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危險 遠離傷害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大班認識時鐘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螞蟻 幼兒園說課稿認識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活動:認識危險遠離傷害。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yǎng)。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安全、富有啟發(fā)性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圖片,充分讓幼兒了解了身邊潛在的各種危險。通過實戰(zhàn)演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二、目標分析:【FW76.cOM 76范文網】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行為判斷使幼兒對身邊的潛在危險有初步認識,提高防范意識。

2、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

3、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安全標志,并并且留意生活中有哪些危險需要注意防范。2、教具、學具準備:

ppt課件、安全標志及其圖片、火警警報音樂、濕毛巾(每個幼兒一條)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行為判斷使幼兒對身邊的潛在危險有初步認識,提高防范意識。2、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3、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難點:

1、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2、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五、說教法學法:

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好的突破重難點,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提供大量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通過五官的感受來發(fā)現,探索事物的現象,獲得具體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

2.媒體演示法: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鮮明生動,易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直觀生動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始終沉浸在學習活動的愉悅中。

3、問題情境法: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加以判斷,培養(yǎng)幼兒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游戲體驗法

六、學法:

1、觀察分析法:通過課件的演示,觀看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圖片,讓幼兒認識到危險無處不在,時刻可能威脅著我們的安全。同時去發(fā)現我們身邊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2、判斷法:幼兒通過課件情境的行為是否正確的判斷以及課件中哪些東西和地方存在危險進行判斷,進而逐漸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識,遠離安全威脅,保護自己。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在活動中,進行逃離火災現場的實戰(zhàn)演習,在實踐中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六、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鑒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激發(fā)興趣――認識身邊各種危險――火警電話119以及火場逃生方法--火場逃生演習”四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創(chuàng)造力。

基本流程:

1、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做小老師,看看圖片中小朋友們的做法對嗎?(以看圖片和拋出問題導入,快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課件展示,歸納小結幼兒身邊的危險

由于幼兒身邊的危險范圍很寬泛,必須把這些危險因素進行簡單的歸類整理。大致分為四大類:少沾手的危險物品、不能入口的危險物品、要遠離的危險場所、不能模仿的危險行為。

(1)師:小朋友,老師我們身邊有很多危險,細心的你發(fā)現了嗎?哪些東西要少沾手呢?

先請個別幼兒回答,再播放課件小結哪些東西少沾手,并讓幼兒知道原因。

(2)師:除了一些東西我們的小手不能碰,還有一些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面,要不然也會發(fā)生危險。有哪些東西不能隨便吃呢?

幼兒思考作答后,教師播放課件,小結不能入口的危險物品。

(3)師:有些地方很危險,我們要注意不要靠近這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課件,幼兒集體作答,一起小結。追問幼兒不能靠近的原因。

(4)師:有些小朋友喜歡學樣,但這些你可要記住了,一定不要去學哦!播放課件,幼兒集體作答,追問原因,個別幼兒回答。

3、直觀呈現火災危害,示范講解火場逃生方法

(1)師:火有的時候很可怕,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著火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課件圖片展示火災的危害,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看到的圖片內容。

(2)師:要是發(fā)生火災該怎么辦呢?要撥打什么電話求救呢?

引導幼兒知道火警電話119

(3)師:發(fā)生火災之后一定不要驚慌,我們還是有辦法保護自己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么逃出火災現場吧?。úシ耪n件,讓幼兒說一說圖中逃生的方法,教師示范動作要領,幼兒跟學)

4、實戰(zhàn)演習,角色體驗

播放火警鳴笛聲音教師:不好了,著火了~火警警報響了,我們用剛剛學習的方法保護好自己,逃出去吧!教師組織幼兒用毛巾捂住鼻子,有組織地離開教室。通過實戰(zhàn)演習,鞏固剛剛學習的火場逃生知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體現在做中學,在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七、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我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身邊潛在的危險有初步認識,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防范危險,遠離傷害的能力。

2、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展示,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興趣,強化了幼兒的記憶。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用孩子喜歡的情景演習,鞏固了對新學逃生知識的掌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松的,學習是快樂的??傮w來說本次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體現了《新綱要》“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一教育理念。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遠離危險品》


中班教案《遠離危險品》適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豐富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活動的樂趣,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遠離危險品》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活動的樂趣。

2、豐富幼兒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險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機、插座、電線、風扇、熱水器、小刀等)

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了解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請幼兒結伴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險?為什么?教師指導幼兒結合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從圖片中找出有危險的物品,向本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并說出如果亂動這些物品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4、請幼兒分組討論:如果發(fā)生意外,應采取自救自護的方法,了解學習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發(fā)生火災時迅速撤離現場并大聲呼救,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彎腰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燙傷時可先用冷水沖一會兒,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請成人幫助去醫(yī)院治療。

(3)誤服藥物及時告訴大人。

(4)小刀劃破了皮膚,應請成人正確包扎。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討論:還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們應該怎樣做等。

幼兒百科:危險品易燃、易爆、有強烈腐蝕性、有毒和放射性等物品的總稱。如汽油、炸藥、強酸、強堿、苯、萘、賽璐珞、過氧化物等。運輸和貯藏時,應按照危險品條例處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

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fā)生,知道遠離危險,不做危險的事情,使幼兒懂得保護自己的常識,養(yǎng)成做事細心,注意安全的好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遠離危險》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遠離危險,不做危險的事情。

2、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3、使幼兒懂得保護自己的常識,養(yǎng)成做事細心,注意安全的好習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朋友在無蓋的井旁玩耍會有什么危險?

2、在馬路上踢球會有什么危險?

3、給陌生人開門會有什么危險?

4、在窗臺旁邊玩耍會有什么危險?

5、玩火、鋒利的刀具等會有什么危險?

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生活中危害人們生命的圖片資料。如趴到窗臺上往下看而失足、趴在樓梯扶手從上往下滑而摔傷、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出現交通事故、觸電或溺水造成死傷等。

2、教學掛圖一幅。

3、在小朋友們做游戲或玩耍時做的不正確的姿勢打印出來讓小朋友門看。

活動過程

1、展示日常生活中打印出來的有關意外事故的圖片資料,引導幼兒討論。

(1)、提問畫面上的人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問什么發(fā)生這些危險的事情?應該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危險的事故?

2、看教學掛圖,討論:我們身邊還有什么危險?應該怎么樣預防這些危險的發(fā)生?

(1)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掛圖畫面,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發(fā)現圖中危險的地方。

(2)教師告訴孩子圖中的危險就存在我們身邊,讓小朋友們時刻注意危險就在我們身邊。如坐車不按老師或售票員的要去坐好,趴在樓梯扶手上向下滑,在戶外活動時猛跑,在滑梯上倒著或蹲著滑下來,用筆尖、剪刀等對人或物揮舞,給陌生人開門等。

3、教師設計安全標志

(1)老師教幼兒認識這些標志,教幼兒避免危險的發(fā)生,應該怎么做。

(3)教師把自己設計的標志粘貼到容易發(fā)生危險的地方,提醒幼兒這些地方危險。

教學反思

教師編創(chuàng)自我保護反面的兒歌、故事,表演給小朋友們看提醒大家注意身邊的危險,掌握避免危險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百科:危險是警告詞,指某一系統、產品、或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一種潛在的狀態(tài),其發(fā)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yè)病、財產損失、作業(yè)環(huán)境破壞的狀態(tài),還有是一些機械類的危害。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鐘》


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鐘表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東西之一。本節(jié)課要求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是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一般來說,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了解時鐘的功能、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難點: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關系并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點。

教學準備:

1、各種動物時鐘多個。

2.幼兒人手一只操作的模型鐘。

三.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魈骄渴健钡膸熁?。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tài)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在活動中,讓幼兒主動操作活動鐘面,不僅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提升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展示多種動物玩具鐘的實物,讓幼兒在觀察中認識鐘面結構以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提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主要采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鐘表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引導幼兒對時鐘的運轉規(guī)律有了一個體驗。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理念。

四、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開始我用謎語引出活動內容,然后出示實物鐘,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打一日常用品)(出示鐘的實物)

第二部分: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活動中鼓勵幼兒發(fā)現問題,主動求知。

師問:小朋友們仔細瞧瞧,你發(fā)現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兩根針,還有12個數字。)然后請幼兒比一比,看一看兩根針的不同點,引出時針和分針的概念。再通過老師演示,撥動后面的齒輪請幼兒仔細觀察一下,分針和時針誰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在幼兒主動探知的基礎上,教師小結:鐘面上有1-12的數字,有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但它們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第三部分: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fā)現他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了三只的鐘,分別撥好了12點、1點、2點,讓幼兒觀察、對比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最后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著又出示了幾只動物鐘,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鐘,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由于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在最后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2點到3點分針時針是怎么變化的,進一步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h


一、教學背景分析

㈠說教材:《漢語拼音h》,本課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分別是:第一部分由圖畫引出聲母h的發(fā)音和字形。。第二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學習兒歌。

㈡說幼兒:我班共有28名幼兒,有些上過中班,有些未上過中班,部分兒童能夠認讀聲母h,普遍對于聲母的發(fā)音的方法掌握不夠好,有的字母書寫不規(guī)范,因此針對幼兒的學情,我將在教學設計中給出相應的對策,來幫助幼兒來進行矯正。

二、教學目標制定

(1)知識目標:讓幼兒掌握聲母h的正確讀音。

(2)技能目標:能用標準的占格正確書寫h,。

(3)情感目標:讓幼兒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收獲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重點:掌握h的發(fā)音難點:能用標準的占格正確書寫h教具準備:拼音h的卡片,圖片,。

三、說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

(一)教學流程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幼兒的學情,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1、律動{小白小白上樓梯……}

2、借助情景圖引出字母3、通過教師示范,幼兒模仿的形式認讀字母。

4、利用標音標圖利于記憶的特點,識記字母。

5、利用“語境歌”鞏固字母的認讀。

6、通過描紅練習,幫助幼兒學會書寫h。

7、游戲激趣,鞏固拼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

1、寓教于樂,趣味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學前班小朋友活潑好動,易于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游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幼兒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如:在課堂上讓幼兒開火車拼讀音節(jié),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于樂,使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

2、幼兒主體,先扶后放。

幼兒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幼兒,讓幼兒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要放的放。采用“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如:在教學與單韻母拼讀的時候,我先領著幼兒讀,當幼兒基本掌握發(fā)音方法后,我通過“當當小老師”的形式鼓勵幼兒來領讀,這不僅讓幼兒潛能得到發(fā)揮,讓他們的自信得到飛揚,而且他們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加激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愿望。

3、聯系生活,學會應用。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學習音節(jié),如:當學完了聲母相應的音節(jié)后,讓幼兒用這些音節(jié)組詞,造句,還通過讀兒歌幫他們進行鞏固強化,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幼兒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這樣他們才會學得更主動、更快樂、更有信心。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遠離危險品》 中班教案《遠離危險品》適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豐富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活動的樂趣,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快來看看幼...
    2021-0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2020-04-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鐘》 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鐘表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東西之...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h 一、教學背景分析 ㈠說教材:《漢語拼音h》,本課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分別是:第一部分由圖畫引出聲母h的發(fā)音和字形。。第二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學習兒歌。 ㈡說幼兒:我班共有28名幼兒,有些上過中班,有些未...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球體 一、教材內容 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遠離危險品》適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豐富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體驗活動的樂趣,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快來看看幼...

2021-02-26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及教學反思”的內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容,歡迎閱讀!大班教案《遠離危險》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2020-04-30 閱讀全文

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鐘表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東西之...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教學背景分析 ㈠說教材:《漢語拼音h》,本課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分別是:第一部分由圖畫引出聲母h的發(fā)音和字形。。第二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學習兒歌。 ㈡說幼兒:我班共有28名幼兒,有些上過中班,有些未...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教材內容 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

2019-12-12 閱讀全文