放在桌面來回搖動玩耍。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試玩“搖搖樂”玩具,探索它的制作方法。

2.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如果幼兒把紙盤底圈的圓形全剪下來了,可通過“怎樣才能不讓中間的圓形和外圈分開”“剪到哪里就要停下了”等問題引導幼兒觀察成品,研究制作方法,或建議幼兒相互交流、討論、學習制作方法。

3.鼓勵幼兒在紙盤上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圖案。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青花瓶


目標:

1.嘗試用白色餐巾紙、飲料瓶、藍色水彩筆制作“青花瓶”。

2.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

準備:

1.開展“青花瓷”主題活動,使幼兒對青花的紋樣、寓意有所了解。

2.在區(qū)域里擺放青花瓷瓶、罐、碗、盤等,或在墻上貼各種青花瓷圖案等。

3.各種塑料瓶(可請幼兒收集)、白色餐巾紙(或白色卷紙)、水盆、抹布、藍色水彩筆、姓名貼等。

4.白胚紙瓶,已完成的作品范例。

5.在桌上展示部分青花紋樣圖案。

玩法說明:

將白色餐巾紙蘸水打濕,一層層均勻地裹到塑料瓶身上,做成白胚紙瓶。將白胚紙瓶放到太陽下曬干后,用藍色水彩筆在瓶身上繪制青花圖案,完成青花瓶的制作。

指導要點:

1.在制作前,引導幼兒看圖示了解制作方法及步驟。在制作中,引導幼兒用雙手拍打的方法將餐巾紙均勻地裹到瓶身上,注意不要出現(xiàn)紙片翹起的情況。提醒幼兒在瓶子合適的部位(如蓋頂、瓶底)貼上姓名貼,以便曬干后認領(lǐng)。

2.繪制青花瓶時,可引導幼兒觀察圖案或?qū)嵨铮谄靠?、瓶頸、瓶肚等不同部位繪制青花紋樣。

延伸活動:

1.用深藍、淺藍色顏料或超輕粘土等在卷紙芯上創(chuàng)作青花。

2.在紙扇、紙盤、紙碗上創(chuàng)作青花紋。

小貼士:

本活動操作步驟較多,每一步都需間隔一定時間,所以需分幾次進行。每次可引導幼兒先回顧、檢查前一步驟的完成情況再繼續(xù)操作,以便前后銜接。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水仙花


目標:

1.嘗試用毛筆或油畫筆以點按、描畫等方法表現(xiàn)水仙花,感受水粉顏料的繪畫效果。

2.鞏固作畫常規(guī)。

準備:

1.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角中水仙花的生長過程及姿態(tài)。

2.在美術(shù)區(qū)擺放已開花的水仙,并張貼各種水仙花圖片。

3.透明繪畫膜或大幅黑色、白色畫紙(大于A3)。

4.水粉顏料(白色、綠色、黃色)、毛筆、油畫筆、洗筆桶、抹布等。

玩法說明:

自選繪畫用筆,邊觀察邊用水粉顏料畫水仙花。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邊觀察水仙花邊繪畫,關(guān)注水仙花直立、彎曲、垂首等不同姿態(tài)并加以表現(xiàn)。

2.鼓勵幼兒相互學習,如用點按方法畫水仙花瓣、花蕊。

3.觀察幼兒的繪畫過程,鞏固幼兒洗筆、換色、換水等作畫常規(guī)。

4.集中交流時,可引導幼兒對照水仙花實物互相欣賞作品,并可請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繪畫經(jīng)驗。

延伸活動:

用水粉顏料畫其他花卉,作品可用來裝飾環(huán)境,或互相欣賞交流。

小貼士:

油畫筆和毛筆的質(zhì)感不同,幼兒都可以嘗試。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丹頂鶴


目標:

1.嘗試用縐紙做丹頂鶴的身體,用油畫筆表現(xiàn)丹頂鶴的動態(tài)。

2.鞏固作畫常規(guī)。

準備:

1.開展集體性的科學活動,讓幼兒對丹頂鶴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有所了解。

2.在美術(shù)區(qū)的桌面上擺放各種姿態(tài)的丹頂鶴圖片(見圖)。

3.幼兒已在美術(shù)區(qū)用玉米棒滾畫或海綿壓印的方式畫好背景圖,并寫上自己的姓名。

4.抽取式面紙巾、水粉顏料(白色、黑色、紅色)、油畫筆、洗筆桶、抹布等。

5.動動眼睛(購買的成品)、膠棒、乳膠、剪刀等。

玩法說明:

先撕碎面紙巾,將其團、捏成一定形狀,然后粘貼在背景畫面上,制作出丹頂鶴的身體。再用油畫筆蘸色畫出丹頂鶴的其他部位,最后畫上或貼上眼睛。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范例,重點思考該怎么做出丹頂鶴身上羽毛的感覺,說說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2.觀察幼兒的作畫步驟,引導幼兒邊觀察丹頂鶴圖片邊調(diào)整畫面,嘗試表現(xiàn)丹頂鶴喝水、昂頭、曲頸、休憩、飛翔等不同姿態(tài)。

3.觀察幼兒使用油畫筆的習慣,適時提醒個別幼兒遵循洗筆、換色、換水的作畫常規(guī)。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海底世界


目標:

1.嘗試將超輕粘土通過團、搓、捏、組合等方式塑形,制作出不同的海洋生物。

2.通過圖片和圖書豐富有關(guān)海洋生物造型的技能技巧。

準備:

1.開展“海底世界”主題活動,讓幼兒對海洋生物有所了解。

2.各種顏色的超輕粘土,泥工板。

3.各種造型的塑料或玻璃魚缸、廣口瓶等。

4.提供超輕粘土制作方面的圖書,桌面上貼有各種海洋生物圖片。

玩法說明:

將超輕粘土通過捏、搓、團等方式做成所需的海洋生物。將已做好的各種海洋生物粘貼到魚缸、廣口瓶內(nèi)側(cè),并適當制作一些其他相關(guān)物品,如水草、貝殼、礁石等加以豐富。

指導要點:

1.通過提問“你想做什么樣的海洋動物”,鼓勵幼兒有目的地制作。

2.鼓勵對造型沒有把握的幼兒閱讀海洋生物方面的圖書和超輕粘土制作方面的圖書,嘗試制作鯨魚、海龜、海星、章魚等。

3.觀察幼兒的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海洋生物身體的各部分按緊、粘牢。

延伸活動:

將制作好的魚缸放在自然角,用于飼養(yǎng)金魚、烏龜?shù)?,或者在制作好的廣口瓶里注入藍色的水,布置一個人工的微型“水族館”。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花樣紙蛇


目標:

1.學習沿線剪螺旋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紙蛇,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2.按自己的想法有序完成制作任務(wù),培養(yǎng)耐心和細心。

準備:

1.畫有螺旋形小蛇圖案的A4卡紙。小蛇圖案以逆時針方向從外向里旋轉(zhuǎn),便于幼兒使用剪刀。

2.壓花器、彩色紙、水彩筆、剪刀、膠棒、紙簍等。

3.幼兒有剪直線、幾何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的經(jīng)驗。

玩法說明:

以逆時針方向沿邊線從外向里剪出小蛇,然后自選材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作品的裝飾,如用水彩筆直接畫出蛇鱗,用壓花器壓出蛇鱗花紋再粘貼到小蛇身上等。

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自己探索制作方法。

2.觀察幼兒使用剪刀的情況,引導幼兒沿線剪光滑、剪完整。如果幼兒剪螺旋線有困難,可提示幼兒一手轉(zhuǎn)動紙一手沿線剪。

3.注意觀察幼兒所使用的裝飾方法,鼓勵幼兒有規(guī)律地裝飾。

4.在幼兒有了一定的活動經(jīng)驗后,可提供空白紙張讓幼兒獨立制作紙蛇。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豆子貼畫


目標:

1.嘗試運用豆子拼出圖案,表現(xiàn)事物的主要特征。

2.在拼貼過程中感知豆子大小、顏色的不同與圖案之間的關(guān)系。

3.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準備:

1.開展“豆子”主題活動。

2.在分類盒中放上常見的豆類,如白蕓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花豇豆、蠶豆等。

3.在鐵盒、紙盒、紙盤、軟木板等材料上貼上整張即時貼作為豆子貼畫底板,注意將粘貼面朝上。

4.豆子拼貼畫若干,內(nèi)容為人、植物、動物等。

玩法說明:

用分類盒里的豆子在底板上粘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指導要點:

1.活動開展初期,引導幼兒觀察豆子拼貼畫并模仿拼貼。教師注意觀察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拼貼方法,如先拼輪廓再填充,由里及外有序拼,等等。注意引導幼兒主動收拾剩余的豆子,將其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每位幼兒都參與過豆子貼畫活動后,可組織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jīng)驗。如哪些圖案適合用大豆子,哪些圖案適合用小豆子,是先拼貼輪廓還是先拼貼“面”,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等等。

3.豆子貼畫活動其實是利用豆子開展點、線、面組合的創(chuàng)作活動。有的幼兒會用輪廓線條表現(xiàn)畫面,就像用畫筆畫輪廓一樣(見圖1、圖2);有的幼兒會點面結(jié)合,有實有虛,就像畫好輪廓再填色或者先填色再拼貼輪廓(見圖3、圖4)。教師要給幼兒充分探索的機會,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在操作中獲得的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自己設(shè)想的主題,自由創(chuàng)作豆子貼畫作品。

小貼士:

可將豆子貼畫作品用夾子夾住擺放在區(qū)域柜上或懸掛在區(qū)域上空,用于裝飾環(huán)境。展示時可將豆子貼畫作品背對背粘貼,以節(jié)省空間,也便于幼兒雙面欣賞。

幼兒園小班活動區(qū)活動:請進來


目標:

1.進一步學習從前往后逐頁翻閱圖書,嘗試跟隨故事錄音復述故事角色對話。

2.嘗試跟隨故事表演錄音分角色表演。

3.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準備:

1.圖書《請進來》若干,數(shù)量與進區(qū)人數(shù)相當。

2.在語言區(qū)隔出一塊表演區(qū)域,以盡可能減少對正在閱讀的幼兒的影響。

3.用大紙箱制作草叢和小羊家的門,小羊、羊媽媽、小雞、小松鼠、大灰狼等的雙面胸牌若干。

4.兩種形式的錄音:一是故事錄音,由教師錄制,每讀完一頁,添加一個碰鈴聲以提醒幼兒翻頁。二是故事表演錄音,其中包括掛牌提示語、角色對話以及結(jié)束提示語。如:"歡迎小朋友們來到語言區(qū)表演故事《請進來》!請小朋友們掛好角色掛牌(留出半分鐘左右的空白時間)。準備好了嗎?我們的表演開始了!""故事表演結(jié)束了,請換個角色再演一演吧!"

指導要點:

1.觀察幼兒的閱讀情況,如,有的幼兒可能會邊聽錄音邊翻看圖書,但并不復述故事,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允許幼兒通過反復閱讀逐步記住角色對話。

2.當幼兒準備表演故事時,教師可協(xié)助幼兒布置一個小羊家的場景,并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佩戴上相應(yīng)角色胸牌,跟隨故事表演錄音分角色對話和表演動作。

(1)如果幼兒理解本表演的游戲規(guī)則有困難,教師可以和幼兒共同玩玩這個表演游戲。如教師扮小羊,幼兒扮其他小動物,引導幼兒邊說對話邊做動作,并讓幼兒明白當一個角色在說話時,其他角色要仔細聽不插嘴。

(2)待幼兒表演一段時間后,可讓個別幼兒示范表演,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模仿,進一步表現(xiàn)角色的動作、神態(tài)和表情。

(3)鼓勵幼兒交換角色胸牌再次表演故事,通過語言提示或同伴示范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選擇、交換角色的規(guī)則。

延伸活動:

待幼兒熟悉故事內(nèi)容后,可鼓勵幼兒不借助錄音表演故事。

附:請進來

羊媽媽要出去買東西,她囑咐小羊說:"呆在家,守好門,別把壞蛋放進來。"

"咚咚咚!"小羊問:"誰敲門?"小雞說:"我是小雞嘰嘰嘰。"

小羊說:"好朋友,快進來,我們一起做游戲。"

"咚咚咚!"小羊問:"誰敲門?"小松鼠說:"看看我的尾巴就知道。"

小羊和小雞一起說:"好朋友,快進來,我們一起做游戲。"

"咚咚咚!"小羊問:"誰敲門?"大灰狼說:"我是風,沒有尾巴,不會叫。"

三個小動物真聰明,一齊說:"你是風,就從門縫鉆進來吧。"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活動:彩泥棒棒糖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cè)雸@,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
    2019-12-2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欣賞活動:幾個圓圈 設(shè)計意圖 康定斯基的名畫《幾個圓圈》完全脫離了自然形態(tài),通過新的、光邊的、有規(guī)律的圓形,以及色彩、空間和運動來傳達美術(shù)大師的飽滿和愉悅情感。畫面上紅、黃、藍、紫的圓形,或間隔、或靠近、或交叉、或重疊在...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美麗的小區(qū) 一、活動目標1、學習用遠近關(guān)系表現(xiàn)不遮擋和被遮擋的景物,表現(xiàn)小區(qū)的美景。 2、能合理構(gòu)圖、布局。 二、活動準備1、組織幼兒參觀過美麗的小區(qū),并拍有照片和錄像。 2、幼兒繪畫用品:鉛畫紙、油畫棒。 三、...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美工活動:《圓圓一家親》 活動目標:1.感受故事趣味性,愿意按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進行創(chuàng)作。2.嘗試用紙棒旋轉(zhuǎn)的方式畫圓,學習用相連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圓形來表現(xiàn)小雞的造型。3.體驗畫面翻轉(zhuǎn)出現(xiàn)小雞形象時的驚喜,并能對畫面內(nèi)...
    2019-12-2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區(qū)活動:秋天的樹葉 目標: 1.嘗試用卷紙芯之類的物品蘸顏料在“樹干”上印畫樹葉,觀察顏料在紙上留下的印跡。 2.學習用“我印的是××色的樹葉”“這是××色的樹葉”等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操作結(jié)果,提升交流能力。 準備:...
    2019-12-16 閱讀全文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cè)雸@,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

2019-12-27 閱讀全文

設(shè)計意圖 康定斯基的名畫《幾個圓圈》完全脫離了自然形態(tài),通過新的、光邊的、有規(guī)律的圓形,以及色彩、空間和運動來傳達美術(shù)大師的飽滿和愉悅情感。畫面上紅、黃、藍、紫的圓形,或間隔、或靠近、或交叉、或重疊在...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1、學習用遠近關(guān)系表現(xiàn)不遮擋和被遮擋的景物,表現(xiàn)小區(qū)的美景。 2、能合理構(gòu)圖、布局。 二、活動準備1、組織幼兒參觀過美麗的小區(qū),并拍有照片和錄像。 2、幼兒繪畫用品:鉛畫紙、油畫棒。 三、...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感受故事趣味性,愿意按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進行創(chuàng)作。2.嘗試用紙棒旋轉(zhuǎn)的方式畫圓,學習用相連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圓形來表現(xiàn)小雞的造型。3.體驗畫面翻轉(zhuǎn)出現(xiàn)小雞形象時的驚喜,并能對畫面內(nèi)...

2019-12-27 閱讀全文

目標: 1.嘗試用卷紙芯之類的物品蘸顏料在“樹干”上印畫樹葉,觀察顏料在紙上留下的印跡。 2.學習用“我印的是××色的樹葉”“這是××色的樹葉”等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操作結(jié)果,提升交流能力。 準備:...

2019-12-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